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阿逸多。此雲無能勝。】簡單講就是說他的慈悲慈悲到沒有人像他這麼慈悲,什麼事情都用慈悲心來解決,我們現在看的彌勒佛肚子很大,又布袋戲演的那個醉彌勒提一個酒瓶一口一口喝,這可以說完全不了解我們佛教,大陸的彌勒佛照理講是現天人身,天人的色身,不是我們這種肚子大大的,胸部那麼大,大肚子,拿一瓶酒瓶,這事實上是一種示現的,要不然照理講彌勒菩薩是天人身,他是彌勒內院,所以第四天彌勒內院跟彌勒外院,他不是現這個大肚子,胸部那麼大,大頭大耳,整天笑眯眯,不是這樣,所以你甚至開元寺,笑口常開,笑天下可笑之人,所以說我們要常常笑,笑的意思就是說衆生很可憐的意思,很可憐的意思。“龍華叁會”,龍華【當】然是彌勒佛【來成佛。】彌勒佛成佛之後,【龍華叁會。】龍華會上佛菩薩,我們常禅法師常常唱的那個注冊商標,龍華會上佛菩薩,再唱南無,龍華會上佛菩薩就是當來下生彌勒佛成佛的時候,有的人說我這輩子若沒成佛或是沒有往生,我下輩子我要等彌勒佛,那沒把握,沒把握,彌勒佛降世只講叁次經而已,叁次,叁會就是叁次,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談叁百余會,釋迦牟尼佛說法是說叁百多遍,彌勒佛是講叁次而已,像擲骰子,叁次下錯注就死翹翹,你就很淒慘了,你完了,這下子又得第五尊佛了,這是很不穩,不是說年輕身體好就說我下輩子,若修不上去,我下輩子再來,不可以有這種思想,二十四小時都要警告自己,我一定要往生極樂世界,不可以再等彌勒佛再來,等彌勒佛來,經典有這樣記載,第一次,初次度那些受菩薩戒跟那些出家比丘,這是這輩子末法上不去的,第一批,要度那些,有的說:噢!這樣我有希望了。第一次度九十六億,現在一貫道說修圓就是根據這些來的,修九十六億的圓,那是這樣,亂搞,你說他不對,他又長篇大論,你說他對,根據什麼,他又拿不出來,這是根據《彌勒上下生經》龍華叁會,彌勒佛降世的時候,地面自然平坦,自然平坦,五谷自然豐收,壽命八萬歲,你要生病感冒都不可能,不用吃藥,拉屎下去,地上裂開,自然又合起來,不須要廁所,很好你知道嗎?女人五百歲才結婚,五百歲才結婚,人的高度幾百丈,幾百丈,福報勝過我們現在的娑婆世界,我們這個時候的這個世間千百萬倍的福報,吃、穿、住都不用擔心,但是只講叁次而已。第二次說法度受五戒的,受五戒、皈依,第叁次包括皈依跟一些有緣的衆生,講一講就OK了,叁次,這叁次跟不上,慘了,第五尊佛來你就傻眼了,就不曉得幾千百億萬年了,不曉得,五十七億六千萬年,五十七億是五十七後面八個零,你算算看,五十七億,後面八個零,你要等到何時,輪回幾次,不曉得死幾次,受多少痛苦,眼淚不曉得流多少,佛經講的:我們生生世世死後的骨頭堆積起來,就像須彌山那麼高,我們無量劫以來死後的骨頭,每一輩子的屍骨如須彌山般都堆放起來,這樣堆積起來,像須彌山那樣,我們生生世世爲了他太太哭泣的,爲了她兒子哭泣,爲了她先生哭泣,所流出來的眼淚,就像四大海的水那麼多,看哭得多慘,生生世世人的感情的執著,這個恨種種……,所以佛說若是覺悟的人,一聽到佛法他就知道生死重要,這可不是開玩笑的,他就不去MTV,去麥當勞,沒時間吃那些了,他沒時間吃那個了,他念佛都來不及了,念佛都來不及了,所以說這龍華叁會意思是說講叁次經而已,你要注意,你絕對不要說我要等待彌勒佛降世,絕對不可以這樣想法,這機會等于零,等于零。【度衆無量。現居等覺】【之位。在兜率天內院。】這內院要證果的,內院要證果的,去掉見思惑才有這種功夫,內院就是淨土的意思,就是彌勒佛暫時在那裏,【候補作佛。】每一尊佛若要來補佛,釋迦牟尼佛來到娑婆世界,彌勒佛就來補兜率天宮裏面,在那裏等,侯補,我們所說的候補,在那裏等,現在釋迦牟尼佛入涅槃了,現在兜率天宮內院,彌勒佛等候成佛,所以一貫道說彌勒佛已經來降世人間,大妄語,所以我們說吃素有功德,一貫道勸人吃素有功德,勸人慈悲心有功德,布施有功德,放生有功德,有一點這罪他就補不起來,竄改經典,誤導衆生,斷衆生的慧命,一貫道這個罪絕對難以彌補,保證無法彌補,這經典戒律是聖人所講的東西,他隨便亂改,根本依法嘛!依法就是佛講的,現在你改變就變成不是佛講的,你也勸人吃素,也勸人放生,也勸人慈悲,沒錯,但是衆生走錯路,這罪誰引起的,一貫道的,真的,所以你不要認爲說我……,一貫道也勸人吃素,沒錯,這保證……,他的心腸很慈悲,真的,也吃素,也替人顧小孩,也替換人家去點道,真的,他這種行爲都很了不起,唯獨斷佛的知見,扭曲佛的知見,竄改經典,光是這罪就不得了,無法忏悔,離經一句皆是魔說,離開經典一句話就是魔在講的,一貫道你多會修行,你斷衆生的慧命,你多會修行,穩死的,真的,我們講人家又不高興,反而反駁回來,我們甯可不要講,這樣就好,所以說在兜率天內院,候補作佛。【以究竟嚴淨佛國爲要務者。必以斷深惑。】必以斷深惑,斷這個微細的惑叫做深惑,【度衆生。究竟福慧二種莊嚴。淨佛國土。爲要務之急。故次列。
【解】不休息者。曠劫修行。不暫停故。常精進者。自利利他。無疲倦故。】疲倦,疲倦故,這樣不曉得對不對?誰知道,要問,問這個懂雷音寶鑒的,疲倦。再來:
【講】曠者遠也。】很長久的意思,不休息菩薩就是累劫修行,【此菩薩。從遠劫修利他行。乃至今日。不暫停息。世界無邊塵擾擾。】擾擾,擾擾,【衆生無數業茫茫。愛河無底浪滔滔。故此菩薩不休息。】世界無邊塵擾擾,意思就是說無量叁千大千世界就有衆生在六道輪回,所以這個地球不只是我們人在輪回而已,不光是畜生,所以天主教、基督教老是說人又沒減少,畜生也愈來愈多,哪有真的六道輪回,他不曉得六道輪回是包括無量的叁千大千世界。衆生無數業茫茫,只要,我告訴諸位!只要這輩子沒聽到佛法,這輩子就是白來的,沒什麼意義,吃飯、拉屎,吃飯、拉屎、生子、上班,如此而已,世間多偉大的人就是這樣過日子而已,這樣過日子而已,留一個名,虛名,一無所有,一無所有,一無所有,業茫茫。愛河無底浪滔滔,這愛河就是情,這個感情,無底就是這個執著不容易破,愛河就是對父子之愛,母子之愛,夫妻之愛,師徒的感情,這個愛,或是你恨一個人,你恨一個人就是反面的愛,你愛不到就恨,所以恨也是愛的一種,反面的愛叫做恨,也是愛,執著的一種,所以說愛河無底浪滔滔,我們所有的執著就是從這個感情來,所以感情若很重的人漸漸淡薄,淡薄,升華成慈悲,所以故此菩薩不休息,所以這個菩薩他就都不休息,【常精進與不休息義同。其行亦同。上求佛道以自利。下度衆生以利他。智悲幷運。常無疲倦。故名常精進。
【解】此等深位菩薩。必皆求生淨土。以不離見佛。(事是大因緣,理是秘密藏,不可忽過。)不離聞法。不離親近供養衆僧。乃能速疾圓滿菩提故。】你想:這些諸位菩薩都必皆求生淨土,旁邊寫四個字:何況凡夫。這句話意思就是這樣,必皆求生淨土,旁邊寫四個字:何況凡夫。那些大菩薩都要去極樂世界何況你這些沒修行的,一品惑都沒斷的人,我們還不趕快學菩薩的行爲,趕快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個淨土,以不離見佛,“事是大因緣。理是秘密藏,不可忽過”。這不是開玩笑的,不離聞法,來到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就在那裏,就能夠聞法,就能夠不離親近供養衆僧,清淨大海衆菩薩,乃能速疾圓滿菩提故。
【講】此明菩薩等得益。深位菩薩者。位鄰極聖。】這個鄰就是近,接近佛,極聖就是佛,深位菩薩就是證悟到,證悟到的,證悟到,證悟到的,證得很深,斷這個我執跟法執,這些菩薩位鄰極聖,這個位接近佛,接近佛。【深證等覺。】深深地證悟到,這麼深的等覺菩薩的位。【已破四十一品無明也。】這樣剩最後一品而已。【必皆求生淨土者。】爲什麼?底下說【以不離叁寶故。】極樂世界生命無量,二十四小時都可以親近佛、親近法、親近僧,像我們現在佛又不在,法,很少人在說法,僧呢?就是老爸我們這種飯桶僧,真的,極樂世界都是等覺菩薩,大菩薩,像我們這個娑婆世界,要出一個教理通達的,不要說有修行開悟,找一個教理通達,正知正見的法師,就實在很困難了,真的,所以說不趕快求往生極樂世界,是白費此生。【小注雲。】就是那個小字的。【事是大因緣。理是秘密藏。不可忽過。】事是大因緣就是示現,這道理,理就是他內心所蘊藏的,就是那些大菩薩都知道,外面所示現的就是要來度衆生,其實這些全都是大菩薩,不可忽過,【既得不離叁寶。即是成佛大因緣。】這些大菩薩全都要求往生極樂世界,是什麼呢?就是不離叁寶,所以我告訴諸位說不要離開道場就是這樣,不要離開善知識就是這樣。【常見佛聞法。開示佛之知見。常近衆僧。同得悟入佛之知見。故雲大因緣。佛知見。即叁德(法身德、般若德、解脫德。)】這都有解釋過了。【秘密之藏。】就是具足這叁德,法身。【證入叁德秘密藏中。乃能速成正覺。圓滿無上菩提。故曰不可忽過。】忽過,突然間就是說簡簡單單,不重視叫做忽過。
【二菩薩衆竟。
丁叁天人衆
【經】及釋提桓因等。無量諸天大衆俱。
【解】釋提桓因。此雲能爲主。】能爲主。【即忉利天王。等者。下等四王。上等夜摩。兜率。化樂。他化。色。無色。無量諸天也。大衆俱。謂十方天人。八部修羅。人非人等。無不與會。無非淨土法門所攝之機也(唯廣大故微妙)。通序竟。】我現在先解釋:釋提桓因中國話叫做能爲主,能夠作主,就是忉利天王,我們所說的玉皇大帝,等,下等就是比忉利天還低叫做下等,下等就是四天王天,四天王天,上等就是…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講義 第二卷》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