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禅定,所以正精進、正念、正定全部有八正道。
【解】此等道品。依生滅四谛而修。(皆有訂僞之功)即藏教道品。依無生四谛而修。即通教道品。依無量四谛而修。即別教道品。依無作四谛而修。即圓教道品。】我現在先解釋這個大字的。此等道品,叁十七道品就是四谛中道,那麼依生滅四谛,生滅四谛,就是小乘在修的,世間確實是痛苦的,世間貪心確確實實是具足的,確實有一個佛道可修,確實有一個涅槃可證,這叫做生滅四谛,就是小乘,就是藏教道品。現在再來是通教,通教就是無生四谛,無生四谛就是說世間這個果報是幻化的,造這個因也是虛妄的,虛妄的因産生虛妄的果,實實在在也沒有一個涅槃可證,也沒有一個道可修,爲什麼叫呢?當下就無生,只要你悟到本性當下就無生,無生怎麼有世間、出世間的因果呢!所以當下就證到無生果位,當下就了解幻生因,幻化的滅的果,幻法,虛幻的意思,叫做無生四谛。無生就是沒有任何的造作,當下即空叫做無生,所以藏教就修這個生滅四谛,讓你悟到世間確實有因果,確確實實有佛法可修,確確實實有一個涅槃可修,通教就是說沒有一個涅槃可修,也沒有一個叁十七道品可修,也沒有四谛法可修,也沒有所謂出世間法,一切就是空性的,通教品。底下,依無量四谛而修,無量就是菩薩要修,他方世界苦、集、滅、道四谛,我們這個娑婆世界是生滅,要不然就是證到無生,他方世界有無量,藏、通、別、圓教,無量的四谛法,苦、集、滅、道不是一種而已,無量的四谛法,所以菩薩要修這個無量的四谛法,就是別教道品,別教就是單獨對菩薩講的這叫做別教的道品,依這個無作四谛而修,就是圓教道品,這個無作底下再加一個無所不作,無作就是無所不作,無作就是他的心無所住,通達實相,真如本性,無所不作就是産生妙用,四谛看起來全都是清淨,清淨,叫做圓教道品,圓教道品。
【講】此料簡道品。】這料簡的道品就像抓這個中藥,料簡就是古時候的人在抓這個中藥,這個藥一兩,這個藥叁錢,這種藥半斤,不曉得藥有沒有半斤的,我不曉得,我看都二錢、二片,人參叁片,二錢、叁錢,所以說料簡的意思就是分辨揀擇的意思,就是以前的人在抓中藥分別叫做料簡,【先約四教簡。】四教簡,藏、通、別、圓。【後約四土簡。】簡就是分別,【道品即四谛中道谛也。】中道谛,四谛就是苦、集、滅、道,中道。【通大小乘。】通這個大乘跟小乘。【乃如來妙智。對機所施之教法。】這就是如來微妙的智慧,對衆生的根機所施的教法。【如醫師之因病設藥。修行道品。如服藥除病也。】
【天臺宗智者大師。將如來一代時教。判爲五時八教。】五時八教我們已經講過了,【化儀四教。】化儀四教是什麼呢?佛度化衆生的儀式,有的是【爲頓】根的,很利的意思,有的是【漸】,比較差,有的是【秘密】,有的是【不定。】秘密是佛在這裏講,他們所聽的都不同,個人所證的內心不同。不定就是說佛講小乘有的證到大乘果,佛講大乘,有的證到小乘,這叫做頓漸秘密不定。【化法四教。爲藏通別圓。】藏就是小乘,通就是小乘通大乘,別就是專對大乘,圓教就是圓滿的,究竟的,利根。【四教各有四谛。】藏、通、別、圓教全都各有苦、集、滅、道,【故道品須約四教料簡。】藏、通、別、圓。【極樂世界。十方往生者衆。】十方往生的人太多,【機當不一。】根機當然不同,【若約夙種而論。】就這個夙世的這個種子,就這個夙世他的根機,夙種而論,就這個夙世根機而論,【當有四教道品修法之差別。
一藏教。即叁藏教。四阿含爲經藏。毗尼爲律藏。阿毗昙爲論藏。】翻譯做中文叫做無比法或者是對治法,阿毗昙就是論藏,論就是一問一答叫做論,你提出,你問我,我回答,你問我,我就回答。【小乘學者。依此而修。故名藏教。約事立名。後叁教大乘。約理立名。藏教】解釋【诠】就是解釋。解釋【生滅四谛】法【。苦谛。則生住滅叁相流遷。(有生老病死苦,遷流不息)】遷流不息,苦谛,就是我們這個世間講來講去就是痛苦,一出世或是東西所産生,住就是停一刹那,滅,到後來就不見了,生、住、滅叁相流遷,有生、老、病、死的痛苦,流遷不息。【集谛。則貪嗔癡等分。】集合貪嗔癡所作這個惡業,這個集,集的意思就是集合惡業,所以遭受到將來的苦報,【四心流動。】四心流動就是生、住、異、滅,【(等八萬四千塵勞,積集心中流動。)】生、住、異、滅,生、住、異、滅,心全都在變動。【道谛。則對治易奪。】把筆拿起來,對治易奪就是容易除掉,對治那個習氣,容易除掉,像世間所講的藥到病除,藥到病除就是對治易奪,易奪就是容易除掉這個壞的東西,【(以道谛對治之功,易奪集谛,如以藥治病也。)滅谛。則滅有還無。(滅有爲之惑業若,還無爲涅槃。)】清淨之樂。【淨土衆生。若小種先熟者。】把筆拿起來,小種就是根機陋劣的,小根器的人先成熟,那必須要按照,【定依】就是必須要按照【生滅四谛而修。即藏教道品。】若小種,小種你不要解釋作小小棵樹,小樹,不是小種就是根器差的,根機差的,根機差的你就要教他生滅的四谛,確實有因果,確實在道可修,確實有涅槃可得。現在再來:
【二通教。】通教【爲大乘初門。】小乘要進入大乘。【鈍根人通前藏教。利根人通後別圓。故名通教。】通就像橋梁一樣,通達兩邊,通就像橋梁一樣,橋梁,從小乘要走往大乘必須要有橋梁。【诠無生四谛。】解釋無生的四谛,底下就是在解釋無生。【苦谛】苦是什麼?【如幻如化。】如幻如化,旁邊寫四個字:不真實故,所以名無生,不是真實的,如幻如化,不是真實的,當下就是無生嘛!這個苦是暫時的,你若觀空之後你就了解這個苦是假的東西,我們人的這個心,比如說我丟掉錢,很舍不得,會錢被倒了,像我大嫂這個會錢被人家倒了,實在是辛苦存的錢被倒了,好不容易存了叁十幾萬,被人家倒了,倒了還是自己的人倒的,自己的人,倒了,我打電話回去說哭了好幾天,不要哭,不要哭,碰到了不然怎麼辦,沒辦法。所以說我們也了解這金錢就是幻化出來的,暫時借我們用的,碰到了,下次不要跟會,拿去做股票,做股票會比較嚴重,不要跟會,不要拿去做股票,存放銀行。我常常跟信徒講,我說:你這錢不要放太多,若有錢要存哪裏?存佛庫,佛庫,佛庫的意思是什麼?人家若在插花,我布施叁千,這叁千若放在插花,你生生世世美貌無比,美到無法見人,像皇太後躲在皇宮裏面,遮遮掩掩怕被人家看到,因爲太美,皇帝喜歡,對不對?還不好存佛庫,人家打八關齋,噢!今天五百九十二個打八關齋,這五百多個每個都是修行人,我拿一千塊跟他打個齋,一千塊跟五百多個,六百多個結緣,幫助修行人,對不對?有錢就存佛庫,我們不是,有錢就要跟會,跟會跟到後來,師父要跟他化緣,有錢嗎?沒有,沒錢,過幾天被人家倒叁十幾萬,沒錢,要叫他存佛庫,他說沒有錢,真正過了一陣子,來哭訴了,會錢被倒了,所以說這衆生愚癡,所以在座諸位你要記得,因果最大就是佛門,在佛門裏面做錯罪也很重,在佛門裏面小錢也會感應到很大的果報,我請問你:一棵樹木長這麼多龍眼,樹木小的時候這麼小棵,對不對?這麼小棵從哪裏來?是不是從龍眼種子來,這樣而已,所以叫做因小果大,因是很小,因此你若是沒地方寄放的人,嫌你家錢太多的人,你拿來存放我這裏是不錯,不錯,我不騙你,我們有佛七,有這個水陸,平常的電費,贊助一下,不錯,錢太多也不好,會修的人是很好,不會修的人造業,一般有錢的人都會拿去吃活海産,真的,拿去打牌,玩耍,亂搞,搞一搞,一輩子所賺的錢花光了,花光還不要緊,一身的業洗不清,錢本來會讓我們做很大的功德,他不會利用這錢卻造什麼?造無量的惡,無量的惡,所以說苦谛如幻如化,【無逼迫相。】就是說有悟到的人,【(當體即空,無逼迫相。)】他就是了解這是唯心所造,不要去煩惱,【集谛。】貪、嗔、癡是集,但是這貪、嗔、癡,這世間【如幻如化。無和合相。】沒有實實在在有一個貪,也沒有實在的嗔恨心,貪、嗔、癡都是暫時對境界沒有悟到,你若悟到這個無生,無生,這樣你就了解,【(當體即空,無和合相。)】底下:【道谛不二相。(與集谛同一幻化,如夢中藥與病皆空,爲不二相。)】都是假的,道就是說有修跟沒有修本來就具足的意思,當下就無生。【滅谛無生相。】哪有什麼滅,本來就無生哪有滅,本來就無生,哪裏有滅呢?所以這滅谛是無生相,本來就沒有,不能講滅,你若悟到無生就是這樣。【(滅谛是涅槃,】就是不生不滅的涅槃。【亦如幻化故無生。)淨土衆生。若是通教】根【機。定依無生四谛而修。即通教道品。
叁別教。】別教就是不同于小乘叫做別,【獨菩薩法。】只有菩薩修的叫做別教,【別前藏】教【通】教【。別後圓教。故名別教。诠無量四谛。】“诠”就是解釋。解釋這個無量的四谛。【苦谛。有無量相。十界果報不同故。】痛苦也不同,菩薩應該了解他方世界無量的苦,無量的苦,才有辦法說法。【集谛。有無量相。】有貪、嗔、癡,菩薩應該去修,了解,了解這個貪、嗔、癡無量無邊的世界,都有不同的貪、嗔、癡。【五住煩惱不同故。】所以貪、嗔、癡不同。【道谛。有無量相。恒沙】就是恒河沙數諸佛,【佛法不同故】叫道【。滅谛。諸波羅密】波羅蜜就是涅槃,【(譯雲到彼岸,】就是清淨【到涅槃彼岸。)不同故。淨土衆生。若是別教機。定依無量四谛而修。即別教道品。】別教的道品。
【四圓教。叁谛圓融。】就是空、假、中,即空、即假、即中,【圓修圓證。】圓滿修行,悟到空,悟到有,悟到中道,圓修圓證,【故名圓教。诠】就是解釋,【無作四谛。(四谛皆真如實相,無作無爲。)苦谛…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講義 第二卷》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