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今初鸟音法利
【经】复次】不是读作fù次,你若要读台语的读作**次,复次【舍利弗。彼国常有种种奇妙杂色之鸟。白鹤。孔雀。鹦鹉。舍利。迦陵频伽。共命之鸟。是诸众鸟。昼夜六时。出和雅音。其音演畅。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如是等法。其土众生。闻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这是经文,这每天都在读的。底下:
【解】种种奇妙杂色。言多且美也。】很多又很美。【下略出六种。舍利。】这就是说一种鸟,这舍利也有人的名字,一种鸟,那么这舍利【旧云鹙鹭。】鹙鹭鸟,【琦禅师云是春莺。】春天的莺,莺不是老鹰的鹰,萤火虫底下改一个鸟,【或然。】或然就是说也许是这样子,意思是说或许这个传说是正确的,也许这样。【迦陵频伽。此云妙音。未出壳时。音超众鸟。】迦陵频伽,妙音,妙音。还没有出壳的时候这声音就超出一切的鸟,【共命。一身两头。】虽然两个头,同一个色身。【识别报同。】意识是不同,但是果报相同,同一只鸟,【此二种。西竺】就是西印度,【雪山等处有之。皆寄此间爱赏者。言其似而已。】这句要注意!皆寄就是说藉着,皆寄就是借用我们娑婆世界,藉着我们……,此间就是我们娑婆世界,爱赏者就是对鸟儿欣赏的这些人,其实我们娑婆世界这小鸟没什么好欣赏,拉屎,倒楣,很倒楣,走过去,小鸟拉屎,没有办法,因为西方极乐世界小鸟太好,西方极乐世界的小鸟不会拉屎,我们这娑婆世界小鸟看起来虽然很美,但是拉一堆屎,这就是说小鸟最好、最美,声音最好,藉此来谈,寄,皆寄此间,皆寄就是都藉着娑婆世界爱观赏的这一些鸟类,言其似而已,很像而已。像娑婆世界的小鸟,【六时出音。】六时出和雅音,【则知净土不以鸟栖为夜。】净土,鸟没有在栖息的,【良以莲华托生之身。】藉着莲华,西方极乐世界就是莲华,讬生的地方【本无昏睡。】,本来就没有在睡,极乐世界何必睡,【不假夜卧也。】不假夜卧,所以到极乐世界也不用休息,不必像我们一天睡八个小时,睡个午觉、晚上,睡七、八个小时。
【讲】此重呼舍利弗。复约耳根声尘明受用。娑婆众生耳根最利。故以音声而作佛事。极乐摄法界机。五根五尘。一一圆妙。】圆满的妙音,【此姑就声尘。以显法利。】能够得到佛法的利益,【非全同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也。】不是像……,这句是《楞严经》,出自《楞严经》,不是像我们娑婆世界,此方真教体,我们这娑婆世界耳根最利,所以他若要得到清净要回光返照,反观自性,这《楞严经》会讲到,清净是用音声作教体,真教体意思是说娑婆世界若是教我们开悟就要多说法,要用音声作佛事的意思。
【彼国常有种种奇妙杂色之鸟者。常有。谓非时有时无。种种。言其品类不一。形殊众鸟曰奇。】奇,【音能说法曰妙。毛羽光彩。形形色色。多而且美也。下略出六种。白鹤以纯白为正。孔雀华彩夺目。】就是很醒目,我们现在讲很醒目,【鹦鹉以红嘴绿羽为贵。】嘴是红的,那么羽毛是绿的,最贵,【能学人语。舍利旧云鹙鹭。】鹙鹭,【元朝楚石梵琦禅师。西斋诗云:舍利是春莺。修眉漆点睛。或然。未确定之辞。】我看到这个修眉漆点睛,想了很久,斟酌很久,真的很久,怎么想都想不通,所以我现在是用我的意思去讲,你若有更好的意思来提供给我知道,修眉就是长眉,漆就是眼睛里面有水,漆就是水的意思,有这个水分,你若查好,若有比较好的解释,你来告诉我一下,我再纠正一下,我这句想很久,不晓得要如何解释,或然,也许这样子。(修眉是细长的眉毛,漆点睛,好像是用漆来点的眼睛,来比喻鸟的眼睛乌黑明亮)
【迦陵频伽。此云妙音鸟。《正法念处经》云:迦陵频伽。出妙音声。若天若人。紧那罗等。】是一种鸟,(紧那罗:意为“音乐天”、“歌神”,是佛教天神“天龙八部”之一。)【无能及者。】不能跟它比较,【唯除如来音声。】佛的声音,【未出壳时。】这是说佛的音声比这个迦陵频伽的音还好听,当时没有录音机,不然就录下来听看看,是说录音机也会变质,我们现在的科学很厉害,我们现在科学,这个声音输进去电脑,分频率的高低再重新打出来,就能够跟这个人的声音一模一样,很厉害,科学,所以在法院里面讲录音带不能作直接的证据就是这样,因为这会造假,这个音声若是经过录音起来会变质,会变质,我们不曾听到佛的音声,但是若听到书这样写,如来在说法,在这里讲经,美国人听到美国话,阿拉伯人听到是阿拉伯的话,瑞士人听的就是德国话,意大利就听意大利的话,佛有这种能力,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佛了一种音声说法,每一种众生都得到解脱,各得解,不简单,了不起,我们没办法,未出壳时,【音超众鸟。大论云:迦陵频伽鸟。在卵中未出。声超众鸟。
共命。一身两头。】就像我们现在所讲的什么,连体婴,连体婴的原因若是就这个唯识学来解释,唯识学来解释,就是两个很好,好到形影不离,形影不离,这是一种业报,太好,生生世世二十四个小时就发那个愿,我永远爱着你,我永远黏在你的身旁,正好,两个都来,再来,连体婴他的业力就是从仇杀来的,仇杀,我生生世世我就要报复你,老是跟在你身旁,他就常常跟在身旁,所以说这一身两头就像我们现在讲的连体婴,但是他这里是一个色身两个头,讲两头蛇比较恰当,两头蛇。【识别报同者。】这个意识是不同,但是同一个色身,【梵语耆婆耆婆迦。此译为生。《胜天王经》云:生生。】把笔拿起来,生生旁边写:两个共生叫做生生,生命在同一体叫做生生,这若自己看不晓得什么意思,生了又生不是这个意思,生命共一体名为生生。【或译命。《法华经》云:命命。】翻译成中文叫做命命,【(二命共一身故)】二命共一个色身,【《杂宝藏经》:名为共命。心识各别。报命相同也。】相同的,【后二种。雪山等处有之。此等诸鸟。皆寄此间爱赏者。言其相似也。名虽相似。实则不同。《十六观经》云:如意珠王。涌出金色微妙光明。其光化出百宝色鸟。和鸣哀雅。常赞念佛念法念僧。此鸟原是弥陀化身。】化身。
【六时出音者。则净土诸鸟。昼夜六时。出和雅音。而无间歇。非同此方。夜栖昼鸣。】晚上就停下来,白天再鸣叫,【良以极乐众生。莲华托生之身。本来无有昏睡。不假夜卧。】不用再睡,【鸟亦如之。】对这我是比较不喜爱,因为我对这音乐,我自过去到现在我不喜欢听音乐,对这世间的音乐不会喜欢听,到极乐世界最好,第一不用跑厕所,第二不用联考,第三不会生病,这是对我最好的地方,若音声我有没有听我无所谓,无所谓,这对我比较不重要,前面我看到那个比较高兴,若爱听音乐的,噢!这最好,爱玩小鸟的,爱玩小鸟的,常常去买鸟放在……,噢!这最好。再来:
【解】五根等者。三十七道品也。所谓四念处。一身念处。】色身,【二受念处。】就是我们的感受,【三心念处。】我们的心,【四法念处。
【讲】上明鸟音。此明说法。】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谓以上众鸟。非但音声和雅可爱。】嗯!不简单,小鸟会说法,你想想看!不是像我们现在的小鸟,若寺庙的鹦鹉,就学人:嗡嘛呢呗咪吽,嗡嘛呢呗咪吽。若早上爬起来,慧律师,行妙师,就会这样叫,你知道吗?整天都在叫那个,你不曾看到鹦鹉在叫人吗?真的,寺庙里面养那个鹦鹉,晚上晚点名每个都叫,它也不晓得:慧律师!它不晓得这什么意思,它不晓得,人家极乐世界的小鸟会说法,这实在是不可思议,这若讲起来跟娑婆世界,讲起来那可以说不可能有这种世界,对不对?根本就不可思议,根本就连想都不敢想像有这种的世界,不可能,但是就是佛讲的话,过去又这么多人往生极乐世界,【且能演扬宣畅。佛法道品。五根等他经七科三十七分。】五根、五力、七菩提分七科,【即修行入道之品也。此经惟列二十五品。】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二十五,五、五、七、八,加起来刚好二十五。【或谓三十七道品。是小乘法。极乐为大乘机。如何演畅不对机之法。当知三十七品。实通大乘。】小乘、大乘通用,三十七道品是大、小乘通用,实通大乘跟小乘。【《智度论》云:三十七品。无所不摄。即无量道品。亦在其中。《涅槃经》云:若人能观八正道。即见佛性。名得醍醐。此皆能通大乘之明证也。
所谓四念处下。解七科名义。正文无前三科。但有五根等后四科。仔细研究。】详细来研究,【极乐众生。莲华化生。】莲华化生,【清净庄严。不必观身不净。】我们都要观照这个色身是不净,极乐世界不用。【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没什么痛苦的地方,全都感受快乐的,【不必观受是苦。】我们这个世间要观这个感受是痛苦。【诸上善人。俱会一处。无有诸恶。所求如意。圆证三不退。】位不退、念不退、行不退,【故不必更闻四正勤。】到那里就自然精进,自然断一切恶法,行一切善法,【四如意足。】四种如意,意如意足、精进如意足、心如意足、思惟如意足,这后面会谈到。【蕅公因解后四科。顺带前三科耳。】所以说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加起来才有三十七道品,但是在《弥陀经》里面讲,是简单讲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这样而已,所以四正勤、四如意足他就没有讲到。
【四念处。念。是能观之智。】我们可以观照这个智慧,【处。属所观之境。】所以人家说修行的要诀必须要有能观照的心,时时观察我们自己的内心,这是根机最差的人用这样观照自己,若利根的人当下就无生,顿悟到自性,一切缘起法就是生灭法,不可能在每一分、每一秒动念起心,去执著这种错误的东西,当下悟到无生,那就是根机最利的人,他不用观照,所以说观照是病非禅,观有能观、…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讲义 第二卷》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