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講義 第二卷▪P50

  ..續本文上一頁觀巧就是巧度的,很憐悧證悟到體觀,體空觀,但是方便體觀巧,沒有沈空滯寂之苦,這都在藏教的析空,通教的體空,【皆沈滯化城。偏空寂滅之苦。彼國此土聖人。】極樂世界的聖人【皆秉圓教觀。體色即空證入。】了解這個色當下就是空性的,【不滯空寂。】然後再出這個假,不必,當下從空【即能從真出假。】意思就是承認色空當下就是矛盾當中的統一,統一當中就完成矛盾,矛盾當中完成統一,色法跟空法是對立的,所以在哲學裏面講這是矛盾,矛盾它不是真理,不能實行,是說一種對立的形式,空跟色這是對立的東西,空跟色如果是對立的東西,所以它當下的矛盾他就完成統一,他完成統一,所以他就不會沈空滯寂,沈空滯寂就是偏空涅槃,偏空涅槃,産生一種對空的執著,他不敢出來度衆生,這極樂世界不會這樣,所以到極樂世界他就發無量的菩提心,他就會想來娑婆世界度衆生,所以他就是【遊戲神通。淨佛國土。成熟衆生。故曰但受遊戲神通等樂。】你到極樂世界的時候你再到娑婆世界就是遊戲神通,沒有一件事情能夠牽製你,你就能夠成熟衆生,所以說但受遊戲神通等樂,遊戲神通等樂,這是方便有余土,所以一土就是四土,四土就是一土,我們在無量無邊的多元的宇宙觀裏面,它就層層交會,叁度空間交會四度空間,交會五度空間,交會六度空間,一直到十一度空間,到現在元素沒有發現的六千,六千度空間,所以華藏世界,在《華嚴經》裏面講,有無量無邊成住壞空,成住壞空,常寂光淨土永遠遍滿虛空,永遠遍滿法界,不來也不去,不來也不去,凡是有究竟的計度,這都是意識形態的分別,到極樂世界的叁土也是一樣,只有一種:常寂光淨土,不來不去,證法身,所以它就不屬于幾度空間的,那就不思議境界,不能用空間,幾度空間去衡量,幾度究竟的排列,一是數目的開始不是結束,換句話說有第一度空間就有第二度空間,無論你用錯綜複雜的宇宙觀裏面,用多少無量無邊的這個幾度空間來形容,都不能形容不思議的事事無礙法界,爲什麼?因爲它是空性,不能用分析的東西産生一種對立的東西,可以分析,那可以從一去累積的數目,不能分析那就非……不思議的東西,這不能讓你用幾度究竟去重疊,你說極樂世界是幾度空間,那你沒有辦法,菩薩你都沒有辦法了解了,唯佛與佛乃能究竟。幾度空間乃是凡夫的推測,所以到極樂世界但受遊戲神通等樂,所以一土就是四土,四土就是一土,只是你不了解而已。

  【解】實報心觀圓。無隔別不融之苦。但受無礙不思議樂。】現在是在講實報莊嚴土。

  【講】實報無障礙土菩薩。皆秉一心叁觀證入。】他不會說入這個空,不了解有,入這個有,不了解空,或是說空、有再中道,它沒有這樣,一心當下即空、即中、即有,當下心【觀】圓,叁谛【智圓融之故。】所以心觀圓就是叁谛空、假、中當下就是圓融,【無叁觀前後隔別。】沒有隔別【叁谛不融之苦。故雲但受無礙不思議樂。】但受到無礙不思議的快樂,沒有分隔,沒有分隔。

  【解】寂光究竟等。無法身滲漏。真常流注之苦。但受稱性圓滿究竟樂。】我們現在看小字的:

  【講】寂光究竟等。指常寂光淨土。】常寂光淨土,常寂光淨土是【由始覺覺至心源。】就是我們的本性,本覺,始覺覺本覺,覺到最後就究竟覺,【本始合一。】本覺跟始覺合在一起,【成究竟覺。佛之住處。理智】,他的本性,法身的理性跟智慧是【不二。】沒有兩個,【身】就是【(法性身)土】就是【(寂光】淨【土)】若以這個時候就科學來講,就是說極樂世界是所有宇宙裏面科學最發達的國家,若就科學來解釋,就是極樂世界就是所有無量無邊的世界,極樂世界的科學最厲害,他用什麼去做科學?用起心動念去做科學,用本性,無量無邊的無礙的思想妙用去做什麼?去做它的架構的元素,我們現在娑婆世界是用什麼元素來做科學?碳、氫、氧、氮、鋁,對不對?就是用這種元素,極樂世界用什麼呢?用它本性的妙用,慈悲喜舍,無量的莊嚴智慧,去做它的極樂世界的元素,所以它的樹林,樹上有樓閣,樓閣上面又有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羅網裏面又有宮殿,又有樓閣,那都是什麼?都由本性所做。我們今天娑婆世界的衆生業感痛苦,感應到什麼?感應到這個水泥、鋼筋,硬的東西,不小心被打到又腫了一塊,到極樂世界打下去不會腫起來,不會這樣,因爲本性是無量的柔軟,我們的本性怎麼那麼偉大,我們的本性爲什麼那麼偉大,無量劫來修那個忍辱,所以它是柔軟的世界,柔軟的世界,我們生生世世都是修什麼?修恨,對不對?修什麼?修執著、剛強,所以感應到的都是什麼?都是硬的東西,硬的東西,有分別所以它有高低,山高,這個山谷就低,溪谷就低,那是我們的分別心,裏面的分別感應到外面的山谷,極樂世界是修無量的歡喜心,無量的忍辱,柔軟心感應到的世界就是柔軟的東西,雨天曼陀羅華,難怪經典講踩下去陷入地下四寸又浮起來,確實是真的事情,我懂科學所以這樣講很通達,不懂科學,講就不通達,知道吧!不通達,幸好我媽媽有讓我讀兩年書,幸好,像這樣講人家就不會說這法師很沒水准,很沒水准,這不只是水准而已,這超國際的,所以說我們這個時候若要出家我跟你講真的,你今天……你這個時候若要出家,小時候不讓他讀書,不讓他研究科學、物理、化學的東西,當老修行可以,你若要出來度衆生,度這個時候的衆生你就沒辦法,沒有辦法,你不可能,若有人是專門研究動力學、量子力學你怎麼度得來,你一下子就倒了,你根本沒有辦法,所以你若是要讓你兒子出家,小孩子不要讓他出家,要讓他讀書,讀愈高愈好,現在是知識膨脹的時候,你知道嗎?現在是知識在擴張的時候,現在不是像以前,你可以躲在大陸的叢林裏關起來,可以讓你不懂外面的東西,不可以讓你這樣,現在你要度知識分子你沒有讀很多書你不可能,你說服不了他,隨便問你兩句你就倒了,所以不可以,你若要讓你兒子讀書,要讓你的孩子讀書,或是要讓他真正做一個大法師度無量的衆生,一定要讓他讀書,世間法你一定要懂,這就是假有,行菩薩道的時候,這個世間法你不懂你沒辦法,沒有辦法,當法師也是一樣,極樂世界在哪裏你沒看到,你不能用科學應證幾度的空間的産生,他不會信服你,對不對?除了是愚民政策,你叫他念佛他就念佛,像阿婆這樣,他才會信服你,你若要度臺灣大學或是清華大學的,你真的有辦法?所以說你若要讓你兒子出家或是女兒要讓她出家,還是要好好地念書,還是要好好地念書,這個假有你先把它弄好,不然沒辦法。文字本身就是般若,身土【一如。故無法身滲漏。真常流注之苦。】真常流注還有最微細的刹那生滅叫做真常流注,把筆拿起來,沒有法身的滲漏,就是法身它是圓滿嘛!所謂滲漏就是還不到圓滿,還會漏掉這個,我們若證悟到絕對空,進入畢竟空,那就沒有真常流注,流注真常那就是永恒,流注那就還有生滅的意思,所以真常流注簡單講,簡單講就是說空性裏面還沒有究竟,還有一點點刹那之間生滅之苦,真常流注之苦,【若約別教妙覺。雖稱究竟。】我們是講藏、通、別、圓,現在講別教,別教妙覺,雖稱究竟,【只破十二品無明。】十二品的無明,只破十二品的無明,因爲別教是十二品的無明,【但齊圓教二行。】圓教二行,因爲圓教初住菩薩就斷一品的無明,初住到十住就斷十品,初行到二行剛好斷二品,所以別教的究竟覺剛好圓教的二行,二行,剛好十二品,圓教是分四十二品,【尚余叁十品無明未破。法性之水。猶有滲漏流注也。】還不能究竟圓滿,【彼土受用同佛故。但受稱性】稱性就是依我們的本性叫做稱性,所謂稱性就是說當下起信這個本性的妙用叫做稱性,像鏡子當下就有光就有影像出來,稱性【圓滿究竟樂。圓滿無上菩提。覺法之樂。究竟無余涅槃。】到究竟無余的涅槃,無余涅槃,【寂靜之樂。以上別明苦樂中。正釋四土也。

  【解】然同居衆生。以持名善根福德同佛故。圓淨四土。圓受諸樂也。(方是極樂淨宗)】然就是說凡,但是凡聖同居土的衆生,因爲他持名,就是念佛,善根福德就跟佛一樣,所以圓淨四土,圓淨四土,圓受諸樂就是圓滿清淨得跟等覺菩薩一樣,就是說你只要往生到凡聖同居土,當下就是具足四土,方便、實報、常寂光淨土,所以這叫做極樂,圓受諸樂,諸佛菩薩有的,到極樂世界的凡夫全都有得到快樂,這樣你看看,所以極樂世界怎麼說一分一秒能夠這樣停留。有一個菩薩聽到這個經典開示,他多精進,精進到晚上爬起來拜佛,很精進,很精進,拜得不分晝夜,電話不曉得接,衣服不曉得洗,他一心一意想要趕快死,要到極樂世界,聽師父這麼講很好,結果半年而已就退道心,太過于辛苦,搞不來了,又被外道牽走,因爲他沒什麼智慧,我跟諸位講,要永久性的保持道心,只有一種辦法,以慧導行,這是最重要的,簡單講就是說不是你今天躲在……,整天拜佛念佛你就能夠解決人生宇宙的問題,一定要親自,即使冬天,刮風下雨你都要出來聽經,知道嗎?你有這個無量的智慧,你才能引導你的修持,你才不會退道心,遇到煩惱你才不會退道心,不然耳根子軟,人家跟你講兩句,退道心,對叁寶就沒信心了,很簡單,你知道嗎?到今天我看到我們樓上跟樓下差不多有四、五百個,自從我們講堂開始到現在都是熟的面孔,都沒有改變的,所以到今天很安慰就是說這裏都不退轉,這已經是不退轉的菩薩了,你們這些(衆鼓掌)。自己鼓掌不會不好意思嗎?我現在誇贊你們不退轉,師父講經你們一定來,對不對?每次都不退的,這樣你遇到什麼逆境來你就有智慧,對不對?你就不會受人影響,簡簡單單你就不會不來聽經,簡簡單單人家罵你師父罵幾句壞話就退道心,哪有人這樣,對不對?即使你說得天花亂墜我也不相信,來就來,…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講義 第二卷》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