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講義 第二卷▪P77

  ..續本文上一頁界的時候都找這個蓮華,找這個蓮華,你已經到達那裏的時候,已經往生了,蓮華出來,看,啊!娑婆世界,這個文殊講堂還有兩、叁百個在努力,那朵比較大朵,那朵比較小朵,看、看……,現在極樂世界的人就期待,期待,用功啊!用功啊!受八關齋戒,若一邊念一邊打瞌睡,它就……睡蓮,不見了,愈用功它就愈大朵,愈大朵,宜蘭人講的,很大朵,很大朵,很大朵,所以要去極樂世界,到達那個地方,我們就會期待這些同參道友來往生,同參道友若沒有往生,他會覺得很可惜,若沒有往生,蓮華慢慢、慢慢……消失,可惜!所以念佛就像澆水般,澆水般,有人說聲音若像這樣那麼響,自然而生,若要休息怎麼辦,晚上不用睡了,光是吵就吵死了,我們若不想聽,動個念頭,聲音自然不見,他有聽到,你沒聽到,因爲極樂世界是幾千度的空間所交合的,幾千度的,幾萬億度的空間所交合的,所以有無量的神通力,簡單講極樂世界就是科學最發達的地方,要讓你聽到,阿彌陀佛馬上讓你聽到,不讓你聽到,馬上不讓你聽到,很好、很好、很好。所以這樣研究起來,你看!前面講極樂世界洗澡,水想多高就多高,多低就多低,極樂世界不用有廁所,吃一吃自然化掉,極樂世界不用洗碗筷,不用洗碗筷,吃一吃自然化掉,極樂世界不用縫衣服,天衣無縫,衣服,阿彌陀佛自然幫你遮住,若世間人,說:我聽你在說神話,又沒有人看見,沒有人看見,但是我念佛到今天,我從頭到尾我不曾失去信心,不曾失去信心,因爲我有看過好幾次,佛的光我有看過,所以這不是謊言,因爲我們的心不清淨、懷疑,這很簡單,我講一個例子,你絕對百分之一百相信,若是今天佛祖欺騙衆生,不是真的有極樂世界,說極樂世界是方便權巧而講,像烏托邦這樣,因爲方便在度衆生,假設有一個極樂世界,佛若是真的這樣,換我反過來問你,自古以來到現在怎麼這麼多衆生往生極樂世界,對不對?臨命終怎麼這麼自在吃到音聲,音樂聲,聞到香味,怎麼這麼多人,燒出來好幾千舍利子,不然你說什麼原因?所以說假設說佛打妄語,騙人,這樣就肯定沒有妄語,對不對?這實實在在的東西,對不對?舍利子又是不可思議,你要怎麼解釋呢?像師父那個舍利子生一百多顆金色的舍利子,一百多顆,白色的生金色的,白色的生金色的,你曾聽過嗎?不曾聽過,拿起來看,透明的,舍利子透明的,已經快被人要完了,還有剩幾粒,找個時間我拿給你們看,讓你大開眼界我的功夫,舍利子金光閃閃,一百多顆,我用一個盒子裝起來,我怕被人偷走,你知道嗎?有的人很沒良心,你把舍利子擺在那裏供養,明天沒看到,我不敢拿出來展覽,拿出來,明天不見了,人家從印度請佛的舍利來,舍利白色的,噢!很美,很美,你不曾見過,長出來一百多顆金色的,舍利子透明的,人家都請光了,請回去不曉得有沒有在拜,我在拜一直變大顆,他請回去拜該不會變小顆,不見了,這些徒弟請回去拜,我看可能不見了,也不一定,真的,所以說你想這世間就是有這麼不可思議的東西,你要如何用物理、化學,舍利子放裏面空無一物,哪有摻什麼東西,也沒有摻什麼佛學的東西,也全都沒有,裝在裏面而已,它就會長舍利,哪有說極樂世界沒有這麼不可思議的東西,用我們人的頭腦想,想不出來,對不對?所以我准備買一支叫什麼?買一支舍利塔,很大支,點燈,放叁、四粒,放著就好,不然會被偷拿,我不騙你。底下要寫個:佛陀舍利。不寫那四個字還放得住,寫那四個字馬上不見,現在的小偷很聰明,有人寫一張字條上來,請問法師,偷請舍利子有沒有犯偷盜戒?可見他曾偷拿過,換我請問你,這條戒律換我問你,我現在供養舍利子,偷拿人家的舍利子有犯戒沒有?你看有沒有?沒有,有,還是隨便,下回再告訴你們,偷拿舍利子難道沒犯戒?其實這種東西實在很難講,你知道嗎?佛沒規定若比丘、比丘尼偷拿舍利子犯比丘戒,都沒有這樣寫,你知道嗎?因爲人家很虔誠要供養嘛!很虔誠要供養嘛!偷拿實在是不好,實在是不好。

  有的《彌陀經》聽經聽得很好,作很多筆記,人家來看看,聽經,聽一聽,噢!作很多筆記,偷拿回去,跟你說真的有,真的有被人偷拿,這本作筆記的被人偷拿,找不到,那時候郭醫師就是這樣,我在嘉義彌陀寺的時候在上《十四講表》,郭醫師寫得很漂亮,郭醫師北一女畢業的,醫學院的,當醫生,她上課寫字很漂亮,非常漂亮,被偷拿,整本寫得滿滿的,她很歡喜聽師父《十四講表》,噢!太棒了,太棒了,結果就是字寫得太漂亮,不見了,真的,世間有這種賊,實在很,你知道嗎?人家抄多久,抄得很辛苦,偷拿人家的書,知道嗎?真的,如果有的話,你趕快拿來還,你趁我們現在不在的時候,靜靜地拿來那裏放就好,真的,不要偷拿這種經典,尤其是我這本要顧好,這本要顧好,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

  【解】情與無情。同宣妙法。四教道品。無量法門。同時演說。隨類各解。能令聞者。念叁寶也。】情跟無情同宣這個妙法,情就是諸佛菩薩,小鳥,情,有情,無情就是這些羅網、行樹,同宣這個妙法。四教道品,藏、通、別、圓,無量的法門,同時演說,隨類,隨衆生的類各解,能令聞者,念叁寶也,念這個叁寶。

  【講】此中經文。重告舍利弗。無情法利。】就是說連無情它都會說法能夠得到利益,叫做無情法利。【微風者。風之美也。】風之美,【輕清柔和。不徐不疾。】不徐不疾就是不慢也不快,【吹諸寶樹寶網。铿然有聲。】很清脆叫做铿然的聲,【譬如百千種樂。同時俱作。宮商並奏。律呂克諧。】宮商這是我們古時候的樂器,當然現在不曾看過的人不知道,現在都用西洋的,電子琴,piano,鋼琴,喇叭,黑管,簡單講就是說這樂器,宮商就是樂器並奏,律呂克諧,律呂是我們現在講的旋律非常的和諧。(宮商:這裏泛指音樂。1.五音中的宮音與商音。2.泛指音樂﹑樂曲。3.泛指音律。 4.可借指詩律中的平仄和聲韻中的四聲。五音又稱五聲。“宮、商、角、徵、羽”是我國最古的五聲音階中五個不同音階的名稱,即宮、商、角、徵、羽。(讀音爲gōng shāng jué zhǐ yǔ)“五聲”一詞最早出現于《周禮•春官》:“皆文之以五聲,宮商角徵羽。”而“五音”最早見于《孟子•離婁上》:“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靈樞•邪客》中把宮、商、角jué、徵zhǐ、羽五音,與五髒相配:脾應宮,其聲漫而緩;肺應商,其聲促以清;肝應角,其聲呼以長;心應徵,其聲雄以明;腎應羽,其聲沈以細,此爲五髒正音。相傳是由中國最早的樂器“埙”的五種發音而得名。律呂:古代校正樂律的器具。共有十二個,從低音到高音依次奇數爲“律”、偶數爲“呂”,總稱“六律六呂”,簡稱“律呂”。後也泛指音律或樂律。)【出微妙音者。幽雅曰微。說法曰妙。音中或贊佛。福慧兩足。】福跟智慧兩足,【能作衆生導師。或贊法。】贊歎這個法,【猶如妙藥。能治衆生心病。或贊僧。信解修證。能作衆生模範。能令聞者。自然興念叁寶。此明念叁寶因緣也。

  解中情與無情。】情跟無情,【同宣妙法者。情指上文衆鳥。無情指本科風樹羅網。同時宣演。四教道品。無量法門。能隨上中下。各類之機。皆得領解。則何異佛音圓妙。隨類得解也。能令聞者。念叁寶也。】情跟無情都會說法,聽到你就念佛、念法、念僧。

  【問:無情聲。何以亦能說法?

  答:情與無情共一體。迷者茫然罔覺。】茫然罔覺是茫然不覺。【悟者豁然契入。】悟到的人他就了解,【如香岩聞擊竹聲。而悟道者是也。】這個禅師聽到人家打竹聲,馬上就開悟,锵、锵……,馬上就開悟,悟到我們這個本性,所以說要悟道的方式千百萬種,情與塢都可以讓我們開悟。【又古德雲:溪聲便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淨身。】溪水在流就像在對你說法,苦、空、無常,溪水在湍流,山色無非清淨身,山隱藏在那個地方如如不動,就像我們的本性清淨本具。【此土無情尚然。何況極樂莊嚴佛土耶?】我們這個娑婆世界無情還是這樣,何況極樂世界莊嚴佛土呢?

  【解】念叁寶。是從悉檀獲益。】是從悉檀獲益,【凡夫創聞。大踴遍身。是歡喜益。與叁寶氣分交接。必能發菩提心。是生善益。由此伏滅煩惱。是(滅)[破]惡益。悟證一體叁寶。是入理益[也]。初別明竟。】我先解釋這個意思:念佛、念法、念僧這是從四悉檀所得到的利益,凡夫創聞,把筆拿起來,創聞就是昔所未聞,剛剛聽到叫做創聞。人家說的創刊號就是開始,創聞就是說剛剛聽到,剛剛聽到,凡夫創聞,剛剛聽到。大踴遍身,大踴遍身谙很歡喜、很歡喜,全身都在跳動。跳動就是歡喜益,與叁寶氣分交接,就會發這個菩提心,發這個覺悟的心,覺悟的心就會勸告你:世間是痛苦的,世間是痛苦的,像我們那時候受到感情的束縛,創傷,很痛苦,來到這個愛河邊,唉!感到世間很痛苦,很痛苦,跳下去就解決,再摸水,又冷冰冰,跳下去死不了就倒楣,又爬起來,那是很痛苦,所以我們一個人他在沒有智慧的時候,他不曉得要如何解決這個感情的事情,不要說菩提心,這覺性,菩提心就是我們覺悟的性要發出來,發不出來,哲學也看,心理學也看,每樣都看,沒機會遇到佛法,沒辦法,若趁早有機會遇到佛法,我們就知道感情是假的東西,他雖然說沒辦法一下子看得開,他也不會那麼痛苦,至少不會很痛苦,拿不出任何的辦法,所以感情這種東西是很矛盾,你清清楚楚,但是你也沒有它的辦法,就這樣,所以說遇到這種都判死刑,判死刑,判死刑,娶妻就是慢性的癌症,你光是整天被吵、吵……,被吵得發瘋,我不騙你,女人發脾氣,整夜都不用睡,我不是講你們,我是講外面那些,外面那些很沒有理…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講義 第二卷》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