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講義 第二卷

  

慧律法師佛學講座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講義第二卷

  

上海圓明講堂沙門韬光圓瑛講

  

受度弟子芬陀利子明旸日新錄

  

六正釋經解

  【講】此後入文。】從這裏開始要進入這個經文。【正釋本經要解。因本經文淺義深。蓮池大師著《疏鈔》。幽溪大師著《圓中鈔》。乃將妙義。】一直發揮沒有遺漏。【闡發無遺。】蕅益大師,【蕅公】就是蕅益大師,【以二書。文富義繁。】就是內容很豐富,義理很繁。恐怕【初機】的人,認識不夠叫做【淺識。莫測高深。故有要解之作。文雖簡。而義仍豐。許多入理之談。亦不易領解。特于講演時。命度徒】就是出家,他剃度的,他剃度的度徒【明旸。筆而記之。】就把它記下來。【或可爲披閱《要解》。】就是說人家要看《要解》的時候。【及修淨宗者之一助也。】解:

  

【文叁分甲初序分二正宗分叁流通分】

  這序分就像我們人的頭。我們一看到這個頭,這個人獐頭鼠目,這個人怎樣不好,這個人長得很莊嚴,眼睛兩眼有神,噢!這個大智慧之人,這序分,序分,一看到頭就知道,若傻裏傻氣的,這個精神科的,一看兩眼無神,兩眼無神,看到這個臉,多少就知道這個人幾分,叫做序分,一部經你若看前面你就知道後面,比如說你看到《金剛經》裏面對須菩提,須菩提是解空第一,你就了解這《金剛經》這本就是專門在講空的思想,因爲須菩提是解空第一,所以對機者就對須菩提一直講,比如說《彌陀經》,《彌陀經》是對舍利弗,又舍利弗,又舍利弗,《彌陀經》有幾句舍利弗,你有算過嗎?你就知道舍利弗是智慧第一,智慧第一的人他還不能夠了解,還要佛不問自說,可見這本《彌陀經》不是阿羅漢能夠了解的,所以若會看經典,只看前面就知道後面,現在看《地藏經》,《地藏經》是說……,別本經典是說很多弟子來集合,這《地藏經》是無量,十方叁世一切佛都來集合,這樣你就能了解這《地藏經》,是在講這個孝道,十方叁世一切佛都必須要從孝順開始,孝順就是順的意思,簡單講一句話,要修持,要拜佛、念佛,《地藏經》前面,你若看前面就知道後面,這本經就是在講“孝”,這本經就是在講“孝順”,你若打開《華嚴經》你就知道,講的都是幾地菩薩,就知道這本經是佛經最深奧的,事事無礙法界,懂得看經典的,看前面就知道後面,看前面就知道後面,所以說序分說是先讓你了解這本經典,就像一部電影,古早、古早,再過去那個古早,有一個故事,人就出來了,怎樣……,打鬥或是怎樣,咦!先有一個序分,演一部電影先有一個故事的開始,正宗分就是開始在演電影的這個內容,一開始就跑入深山林中跟隨少林寺學功夫,經過十八年以後武功學成,要開始報仇,正宗分,演電影就是有一個正宗分,這流通分呢?他複仇完了,影片就二個人一直走,起到深山林中,要進去修行,知道武林當中打打殺殺這不是人生,到最後就拿木魚,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這電影就演完了,電影就演完了,這電影也是一樣,我們人也一樣,看到這個頭,獐頭鼠目,這個人陰險,陰險,這個人若眼睛,這男人眼睛很小,所說這個人度量很窄,度量很窄,女人眼睛若很大,講兩、叁句話他就會哭泣,感情太豐富,雙眼皮,看這個貌相多少可以判斷一個人,因爲我也有學過面相學,面相學,這序分,正宗分就是我們這個五髒六腑,我們這個五髒六腑,有健康,沒健康,檢查,五髒六腑在運行,就是這個正宗分,一本經典有進入這個核心,流通分就像我們雙手雙腳東奔西跑,一本經典也有流通分,就是說十方叁世諸佛講的經典我們要流通,才能夠利益一切衆生,要好好去利益一切衆生,所以這就是流通分,《彌陀經》到最後:歡喜信受奉行,大家很歡喜,就一代傳一代,一代傳一代,邊叫做流通分,流通分。底下:

  【解】入文分叁。初序分。二正宗分。叁流通分。此叁名初善。中善。後善。】這意思就是說佛經講的無論你前面、中間、後面,全都是好的,全都是在教人做善,全都是要讓我們清淨心,所以叫做初善、中善、後善,意思是說經典無論哪一句都是很好,所以有衆生(信徒)來到這裏,他父親七十歲生日,他就說:啊!師父!拜托你幫我誦一本最好的經,爲我父親消個災,他今年是七十大壽。我說:大藏經在那裏,不好的你幫我挑起來,留下好的幫你父親誦。就是啊!你看哪一本不好的挑起來,留下好的我再爲你誦,佛講的哪一本是不好的,衆生的根機不懂,他不知道佛經初善、中善、後善,全都是好的,經典哪有分好壞,對不對?所以一本經典就初善、中善、後善。【序如首。】就是我們的頭。【五官具存。】眼、耳、鼻、舌、身,【正宗如身。】我們的色身。【腑髒無阙。】無缺陷。【流通如手足。運行不滯。(解中判爾時下叁十九字爲,別序六方。佛爲流通與,古不同故科,釋之。)】運行不滯。

  【講】經文之分叁分。始于道安。】道安,晉,東晉,是不是?道安大師【證于親光。】就是親光菩薩,《佛地經論》底下有講到,【上古】以前在【講經。】上古,以前在講經。【隨文釋義。不分科判。】古時候講這個經,他是沒有分這個序分、正宗分、流通分。【迨道安法師。】一直到這個道安法師。【將經文。分爲序正流通叁分。衆議其非。】衆議其非就是說大家全都攻擊他,說他自以爲是,自以爲是,自己開創另外序分、正宗分、流通分,因爲很多經典還沒有翻譯以前,這個道安法師他就有這種頭腦,分辨每一本經典就有序分、正宗分、流通分,但是當時一些出家人就攻擊他,就像我今天這樣,今天我改變一個方式演講,我認爲有辦法度衆生就好,沒有分一定要怎樣講,能夠達到度盡一切衆生就好,所以我就講一些比較有趣的,故事,所以這正、邪分清楚,讓佛教分清楚,一貫道、清海、李俊男,還是盧勝彥,我就把它分清楚,噢!一些法師很難原諒我,說我們佛教好就好,何必講別人,但是我個人我認爲不是這樣,佛教它的好,好在什麼地方,知見不對,不對在什麼地方,我都直接講,我都直接講,到今天一貫道的講師來到我這裏,他說:慧律法師!我告訴你,去年這樣簡單統計,一貫道改信佛教至少有二十萬人,都因爲聽到錄音帶,因爲你沒有把它搞得很清楚來講,他還迷迷糊糊,什麼是拜神,什麼是拜佛,不知道,反正就是慈悲,什麼叫做慈悲?把正法交代給衆生這個叫做慈悲,我慈悲,但是你不了解正法是什麼東西,這不是慈悲,這不是慈悲,對不對?所以今天我們會接到黑函,佛教一直興盛,現在就累死我了,聽得懂嗎?就一直搞我們,不曉得誰搞的,不曉得,對不對?所以說你看看?你有覺得五年前的佛教,跟一年之後到今天的佛教有所不同嗎?你問他,從哪裏來?聽錄音帶來,他分得清楚,所以他會寫信來感謝師父,我救了他一條生命,因爲深入一貫道,還是跟隨這些有的沒有的,結果皈依佛教,到他就近的寺廟去修行,所以每一間寺廟都增加很多信徒、衆生,但是我今天只要佛教這些長老級的也有很支持我們,也有對我們看法很不認同的,長老是慈悲,意思是疼惜我們晚輩,我的見解不同,我的見解是正就是正,邪就是邪,你爲什麼不分清楚,慈悲,你害到衆生是比較好,還是我要真正分得清楚,扮演一個壞人,所以這個道安大師當時他分這樣,也是很多人反對他,我今天上臺講經,用我的方式、方法講課,一開始也是很多人反對,對不對?但是佛教到今天你看看,對不對?非常興盛,難道不是這樣(衆鼓掌),哪有說一定要用什麼方式講經,只要你道理不要講錯,不要講錯,要是胡言亂語,教人家不要拜什麼地藏王菩薩,那會下地獄,你知道嗎?末法時期釋迦牟尼佛入涅槃,到彌勒佛出世以前,這要靠地藏王菩薩來度,有某某人#**?我沒有講名字,我沒有講名字,教人家不要地藏王菩薩這罪真的很重,我念這樣你就知道了,#**?……,所以說我們要了解,這要有正知正見,真的不可以這樣子,真的不可以這樣子,因爲我不敢直呼其名,萬一人家又在廣播電臺又誹謗你反而更慘,不要這樣,不要這樣,只是告訴你經教不通達不要亂講,那麼有時候我們發生革命性的改變,有時候一開始無法接受,慢慢來,我告訴你,再五年、十年全國的人他就會了解我的苦心,他就會了解我才是真正大慈大悲,真的(衆鼓掌),不然邪、正分不清楚會被人家拉著團團轉。底下,衆議其非,【多不肯從。】大家都不按照道安法師的方式去行。【後唐玄奘法師傳來。親光菩薩《佛地經論》。亦分叁分。初教起因緣分。】這教起因緣分就更序分。【二聖教所說分。】就是正宗分。【叁依教奉行分。】這就是流通分。【名異義同。後人稱爲彌天高判。】就是像天那麼行,要判斷一件事情就是天,像天那麼行,彌天高判就像天那麼厲害,還沒有發生的事情道安法師他就先分做叁科了。【今古同遵。】從現在開始就開始遵守,開始遵守,所以我這個方式,講經有時候比較幽默,或是說講一些比較普通性的東西,這是大慈大悲要接引衆生,一開始有的人不能接受,慢慢、慢慢他在講經,我告訴你,他就會學我,我不騙你,他要學我這個辦法才度得了衆生(衆鼓掌),你若告訴他像以前這樣“打開第一頁”,《佛說阿彌陀經》,馬上就睡著,全都睡著了,馬上就全都睡著了,真的,度什麼,度什麼衆生。底下:

  【此叁名初善中善後善。下明叁科之要。複舉喻顯之。序如首。五官具存者。】都存在。【五官爲百骸之總。】就是我們這個……,百骸就是我們這個骨頭,整個色身,【觀其五官。便知此人。智愚善惡。】諸位!不知道你有注意看,你若看報紙…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講義 第二卷》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