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講義 第二卷▪P76

  ..續本文上一頁的傳達各方,傳達到每個地方,【以不思議力。變化所作耳。

  又引難雲:法藏願後偈雲:地獄鬼畜生。皆生我刹中。何得謂無叁惡道?

  引釋雲:彼偈次雲:一切來生者。修習清淨行。如佛金色身。妙相悉圓滿。則知未生。雖屬惡道。早種淨因。既生彼國。皆成上善。同佛相好。豈複存惡道形耶?】一切來生者,一切來出世在阿彌陀佛極樂世界,修這個清淨行,就像佛金色身,妙相都是很圓滿,就知道未生,雖是屬于惡道,因爲早就種這個淨因,既生彼國,所以都是諸上善人,同佛的相好,所以絕對沒有存這個惡道的形狀。

  【解】征釋可知。

  問:白鶴等。非惡道名耶?

  答:既非罪報。則一一名字(名字法界不可思議)。皆诠如來究竟功德。所謂究竟。白鶴等。無非性德美稱。豈惡名哉。】再解釋一遍:(解)征釋可知,就是說……,征就是解釋,假設自己問答叫做征釋可知。

  問:那麼白鶴呢?白鶴、孔雀,白鶴、孔雀、鹦鹉、舍利、迦陵頻伽,那麼白鶴這不是惡道的名,難道這不是惡道的名,你說極樂世界沒有惡道,那麼白鶴這不是惡道的名嗎?

  答:既然不是罪報所生,當然一一的名字就是講如來究竟的功德,意思就是白鶴是表法的,表什麼?表示清淨潔白的意思。白鶴是很貴重,所以說這個是表法的,表法的,所以究竟白鶴,無非是性德美稱,我們的本性白,純白,白得像白鶴這樣,這是表法的,表法的。豈惡名哉?

  【講】經中征釋。無叁惡道之疑已顯。】所以可知,【故曰可知。此假立問答。以釋尚無惡道之名。故問雲】所以他這樣問【:白鶴等豈非惡道名耶?】白鶴是不是惡道的名呢?【答:既非罪報者。是諸衆鳥。五陰實法】五陰,【(指衆鳥身心,爲五陰實法)。】就像我們現在這個麻雀、鹦鹉、鳥,都認爲這是肉身,小鳥是五陰所生的,【既非罪報(所生)。則白鶴等假名。亦非惡名。

  則一一名字。皆诠如來究竟功德者。】一一的名字都是在解釋如來究竟的功德。【此承上對顯。五陰既非罪報。則屬善報。假名既非惡名。則屬善名。善報則究竟五陰功德。善名則究竟假名功德。】所以說極樂世界【一色一香。一塵一名。皆即全體法界。】爲什麼呢?事事無礙嘛!都是阿彌陀佛的本性幻化的,【不可思議。故一一名。皆诠如來究竟功德。诠者顯也。】顯出來,顯現。【以假名诠顯實法。】用這個假名诠顯這個實法,實法就是究竟法,如來清淨法,【如來究竟功德。以如來證窮】“窮”就是“盡”。把筆拿起來,以如來證悟而窮盡【十法界功德。】證窮,不是窮的意思,窮就是盡,貫通十法界,十法界全都了解。【是爲究竟。徹法流之源底故。是法平等。一究竟一切究竟。故一一名字。悉皆究竟。所謂究竟白鶴。乃至究竟共命之鳥。無非性德(稱性功德)美稱。】無非性德就是“稱性功德”。【豈惡名哉?】本來就不是惡名,【反顯是究竟功德之名也。故旁注曰:名字法界。不可思議如此。】名就是不可思議的境界叫做名字法界。

  【解】問:化作衆鳥何義?】化作這些鳥做什麼?有什麼意義沒有?

  【答:有四悉[檀]因緣。(此經悉檀皆是第一義中具下叁悉)】四悉檀就是四種究竟布施名四悉檀,世界悉檀、爲人悉檀、對治悉檀、第一義悉檀,這個在《大智度論》裏面講得很清楚。答:有四悉檀因緣,那麼這本經的悉檀都是第一義,有四悉檀因緣,【凡情喜此諸鳥。】世間人愛養鳥,愛養鳥,你愛養鳥,我們娑婆世界這種鳥比不上極樂世界這種鳥,阿彌陀佛是本性神通力變化出來的這種鳥,比我們娑婆世界還好。【順情而化。】順著衆生的情而化度,【令歡喜故。鳥尚說法。令聞生善故。】這鳥都會說法,你想想看!聽到之後就生出這個善法,【不于鳥起下劣想。】不要想鳥是這樣差勁,是惡道,業報深重才會變成鳥,鳥會說法,我們人不一定有辦法,【對治分別[心]故。鳥即彌陀。】鳥就是阿彌陀佛化身的。【令悟法身平等。】令悟到我們的法身平等,【無不具。無不造故。】每樣都具足。

  【講】此問答顯益。】顯益就是好處。

  【問:彌陀欲令法音宣流。變化衆鳥。有何意義?

  答:有四悉檀因緣。】四種施舍令衆生得利益叫做四悉檀,悉就是一切,檀就是施,一切世界都布施,一切的人都布施,一切的對治都布施,一切的中道實相第一義谛統統布施,叫做四悉檀。【梵語悉檀。此雲普施。】普施就是可以普遍布施利益一切衆生。

  【四悉乃有四益:

  一世界悉檀。歡喜益。因世界凡情。喜此諸鳥。彌陀隨順凡情而化。令得歡喜。

  二爲人悉檀。】爲人悉檀,【生善益。化鳥說法。事出奇特。】我看我們這個娑婆世界養一只鳥會說法的,不得了了,這只鳥真的價值不菲,不過娑婆世界這只鳥真的會講話、會說法也活不久,光是槍,毛就被拔得所剩無幾,我們人會貪,養到一只鳥會講話的那就多少錢你知道嗎?上回人家那個報紙有刊登:每天,他的老板外省的,從大陸來,養一只鹦鹉,養一只鹦鹉,現在他開一家店,每句講的都一樣:客人來坐!客人來坐!那只鳥人家開價好幾十萬,那只鳥人家開價好幾十萬,想想看!只會講這幾句而已,還會說法,不過若有這麼厲害的鳥在娑婆世界也痛苦,太厲害,這只鳥生命馬上就沒了,大家都要搶,大家要偷抓,偷拿不到就喂毒藥下去,吃毒藥下去,它又不會講,他毒死我,他毒死我,拿毒藥給我吃,它不會講這樣(法師笑),這只鳥它不會講這樣,難道不是這樣,所以說娑婆世界這鳥一定死的,你看!我們當一個法師利益衆生犧牲自己,不分晝夜,辛苦爲佛教,你看!人家也是要讓師父死,一樣,是說我會講話,我有智慧,真的,真的,我若要喝茶我還得先看看裏面摻入什麼東西,真的,我出去講經,這茶我都很注意,也不隨便讓人請客,我這只大鳥被人害死就不會說法了(法師笑),是啊!所以是非同小可的,所以這要注意!要注意!鳥又不會講話,會說法的,來娑婆世界活不久,活不久,抓不到人家就用毒藥,馬上就丟毒藥過去了,你不曉得像狗在看門,狗在看門,軍犬,狗,軍用狗,很聰明,你知道嗎?人靠近,咬,狗都訓練咬不是咬別的地方,都咬這裏,咬這裏,金門的海防你沒看到,都是狗,對不對?人家要讓狗死很簡單,用一個豬肉或是什麼肉,裏面摻藥,整包丟過去,狗都忘了咬人,都咬那塊肉而已,咬得……馬上往生,那種連助念都來不及,對不對?所以說大厲害的東西,太聰明的東西會早死,所以我不敢太聰明,我就是怕早死,恰到好處就好,事出奇特,【令聞者。鹹念叁寶。而得生善。

  叁對治悉檀。】這個鳥說法它又會【滅惡益。】滅你的惡,【鳥能說法。未可輕視。不于諸鳥。】不對于其他種種的鳥,【起下劣果報想。】不于諸鳥就是不對于其他的諸鳥,起下劣的果報想,【令得滅惡。】你若看到鳥,說:這叁惡道,不是,這阿彌陀佛化身的,不簡單。

  【四第一義悉檀。入理益。第一義。即甚深究竟之義。生佛一如。】衆生跟佛都是一樣。【鳥爲彌陀變化所作。鳥即彌陀法界藏身。無一法不具。無一法不造。即理具事造。】理性就是本性具足,事造就是一切修行皆是理性,一切理性無非于事造,所以事理圓融,【令得入理。

  此經爲圓頓教。皆第一義悉檀。】皆是第一義悉檀,中道實相,【便具下叁悉檀。以事造不離理具也。

  【解】此中顯微風樹網等音。(乃)[及]一切依正假實。當體即是阿彌陀佛(可謂法界標指)。叁身四德。毫無差別也。】這中間就是顯這個微風吹動,諸實行樹,諸寶羅網,就是微風樹網,音就是聲音,乃及,以及一切的依報跟正報假實,當體,當體就是可以說全都是阿彌陀佛,叁身就是法身、報身跟化身,四德就是常、樂、我、淨,毫無差別,全都一樣,一切依報、正報都是佛一個人本性所造作出來的願力。

  【講】此文標指法界。即直指萬法唯心之旨。以顯西方六塵之境。】六塵的境界,【一一無非全體法界。微風。乃觸塵。】微風,乃是觸塵,感觸,接觸。【樹網。乃色香味叁塵。音。乃風聲。此前五塵爲實法。五塵落卸影子。落在意地之中。是法塵。爲假法。此六塵是依報。】六塵的依報。【衆生是正報。若依若正。若假若實。隨拈一法。當體即是彌陀叁身(法報化)四德(常樂我淨)。毫無差別。】全都一樣。【亦即我及衆生。叁身四德。生佛平等。依正無殊。此爲第一義悉檀也。】【()

  初化有情聲竟。】第一義悉檀。

  

辛二化無情聲

  【經】舍利弗。彼佛國土。微風吹動。諸寶行樹。及寶羅網。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種樂。同時俱作。聞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舍利弗,阿彌陀佛那個國土風一吹下去,寶樹網羅都出這個微妙音,就像這個音樂同時俱作,不是像我們現在四聲道的,極樂世界不只是四聲道,同時,不曉得幾萬聲道,不曉得,而且我們這個碰、碰聲又吵雜不已,鄉下人,年輕人都待不住就是這樣,興趣都跟老人合不來,老人他就是喜歡看這個歌仔戲,愛看歌仔戲,喜歡聽哭腔,哭腔,楊麗花那種,若年輕人他愛這個熱門的音樂,熱門的音樂,愈快愈好,早上若爬不起來,叫他,叫不醒。阿嬌!起床!叫不起來,你熱門音樂放下去,碰恰!碰恰,……,她在床上……,就一直起來,一直起來,像僵屍般一直起來,音樂放下去,老人若放那個兒子才這樣,聽那個心髒快麻痹,哪有多好聽,極樂世界不會這樣,極樂世界音樂奏下去,愛聽的都適合你,佛以一音演說法,衆生隨類各得解,所以說極樂世界都是阿彌陀佛化出來的,當然你要聽什麼音聲都可以,聽什麼音聲都可以,經典說這個聲就是非常的,很好、很好的音聲,你聽了,但不曉得從哪裏出來,聲音就是很好、很好,不曉得從哪裏出來,你一看,樹怎麼有聲音,你會産生一種很不可思議的羨慕,哦!極樂世界,你到極樂世…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講義 第二卷》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