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講義 第二卷▪P55

  ..續本文上一頁、味、觸對凡夫來講是意識分別,在佛祖是本性的作用,不同,不同。【此土因亦有橫豎。豎則即中觀智。非別教次第中觀。】先修空再修假再修中,【乃圓教】沒有這樣,這個中道【即空即假。】同時存在的中道,【不思議中觀。此二爲能感因。所感常寂光土果。爲妙中谛者。非是別教之中谛。乃是圓教不思議中谛。即真即假。故稱爲妙。稱性五塵者。色聲香味觸。稱合真如自性。不可思議之五塵。爲常寂光土之體也。上明四土橫豎也。】稱合真如自性就是與本性配合。

  【解】欲令易解。作此分別。實四土莊嚴(此論性依性起修)。無非因緣[所生]法。無不即空假中。所以極樂同居淨境(此論修全修在性如是)。真(假)[俗]圓融。不可限量(方是極樂淨土)。下皆仿此。

  【講】此明四土圓融。欲令易于了解。作此四土。次第分別。】意思是說就這個事相來講,來分,分這四個地方,讓衆生對極樂世界更清楚地了解。底下,【同居是緣生。方便是即空。實報是妙假。寂光是即中。此依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爲假名。亦名中道義。】意思就是說同居淨土是緣著善業所生,方便有余土是修空觀,斷我執所生,實報莊嚴土是修這個妙假,妙有,從本性産生這個妙有出來,常寂光淨土就是中道,修這個中道所生。此依因緣所生法,一切都是因緣所生,我說即是空,凡所說皆是空性,亦名爲假名,因爲這都是假的,亦名中道義,因爲中是不可說,只有用這個假的名。【四句偈分之。其實四土莊嚴。無不圓融無礙。無非因緣所生法者。】無非是因緣所生法,【四土唯一同居土也。無不即空者。四土唯一方便土也。無不即假者。四土唯一實報土也。無不即中者。四土唯一常寂光土也。又無不即空者。】這意思就是說四土若單獨來講,這個凡聖同居土就是跟空相應,四種土若單獨,四土唯一方便土也,單獨來講就是一個方便有余土,當下就是假,與假相應,四土若是唯一實報莊嚴土,無不是中道,當下就是中道,四土若唯一常寂光淨土來講,它無不即空,當下就是空,底下說,【方便土橫具上下叁土。】意思就是說方便有余土也有具足其他的叁土。【無不即假者。實報橫具上下叁土。無不即中者。】簡單,四土就是一土,一土有具足四土,簡單講就是這樣。中國人都希望一切法能夠圓融,所以【寂光橫具下叁土亦然。

  所以極樂同居淨境者。引此圓融之境。以證圓融之理也。此論修德所成之境。】本來就是依本性性德所起修,【元依性德起修。故得全修在性。】就是依本性去修行,本性就是清淨心,無所著的心,大慈大悲心、忍辱心、柔軟心,這就是本性,全修在性,所有修行都不離本性,稱性起修,全修在性,【稱性無礙。真俗中叁谛圓融。不可限量。

  極樂同居。具足四土。】極樂世界凡聖同居土它本身就是有具足四土,【圓融無礙。人民表因緣所生法。同居土也。聲聞表即空。方便土也。】表示方便土。【菩薩表即假。實報土也。佛表即中。常寂光土也。】簡單講,簡單講住在極樂世界的凡聖同居土,他就有具足四土,爲什麼呢?若極樂世界的人民他就是表示因緣所生法,在極樂世界的聲聞就是表示等于方便,極樂世界的方便土,凡聖同居土的方便土,那麼菩薩,住在極樂世界的菩薩,就是表假,這是極樂世界凡聖同居土裏面的實報莊嚴土,在凡聖同居土的佛在度衆生,等于凡聖同居土有具足常寂光淨土,這樣聽得懂嗎?很難講,我再講一下,它這意思就是說極樂世界有殊勝的地方,知道嗎?有殊勝的地方,殊勝的地方是什麼呢?就是凡聖同居土就是有具足這四土的特色,現在舉一個例子說,凡聖同居土裏面有人民,衆生這就是凡聖同居土最重要的,凡聖同居土裏面有聲聞、緣覺,聲聞、緣覺修什麼,修空,表示說凡聖同居土裏面等于有方便有余土,他也有斷惑,在凡聖同居土裏面也有菩薩來度衆生,菩薩就表示實報莊嚴土,所以凡聖同居土裏面就有具足這個實報莊嚴土的特色,這樣知道吧!再來!凡聖同居土裏面有佛在度衆生,佛就是表示中道,常寂光淨土,表示凡聖同居土裏面還有一個常寂光淨土,等于一土裏面有四土的能力。這樣講聽不懂,沒關系,我們高雄最重要住什麼呢?住臺灣人,對不對?高雄也住很多澎湖來的,被澎湖人賺很多錢,澎湖,澎湖人都很勤勞,很肯做,澎湖人,反而高雄人比較懶惰,所以澎湖人大家來到臺灣每個都是富裕的人,肯做,敢吃苦,澎湖人,高雄也有住臺北人,所以高雄的臺北,高雄的澎湖人,還有住美國人,猶太人,那天猶太人來找我,還日本人,日本人,那天來我就問他,住日本人,簡單講就是說住在高雄就有具足什麼,美國人、日本人、澎湖人,對不對?這極樂世界就是這樣,雖然在凡聖同居土裏面住各種不同的人,對不對?聲聞、菩薩、佛,這樣它就是有具足其他的四土,如果說這樣講不清楚,講美國紐約,紐約,紐約市,紐約裏面有chinatown,美國人裏面有中國人,美國人裏面有以色列人,美國人裏面有阿拉伯人,這樣講就是說凡聖同居土就表示有很多,現在是用種族來比喻,實在是不能用這樣比喻,但沒有更好的比喻,老人聽不懂,不然用什麼來比喻,對不對?所以說,底下,【稱合圓融之理。成此圓融之境。即一土具足四土。故曰不可限量。】不可限量。【下有顯理處。悉皆仿此。以上別明四土竟。】底下若有顯理都是模仿這個地方,意思是說依照這個地方的解釋就對了。

  【解】問:寂光唯理性。何得有此莊嚴?

  答:一一莊嚴。全體理性。一一理性。具足莊嚴。方是諸佛究竟依果。若寂光不具勝妙五塵。何異偏真法性。】不要翻過去,我先你解釋,不要翻過去,這樣會搞不清楚,你不要翻過去,現在有人在懷疑,說:常寂光淨土淨土根本就是我們的理性而已,哪裏有什麼種種的莊嚴,過去說常寂光淨土就是我們的法身,法身哪有什麼莊嚴,一無所有,錯誤,錯誤。你若這樣想就變成將這個常寂光淨土,把它當作什麼你知道嗎?把它當作空空洞洞的世間,對不對?不是這樣,常寂光淨土就是在當下,當你悟覺到空性,你就證悟到常寂光淨土,我們這個地方也有常寂光淨土,現在,只是你沒看到而已,對不對?因爲你的眼睛被醬油膏黏住,被業障卡住,你看不到,你看不到本性,當然你沒看到法身,所以法身不離事相,事相不離理體,對不對?所以本性當下就具足一切無量的妙用,就是有一切莊嚴相,一切莊嚴相當下就是空性,就是法身,所以事理要圓融,不可以說常寂光淨土就是在很遠、很遠的地方,空空洞洞的世界,就像這個怎麼樣?銀河系裏面的黑洞,blackhole,黑洞,你若看這個物理學上,天文學上裏面有那個黑洞,空空洞洞什麼都沒有,不是這樣子,所以常寂光淨土有這個理性,有這個理性,何得有此莊嚴呢?哪有這種莊嚴呢?意思是說常寂光淨土是一無所有。

  答:一一莊嚴,全體理性,每一個莊嚴,每一樣莊嚴,全體就是我們的本性,一一的理性,一一的本性,它就是有具足莊嚴,它就是有具足莊嚴,才是諸佛究竟依果,依果就是環境,依果,依報,若是常寂光淨土不具足殊勝的五塵,這樣就等于偏真,偏真就是偏空的法性,空空洞洞,沒有任何的莊嚴,這樣就不是事理圓融了,不是事跟理圓融。

  【講】此假立問答。】這就是藉著問答來回答,假的,如果有人這樣問,【以斷偏執理性之疑。】偏執理性就是偏空,【恐人不達寂光乃即事之理。而落偏理廢事之見。】偏理就是常寂光淨土就是空無一物,不了解它也有種種的莊嚴,所以,【前二句是問詞。下答雲:一一叁土莊嚴。不在寂光之外。】一一就是表示說凡聖、方便、實報這叁土,不可以離開常寂光淨土以外,【叁土全體。】這全體不是全體的全體,當體的意思,簡單講這個叁土當體就【是寂光】淨土的【理性。一一理性。本來具足無量莊嚴。事在理中。理隨事遍。】意思是說事相必須建立在道理當中,這個道理隨這個事相遍一切處,【寂光亦不在叁土之外。此是諸佛究竟依報之果土也。】這就是諸佛究竟依報這個果報。【經雲:諸佛住處。名常寂光。若約如來分上。全叁土而成寂光。】意思就是說若就佛,如來分上就是說就佛的功夫,就佛所證悟的這個本性來講,叁土當下就是寂光土。【若約衆生分上。全寂光而成叁土。】因爲衆生嘛!【是自業之差別。】是自業的差別,他自己的業因爲他有分別心,這個業本身有差別,【何關土有高下。】土本來就不高也不低,【又。人民但見同居。】只看到凡聖同居土,【不見上叁土。聲聞但見同居方便。不見上二土。菩薩能見下叁土。分見寂光。唯佛圓見四土。】這很簡單,看了就知道。【若謂寂光在叁土外。不具叁土勝妙莊嚴五塵。則與小乘偏真法性。有何差別。

  以上約所受用釋竟。大科征釋竟。】底下:

  丁二】現在就【廣釋】,解釋。【分二戊初別釋所受二合釋能受所受初又二己初釋生處二結示佛力今初

  

今初釋生處

  【經】又舍利弗。極樂國土。有七寶池。八功德水。充滿其中。池底純以金沙布地。四邊階道。金銀琉璃。玻璃合成。上有樓閣。亦以金銀琉璃。玻璃砗磲。赤珠瑪瑙。而嚴飾之。池中蓮華。大如車輪。】有的人讀作jǖ輪,應該讀作大如chē輪,表示它的形狀圓的,就是說指形,不是指體,【青色青光。黃色黃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潔。】現在我先讀經文,大家全都是,每天都在讀的《彌陀經》。

  【解】上明住處。】上面是在講這個依報,我們往生到極樂世界,他住的地方七寶蓮池,蓮華池,【今明生處。】出世的地方,我們若是沒有修行下輩子再來出世,就從媽媽不清淨的地方出來,不清淨,我們若是有修行,我們要到極樂世界,解脫死生,七寶琉璃地,因爲佛在講經說法的時候,必須要就印度的風俗來講解,印度當時就是以金、銀、琉璃、…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講義 第二卷》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