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行了,所以若像親鸾上人,經典寫的親鸾上人長得非常的俊秀,每個看到每個都很喜歡,又有學問,又會講經。底下說【竭精弘闡。而斯教益盛。】用全心全力下去弘揚淨土法門,所以這個淨土宗就一直興旺起來,【故淨土法門之與天臺宗義。】是互相有關聯,是很深地關聯,【其關涉之深。有如此者。】有這種這麼深的關系。
【中土】就是中國。中國【自宋元而降。】就是以來,中國自宋朝跟元朝以來,【天臺諸祖。亦莫不盛弘淨土。】意思是說每個都在弘揚淨土法門。【靈峰大師崛起于明季。】就是說靈峰大師(即蕅益大師智旭)他是明朝……,明末,明朝的末年,明季,崛起于明季,明朝。【大明臺教。】大大弘揚天臺宗。【因】因爲,有【宗妙宗圓中二鈔。而造彌陀要解。】意思就是說受到宗鈔法師跟宗圓法師的影響,所以他作這個《彌陀要解》(,所以他作這個《彌陀要解》)。我們更正一下,我們那一天講得太快了,中間,大明臺教,因宗妙宗圓中二鈔,因宗那個宗就是遵循的意思。“大明臺教”,大大的弘揚天臺宗,“因宗”那個“宗”字,第一個宗字是遵循的意思,遵循,底下,妙宗鈔,圓中鈔二鈔,因爲我了解有一本叫做《妙宗鈔》,有一本叫做《圓宗鈔》,但是它這個文言文前面多加一個宗,所以我們讀得有比較快一點,因宗就是,因爲他遵照《妙宗鈔》,跟《圓宗鈔》二鈔,來作這個《彌陀要解》,我們錯了不必不好意思,要改變,要改過來,是不是?怕的是錯了不改,講錯了,自然要改,就是要改過來。好!因爲這本經,本來我是不要講這麼深奧的經我們岡山這個周羅漢先生說:這本很好,噢!一定要講這本。他丟一個問題給我。我看看,嗯!這本我應該沒問題,翻看看,嗯!實在查很多資料,查很多資料,所以說若要學佛要聽這本才夠程度,夠水准。
【所雲要者。謂心要境要法門要。心要有破有立。破則破緣影之妄心。立則立即境之真心。境要有破有立。破則破緣影之妄土。立則立即心之實境。法門要者。有事有理。事則淨土橫超叁界。勝過一切竪出法門。理則心境圓融。自具十乘觀法。以天臺性具法門。釋甚難希有之教。誠爲甚深法要。】那麼“所雲要者”就是說“心要境法門要”,“要”就是重要,它的重心點放在哪裏,“心要”的意思“有破有立”,破是要破什麼呢?破是要破我們攀緣外面的境界,事實上就是我們的妄心在分別,我們這個妄心在分別,所看出去的東西就是一種影像的東西,但是因爲我們沒有覺悟,不了解,所以將這個影像的東西而産生這個妄想心,對這個虛妄的境界就産生執著,妄心攀緣虛妄的境界,所以這要破除。若淨土就不同了,“立則立即境之真心”,立就是要建立什麼呢?我們在這個心要要知道我們這就是一個妄心,那麼立呢?就是說境界就是我們趕忙所影現出來的,這境界就是我們影現出來的,意思就是說我們的真心若開發出來的時候,所有一切境界都是真心影現出來的,比如說諸佛國土全都是諸佛的願力,他修無量劫的願力莊嚴這個淨土,所建立的一個國土,所以無論哪一個淨土都是佛的真心所莊嚴出來的,所以即境就是真心,境界就是他的心所影現出來的,我們若看過《華嚴經》就知道,無量諸佛的國土就是這樣子,那麼境就是也是要有破有立,破就是要破什麼呢?“破緣影之妄土”,緣影的妄土,虛妄的,我們今天所攀緣的這就是虛妄的東西,這不是我們的本性,這是我們的業報,第八意識,根身、器界、種子,就是影現出來的器界,器界,那麼這個器界我們所說的世界,就現在的人在形容就是一種種錯覺的世間,錯覺的世間,所以我們破要了解我們今天所攀緣的,所依靠的地方是一種虛妄的國土,前面說我們現在依靠的是一種妄想心,我們現在要了解的是說我們所依靠的國土,也是一種虛妄的東西,那麼立呢?就是在說立就是心的實境。噢!這極樂世界是確確實實地東西,實實在在的東西,是一個很清淨的國土,不是虛妄的東西,不是虛妄的東西,那有很多人在說,說:又沒看到極樂世界,這可能是佛祖慈悲方便開示,所以這個極樂世界可能是沒有,並非真的有這種世界,佛祖慈悲,告訴你一個很快樂的地方,很清淨的地方,比較不會失望,不然極樂世界又沒人看到,講這種話會下十八層地獄,這樣就是謗佛、謗法、謗僧,西方極樂世界是釋迦牟尼佛親口說的,佛祖怎麼會去講一個虛妄的東西讓你往生,隨便想也知道,若說……,好!說極樂世界是假的來說,那麼自古至今還有千千萬萬億的衆生,往生極樂世界,有的人臨命終看到佛,有的人聽到音聲,有的人看到蓮花,有的人自知時至,自己知道自己何時要回去,那麼這些人都按照佛的交代在認真念佛,那麼往生極樂世界大家那麼處在都是騙人的,所以這可以證明說確確實實是有極樂世界,依正莊嚴的這個淨土確實是有的東西,不是我們現在這個虛妄的國家、國土,不是這樣。“立則立即心之實境”,心就是實實在在的實境,因爲心清淨,清淨出來就有無量的莊嚴,無量的莊嚴。“法門要者”:什麼叫做法門要呢?法門要就是“有事有理”,事就是事相,就是哲學家所講的現象界,類似,理就是哲學家所講的本體界,意思是說現象界融和本體界,本體界融和現象界,理事圓融,理跟事是圓融的,就事理來講,“淨土橫超叁界”,這橫超是什麼意思呢?這就是比喻說一根竹子,一根竹子,一根竹子中間有很多節,修別種的宗派,一只蟲,這竹子裏面有一只蟲,這蟲一直咬、一直咬,咬破一節,再咬,咬破第二節,直咬、一直咬,咬到哪裏,到上面好幾十節,這樣才能夠出來這根竹子,若淨土法門它的比喻是說,這根竹子它不用咬一節、一節一直上去,它就從側面咬出來,咬住,破了,這蟲就跑出來了,蟲就像比喻我們的人,那根竹子,竹竿,竹子就比喻叁界,我們若要出叁界來修別宗,就像一節、一節,一直破、一直破、破見惑、八十八品,破思惑,八十一品,再破無明,這樣一直、一直……,若淨土法門沒有這樣,你只要臨命終記得念佛,記得念佛,佛就來接引你,極樂世界就是什麼呢?就是你若想報名就能去,別的國土就是要八十分,考九十分,八十分,至于極樂世界,你若想報名你就可以去,就是要有信心,絕對的信心,所以就事相來講,淨土宗橫超叁界,從側面而出,“勝過一切竪出法門”,豎就是竹竿一直往上去,一直往上去,直線,橫的,從側面剖開就出來。“理則心境圓融,自具十乘觀法”,就本體來講,就理性來講,就理體來講,心跟境是圓融的,清淨心當下就是實境,無量清淨的境,當下極樂世界無量莊嚴的境界,就是我們清淨心所顯現的,所以在問我,說:念佛、念佛……。噢!咦!看到阿彌陀佛顯現出來,那就是看到什麼?看到我們自己的本性,看到我們自己的本性,我們自己的本性就像一面鏡子,一面鏡子若肮髒的時候,咦!陽光照,這鏡子就不會反照,不會反照,就是說衆生的心若肮髒,心若肮髒,你看佛祖怎麼看都看不到,絕對看不到佛祖,所以有的念佛好幾十年沒看到佛祖就是這樣,心不清淨,心不清淨;那麼我們不用要求佛祖讓我們看,我們現在就要求這面鏡子把它擦幹淨,就是心把它擦幹淨,放下,那個光照過來,一下子就反照,這個鏡子若擦幹淨什麼相就跑出來,極樂世界就跑出來,所以說到後來我們就會了解自性彌陀淨土,到後來我們就會了解我們的本性,就有具足阿彌陀佛極樂世界的淨土,所以我們念佛念到佛現前,你也可以說阿彌陀佛慈悲加被我們,也可以說我們的本性現前,清淨心現前才能夠感應到佛祖,所以叫做自力,就是心清淨,他力就是佛現前,所以自力、他力自性淨土的法門,你要說全用我們的力量,我們的心清淨,但是沒有佛的願力也沒有辦法,若只有佛的願力,那麼我們自己心不清淨無法明心見性來呼應,這樣也沒辦法,所以說就理體來體,我們的心跟極樂世界是一體的,就事相來講,我們的色身是在娑婆世界,阿彌陀佛是在極樂世界,所以就本體理性來講,我們的心就是極樂世界,極樂世界是在我們的心,但是因爲被我們的業障蔽了,就事相來講有十萬八千裏,十萬八千的這個國土,十萬就是十惡,八千就是八邪,八邪,你若行十惡八邪無法往生極樂世界,絕對沒有辦法,因此說十萬億佛土是一種方便,我們的心若清淨,淨土就是在我們當下一念,因此我們會研究這部經典,就是了解自性本具彌陀淨土,本性就是具足,你要說自力也對,你要說他力也對,自他二力統統對,沒有我們的心清淨我們看不到佛祖,沒有佛祖的願力,即使讓你看到清淨的本性,與極樂世界也不相應,所以自力也對,他力也對,自力、他力合作也對,全都對,所以最重要就是要自力,最重要就是要清淨我們的心,因此很多人學淨土的爲什麼到臨命終都倒,第一,他沒有本性的功夫,所以若在研究淨土的人,第一就是要持戒,第二就是一定要了解本性的東西,本性的東西就要研究《六祖壇經》,你想一個人他念佛念二、叁十年是不是念很久,但是有效嗎?不一定有效,結一個善緣,整天心裏常常想要去害人,你不要說念二十年,你念一輩子都與佛不相應,佛是一位大覺者,大覺者,我們是一個凡夫,用我們這個妄想心要來推測佛根本就不可能,所以今天有很多在家人他爲什麼修行不會成就,他頭腦不了解,不清醒,每天批評出家人,你想想看,阿彌陀佛是出家人,釋迦牟尼佛也是出家人,藥師佛也是出家人,彌勒佛也是出家人,你眼前所拜的,每尊都是現出家相,再來毀謗出家人還想要往生極樂世界!這頭腦壞掉,講出家人的不對,再拜托出家人接引往生極樂世界,你有問題啊!所以說心要清淨,對叁寶要有信心,不要講叁寶:佛、法、僧的過錯,清淨心與佛相應。啊!我們就是要到極樂世界靠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是出家人,你毀謗出家人你怎麼能往生呢?一定的道理,對不對?所以…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講義 第一卷》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