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身在真法中行,修行用這顆心去修,所以我叫你二十四個小時注意你的念頭就是這樣,精進修諸道法的時候,善能覺了,真能夠覺悟,來觀察,不謬行于無益的若行,無益的若行。人家說……,有一個人來告訴我,說:師父!我要來打餓七。說:打餓七是很好,恰到好處就好。弘一大師他也曾斷食過,但是弘一大師他曾斷食過,斷食兩個禮拜、叁個禮拜,我看《弘一大師傳》他曾斷食過,斷食對身體很好,若太過長久的斷食要相當有功力,要相當有功力,我們若常常餓著肚子就很痛苦,要吃,要來吃是很不好意思,不來吃是很痛苦,這樣沒有用。若光是用餓的打這個餓七能夠成道,那這樣非洲都沒有東西可吃,餓成瘦骨如柴,沒看到非洲那個成佛,你有聽到嗎?非洲都沒有東西可吃,都餓,餓得一無所有,若光是用餓的,打餓七就可以成一切道業,諸位!要注意聽!我不是誹謗別人,是說剛好,恰到好處,你的體力讓你打餓七,兩個,太久不是凡夫承受得了,不是凡夫承受得了的,我沒有誹謗其他的法師,是說你若要修行,不是痛苦到自己受不了,命快休了,無益的苦行,無益的苦行,有的人修一種無益的苦行,很多,我的腿盤起來打坐,打坐起來,無論多痠,有人發一個願,我們以前蓮因寺有這樣,有人發願,我腿盤起來,我一定要學雙盤,我絕對要學雙盤,練雙盤,我再辛苦也不要放下來,不要放下來,南普陀也曾有這樣,曾有這樣,南普陀,我們以前跟澎湖修禅宗的慧淨法師,都是很好的同學,這慧淨法師也費很多苦心在雙盤,很多法師都跟他雙盤,以前南普陀那些比丘怎樣練雙盤呢?雙盤盤起來用繩子綁著,人再站在上面踩,哀嚎不已,哀嚎得亂七八糟,很痛苦,繩子綁著,一個小時下來不能走路,不能走路,不能走路,所以說我們若沒辦法雙盤,修恰到好處,但是也不能修恰到好處,要修辛苦一點,若我的見解就是說不可恰到好處,要比恰到好處再辛苦你才可以進步,你覺得恰到好處會懈怠,因爲我們恰到好處的標准不同,標准不同,拜二十分,這樣恰到好處,二十分而已就恰到好處,對不對?不可以,所以無益的苦行就是說沒有智慧,愈修愈遠離佛道,我們要有智慧,精進善能覺了就是說要用智慧去修行,不可以說隨隨便便亂修行,沒有智慧在修行,常勤心在真法中行,這是符合佛的意思,符合佛法。【名精進覺分。】精進覺分。【若心得法喜。善能覺了此喜。不依顛倒之法而喜。住真法喜。名喜覺分。】我們的心若得到法喜充滿,能夠覺了這個歡喜,不依顛倒法的歡喜,什麼叫顛倒法的歡喜呢?所謂顛倒法的歡喜就是說我修每一種行,我就一直覺得這一定對,所以這顛倒行,若沒有福報,沒有智慧也得不到正法,每一個人都說他所信仰的,他所修行的都是最好的,所以不依顛倒法是很難去界定的,你可憐別的宗教……,我們佛教知道我們佛教是最究竟的,大家都有這種智慧,但是別的宗教他說你顛倒,說你顛倒,所以不依顛倒之法而喜,明明不對,顛倒的法,他在歡喜。住真法喜,名喜覺分,安住在正法,名叫做喜覺分。
【講】七菩提分者。梵語菩提。此譯爲覺。故亦名七覺分。即由前慧力。所發真正無漏之智。善能覺了。一擇法覺分。】選擇,你可以選擇,【智慧觀諸法時。即以智慧觀察五蘊諸法之時。慧照分明。善能簡擇分別。何者是真。何者是僞。與無漏智相應爲真。不相應爲僞。不致謬(錯也)取虛僞之法。五蘊本來無我。妄執實我。五蘊本非實法。妄執實法。我相法相。皆虛僞也。】我相就是對人生觀不了解,法相就是對這個天地萬物的宇宙不了解,【與無漏智不相應。我法二空真理。與無漏智相應。如是簡別。名擇法覺分。
二精進覺分。精進修諸道法時者。不雜謂之精。不退謂之進。修趣向佛道之法。一心精進。不倦不怠。慧照分明。善能覺了。不謬行(錯修也)于無益苦行。如《楞嚴經》所雲:勤心役身。事火崇水等。】這個心很精進,用這個色身來做什麼呢?事火,這個拜火教,崇水,淋濕全身,拜水教,全身浸在水裏,外道,【諸外道所修。無益之苦行。】外道,【不能出離生死。是爲無益。常勤心在真法中行。真法。即真正道法。四攝六度等。】四攝,四攝法。六度,【如是精進。名精進覺分。
叁喜覺分。若心得法喜者。即進修道法。工夫深造。與真法相應。心得法喜。慧照分明。善能覺了此喜。不依顛倒之法而喜。計斷計常。】計斷計常就是斷見跟常見,斷見就是說人死後什麼都沒有,人死後就一無所有,哪有下輩子,我沒看到,叫做斷見,常見就是說我這輩子做人我下輩子也當人,那只是狗,下輩子也要當狗,這叫做常見,人者恒爲人,狗者恒爲狗,名爲常見。【著空著有。皆顛倒也。】全都是顛倒,【住真實之法而生喜。】不是生死,生喜,生喜,【名喜覺分。
【解】若斷除諸見煩惱之時。善能覺了。除諸虛僞。不損真正善根。名除覺分。】我們一個人若是斷除了諸見煩惱的時候,他就有這個智慧,除掉空上虛僞,不會損壞真正的善根,名叫做除覺分,這句話要注意,除掉那些煩惱,他有辦法除掉這個煩惱,所以佛經有一句話,正人行邪法,邪法亦正,邪人行正法,正法亦邪,這個人內心充滿智慧,他不管行住坐臥,不管他在做什麼,他都有智慧在觀照,智慧在觀照,舉一個例子來講,當然是舉一個例子來講,有一天,我讀大學的時候,請我去跳舞,我也跟他去跳舞,我也跟他去跳,我去,我沒有跳,我拿念珠去,看、看、看……,雖然跳舞不是惡法,但是會讓我們放蕩,女的穿得很暴露,男的跳、跳……,我拿念珠去,我專程去看看,因爲我們有智慧,我們知道七點開始十點一定會結束,要不就十一點結束,不然十二點也要結束,一定要結束的,所以智慧觀照,正人行邪法,邪法亦正。今天……,這是半開玩笑的,不是真的,叫我去酒家,去歌廳,你看我會被迷了嗎?我站在那裏,對啊!我看我人是在那裏,因爲我們早就有智慧,這種根本哪有什麼快樂不快樂,那是五根在作用,跳舞、唱歌、喝酒和女人講話,在我們一般世間人來看,不得了,我已經沒辦法解釋了,你要怎麼解釋,事實你就是有去酒家,所以我們出家人連從酒家下來的那個位置,我們都不敢站在那裏叫計程車你知道嗎?黑美人大酒家,我站在那裏,拖去死(計程車)。拖去死(計程車)就來,剛好一個人來,照相起來,證據充足,慧律法師,黑美人大酒家,這個衆生他沒有智慧,他不了解一個菩薩他的心到什麼境界,他在做什麼你沒辦法了解,但是就要避開衆生的誹謗,避開衆生的誹謗,所以說佛祖當時在世的時候,沒有人吃素,大家都吃葷,你看!他這個吃的東西他會觀照,將來你們若受過比丘、比丘尼戒,打開,魚肉每樣都吃,他沒有吃素食的,吃素食是佛滅度之後八百年到一千年才開始吃正素食,他吃葷,但是佛有教他智慧,他知道這就是虛僞的東西,知道我們不可以殺生,他也知道這是生死的根本,慢慢、慢慢觀照,噢!到後來,斷,所以有智慧的人他吃到葷,他馬上有辦法觀照,有智慧的人他娶妻,他馬上可以在男女的種種矛盾痛苦地掙紮,他馬上知道一定要修行,不修行絕對死路一條,雖然說他有結婚,種種男女的關系,但是這對他來講是增上緣,但是我們不可以藉著這種理由來造業,功夫不夠,智慧不到那程度,藉著我要觀照看看,或是我要試看看,或是我來造惡業,我很有智慧,功夫不到,若我看你們的功夫可能不及,所以還是要遠離,因此要除掉種種煩惱、好壞是非善惡,他有這個智慧的時候,正人行邪法,邪法亦正。任何事對菩薩而言他都有辦法解決,什麼他都有辦法解決,因此我再叁勸告諸位,你不可以只看這個人外表,聽得懂嗎?真假,是不是菩薩,你看不懂,萬一誹謗到菩薩,麻煩了,這下嚴重了,真的,像我看這《金山活佛》,進去,爲了救人,將那個女孩子的衣服脫下來,背靠背,去掉那個毒氣,她得到肺結核,他父親氣得沖進去,金山活佛說:注定要死的,再幾個月就要死了,救不起來,沒有福報,還打他,當然我們不是金山活佛,對不對?所以說他有時候做什麼工作你不知道,聖人,所以我都將廣化法師的話來勸告諸位,真正要修行就是說我們今天在修行看到覺得很奇怪的,我們就說:啊!這是不是菩薩示現的,可能大家都不是,但是因爲怕造業,這樣就圓滿,這是不是菩薩示現的,所以我若看到金剛上師娶好幾個太太,我就說:這菩薩示現的,這不可以誹謗人家。所以這除要有正,除掉這個煩惱,須要有智慧。底下,【若舍所見念著境時。善能覺了所舍之境。虛僞不實。永不追憶。名舍覺分。】若是舍所見到,所見到,念著境時,你執著這個境界,你舍開你所看到的那個境界,舍掉,每次看到每次舍掉,你能覺悟你所舍的境就是虛僞不實,我不要去追憶,簡單講就是說你內心不要想我在舍,這境界是假的,我在舍,都不要有這種觀念,本來就是假的東西,永遠不要去追憶它,這個追憶就是執著,比如說過去那個人很對不起我,我原諒他,你常常這樣想,常常這樣想,這樣也是一種執著,連原諒他,過去就算了,這個船過水無痕,電視在演的,船過水無痕,這也可以解釋我們人在修持當中,經過任何一個時空都不染著,可以這樣解釋,名舍覺分。【若發諸禅定之時。】若是發起這個諸禅定的時候,【善能覺了諸禅虛假。】我們若發出這個禅定的時候,能夠覺了諸禅是虛僞,【不生愛見妄想。】你沒有産生這個執著妄想之見,【名定覺分。】定覺分。
【講】四除覺分。】那麼七菩提分講到第四,【若斷除諸見煩惱者。】這個【諸見。即身邊】有色身的執著,【邪見戒】就是用自己的見解做事情,不用正法。【五利使。】那麼身見、邊見、邪見、戒禁取見、見取見,五利使,【煩惱。即貪嗔癡慢疑五鈍使。五利使屬見惑。迅速敏捷故利。五鈍使屬思惑。纡回遲緩故鈍。】我再解釋一…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講義 第二卷》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