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司尊者。宿世惡口。感此余】下來【報】應【。司者。牛雖不食。恒事虛哨。】咀嚼聲。【憍梵波提。】憍梵波提,【過去世爲沙彌。見老比丘誦經。】誦經,老比丘會口齒不清,口齒不清,如是我聞……(法師捏鼻念),念得口齒不清,沙彌還小不懂,說:你誦經像牛在吃草,口齒不清,這句不得了了,這句你若看得清楚保證你一輩子不敢亂講話。【輕弄雲】沙彌就笑老比丘說【:如牛食草。】誦經像牛在吃草。【老比丘已證阿羅漢果。】哇!不得了了。【告雲:汝此言有罪。】你講這句話有罪。【隨即忏悔。】趕快求忏悔,他不忏悔是絕對阿鼻地獄,幸好有忏悔,有忏悔還怎樣呢?【猶墮落五百世爲牛。】誹謗聖人還有求忏悔,還要當五百世的牛,我們就是不曉得這張嘴口業嚴重到這種程度,今天我們所誹謗的,你也不曉得他是菩薩還是佛再來還是阿羅漢,我們全都不曉得,所以我常常告訴徒弟,我們若在外面看到比丘、比丘尼行爲覺得……,讓我們覺得怪怪的,拿一個缽在那裏,似是而非,我們都不要誹謗,對不對?不要講也不要供養他就好,靜默,因爲真假我們不曉得,我們若知道他是假的,當然是沒有話講,真的就不是這樣講了,對不對?所以說究竟,若聰明的人一定這張嘴都用在念佛,傻的人才誹謗那些沒用的……,沒用又損人不利己,對自己不好,負因果這麼大,這沙彌只講老比丘這樣,像牛在吃草而已,誦經像牛在吃草就不得了了,五百世當牛,又是有求忏悔。【余報未盡。】報應還沒有盡,【尚事虛哨。】就像喘氣一樣,牛在喘氣。【佛恐世人。睹形不知觀德。】只看到他的外表,不曉得這個是證阿羅漢果的聖人,不曉得這樣。【譏謗又要獲罪。】又誹謗到這個憍梵波提,這樣又是造口業,【于是令居天上。諸天敬奉。故受天供養第一。】因爲這個業報還沒盡,業報還沒盡。我那時候看書看到這裏,跟蹤好幾個月寢食難安,那時候都:尼姑,吃素,菜姑。我是沒有罵出家人,那時候小孩子不懂,都叫那個師父叫菜姑,這樣不曉得有沒有罪,我也不曉得,我不曾罵出家人,小時候曾叫吃素的:菜姑,菜姑。不得了,這下子五百世當狗,慘了,不曉得,那時候還小不懂,不曉得這麼嚴重,一句錯了就五百世當牛,所以諸位!回去都准備沙隆巴斯(沙隆巴斯是一種含藥的貼布),真的,最好是靜默,反正我不要講絕對不會造口業,不要講,看了知道就好,不要講,要注意,要注意。
【不動尊者。即賓頭盧(譯不動)頗羅墮(譯利根姓也。先名後姓。)。】臺灣話讀作賓頭盧頗羅墮,我曾去讀臺語的那種晚課,讀這樣:賓頭盧頗羅墮。【昔樹提長者。】過去有一位樹提長者,【以缽置刹竿上。】刹竿就是高處的意思,像竹竿的最高的點,比喻很高的地方叫做刹竿上。將這個缽,金缽,很好的缽,放在很高的地方。((物名)長竿之上以金銅造寶珠焰形,以立之于寺前。刹者土田之義,以表梵刹,故名刹竿。又西國不別設幡竿,于塔上立竿柱(即九輪),竿頭安置舍利,其義同土田,故亦名刹竿。竿之梵語,乃刺瑟胝也。【丁福保《佛學大辭典》】)【號于衆曰】就是對大衆這樣宣布【:誰能現】出神【通取缽。當以與之。尊者即時現通取之。】就是賓頭盧頗羅墮,【佛呵責不許入滅。】佛說:怎麼可以隨隨便便爲了一個缽就現神通呢?不准你入涅槃,所以賓頭盧頗羅墮,人家在應供,齋僧大會的時候一千個,齋僧大會一千個的時候都有來應供,有來應供。佛就告訴他:你這樣隨隨便便現神通,不准你入涅槃,【留身世間。應末世供。爲人天福田。故稱福田第一。】所以這個賓頭盧頗羅墮有一個願力,只要那個齋僧大會有一千人,出家人一千個,他就會來應供,所以應供之後那個筷子放在那裏無緣無故都會濕,很奇怪。若在齋僧大會的時候證明他是不是阿羅漢,很簡單,你只要將椅子每一個位置放一朵花,坐下去這朵花沒有壞,那就是阿羅漢再來,若我去坐絕對不會壞,因爲我口袋還帶一朵,坐下去趕快拿起來,再放下去,若凡夫不用,坐下去花就爛掉了,保證爛掉,所以這有一個奧妙,證阿羅漢果,花坐下去不會壞,所以若要試諸位是不是阿羅漢,放一朵,叫他坐下去就好,保證圓仔花變菜花,爛光了,真的,保證這裏面沒有一個是證阿羅漢果的,所以說證羅漢果就已經相當不簡單,證羅漢果就是說地心引力對他沒有辦法,地心引力對他沒有辦法,他已經證阿羅漢果破掉這個我執,這個我執就是說因爲衆生的共業,業感有一個執著,所以他這個地心引力特別有一個感應,感應,所以阿羅漢已經斷我執了,所以地心引力對他沒辦法,一點辦法也沒有,所以他會飛天鑽地,飛天鑽地,對他都沒有作用。
再來,【黑光尊者。爲佛使者。即迦留陀夷。】迦留陀夷,在比丘戒裏面最會作怪的也是這個,比丘、比丘尼製這個戒律迦留陀夷。【身形粗黑有光。】黑得發亮,【人見驚駭。佛禁夜行。】因爲人家看到會害怕,因此就開始,【因之而始。此尊者爲佛使者。摩利夫人師事焉。教化夫婦同證道果者。數滿一千。】這個摩利夫人尊重對這個迦留陀夷當作自己的師父,所以這個迦留陀夷是專門在教化夫妻都可以修行,所以佛當時在世的時候證到初果羅漢非常之多,證到初果羅漢,爲什麼?以《比丘戒》裏面就可以證明,比丘在托缽,過去佛還沒有製這個戒律的時候在托缽,因爲證到裸阿羅漢,他已經破掉見惑,二果阿羅漢破掉思惑的前面,粗的東西,叁果阿羅漢就斷掉思惑,中的微細,到四果阿羅漢,連微細的思惑都斷掉,所以說斷掉的時候他就無所著,這個比丘因爲還沒有斷惑,還沒有斷惑,繼續在托缽,遇到這個在家人請到初果阿羅漢,連什麼東西都搬出來供養比丘,搬得一無所有,比丘不曉得還去托缽,左鄰右舍就誹謗,誹謗說:你看!比丘!比丘一點慈悲心都沒有,也不曉得在家人施舍得空無一物,還拿那個缽去向人家托缽,所以佛就製戒,不准進去證初果阿羅漢的人、在家人那個地方托缽,因爲他已經無所著了,他舍再多的東西都搬給你,證初果羅漢以上的都不可以進去托缽,佛也製這條戒律,因爲太無所著,太無所著。現在的人不可能,身上若有一萬塊他一定會布施叁千,這個人是不得了了,若拿一千塊點個平安燈,算是很有施舍心了,之後留九千過年,你絕對不可能看到一萬布施九千留一千過年,絕對不可能這樣,這是保證沒有,若證到初親阿羅漢他就不會這樣,他什麼東西都給你,什麼東西都給你,我們人不可能這樣做,凡夫這個著,聽經是聽經,老是說無所著,錢還是很好用,所以我們平時學得解脫,臨命終就能自在,【一人證果者。不知其數。故稱教化第一。】迦留陀夷。
再來,【房宿尊者。即劫賓那。】劫賓那,【由父母禱星宿而生。】而生産,【房宿乃二十八宿之第四星也。能知星宿第一。】這個字典有,你若查這個字典就有二十八星宿,這個《仁王護國經》也有,《仁王護國經》也有,我們不講這個。
【善容尊者。即薄拘羅。】薄拘羅,【毗婆屍佛時。以阿梨勒果。】這阿梨勒果到現在不曉得什麼果我不曉得,阿梨勒果。【施一病僧。】可見證阿羅漢也會生病。【(此僧已證辟支佛果。)】證到這個緣覺,只施舍一點點東西,布施一點點東西給生病的出家人,你看!【自爾九十一劫。無病無夭。又持不殺戒。】噢!你想想看!看布施給出家人,病苦的人一點點東西,九十一劫不生病、不夭壽,而且這是因爲布施到一個聖者,布施凡夫僧功德也是很大。明天我的維他命就會很多,有的人從美國帶回來,從那裏帶回來營養食品,有的人用那種香菇精,還什麼菇、靈芝,我現在告訴你們,你們都不要送什麼東西來,我現在固定在吃一位醫生的中藥,什麼健康食品,那對我都沒有用,都試過了,哪一咱藥我不曾吃過,每一種都吃過,維他命1、2、3、4、5、6,全都用過,再多都吃很多,你們都不要再拿來。底下,因爲持不殺生戒,【感五】種【不死報】應【。初生現異。母以爲怪。遂欲處死。】怪人,出世的時候沒哭又會笑,他母親覺得奇怪,這孩子有問題要讓他死。【置之熬盤不死。】熬盤,我們今天所說的燉,熬,煎熬,我們說熬什麼雞湯,熬盤不死,不會死。【複置釜中不死。】釜中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鍋子,放在鍋子不會死,有沒有煮這裏沒有寫。【複投水中。巨魚吞之。魚爲人獲。刀剖子現。竟無所傷。漁人養育成人。因火不能燒。湯不能煮。水不能淹。魚不能噬。刀不能傷。名五不死。顔貌端正。】貌相很端正。【故曰善容。享壽一百六十歲。故稱壽命第一。】我們虛雲老和尚才一百二十幾歲而已,他一百六十歲,大家都入涅槃之後他還沒有死,就是持不殺生戒,所以在座諸位!家裏螞蟻、蜥蜴,或是蟑螂盡量原諒它,掃一掃丟掉,不必煩惱它爬去別人家,沒關系,有的人說出家人這樣也自私,不然怎麼辦,不然你要怎麼辦,我問你,你不能抓那幾只到山上放生,難道不是這樣,對不對?至于我抓到蟑螂,我都爲它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你投胎富裕人家的子女,放著讓你飛走,幫你消災,你要發菩提心,因爲經典有講,經典說我們若抓到畜生的時候放生,要先叫它發菩提心,祝福它希望生生世世能脫離畜生的色身,我都念一念放生,反而飛往這邊什麼明善堂那裏,我怕得不敢講,明善堂看到很多蟑螂就是……,放生,噢!飛往那裏去了,慘了,所以說拜佛的人很自私也是真的,不然不曉得丟到哪裏,又不能殺生,如果今天佛祖製戒說可以殺生,摔死,再爲它念往生咒,每只都讓它死,不可以,不可以殺生,每只都放生,放生就飛到別人家,無法顧慮那麼多,沒辦法。
【無貧尊者。即阿㝹樓陀。《楞嚴經》名阿那律陀。】這是同一個人,阿㝹樓陀,《楞嚴經》是翻譯作阿那律陀,【譯雲無貧。】就是不貧窮,不貧窮。【亦雲如意。由昔饑世。】…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講義 第二卷》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