..續本文上一頁恒沙諸佛,舒其舌相,遍覆叁千大千世界。【證成一切衆生念阿彌陀佛,】證明成就一切衆生念阿彌陀佛,怎麼樣?【乘佛大悲本願力故,決定得生極樂世界。”
當知阿彌陀佛與此世界,偏有因緣。何以得知?】爲什麼知道呢?【《無量壽經》雲:“末世法滅之時,特駐此經,百年在世,接引衆生往生彼國。”】法滅的時候,特別駐這個淨土法門的經典,怎麼樣?來接引衆生,特別留駐這一部《無量壽經》,往生極樂世界,【故知阿彌陀佛與此世界極惡衆生,】我們這個世間,殺人、放火,還吃人肉,哎呀!這個苦不堪言,壞到極點,那個世間人的壞,壞得實在是沒話說。【偏有因緣。】特別有因緣。【其余諸佛,一切淨土,雖一經兩經,】雖然一個經典、兩個經典。【略勸往生。不如彌陀佛國,處處經論,殷勤叮咛,勸往生也。】
【第五疑】第五疑問。
【問:具縛凡夫,惡業厚重。一切煩惱,一毫未斷。西方淨土出過叁界,具縛凡夫雲何得生?
答:有二種緣,一者自力,】靠自己,【二者他力。自力者,此世界修道,實未得生淨土。】在這個世界修行,靠自己,還是沒有往生到淨土去。【是故《璎珞經》雲:“始從具縛】具縛就是被煩惱綁得死死的。【凡夫,未識叁寶,】從來沒有認識佛、法、僧叁寶,從來沒有聽經聞法過,也沒因緣,請他來聽,有的也不要;有的也很有善根,要不然來聽聽慧律法師演講?好!我就跟你去看看吧!看看,據說那個長得矮矮的,滿可愛的,我去看看吧!來了!哇!聽得法喜充滿,你看,很有善根,很有善根。從凡夫不認識叁寶,【不知善惡因之與果,】衆生都這樣啊!造惡拼命,拼命地造惡,【初發菩提心。】菩提心就是覺悟的心,剛剛發起這個菩提的覺悟之心。【以信爲本】要相信啊!【住在佛家,以戒爲本】戒就是因果,所有整本戒律,就是在講因果。【受菩薩戒。身身相續戒行不阙,】要是這樣子,【經一劫二劫叁劫,】很長很長時間的意思。【始至初發心住。】從開始初發心,叫做初發心住。【如是修行十信十波羅蜜等】唯識學開初住,合十信于初住,初住位就是十種心,叫做初住位,那麼這十種心,我們講過的,十信,十波羅蜜,《十四講表》裏面,都有講十波羅蜜。【無量行願,】十波羅蜜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般若、方便、願、力、智等等,十波羅蜜。無量行願,【相續無間】還要【滿一萬劫,】哎呀!這個時間很長,才到哪裏呢?【方始至第六正心住。】正心住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具佛的知見,正心住就是有佛的正知見的心,叫做正心住。具佛的知見叫做正心住,意思就是有佛的心。這第六,才第六住而已,修這麼長,才第六住,【若更增進,至第七不退住,即種性位。”】種性住要寫一下,叫做任持佛種,堅固不壞,叫做種性住。就是到這個地步,堅固佛種,能夠任持佛的種,能夠任持佛的種子。任持佛種,堅固不壞,到這個時候,他才不會退轉。【此約自力,】就是靠自己,【卒未得生淨土。】還沒有往生淨土,還沒辦法往生淨土,修到這樣多長的時間、多長的時間,還沒有辦法達到不退轉,還沒有辦法往生淨土。
【他力者,若信阿彌陀佛大悲願力攝取念佛衆生,即能發菩提心行念佛叁昧,厭離叁界身。】我們知道這個色身,從內到外,生老病死,從內到外是不清淨,從外到裏面是不清淨,我們每天都拿這個不清淨的色身在享受,希望得到快樂,那不可能!世尊說:這個緣木求魚,絕對不可能,叫做水中撈月。用這個臭穢的色身,想要追求世間永恒、永遠的快樂,世尊說:這個叫做妄想、顛倒,叫做水中撈月,不可能得到快樂,一定要好好修行。【起行施戒修福,】布施、持戒、修種種的福。【于一一行中,回願生彼彌陀淨土,乘佛願力機感相應】衆生就是根器嘛,感就是感應到阿彌陀佛嘛,機感相應,【即得往生。
是故《十住婆沙論》雲:“于此世界修道有二種:一者難行道,二者易行道。
難行者,在于五濁惡世,于無量佛時,求阿裨跋致甚難可得。】你要達到修行修到不退轉,很困難,非常困難!甚難可得。【此難無數塵沙】這個困難還不是這樣子,它是生生世世一直來轉世……一直來修行,還要碰到佛,還要碰到善知識,才知道修行啊!下輩子做雞、做牛、做馬,你都不知道,還要經過無數塵點劫,哇!想起來太恐怖了。【說不可盡。】太長太久了。【略述有五:
一者外道相善,】外道相善就是邪見,邪知邪見的外道,看起來也滿善良的。記住喔!善良不代表解脫,外道也是慈悲,也是講愛,他是告訴你:可是你一進去,【亂菩薩法。】不能解脫。看起來很善良,都是勸人爲善,禁人做惡,看起來跟佛門沒什麼兩樣,大不相同,大不相同。【二者無賴惡人,】這個無賴惡人,你看新聞報導,殺人、放火、強奸、搶劫,無所不做,統統做,什麼統統來。無賴惡人,【破他勝德。】就嫉妒,嫉妒,別人受到供養了,我很不舒服。諸位!這個心態要改變,心態要改變,別人受到供養,我們要贊歎隨喜,記得喔!隨喜就有功德,隨喜就有功德。一般衆生要做到這樣,非常困難,記得!看人家漂亮,記得隨喜贊歎;見人家名聞利養,記得要隨喜贊歎;看到別人有所成就,記得要隨喜贊歎,你一生一世就學這四個字,就吃喝玩樂吃不完,功德不可窮盡。什麼都贊歎,什麼都隨喜,你的心,慢慢沒有嫉妒心,煩惱也少。“普賢行願”裏面,隨喜功德,不得了!破他勝德,這個無賴漢、叁惡種人,地獄、餓鬼、畜生再來的,看到人家成就,毀謗、無中生有、挑撥離間,說盡壞話,別人的壞話,不好!所以,諸位作佛弟子,要有一個智慧,任何人在你面前講什麼,你都要如如不動,跟我們的生死沒有關系的,統統放下。我就做到這一點,我這個人不受任何人影響,你來我這邊,講哪一個人的壞、缺點,我不會動搖,我這個耳聽了,這個耳就跑出去,我也不會傳。這個耳朵聽了什麼是是非非,這邊就跑出去了,是非對我來講,沒有作用,在我的心中,只有佛、只有贊歎,因爲每一個都是菩薩,將來大家都會成佛嘛!是不是?所以,只要有一點點的善根,我一定救他,給他機會,給他因緣。【叁者顛倒善果,】顛倒善果,人天,得到人身,開始造業;到天界享受。【能壞梵行。】吃喝玩樂、享樂,種種的飲食、男女,種種的造業,人間就是這樣子嘛,天上也是這樣子嘛!能壞梵行。【四者聲聞自利,】爲了自己,【障于大慈。】沒有慈悲心。聲聞,自己好就好了,衆生得不得度,他家的事情。【五者唯有自力,】除了自己,【無他力持。】沒有阿彌陀佛的幫忙。【譬如跛人步行,】腳有毛病的人,就是靠自己,就像你腳,怎麼樣?不良于行。【一日不過數裏,】你腳有一點問題,走起路來一拐一拐的,你一天只不過走一點點的距離。【極大辛苦,】是很辛苦的。【謂自力也。】靠自己的能力了生死,困難重重。
【易行道者,謂信佛語,】深信釋迦牟尼佛所講的經典,釋迦牟尼佛【教念佛叁昧,】教我們念佛叁昧,【願生淨土。乘彌陀佛願力攝持,決定往生不疑也。如人水路行藉船力,】就像一個人藉著這個船,這個船從上遊到下遊,一天走了幾千公裏。【故須臾即至千裏,謂他力也。】他力決定往生,不用懷疑。【譬如劣夫】能力很差的。【從轉輪王,】經典記載的,不必說轉輪王,我們說坐飛機就好了,你從現在,走到美國要走多久?飛機十個鍾頭就到美國了。你不必說走到美國,你從臺灣高雄走到臺北,你從魚池鄉走到高雄就好了,你要走多久啊?車子一天,叁個鍾頭就到了,這就是他力。【一日一夜周行四天下,非是自力,】不是靠自己有辦法的,轉輪王的力量,【轉輪王力也。”】轉輪聖王有大神通,這個是經典有講的。意思就是說:一個劣夫,能力很差的人,只要跟著轉輪聖王跑,一日一夜,轉輪聖王就可以跑了四天下,東、南、西、北統統跑完了,這不是自力,這是靠轉輪聖王的力量啊!【若言有漏凡夫不得生淨土者,】難道,【亦可】(“亦可”:)就是難道。難道【有漏凡夫應不得見佛身。】這裏就是這個意思,這個文章不容易看得懂,這是古代的文言文。若言有漏的凡夫不得生淨土,意思就是:就像我們這個有漏的,煩惱重,造了很重惡業的凡夫,不能生淨土極樂世界。亦可有漏凡夫就不得見佛,“亦可”就是難道。難道有漏的凡夫,就不夠資格來見到阿彌陀佛嗎?不不不!意思就是:不是這樣子的。【然念佛叁昧】你只要把心念阿彌陀佛念得定,【並無漏善根所起,】念阿彌陀佛,就是無漏的善根,無漏的善根就是不生不滅的心性展現、展露出來。【有漏凡夫隨分】隨自己念佛的功夫。隨分【得見佛身相也,】所以,有的人念佛見到佛,有的人夢中見到佛,有的人見花聞香。是不是?統統有,太多人感應了。隨分得見佛的粗細,粗當然就是比較粗糙啦!不是菩薩見的微細相。【菩薩見微細相。】微細的前面加兩個字,叫做“清淨”微細相,清淨的微細相。菩薩見到阿彌陀佛,是見到阿彌陀佛的清淨微細相,因爲我們的能力、境界不夠,見到的佛只是粗糙的而已。
【淨土亦爾,雖是無漏善根所起,有漏凡夫發無上菩提心,求生淨土,常念佛故伏滅煩惱,得生淨土,隨分得見粗相,菩薩見微妙相,此何所疑?】這個有什麼懷疑的呢?
【故《華嚴經》說:“一切諸佛刹,平等普嚴淨,衆生業行異,】因爲衆生的業力不一樣,感應的佛像的粗細也不一樣。【所見各不同。”】再念一遍:“一切諸佛刹”,一切諸佛的叁千大千世界是平等的,叫做平等普嚴淨,但是,因爲衆生每一個人的業力不同,看到的佛像的粗、細不同,所見各不同,因爲業不同嘛!【即其義也。】就像在座諸位,我們相同處在這個娑婆世界,諸位煩惱就比較重一點,我的煩惱就稍微少一點,有智慧嘛!就知道能夠觀照,能夠徹底地解脫,諸位智慧不夠的話,就這個…
《淨土十疑論講記(2004年)》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