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二。乙初正陳所說二。丙初長行叁、丁初正示普因四、戊初標示所應二、先指佛德、後示因相。
【經】若欲成就此功德門、應修十種廣大行願。】再多加一個“廣大”,你注意看經典,不只是修十種行願,還多加了一個“廣大”。廣大就是無量無邊的生生世世的劫數,也要行普賢十大願,而且無量無邊刹塵諸佛菩薩,只要有人有衆生的地方,就要修這十大行願,這個叫做廣大。不只是行願要多加廣大二字。
【記】初句、指佛德、即圓滿果也。二句、示因相、即圓滿因也。謂欲成就如來圓滿果德、應修普賢十種圓滿因行也。】
○戊二征列名數
【經】我們每天早上在誦的早課:【何等爲十、一者禮敬諸佛、】禮敬諸佛包括禮敬過去佛,就是已經成佛的。現在佛,現在成佛,未來佛,大家都是未來佛。簡單講禮敬諸佛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尊重每一個衆生,除了禮敬過去佛,也就是現在佛,現在如果沒有佛,衆生就是未來佛,所以禮敬諸佛就是尊重衆生的自尊,尊重衆生的立場、禮敬,以別人的看法、立場爲說話的考慮對象。不要說什麼話都考慮到自己,所以這個禮敬,要尊重每一個衆生,這不是那麼簡單的,你說尊重叁寶這個有辦法,要尊重一般的衆生這是非同小可的功夫,這個沒有那麼簡單,一個快窮死的乞丐來,你會尊重他嗎?對不對?如果一個總統來,不是說總統說部長來,這個就和世間人不同了。如果今天總統來,那實在很特別,他是一國的元首,我們能夠有辦法做到總統也如此,乞丐來也如此,這何等的胸量,才有辦法做到這樣。【二者稱贊如來、】這稱贊如來有很多人誤會,奇怪,佛怎麼叫人家稱贊他不是這個意思,稱贊如來就是口永遠不造業,他要說出來的一定是說好話,鼓勵、贊歎,贊歎要恰到好處,不要令人受不了,有一種人贊歎得令人起雞皮疙瘩,不需要如此,沒有這種優點卻胡亂贊歎,那樣對方有時候會受不了,恰到好處就好,稱贊如來這種人就是沒有嫉妒。因爲他的心沒有嫉妒,所以,他如果看到優點的事就贊歎。你今生修這兩種行就不得了了。第一、尊重衆生,第二、我走到哪裏,都沒造口業都贊歎,那還得了,不得了,不得了,真的不得了。我們如果看到女衆像我應有這種雅量,像我如果看到女衆,她長得莊嚴,我都會:你真的長得很漂亮,很漂亮的女人業障會比較重,她很高興,她會很高興,我業障很重因爲我很漂亮,沒有辦法,她就是這樣子沒有辦法,那個時候你說她業障很重,她很高興因爲她漂亮,業障很重表示有人追求,對不對?你如果說你長得這麼醜,業障保證不會現前,她會哭的,所以,每一個女衆都喜歡業障現前,有人追求表示有身價,有身價。所以稱贊如來,一般人沒有嫉妒心,抓到這個適可而止的,我們贊歎,贊歎,盡量不要說別人不要談敏感的問題,這個人她很不喜歡談論她的公公、婆婆,你就不要提醒她,人會爭端就是說這個人,盡量避開來他不要談的話題,你拼命要跟他談,那你完蛋了,沖突就起來,所以說,我們就談兩個人適合的話題,他喜歡談什麼話題,適可而止的贊歎,但是要他確實有這種優點,你如果亂亂贊歎,會增加對方的傲慢,增加對方的狂妄,你知道嗎?這個人已經是很驕傲的人了,很驕傲的人了。你如果不拿冷水潑一潑他,他就會我慢,我慢。如果我,我不做這種事情。以前的祖師大德都會對徒弟潑冷水。要是我,我盡量不要這樣子,我現在只想要潑冷水還未潑,他說:師父,再見。你要潑什麼冷水,你永遠潑不到他,你要殺殺他的傲氣,他明天就……,早上罵,下午就不告而別,現在的孩子潑不得的,你要殺掉他的傲氣這個不可能,讓他慢慢地修養。【叁者廣修供養、】這個供養包括父母、師長、叁寶、恩人,對我們有恩的人我們要供養,我們的師長,我們的父母,或是憐憫病苦的衆生,可憐的衆生,所以廣修供養,簡單講就是要修布施道。【四者忏悔業障、】忏悔業障是每一天要做的工作,忏悔業障是世間儒家所講的要省察、要忏悔、要觀照,要好好地去看自己的錯處,看自己的錯處,這種忏悔要有真心,悔就是要改過,像我們那個時候要出家,我們出家的時候,每天晚上都要拜忏,有時候電燈都關暗一些拜忏。唱:南無……。戒師都會裝出要哭的聲音,弟子哭得……戒師卻笑了,他裝那種聲音是要讓你哭的,他自己不會哭,女衆是哭得唏哩嘩拉,男衆也這樣哭,忏悔業障,用那種氣氛很感人,很感動,就這樣子,唏哩嘩拉的,很感動。不過我們人的習氣重,他發個心來出家習氣重,哭愈慘的愈早還俗。如果來出家忏悔,忏悔,照理他是忏悔過去的業障,出家卻待不住,待不住他也再還俗,所以忏悔要包括改過,所以我告訴你:哪一種人永遠不會退道心,發菩提心的人絕對不會退道心,你再怎麼整他,他絕對不會退道心,發菩提心的人。所以忏悔業障不只是唱一唱、念一念就可以。【五者隨喜功德、】隨喜功德這個很難,隨喜功德的人不可以有嫉妒心,你有一點嫉妒心要隨喜就不可能,絕對不可能,這一點最難修,隨喜功德就是看到人家愈有成就我們愈高興,看到人家愈行愈不毀謗,稱贊、贊歎。稱贊,佛教就是要像法師這個稱贊、贊歎。佛教的興盛,每一個出家人都有責任。法師,你的命要活長一點,這樣稱贊、贊歎,隨喜功德。你也有功德,對不對?這個隨喜功德,我認爲很難,慈悲喜舍,你說慈悲,他有辦法,你說舍,他也有辦法,這個喜就很難,很難。兩個如果在廚房煮飯,你每天叫她煮,你每天叫她煮。如果明天你跟她說:你煮得不好,她煮得比較好,換她煮這樣子。不會煮這樣就不得了了,她就放棄。我們人真的沒有辦法。她不會說:師父,你說,她煮得好要不然讓她煮煮看,真好,我來隨喜。她不會,她絕對不理,她絕對不理。你如果在外面贊歎:慧律法師很會講經。小孩子會講什麼經?(師父笑)我們人就是受不了贊歎別人,沒有辦法,所以我一生不要這樣子。人家如果贊歎,我們臺灣的高僧大德我都隨喜,大家都隨喜,我沒有嫉妒,我不會去嫉妒別人,我不會拉信徒,我也不會說參文殊講堂的,就不能參別的講堂,佛陀沒有這種戒律,善財童子都有五十叁參,如果我,你放心,我肚量很大,大慈大悲,我是大量,我的肚量很大,你要走一間道場都沒關系,他能給你解脫,給正知正見,能給你修行讓你不造業的,那就是個好法師,你盡管去沒有關系,沒有關系。日本話,沒有關系(日語),沒有關系你盡管去,我隨喜功德。如果別人有辦法度,你說到今天師父講經沒人聽,外面的法師都有辦法弘法,這樣沒有關系,省得我教,只要佛教能夠興盛,哪一個法師講經都沒有關系,你們都去聽。(衆鼓掌)所以有一位菩薩來告訴我,他說:師父,你講經的錄音帶。那位老人受日本教育的,他說:師父,你所說的經帶很好聽。我說:別只說一個字,你說兩個字會比較好聽,錄音帶,錄音帶。別的法師講的我都聽不慣。我說:這句話不要這樣講,真的的要這樣講。如果真的這樣你也不要害我,你這樣講:只有我的才聽得慣,別的法師不就都沒用了,不要這樣講,這樣講太傷感情了,不可以這樣,所以我們要隨喜功德,你要說別的法師講得也很好,不過我聽慧律法師的比較習慣,這樣豈不是很好聽,你就說別人的都聽不慣,你會害死我的。會害我被教訓,所以我今天會是非這麼多,被教訓都是你們這些害死我的。照理我沒有,我的肚量很大,卻搞得是是非非。【六者請轉*輪、】請轉*輪就是說有佛住世最好,如果沒有就是有能說法的僧,我們要如何請轉*輪就是請能弘法的人一定要講經說法,請轉*輪。我們高雄福報最大,福報最大,星期六研讀班,星期日、一《普賢行願品》,星期二共修加開示,你想想看以前要聽經典一個月叁天,現在我們一個星期就講四天的經典,對不對?所以我們高雄地區算福報很大,哪有一間道場長年累月一直弘法的?因爲弘法沒錢,no money沒錢,人家做一次法會算千萬的,對不對?每個道場也就一直念經,所以開一間文殊殡儀館,殡儀館,開一間冷凍庫,你不相信我如果要讓隔壁的堅山建設跑光光很簡單,開一間裏面放屍體,就跑得沒半人了。底下統統買起來,文殊殡儀館,他們就跑光都不必我來趕,他就得便宜賣給我,他要搬他會怕鬼跟他玩一局。【七者請佛住世、】請佛住世就是說請這個……,佛住世我們現在沒有辦法,佛不在了,我們現在可以請有法的人,有法的法師住世,你要請有法的法師住世,要每天都祈求叁寶加被,加被那個弘法者,譬如說:臺灣省有高僧大德年紀很大了,每天禮拜請那個法師要住世。法師如果往生一個,臺灣的福報……,聽經聞法,他能夠帶動無量無邊的衆生,所以我們做在家居士或是出家的徒弟我們祈求。以前我在廣化法師那裏的時候,我每天都聽廣化法師回身兩個人,消災兩個人,願廣欽老和尚住世,願臺中李炳南老居士長壽,這樣子,我每天都聽到,都祈求高僧大德能夠住世,不要太早走,太早走,不要太早走,請佛住世,因爲佛不在當然就請法師住世。【八者常隨佛學、】常隨佛學這個很重要,常隨佛學有兩個,隨著善知識,隨著好的道場,如法的道場,常隨佛學一定離一開這兩個。你要常隨佛學沒有善知識,免談,你有善知識沒有一個好的道場,那也不可能,那也不可能,所以這個常隨佛學的兩個要件,也就是一定要隨著師父,隨著好的道場大家修行。再來,【九者恒順衆生、】這個更難,恒順衆生就是:我不跟衆生結惡緣,我什麼都順從衆生都結善緣,但是這個又有誤會,如果順從衆生嗎?有一位菩薩看到這一句來問我:師父,這個恒順衆生,我兒子偷打電動玩具,我也順從他嗎?我說:佛什麼時候這麼說?恒順衆生是說,你在沒有必要起爭執之下,他有他獨到的看法,你包容他你順從他的看法,邊個沒有什麼厲害關系,你兒子打電動玩具會變壞,這樣就要打了,什…
《<普賢行願品親聞記>講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