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講義 第二卷▪P38

  ..續本文上一頁是熱氣,熱氣,【識叁】,壽、暖、識叁【爲體。】叁種爲體。【催年減壽爲相。】所以我們出世的那一天就是走入死亡的界線,簡單講生就是死,一開始生就是一直走入死亡的界線,所以我們要講:過年到了,又少一歲了,少一歲了,所以暖、壽、識,催年減壽爲相。【此論娑婆世界五濁之體相也。】五濁惡世。

  【輕重分淨穢。如此土叁途濁重。】像娑婆世界叁途痛苦,【則土穢。】土地肮髒,【人道濁輕。則土淨。人天比較。人道濁重亦穢。】也比較肮髒。【天道濁輕乃淨。欲界與上二界比較。欲界濁重又穢。上二界乃淨。娑婆極樂比較。娑婆有五濁皆穢。極樂是五清乃淨。因同居土中凡夫。與聖人同一例故。】因爲同居土裏面有凡夫跟聖人同一個例子。

  【解】方便有余土。析空拙度證入者穢。體空巧度證入者淨。(西方是方便淨,以小乘回心故。)

  【講】此段。辨方便有余土淨穢之相。方便者。是佛權巧方便而設。是爲化城。】化城的意思就是說【中途暫住之所。】你證到阿羅漢果,證到這個辟支佛果,偏空涅槃,或是說通教的叁乘,別教叁賢,圓教十信位,那都是方便有余,方便就是暫時讓你住的,有余就是還有無明未破,有余,剩一些無明還未破掉,所以這中途暫住之所,【名有余涅槃。非究竟寶所。】究竟就是佛果,究竟就是【無余涅槃也。】無余涅槃。【藏教阿羅漢。辟支佛所證。通教叁乘。別教叁賢。圓教十信。已斷見思煩惱。未破無明者。】暫時住在這個地方【亦寄居于此。】暫時住這個地方。

  【析空拙度證入者穢。】這個拙度的意思是說根機比較利,用分析漸漸地進入這個空的思想,所以說析空拙度證入者穢,拙度就是他沒什麼方便的辦法,必須要慢慢來觀,遇到逆境慢慢來觀照,一步又一步,一步又一步,不是像六祖惠能大師那種頓悟,所以說析空拙度證入者穢,汙穢,比較差的意思。【此指藏教二乘。】聲聞跟緣覺,【禀析空觀智。析色入空。】禀就是依照。依照四大皆空,依照這個緣起法慢慢、慢慢來分析。噢!看到死人,唉!我們這究竟色身是假的,藉著這個無常觀慢慢、慢慢……,所以這個禀就是所謂的承,仗著虛空觀的智慧,析色入空,分析這個色法達到這個空,【將四大五蘊。分析此身。畢竟無我。】究竟無我,所以說這種情形若是在火葬場的人,來修這一觀可能比較快進入,但是火葬場的人必須要學佛的人,若不是學佛的人沒辦法。一個東吳大學的教授他媽媽往生了,我人在臺北,不曉得怎麼探聽、探聽,他來找我,找我,兩個人就趕快去榮民總醫院停屍間,停屍間,這個停屍間一進去那個味道就是很不好,他媽媽放在幾號,死後,我告訴他八個小時不要立刻冷凍,他有遵照我的意思,結果到那裏已經推進去了,才剛推進去而已,在那裏找,他正好在忙,停屍櫃要拉出來,結果鎖住,停屍櫃鎖住,我們到停屍間裏面門剛好打開,剛好一個小姐,剛從加護病房推出來,死掉了,噢!那實在很美,非常之美,噢!這麼美的女孩也是死,很美,那個女孩很美,她躺著你就知道,一看,五官很美,但是停屍間裏面他不讓你加持,不讓我加持,光是叫他屍體再拉出來,用一臺車在推,推到那裏的時候疊起來,推進去,車子推走,現在再疊下去,抽出來放在車上,叫他做這種工作,不要就是不要,才剛放下去而已,我告訴他:過去我也曾到這種地方,塞給他,塞紅包,我說:你到這種地方都要准備紅包,塞給他,錢就塞給他,這個時候按照時間來是不可以的,我已經放進去了,好啦!好啦!錢塞給他,好啦!好啦!幫你拉出來就好嘛!就拉出來,出來之後,念沒幾分鍾就趕人了,快點、快點,趕時間,後面死人還很多。唉!在那裏一直趕,我告訴他:再一包。噢!念半小時,念半小時,我告訴他:唉!你媽媽脾氣很壞。你媽媽脾氣很壞,他嚇一跳,師父怎麼知道我媽媽脾氣很壞!我說:是,你媽媽真的脾氣很壞。加持那個光線有抗衡作用,很嚴重的抗衡作用,我說:你媽媽很頑固,脾氣壞。很佩服,嚇一跳,很佩服,說:出家人一念下去就馬上知道他媽媽脾氣很壞,眼睛沒有合眼,都沒有人有辦法幫忙他,他當大學教授,所以說若火葬場工作的人或是說停屍間工作的人,除非他是真的佛教徒,要不然也只是要錢而已,他每天推,每天推,他沒想到我有一天也會被人推,每天幫人推屍體,有一天我們倒下去也要換別人推我們,他怎麼沒有想到這點?你去停屍間看,要看老的,年輕的,看什麼都有,慢慢看會不會覺悟,要不然我們人這個感情難斷,感情難斷還不要緊,還有欲望難斷,貪心又難斷,我們慢慢將四大五蘊來觀,分析此身,畢竟無我。【但得我空。四大五蘊之法不空。此觀智拙。】意思就是說……,四大五蘊之法不空的意思就是說他知道這無我,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還承認地水火風是真實性的東西,還承認色受想行識這個法還是有這個存在性,所以這個叫做觀智拙,就是比較差,只能觀察一切法無我,但是他還認爲這四大地水火風是真的,色受想行識是真的,觀智慧比較差勁。【以此觀智斷見思惑。度出生死海。證入方便有余土。爲拙度證入者屬穢。】比較差的人,在方便有余土的人,若是這種功夫的人叫做比較差,穢就是不清淨,比較起來差。

  【體空巧度證入者淨。】體空就是當下證入,當下就證入這個我空,巧度證入者淨,他有一種先天的根機,利根,巧度就是上根利智的人,【此指通教叁乘。】聲聞、緣覺跟菩薩法。【禀體空觀智。】依照這個體空觀這個智慧。【體色入空。】體悟到這個色法當下就是空,【觀四大五蘊色法。現前此身。當體本空】當體本空【(如】是做夢,【夢中境)。非但我空。法亦如幻。】法就是四大五蘊這叫做法,地水火風也空,色受想行識也是空,但是如幻,【本不可得。此觀智巧。】觀智,巧就是比較利根的。【以此觀智斷見思惑。度出生死海。證入方便有余土。】方便就是暫時的,有余就是不是究竟,還有剩一些無明未斷。【爲巧度證入者屬淨。

  ○又。通別比較。通教叁乘。不達中道亦穢。別教叁賢。以達中道故淨。】所以這淨跟穢變成在某一個角度在分別的。

  ○【又。別圓比較。別教叁賢。不達即中亦穢。】不通達中道的人這也是穢。【圓教十信已伏無明。】伏不是斷,要實地菩薩才開始斷這個無明,一品的無明,【叁谛圓融。】就是真、假、中,就是空、假、中,真就是空,空觀,假就是有觀,假有,中就是中道觀,【所見乃淨。極樂方便土皆淨。以小乘回心故。】小乘回心就是趣向大乘。

  【解】實報無障礙土。次第叁觀證入者穢。】這實報無障礙土,次第叁觀證入者穢,【一心叁觀證入者淨。】次第叁觀就是漸修的人,漸漸攸這個由空,然後從空出假,遠離空、假入于中道這叫做次第,有次第的。一心叁觀就是即空、即假、即中,即假、即空、即中,即中、即空、即假,一心叁觀同時,同時,速度比較快,若按照佛經講利根的人是宿世有修,悟性比較高,也不是這輩子的事情,這個人聽到這個禅宗的頓悟的法門,他一下子就開悟,一下子就證入,這個人不是這輩子,已經是修很久、很久再來的。看人家出家很簡單,看人家講經很簡單,人家講九十九句對,一句話稍微怪怪,老是講提句話,翻來覆去地說,不原諒人家,那位法師怎麼講這樣,又曲解人家的意思,曲解人家的意思,又不是人家真的講錯的,曲解人家的意思,講了叁年還在講,根本就不曉得人家在講什麼,沒沒聽錄音帶,聽了:喂!慧律法師講的金光明沙撒下去就往生,這樣大家就不用修行了,那件往生被,蓋下去就往生,我才不相信。第二個聽到,去傳,根本就沒有,到底他有沒有聽錄音帶,沒有,沒聽,慧律法師人家說他斂財果真如此。我幾時跟你講往生被蓋下去就往生?我幾時跟你說金光明沙撒下去就一定往生?有嗎?要遇到這個金光明沙,又遇到這個往生被沒那麼簡單,沒信心的還沒有用,又買不到,我不是這樣講,我說:這是一種助緣,這是幫助你,你若有那個因緣得到,這是一種助緣,人死後難看,蓋個往生被比較亮,比較亮,比較好看,對不對?金光明沙撒下去,撒下去有益無害,哪有說撒下去得癌症又死另外一個,就算沒有用也不致叫你下地獄,難道不是這樣,你說金光明沙撒下去也是沒有用,也不會下地獄,你何必講經的時候互相誹謗做啥,還有一些大法師聽起來才會難過,可憐,人家根本不是這樣,道聽途說,衆生就是這樣,所以他沒有這個頓根,利根的悟性,沒有這個利根的悟性,所以修行的慢,修行慢,因爲他不能直心,不能舍開這個是非,道聽途說,入于耳出乎口是膚淺之人,入于耳,一經過耳朵之後,根本沒有分別他是正還是邪,入于耳出乎口是膚淺之人,聽了之後沒有經過深思熟慮,不知道這句話可不可以講,不曉得真的、假的,人雲亦雲,佛教會亂就是這裏,就是這裏在亂,臺北發生事情而已高雄馬上知道,爲什麼?一通電話馬上到,別的佛法沒講,每次講都是是非,真的。打電話說:啊!實報無障礙土就是修次第叁觀證入則慧,一心叁觀證入則淨,就不可能用電話講這種這麼深奧的佛法,若有可能講電話在討論什麼,在討論慧律法師講的錄音帶很好,兩個信徒,一個瑞士,一個美國,打電話都沒在講什麼,都在講慧律法師的事而已,光是電話費一個月好幾萬,我說:你們討論我的事做啥,你們應該要討論你們的事情生死有把握嗎?可是就是很有興致。一個嫁美國,一個嫁瑞士,說我若到歐洲就到瑞士去找她,我也沒去找她,瑞士那麼大,到哪裏找人,我住這間hotel,你家住那麼遠,車子一開,我們浏覽車已經出發了,辛苦!辛苦!【(西方是實報淨,以所證圓頓故)】底下:

  【講】此段。辨實報無障礙土淨穢之相。】實報無障礙土淨跟穢的這個相,【實報者。真實果報土。】這個實報就兩個構成的,就是福跟慧,修無量的福,修…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講義 第二卷》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