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今初鳥音法利
【經】複次】不是讀作fù次,你若要讀臺語的讀作**次,複次【舍利弗。彼國常有種種奇妙雜色之鳥。白鶴。孔雀。鹦鹉。舍利。迦陵頻伽。共命之鳥。是諸衆鳥。晝夜六時。出和雅音。其音演暢。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如是等法。其土衆生。聞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這是經文,這每天都在讀的。底下:
【解】種種奇妙雜色。言多且美也。】很多又很美。【下略出六種。舍利。】這就是說一種鳥,這舍利也有人的名字,一種鳥,那麼這舍利【舊雲鹙鹭。】鹙鹭鳥,【琦禅師雲是春莺。】春天的莺,莺不是老鷹的鷹,螢火蟲底下改一個鳥,【或然。】或然就是說也許是這樣子,意思是說或許這個傳說是正確的,也許這樣。【迦陵頻伽。此雲妙音。未出殼時。音超衆鳥。】迦陵頻伽,妙音,妙音。還沒有出殼的時候這聲音就超出一切的鳥,【共命。一身兩頭。】雖然兩個頭,同一個色身。【識別報同。】意識是不同,但是果報相同,同一只鳥,【此二種。西竺】就是西印度,【雪山等處有之。皆寄此間愛賞者。言其似而已。】這句要注意!皆寄就是說藉著,皆寄就是借用我們娑婆世界,藉著我們……,此間就是我們娑婆世界,愛賞者就是對鳥兒欣賞的這些人,其實我們娑婆世界這小鳥沒什麼好欣賞,拉屎,倒楣,很倒楣,走過去,小鳥拉屎,沒有辦法,因爲西方極樂世界小鳥太好,西方極樂世界的小鳥不會拉屎,我們這娑婆世界小鳥看起來雖然很美,但是拉一堆屎,這就是說小鳥最好、最美,聲音最好,藉此來談,寄,皆寄此間,皆寄就是都藉著娑婆世界愛觀賞的這一些鳥類,言其似而已,很像而已。像娑婆世界的小鳥,【六時出音。】六時出和雅音,【則知淨土不以鳥棲爲夜。】淨土,鳥沒有在棲息的,【良以蓮華托生之身。】藉著蓮華,西方極樂世界就是蓮華,讬生的地方【本無昏睡。】,本來就沒有在睡,極樂世界何必睡,【不假夜臥也。】不假夜臥,所以到極樂世界也不用休息,不必像我們一天睡八個小時,睡個午覺、晚上,睡七、八個小時。
【講】此重呼舍利弗。複約耳根聲塵明受用。娑婆衆生耳根最利。故以音聲而作佛事。極樂攝法界機。五根五塵。一一圓妙。】圓滿的妙音,【此姑就聲塵。以顯法利。】能夠得到佛法的利益,【非全同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也。】不是像……,這句是《楞嚴經》,出自《楞嚴經》,不是像我們娑婆世界,此方真教體,我們這娑婆世界耳根最利,所以他若要得到清淨要回光返照,反觀自性,這《楞嚴經》會講到,清淨是用音聲作教體,真教體意思是說娑婆世界若是教我們開悟就要多說法,要用音聲作佛事的意思。
【彼國常有種種奇妙雜色之鳥者。常有。謂非時有時無。種種。言其品類不一。形殊衆鳥曰奇。】奇,【音能說法曰妙。毛羽光彩。形形色色。多而且美也。下略出六種。白鶴以純白爲正。孔雀華彩奪目。】就是很醒目,我們現在講很醒目,【鹦鹉以紅嘴綠羽爲貴。】嘴是紅的,那麼羽毛是綠的,最貴,【能學人語。舍利舊雲鹙鹭。】鹙鹭,【元朝楚石梵琦禅師。西齋詩雲:舍利是春莺。修眉漆點睛。或然。未確定之辭。】我看到這個修眉漆點睛,想了很久,斟酌很久,真的很久,怎麼想都想不通,所以我現在是用我的意思去講,你若有更好的意思來提供給我知道,修眉就是長眉,漆就是眼睛裏面有水,漆就是水的意思,有這個水分,你若查好,若有比較好的解釋,你來告訴我一下,我再糾正一下,我這句想很久,不曉得要如何解釋,或然,也許這樣子。(修眉是細長的眉毛,漆點睛,好像是用漆來點的眼睛,來比喻鳥的眼睛烏黑明亮)
【迦陵頻伽。此雲妙音鳥。《正法念處經》雲:迦陵頻伽。出妙音聲。若天若人。緊那羅等。】是一種鳥,(緊那羅:意爲“音樂天”、“歌神”,是佛教天神“天龍八部”之一。)【無能及者。】不能跟它比較,【唯除如來音聲。】佛的聲音,【未出殼時。】這是說佛的音聲比這個迦陵頻伽的音還好聽,當時沒有錄音機,不然就錄下來聽看看,是說錄音機也會變質,我們現在的科學很厲害,我們現在科學,這個聲音輸進去電腦,分頻率的高低再重新打出來,就能夠跟這個人的聲音一模一樣,很厲害,科學,所以在法院裏面講錄音帶不能作直接的證據就是這樣,因爲這會造假,這個音聲若是經過錄音起來會變質,會變質,我們不曾聽到佛的音聲,但是若聽到書這樣寫,如來在說法,在這裏講經,美國人聽到美國話,阿拉伯人聽到是阿拉伯的話,瑞士人聽的就是德國話,意大利就聽意大利的話,佛有這種能力,佛以一音演說法,衆生隨類各得解,佛以一音演說法,衆生隨類各得解,佛了一種音聲說法,每一種衆生都得到解脫,各得解,不簡單,了不起,我們沒辦法,未出殼時,【音超衆鳥。大論雲:迦陵頻伽鳥。在卵中未出。聲超衆鳥。
共命。一身兩頭。】就像我們現在所講的什麼,連體嬰,連體嬰的原因若是就這個唯識學來解釋,唯識學來解釋,就是兩個很好,好到形影不離,形影不離,這是一種業報,太好,生生世世二十四個小時就發那個願,我永遠愛著你,我永遠黏在你的身旁,正好,兩個都來,再來,連體嬰他的業力就是從仇殺來的,仇殺,我生生世世我就要報複你,老是跟在你身旁,他就常常跟在身旁,所以說這一身兩頭就像我們現在講的連體嬰,但是他這裏是一個色身兩個頭,講兩頭蛇比較恰當,兩頭蛇。【識別報同者。】這個意識是不同,但是同一個色身,【梵語耆婆耆婆迦。此譯爲生。《勝天王經》雲:生生。】把筆拿起來,生生旁邊寫:兩個共生叫做生生,生命在同一體叫做生生,這若自己看不曉得什麼意思,生了又生不是這個意思,生命共一體名爲生生。【或譯命。《法華經》雲:命命。】翻譯成中文叫做命命,【(二命共一身故)】二命共一個色身,【《雜寶藏經》:名爲共命。心識各別。報命相同也。】相同的,【後二種。雪山等處有之。此等諸鳥。皆寄此間愛賞者。言其相似也。名雖相似。實則不同。《十六觀經》雲:如意珠王。湧出金色微妙光明。其光化出百寶色鳥。和鳴哀雅。常贊念佛念法念僧。此鳥原是彌陀化身。】化身。
【六時出音者。則淨土諸鳥。晝夜六時。出和雅音。而無間歇。非同此方。夜棲晝鳴。】晚上就停下來,白天再鳴叫,【良以極樂衆生。蓮華托生之身。本來無有昏睡。不假夜臥。】不用再睡,【鳥亦如之。】對這我是比較不喜愛,因爲我對這音樂,我自過去到現在我不喜歡聽音樂,對這世間的音樂不會喜歡聽,到極樂世界最好,第一不用跑廁所,第二不用聯考,第叁不會生病,這是對我最好的地方,若音聲我有沒有聽我無所謂,無所謂,這對我比較不重要,前面我看到那個比較高興,若愛聽音樂的,噢!這最好,愛玩小鳥的,愛玩小鳥的,常常去買鳥放在……,噢!這最好。再來:
【解】五根等者。叁十七道品也。所謂四念處。一身念處。】色身,【二受念處。】就是我們的感受,【叁心念處。】我們的心,【四法念處。
【講】上明鳥音。此明說法。】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謂以上衆鳥。非但音聲和雅可愛。】嗯!不簡單,小鳥會說法,你想想看!不是像我們現在的小鳥,若寺廟的鹦鹉,就學人:嗡嘛呢呗咪吽,嗡嘛呢呗咪吽。若早上爬起來,慧律師,行妙師,就會這樣叫,你知道嗎?整天都在叫那個,你不曾看到鹦鹉在叫人嗎?真的,寺廟裏面養那個鹦鹉,晚上晚點名每個都叫,它也不曉得:慧律師!它不曉得這什麼意思,它不曉得,人家極樂世界的小鳥會說法,這實在是不可思議,這若講起來跟娑婆世界,講起來那可以說不可能有這種世界,對不對?根本就不可思議,根本就連想都不敢想像有這種的世界,不可能,但是就是佛講的話,過去又這麼多人往生極樂世界,【且能演揚宣暢。佛法道品。五根等他經七科叁十七分。】五根、五力、七菩提分七科,【即修行入道之品也。此經惟列二十五品。】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二十五,五、五、七、八,加起來剛好二十五。【或謂叁十七道品。是小乘法。極樂爲大乘機。如何演暢不對機之法。當知叁十七品。實通大乘。】小乘、大乘通用,叁十七道品是大、小乘通用,實通大乘跟小乘。【《智度論》雲:叁十七品。無所不攝。即無量道品。亦在其中。《涅槃經》雲:若人能觀八正道。即見佛性。名得醍醐。此皆能通大乘之明證也。
所謂四念處下。解七科名義。正文無前叁科。但有五根等後四科。仔細研究。】詳細來研究,【極樂衆生。蓮華化生。】蓮華化生,【清淨莊嚴。不必觀身不淨。】我們都要觀照這個色身是不淨,極樂世界不用。【無有衆苦。但受諸樂。】沒什麼痛苦的地方,全都感受快樂的,【不必觀受是苦。】我們這個世間要觀這個感受是痛苦。【諸上善人。俱會一處。無有諸惡。所求如意。圓證叁不退。】位不退、念不退、行不退,【故不必更聞四正勤。】到那裏就自然精進,自然斷一切惡法,行一切善法,【四如意足。】四種如意,意如意足、精進如意足、心如意足、思惟如意足,這後面會談到。【蕅公因解後四科。順帶前叁科耳。】所以說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加起來才有叁十七道品,但是在《彌陀經》裏面講,是簡單講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這樣而已,所以四正勤、四如意足他就沒有講到。
【四念處。念。是能觀之智。】我們可以觀照這個智慧,【處。屬所觀之境。】所以人家說修行的要訣必須要有能觀照的心,時時觀察我們自己的內心,這是根機最差的人用這樣觀照自己,若利根的人當下就無生,頓悟到自性,一切緣起法就是生滅法,不可能在每一分、每一秒動念起心,去執著這種錯誤的東西,當下悟到無生,那就是根機最利的人,他不用觀照,所以說觀照是病非禅,觀有能觀、…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講義 第二卷》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