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來,還是很煩惱,找不到目標,回來,看電視,看電視,看,再來看閉路的,看閉路的,看,再來要做什麼,明天再上班,睡起來拉屎,拉屎,上班,吃飯,睡,看電視,拉屎,吃飯,睡,上班,每天都一樣,每一天都一樣,重複,人生活得沒有目標,沒有方向,也不曉得要做什麼,聽到佛法知道要了生死,來到極樂世界,他方無量的神通,看要到哪一個國土都可以,到極樂世界的時候再回來,坐蓮華回來娑婆世界看這個講堂,師父已經往生上品上生的,回來看:嗯!這個孩子表現得不錯。我看得到他,他看不到我,因爲我們有無量的神通力,他看不到我們,說不定他也在講這本經,他也說這本經我們師父以前也有講過。我已經往生了,他在這裏講也不一定,很難講,所以說極樂世界一朵蓮華一直開、一直開很有趣,我的隔壁不曉得是誰,隔壁不曉得是誰,蓮華一朵、一朵、一直開、一直開,很有趣,想當年我們都在講堂的,我們都是在講堂的師兄弟,很有趣,去看一看,不錯,要去,要去。名歡喜,所以說領納不忘,名感受,感大恩德,投身歸命,名作禮,【依教修持。一往不退。名而去。
【講】淨土法門。至簡易。】簡易,這個讀作容易的易,簡易。【至直捷。至圓頓。可以圓離五濁。橫超叁界。直截生死。】截斷生死,直截生死,直截,截斷這個生死,【速成菩提。不可思議。人所難信。亦所難知。故無人有能發問者。
佛智鑒機。】鑒機,【謂佛以差別智。而鑒(照也察也。)衆生之機宜。了知衆生。成佛之機緣成熟。故無問(不待問而)自說。令衆而得四益。
先總標。下別指。
佛說此一卷阿彌陀經已畢。當機舍利弗。及諸常隨比丘衆。不言聲聞緣覺菩薩者。結集家語略也。此科非佛說。】後面這一段不是佛講的,【乃結集家敘述。法會圓滿。法衆得益。于比丘外。尚有一切世間。此指六凡有情世間。但舉天。人。阿修羅叁道。】叁惡道,天,人,叁道,阿修羅,天,人,阿修羅,叁道,【余以等字該之。】【()
聞佛所說此不思議法門。得未曾有。幾如得雨化禾。】(禾hé:谷類作物的總稱)2. 古代指粟,即今之小米 3. 又如:禾粟(谷粟);禾疇(種植禾谷的田野);禾穎(帶芒的谷穗);禾絹(谷穗);禾線(谷穗);禾稿(連莖帶穗的谷類收獲物);禾菽(谷類和豆類)4. 粟的植株;谷類植物的統稱5. 又如:禾黍(泛指莊稼或糧食);禾卉(谷類作物的植株);禾稼(谷類作物的統稱);禾谷(谷類作物)6. 禾稈。如:禾茇(禾稼割取穗子後留下的莖稈)7. 特指初生沒有吐穗的水稻 8. 又如:禾田(稻田);禾把(連穗帶稈的稻捆子);禾更舊時以稻谷代替差役的一種賦稅;禾米(稻米);禾稻(稻谷))禾說法不一種草,草本,就是得到雨澆這個草,樹木。【春雷躍鯉。】鯉魚在水路跳,春雷,打雷就下雨,鯉魚就會跳。【故歡喜信受也。身心怡悅。若身若心。怡然自得。歡悅無量。此乃世界悉檀。歡喜益也。毫無疑貳名信者。】沒什麼懷疑,【以佛具五語(真語、】佛講的都是真的。【實語、】佛講的都是實語。【如語、】佛如法而說。【不诳語、】就是不欺騙衆生。【不異語】,絕對沒有兩種語,都去這樣講,現在也是這樣講,叫做不異語,現在對你講也是這樣,再過十年之後他對別人講也是這樣【。)可信。】佛有具足五語可信。【更加六方諸佛。各出廣長舌相。同音贊歎。固然毫無有疑貳。】沒有兩種心。【信之深也。領納不忘名受者。既信佛說。自然言言領納識藏。不忘不失。此信受。乃爲人悉檀。生善益也。
感大恩德。投身歸命。名作禮者。能令衆生。出死苦。】出生死苦,【得涅槃樂。是爲大恩大德。佛于娑婆五濁惡世。成無上道。說難信法。欲令衆生。信願修持。同出五濁。是謂泛寶筏于生死海中。】實筏就是寶船度生死,這次佛教新聞有刊登,在臺北明乘法師那裏作這個水陸大法會,有人看到這個西方船,超度之後,作法會之後看到整艘的船都載一些人,載一些人往西方去,西方,那就是超度,超度,有人有看到,也有人看到太陽,照片也有,産生這個吉祥的光芒,所以不要小看這個超度的力量,超度也可以讓亡魂到極樂世界去,到極樂世界去,不然爲什麼叫做超度?就是超、度,有的人說:這樣我一輩子作惡,我再來超度,寫五百就超度。不是這意思,當然那個人作惡作很重,當然沒辦法超度,是說我們爲人子孫盡心盡力去超度,對不對?我們只是盡我們一點孝心,還得看他的業輕還是重,所以作水陸大法會感應很大,很大,我們這個共修,佛七之後共修還會開示,那麼這個佛七威力也是很大,你想想看他上輩子就算他沒有修行,七天,七天都在念佛,四、五百個七天連續一直念佛,你看這功德多大。是謂泛寶筏于生死海中,【普度衆生。同登涅槃彼岸。感此大恩大德。故投身歸命。名爲作禮。此乃對治悉檀。】對治悉檀。【破惡益也。既歸命于佛。常隨佛學。自得破除叁惑五濁之惡也。
依教修持。一往不退。名而去者?】意思是說名什麼叫做去呢?底下,名而去者是什麼意思呢?要畫一個問號,名而去者是什麼意思呢?一往不退,底下是另外一句,名而去者,就是說爲什麼叫做名爲去?去是怎麼解釋呢?意思底下,【依不思議教。修不思議法門。成不思議感應。圓證叁不退。一往直前。疾趣無上果覺而去。】名叫做去。去,去,不簡單,【此乃第一義悉檀。入理益也。證入第一義谛之理故。
流通分竟。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講演已竟。】已經結束。【且道我等。】諸位!好好反省看看,且道我等,大家要好好反省看看,【應如何而去始得。】要怎樣修持,怎樣一心向佛,怎樣念佛,怎樣一心不亂,怎樣求往生,這樣才好。【好把世間名利。抛去撇去。】將這個世間的名利放下再放下,放下再放下,【一切惑業。】一切造惡業的因,【休去歇去。】可以感惡業的因叫做感業,這個不是感冒的感,只要你作惡業可以感應到將來痛苦的果報,叫做一切的感業,一切的感業,休去歇去,都要停,要趕快停。【一聲阿彌陀佛。死心念去修去。求生極樂。】你看!祖師大德剖心掏肺給衆生,死心念去修去,求生極樂,肝腦塗地你就是要念佛求生極樂世界,【五清淨土去。疾趣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去。切莫走向其它差路去。】你看!這裏講幾句去,你有看到嗎?好把世間名利抛去,一個去,撇去,二個去,一切感業,休去,第叁個去,歇去,四個去,一聲阿彌陀佛,死心念去,五個去,修去,六個去,求生極樂,五清淨土去,七個去,疾存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去,八個去,切莫走向其他差路去,光是這段寫九個去,去吧、去吧……,所以布袋戲常常:吾身去也。就開場了,所以我也覺得布袋戲不簡單,他是學這個《阿彌陀經》後面這個去,吾身去也……(法師笑),你不曾聽過嗎?歌他戲你不曾聽過嗎?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講義第四卷終
蕅益大師跋
好!把筆拿起來,跋的意思是寫在後面的序文,寫在後面的這個言詞,寫在前面叫做序,寫在後面叫做跋。一篇文章寫在前面叫做序文,寫在後面叫做跋文,蕅益大師跋。
經雲:末法億億人修行。罕一得道。】很少看到一個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嗚呼!今正是其時矣(吐心吐膽)。】這個時候正是時候。【舍此不思議法門。】旁邊“吐心吐膽”。什麼都跟你說了。【其何能淑?】能淑就是濟度,救濟的濟,慈濟的濟,舍離開這個不可思議的法門,哪一種法門能夠救你呢?
【旭出家時。宗乘自負。】這個旭就是我們所講的蕅益,這個旭出家的時候,宗乘自負就是說參禅,【藐視教典。】藐視這個教理,【妄謂持名。曲爲中下】妄謂就是說批評,批評這個持名念佛,曲爲中下就是專門爲了中根器跟下根器的人,叫做曲爲中下,這個沒有師父講可能看不懂,文言文。妄謂持名就是批評,批評持名念佛的人就是爲了中根跟下根的衆生,【(現身說法)。後因大病。】現身說法,大病,【發意西歸。】參禅參得很好,生大病,發意西歸,唉!還是要念佛往生極樂世界,【複研妙宗圓中二鈔。】之後又研究妙宗跟圓中二鈔,【及雲棲疏鈔等書。】研究這些書。【始知念佛叁昧。實無上寶王。方肯死心執持名號。】死心就是一切都放下叫做死心,一切全部放下,名、利、爭執、是非,全部放得幹幹淨淨的,死心執持名號,不修別宗。【萬牛莫挽也。】萬牛莫挽是什麼意思?意思是說一條繩子後面有一萬頭牛,一萬頭牛在後面拉你,萬頭牛在後面拉,跟我們拼命在拉這條繩子,莫挽就是沒辦法拉贏人家,金剛非堅,願力唯堅,金剛非堅,金剛鑽石不堅固,願力確實是最堅固,叫做金剛非堅,不堅固,願力唯堅,只有我們人的願力。【吾友去病。久事淨業。欲令此經大旨。辭不繁而炳著。請余爲述《要解》。】請余爲述《要解》。我一個朋友去病,可能是人名,吾友去病可能是一個從的名字,久事淨業,很久以來他就是在修空虛西方淨土的業,修淨業,欲令此經大旨,這個宗旨辭不繁而炳著,辭就是文字不繁,很少就可以講出那個義理,叫做辭不繁,而炳著,炳著就是說很明顯的道理顯現出來,炳就是很清楚,這個著述,炳,請余爲述要解,請我來講這個《要解》。
底下說,自就是蕅益大師自述,【余欲普與法界有情同生極樂】我想要普度法界有情同生到極樂世界,【(言有不獲已者)。理不可卻。】當然沒有推卻的道理。【舉筆于丁亥(順治四年。)九月二十有七。】就是“順治四年”,【脫稿于十月初五。凡九日告成。】九日就完成這本的注解,你看!他的學問多好,很驚人,很驚人,九日,九日,【所願一句一字。鹹作資糧】全都作這個資糧,【(字字道實,】每一個字都…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講義 第四卷》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