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阿逸多。此云无能胜。】简单讲就是说他的慈悲慈悲到没有人像他这么慈悲,什么事情都用慈悲心来解决,我们现在看的弥勒佛肚子很大,又布袋戏演的那个醉弥勒提一个酒瓶一口一口喝,这可以说完全不了解我们佛教,大陆的弥勒佛照理讲是现天人身,天人的色身,不是我们这种肚子大大的,胸部那么大,大肚子,拿一瓶酒瓶,这事实上是一种示现的,要不然照理讲弥勒菩萨是天人身,他是弥勒内院,所以第四天弥勒内院跟弥勒外院,他不是现这个大肚子,胸部那么大,大头大耳,整天笑眯眯,不是这样,所以你甚至开元寺,笑口常开,笑天下可笑之人,所以说我们要常常笑,笑的意思就是说众生很可怜的意思,很可怜的意思。“龙华三会”,龙华【当】然是弥勒佛【来成佛。】弥勒佛成佛之后,【龙华三会。】龙华会上佛菩萨,我们常禅法师常常唱的那个注册商标,龙华会上佛菩萨,再唱南无,龙华会上佛菩萨就是当来下生弥勒佛成佛的时候,有的人说我这辈子若没成佛或是没有往生,我下辈子我要等弥勒佛,那没把握,没把握,弥勒佛降世只讲三次经而已,三次,三会就是三次,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谈三百余会,释迦牟尼佛说法是说三百多遍,弥勒佛是讲三次而已,像掷骰子,三次下错注就死翘翘,你就很凄惨了,你完了,这下子又得第五尊佛了,这是很不稳,不是说年轻身体好就说我下辈子,若修不上去,我下辈子再来,不可以有这种思想,二十四小时都要警告自己,我一定要往生极乐世界,不可以再等弥勒佛再来,等弥勒佛来,经典有这样记载,第一次,初次度那些受菩萨戒跟那些出家比丘,这是这辈子末法上不去的,第一批,要度那些,有的说:噢!这样我有希望了。第一次度九十六亿,现在一贯道说修圆就是根据这些来的,修九十六亿的圆,那是这样,乱搞,你说他不对,他又长篇大论,你说他对,根据什么,他又拿不出来,这是根据《弥勒上下生经》龙华三会,弥勒佛降世的时候,地面自然平坦,自然平坦,五谷自然丰收,寿命八万岁,你要生病感冒都不可能,不用吃药,拉屎下去,地上裂开,自然又合起来,不须要厕所,很好你知道吗?女人五百岁才结婚,五百岁才结婚,人的高度几百丈,几百丈,福报胜过我们现在的娑婆世界,我们这个时候的这个世间千百万倍的福报,吃、穿、住都不用担心,但是只讲三次而已。第二次说法度受五戒的,受五戒、皈依,第三次包括皈依跟一些有缘的众生,讲一讲就OK了,三次,这三次跟不上,惨了,第五尊佛来你就傻眼了,就不晓得几千百亿万年了,不晓得,五十七亿六千万年,五十七亿是五十七后面八个零,你算算看,五十七亿,后面八个零,你要等到何时,轮回几次,不晓得死几次,受多少痛苦,眼泪不晓得流多少,佛经讲的:我们生生世世死后的骨头堆积起来,就像须弥山那么高,我们无量劫以来死后的骨头,每一辈子的尸骨如须弥山般都堆放起来,这样堆积起来,像须弥山那样,我们生生世世为了他太太哭泣的,为了她儿子哭泣,为了她先生哭泣,所流出来的眼泪,就像四大海的水那么多,看哭得多惨,生生世世人的感情的执著,这个恨种种……,所以佛说若是觉悟的人,一听到佛法他就知道生死重要,这可不是开玩笑的,他就不去MTV,去麦当劳,没时间吃那些了,他没时间吃那个了,他念佛都来不及了,念佛都来不及了,所以说这龙华三会意思是说讲三次经而已,你要注意,你绝对不要说我要等待弥勒佛降世,绝对不可以这样想法,这机会等于零,等于零。【度众无量。现居等觉】【之位。在兜率天内院。】这内院要证果的,内院要证果的,去掉见思惑才有这种功夫,内院就是净土的意思,就是弥勒佛暂时在那里,【候补作佛。】每一尊佛若要来补佛,释迦牟尼佛来到娑婆世界,弥勒佛就来补兜率天宫里面,在那里等,侯补,我们所说的候补,在那里等,现在释迦牟尼佛入涅槃了,现在兜率天宫内院,弥勒佛等候成佛,所以一贯道说弥勒佛已经来降世人间,大妄语,所以我们说吃素有功德,一贯道劝人吃素有功德,劝人慈悲心有功德,布施有功德,放生有功德,有一点这罪他就补不起来,窜改经典,误导众生,断众生的慧命,一贯道这个罪绝对难以弥补,保证无法弥补,这经典戒律是圣人所讲的东西,他随便乱改,根本依法嘛!依法就是佛讲的,现在你改变就变成不是佛讲的,你也劝人吃素,也劝人放生,也劝人慈悲,没错,但是众生走错路,这罪谁引起的,一贯道的,真的,所以你不要认为说我……,一贯道也劝人吃素,没错,这保证……,他的心肠很慈悲,真的,也吃素,也替人顾小孩,也替换人家去点道,真的,他这种行为都很了不起,唯独断佛的知见,扭曲佛的知见,窜改经典,光是这罪就不得了,无法忏悔,离经一句皆是魔说,离开经典一句话就是魔在讲的,一贯道你多会修行,你断众生的慧命,你多会修行,稳死的,真的,我们讲人家又不高兴,反而反驳回来,我们宁可不要讲,这样就好,所以说在兜率天内院,候补作佛。【以究竟严净佛国为要务者。必以断深惑。】必以断深惑,断这个微细的惑叫做深惑,【度众生。究竟福慧二种庄严。净佛国土。为要务之急。故次列。
【解】不休息者。旷劫修行。不暂停故。常精进者。自利利他。无疲倦故。】疲倦,疲倦故,这样不晓得对不对?谁知道,要问,问这个懂雷音宝鉴的,疲倦。再来:
【讲】旷者远也。】很长久的意思,不休息菩萨就是累劫修行,【此菩萨。从远劫修利他行。乃至今日。不暂停息。世界无边尘扰扰。】扰扰,扰扰,【众生无数业茫茫。爱河无底浪滔滔。故此菩萨不休息。】世界无边尘扰扰,意思就是说无量三千大千世界就有众生在六道轮回,所以这个地球不只是我们人在轮回而已,不光是畜生,所以天主教、基督教老是说人又没减少,畜生也愈来愈多,哪有真的六道轮回,他不晓得六道轮回是包括无量的三千大千世界。众生无数业茫茫,只要,我告诉诸位!只要这辈子没听到佛法,这辈子就是白来的,没什么意义,吃饭、拉屎,吃饭、拉屎、生子、上班,如此而已,世间多伟大的人就是这样过日子而已,这样过日子而已,留一个名,虚名,一无所有,一无所有,一无所有,业茫茫。爱河无底浪滔滔,这爱河就是情,这个感情,无底就是这个执著不容易破,爱河就是对父子之爱,母子之爱,夫妻之爱,师徒的感情,这个爱,或是你恨一个人,你恨一个人就是反面的爱,你爱不到就恨,所以恨也是爱的一种,反面的爱叫做恨,也是爱,执著的一种,所以说爱河无底浪滔滔,我们所有的执著就是从这个感情来,所以感情若很重的人渐渐淡薄,淡薄,升华成慈悲,所以故此菩萨不休息,所以这个菩萨他就都不休息,【常精进与不休息义同。其行亦同。上求佛道以自利。下度众生以利他。智悲幷运。常无疲倦。故名常精进。
【解】此等深位菩萨。必皆求生净土。以不离见佛。(事是大因缘,理是秘密藏,不可忽过。)不离闻法。不离亲近供养众僧。乃能速疾圆满菩提故。】你想:这些诸位菩萨都必皆求生净土,旁边写四个字:何况凡夫。这句话意思就是这样,必皆求生净土,旁边写四个字:何况凡夫。那些大菩萨都要去极乐世界何况你这些没修行的,一品惑都没断的人,我们还不赶快学菩萨的行为,赶快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个净土,以不离见佛,“事是大因缘。理是秘密藏,不可忽过”。这不是开玩笑的,不离闻法,来到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就在那里,就能够闻法,就能够不离亲近供养众僧,清净大海众菩萨,乃能速疾圆满菩提故。
【讲】此明菩萨等得益。深位菩萨者。位邻极圣。】这个邻就是近,接近佛,极圣就是佛,深位菩萨就是证悟到,证悟到的,证悟到,证悟到的,证得很深,断这个我执跟法执,这些菩萨位邻极圣,这个位接近佛,接近佛。【深证等觉。】深深地证悟到,这么深的等觉菩萨的位。【已破四十一品无明也。】这样剩最后一品而已。【必皆求生净土者。】为什么?底下说【以不离三宝故。】极乐世界生命无量,二十四小时都可以亲近佛、亲近法、亲近僧,像我们现在佛又不在,法,很少人在说法,僧呢?就是老爸我们这种饭桶僧,真的,极乐世界都是等觉菩萨,大菩萨,像我们这个娑婆世界,要出一个教理通达的,不要说有修行开悟,找一个教理通达,正知正见的法师,就实在很困难了,真的,所以说不赶快求往生极乐世界,是白费此生。【小注云。】就是那个小字的。【事是大因缘。理是秘密藏。不可忽过。】事是大因缘就是示现,这道理,理就是他内心所蕴藏的,就是那些大菩萨都知道,外面所示现的就是要来度众生,其实这些全都是大菩萨,不可忽过,【既得不离三宝。即是成佛大因缘。】这些大菩萨全都要求往生极乐世界,是什么呢?就是不离三宝,所以我告诉诸位说不要离开道场就是这样,不要离开善知识就是这样。【常见佛闻法。开示佛之知见。常近众僧。同得悟入佛之知见。故云大因缘。佛知见。即三德(法身德、般若德、解脱德。)】这都有解释过了。【秘密之藏。】就是具足这三德,法身。【证入三德秘密藏中。乃能速成正觉。圆满无上菩提。故曰不可忽过。】忽过,突然间就是说简简单单,不重视叫做忽过。
【二菩萨众竟。
丁三天人众
【经】及释提桓因等。无量诸天大众俱。
【解】释提桓因。此云能为主。】能为主。【即忉利天王。等者。下等四王。上等夜摩。兜率。化乐。他化。色。无色。无量诸天也。大众俱。谓十方天人。八部修罗。人非人等。无不与会。无非净土法门所摄之机也(唯广大故微妙)。通序竟。】我现在先解释:释提桓因中国话叫做能为主,能够作主,就是忉利天王,我们所说的玉皇大帝,等,下等就是比忉利天还低叫做下等,下等就是四天王天,四天王天,上等就是…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讲义 第二卷》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