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們本性就是有具足這種東西,這本性就是……,雖然是過十萬億佛土,但是就是我們的心,我們的心當下若是清淨心,沒有隔著一點點的地方,極樂世界就會顯現出來,令深證故,就是“第一義悉檀”。讓你深入證入唯心的淨土,自性的彌陀,令深證故,雖然你念佛、念佛,有一天看到佛,佛並沒有來也沒有回去,比如我們在這裏開電視,電視臺那些人沒有來,其實也沒有回去,因爲願力若有,感應道交難思議,不來也不去,當下就顯現出來,這樣你就了解唯心的淨土,現在有電視還比較好比喻,以前沒電視就很難比喻。
【講】此重釋西方依正二有。】這是重新解釋西方依報跟正報兩項全都有,【世界及佛。皆言有者。二俱現有。】兩項,世界跟佛這兩項現在就有,【非過去。非未來。】不是過去佛,不是過去極樂世界,也不是未來佛,是這個時候,今現在說法,現在在說法,【具四悉檀之義。悉者普也。檀者施也。】簡單講就是普施,普施,一切全都施舍,【以四益普施故。】普遍施舍一切衆生,【一的標實境。令欣求故。的確標顯。】確確實實標顯出來,【西方依正。現在實境。令衆生心生欣慕。求生彼國。此世界悉檀。】悉檀,世界悉檀,【令得歡喜也。】佛介紹有一個極樂世界,有一尊佛,所以阿彌陀佛從哪裏來,是釋迦牟尼佛向我們介紹的,所以很多人不知道釋迦牟尼佛跟阿彌陀佛有什麼不同,是願力不同,本性都是一樣,阿彌陀佛從哪裏來,就是釋迦牟尼佛向我們介紹有一尊佛這麼慈悲,只要臨命終十聲要來接引我們往生極樂世界,要解脫這個生死,橫超六道輪回。
○【二誠語指示。】先誠懇這個語言,很誠懇來對我們指示,【令專一故。】令專一故,讓他專,【釋迦及六方佛以誠語指示。持名念佛法門(經雲:說誠實言,汝等衆生,當信是稱贊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令得專一其心。淨念相繼故。】淨念相繼,【此爲人悉檀。】爲了衆生【令得生善益。】讓他專一,所以釋迦牟尼佛跟六方佛就老老實實誠懇指示我們,叫我們要持名念佛,我們要專一,要淨念相繼。
○【叁簡非乾城陽焰。簡者簡別。西方依正。二皆實有。非同乾闼婆城。(八部之一)】鬼城,【乃幻現。曠野深山常見。倏有即無。】就是忽有,這突然間就沒有了,【同妖魔之氣所現。陽焰乃田間遊氣。春晴伏地可見。】在地上看得很清楚,【遠看似水。近看則無。渴鹿逐陽焰。】這鹿很口渴,就追、追……,追這個水,但這是陽光所顯現出來的,我們所講的海市蜃樓【即錯認爲水也。】走靠近就沒看到,非權巧顯現,【非權現曲示者。】曲示者,那麼權現就是方便,曲示就是委屈,不是,佛講的是稱性而談,【破《華嚴合論》之僞。李長者著《華嚴合論》】在這《華嚴合論》裏面說【:謂西方是權現。】權巧方便的顯現。【曲引小根所示。】這是委屈到佛祖,爲了要引導小根機所顯現出來的,【故特破之。】沒有這種事情,極樂世界是大乘圓滿究竟之教,不是方便權巧,【非緣影虛妄者。】這不是第六意識,【第六意識。是緣塵分別影事。】這影像【舉體虛妄。】當下就是虛妄的東西,【此破末世衆生。認緣影爲真心。】我們現在眼睛所看的,耳朵所聽的,若凡夫,眼見叫做眼識,耳聽叫做耳識,聖人就不是,眼見叫做見性,耳聽叫做聞性,凡夫是分別的意識,叫做眼識,看到,他就分別,聖人,見就是見性,性就是見,見是性的作用,性是見的體,當下就是自性的東西,當下就是自性的東西,所以說我們現在凡夫用第六意識,這就是影像的東西,全體都是虛妄的東西,所以破末世的衆生認緣影爲真心,【謂西方依正。皆在心外。非保真偏但者。上破邪魔。此破權小。保真。乃藏教保真涅槃】我們所講的【(化城也)。】走到一半休息站的意思,保真涅槃就是偏真,偏空涅槃,請到我空而已,還沒有究竟,【《法華經》雲:我今爲汝。保任此事。終不虛也。】意思就是說我現在爲你保任此事,就是說這不是究竟的,這不是究竟的,這是暫時的。【偏。謂藏教之偏真。】偏真就是偏空,但證我空,不證法空,那麼【但。】就是別教,【謂別教之但中。】但中,別教的意思就是說先修這個空觀,空觀之後又修這個從空出假這個假觀;空有不著,名爲中觀。但中,但中就是次第修行而産生一個中道叫做但中,那麼這個圓教就是圓中,圓教,圓中就是說即空即假即中,即中即空即假,即假即空即中,談到空當下就是假跟中,談到假當下就是中跟空,談到中當下就是空跟假,所以別教之但中這個但,所以只有講這個中道。【今西方依正二有。乃圓教圓中之妙有。】圓中之妙有這中道當下就有具足空跟有的東西,【故非偏非但也。此對治悉檀(對破魔邪權小故)。令得滅惡益。
○四圓彰性具。令深證故。即圓彰】就是圓滿來顯示【西方依正二報。乃自性本具。雖過西方十萬億】佛土,十萬億【刹】一刹就一個佛土,十萬億刹就是十萬億佛土,【之外。不出唯心。即無邊刹土。自他不隔于毫端。令悟唯心淨土。自性彌陀。而得深證受用。此第一義悉檀。】第一義就是實相,實相,實相就是無相無不相,所謂中道,所謂大般涅槃,所謂如如,所謂如來藏,這個統統是講第一義谛悉檀,或者是這個真俗二谛圓通也是第一義悉檀,【令得入理益。】理性,理體的好處。比如說我們念佛念、念……,念到有一天看到阿彌陀佛現前,你也不用太過于高興,那只是表示我們的心清淨,藉著佛祖的願力我們的心清淨看到,所以你看到佛就是我們本性的佛,我們若仿佛念到看到佛的時候,變成我們心中顯現的也對,你要說佛祖慈悲也對,你要說自己的力量加上佛祖的力量合起來也對,因爲我們的心清淨,因爲佛祖的願力這樣,要說哪一個都不對,二個合起來全都對,你要說一也對,要說二也對,要說叁也對,要說無也對,所以有一個人沒研究佛法不暴利佛法是圓融的,他信基督教,我跟他辯論,辯到後來辯不贏我,他就說:都你贏,這樣你也對,這樣你也對,都你贏。我說,都贏才是佛教,輸怎麼跟你講,說到因也是因,也是緣,也是果,也是本性顯現的,也是佛祖慈悲,都你贏。對啊!圓滿的教理你怎麼突破他,根本無法跟他辯,難道不是這樣,所以牧師如何跟法師辯論,不可能的事情,叁句話你就辯不贏了,不可能的事情,再怎麼看也只是那本《聖經》而已,拿《大藏經》給你看你看得懂嗎?
【解】今現在說法者。簡上依正二有。非過去已滅。未來未成。正應(平聲)發願往生。親觐聽法。速成正覺也。】今現在說法者,簡上依正二有,分別上面依報跟正報這兩項是有的,不是過去,過去,【(對此土釋迦不久住,】也不是未來,【彌勒未下生,】所以阿彌陀佛是現在,我們講當來下生是彌勒尊佛,若阿彌陀佛是現在這個時候就在極樂世界,所以我們若到臨命終,一刹那間往生到極樂世界就看到阿彌陀佛了,所以我們沒多久就可以看到阿彌陀佛了,再過不了幾年,早死早看到,晚死晚看到,只要你有願力,切願,深信切願念佛,決定能夠見到佛,決定能夠見到佛,所以釋迦牟尼佛沒來到這世間,已經入涅槃了,沒關系,彌勒佛還沒有來降生,沒關系,教你一個最好的辦法,趕快念佛到極樂世界,就看得到阿彌陀佛了,看得到了,所以我們七樓畫那叁尊,噢!佛祖怎麼有這麼美的,我們人沒有這麼美的,對不對?人要美一點就要稍微化妝,POLA,CD,香水稍微噴一些,到極樂世界那裏無量的香味,無量的這個樹、音樂、光明,所以說他到極樂世界每一天雨天曼陀羅華,我那時候看這個經典的注解,噢!原來這雨天曼陀羅華,我才知道這個雨就是落下的意思,這極樂世界好到什麼程度呢?每一天二六時中下這個花,花這樣落,落下來,花落下來的時候自然會編織成氈(毯),腳踏下去,深入四寸,不會刺痛,你聽得懂嗎?腳踏下去,軟入,四寸,腳若再走過去,它又浮起來,一天過去了,也不用拿吸塵器來清掃,花自然不見,自然不見,它又爲,花又落下來,又編織成這個地毯,讓你走過土地,在極樂世界八功德水你喝很多也不會很飽,不喝也不會覺得餓,若看到注解不想往生極樂世界,愚癡的人才不想去,叁更半夜若佛要帶你去,你叁更半夜用爬的也要跟他去,真的,哪有那麼傻的,經典寫得那麼好,這是佛講的,這還不是凡夫講的,因此我們今天福氣大,福氣大,我們不可以將這個法門隱藏起來,你今天聽到《彌陀經》的要解,我們要將這個錄音帶再傳出去,再勸告人家來聽經,這才是真正淨土的行者,我們不可以聽到極樂世界很好,只顧自己往生而已,不管別人,這樣不可以,我們雖然沒有那個能力,但是我們可以買錄音帶,對不對?我們也可以勸人家來聽經,所以你若要往生必須要正行就是念佛,助行,你要去勸人家念佛,先勸你家的家人,你家的家人若勸不動,先認真自己用功,先認真自己用功。正應該發願往生,親觐聽法,這個字讀作jìn,jìn,四聲觐,觐就是見的意思,我們所說的觐見,要親自看到阿彌陀佛,來聽法,速成正覺,正覺也。【無現佛可依)
【講】此釋現在說法。今即今時。非過去已滅。非未來未成。故曰現在。彼佛度生。亦以音聲而作佛事。亦不外說法也。】亦不外說法,也就是在做佛事,也就是在說法,亦不外就是就是說法,簡單講亦不外說法也就是說法。【釋迦說《大雲經》時。告大雲密藏菩薩言:西方世界。有國名安樂。佛號無量壽。現在說法。】無量壽就是阿彌陀佛。【告一菩薩言:】告一菩薩言,佛號無量壽,阿彌陀佛在那裏說法,他就跟一位菩薩講,【娑婆世界。釋迦牟尼佛。今說大雲經。汝可往聽。】這等于高雄有一位慧律法師在講《阿彌陀經》,臺北也有一位淨空法師在講《阿彌陀經》,我叫他去,他叫他來,簡單講就是這樣比較快,今說《大雲經》,汝可往聽,你可以去聽,【今彼菩薩。將來至此。…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講義 第二卷》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