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源遠流長,可接佛祖一脈。
文殊講堂四大根本戒規
1、不說是非;2、不聽是非;3、不傳是非;4、不打妄語。
菩薩學處
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贊如來,叁者廣修供養,四者忏悔業障,
五者隨喜功德,六者請轉*輪,七者請佛住世,八者常隨佛學,
九者恒順衆生,十者普皆回向。
好!請翻開前半部第一部分。好!翻開第二部份。
【阿彌陀。譯雲無量壽。本經雲】本經就是《阿彌陀經》,《阿彌陀經》在講【:彼佛壽命。及其人民。無量無邊。阿僧祇(此雲無數)劫。故名阿彌陀。】它現在意思是在說阿彌陀佛這個名號是什麼意義,本經就是《彌陀經》,在《佛阿彌陀經》裏面解釋,說彼佛的生命,阿彌陀佛的生命跟他的人民無量無邊,無法計算,無量無邊,阿僧祇劫,阿僧祇是印度語,印度語。“此雲無數”:無數的意思。劫就是很長、很長的時間叫做劫,那麼劫已經很長了,那麼再一個阿僧祇,無數劫的意思,太長、太長的時間,故名阿彌陀,意思就是說他的生命跟往生極樂世界衆生的生命,全都是無量無邊。【此無量之稱。有有量之無量。與無量之無量。二種差別。】無量有兩種意思,一種是有量的無量,有量的無量的意思就是說對我們衆生而言,阿彌陀佛的生命是無量無邊,一太長了,不是我們凡夫可以測量,但是雖然無法測量,無法測量,但是他還是得入涅槃,在極樂世界度到一段時間,他就要入涅槃,換觀世音菩薩來示現作佛,所以這個有量的無量意思就是說對衆生而言,阿彌陀佛有很長的生命叫做無量,但是雖然無量也有一個限製,極樂世界壽命很久、很久,對衆生而言是很長、很長的無量,但是還有一個界限叫做有量的無量,再來說無量的無量,無量的無量就是法身跟報身,法身就是無相所以是無量,報身是智慧之身,有始無終的報身是無量的無量,所以無量的無量的意思是就我們的法身而言,就我們的智慧而言這是無量的無量,有量的無量呢?就他示現的生命而言是很長的無量,但是對極樂世界而也是有一個限製,也有一個生命,有一個涅槃的時間,所以叫做無量的無量跟無量的無量,兩種差別。【彌陀法身。無始無終。及報身。有始無終。】爲什麼說彌陀法身是無始無終呢?彌陀法身,因爲他證悟到空性,證悟到空性他就遍一切處,所以沒有一個開始也沒有一個結束,至于報身呢?是不曉得從哪裏開始,但是修、修、修……,修到證悟到報身,咦!有一個開始,我們一開始叫做無明,修、修、修……,修到這個智慧出來,報身就出來,所以報身是有始無終,意思是說我們修到一個階段智慧大開的時候,這就是有始,開始有這個報身,但是什麼時候結束?無終,沒有一個結束,所以彌陀的法身是無始無終,若報身呢?有始無終,像我們現在還沒有開發出我們的報身出來,所以還沒有開始有報身,報身是本來就有,但是還沒有開發出來,因此到有一天開發出來,有始但是無終,沒有一個結束。【皆無量之無量。】意思是說法身跟報身都是無量的無量。【而應身有始有終。】就是說應化身有一個開始也有一個結束。【乃有量之無量。】意思是說應化身有一個開始有一個結束,這意思是說有量的無量。【應身壽量雖長。亦有涅槃。】應化身它的生命雖然是很長,也是有一個涅槃的時候,意思是說示現在極樂世界也會進入這個涅槃。【正法住世。劫亦無量。無有像法末法。】意思就是說正法住世,阿彌陀佛用這個無量的願力來造成這個極樂世界,他在正法期住世,劫也無量,很久、很久的時間,所以阿彌陀佛現在在極樂世界還在說法,還在說法,所以他的生命還很長,成佛到現在才十劫而已,十劫而已,像我們一天二十四小時才一分鍾而已,才一分鍾而已,還很久、很久的時間,所以我們若認真念佛,再幾年之後,就要去見阿彌陀佛了,要去見阿彌陀佛了,見阿彌陀佛的時候去到極樂世界,大家都很高興,噢!你也來。噢!你也來。很好,就想到當時大家都在文殊講堂共修,你也來,他也來,那一個怎麼沒來?——那個就是謗佛、謗法、謗僧,誹謗叁寶,一邊拿念珠一邊誹謗,結果沒有來,打入阿鼻地獄在喝咖啡,所以說想到要往生極樂世界再辛苦也要忍耐,——無量無邊的諸佛菩薩在等我們,不可以在這裏太久,我今天是要講經,要不然也很不喜歡住在這個世間,沒什麼意思,正法今世,劫亦無量,就是說佛祖示現,正法,佛祖常常在衆生的身邊叫做正法。“無有像法末法”,所以這個正法、像法、末法,這就是我們在講的叁期,正法期、像法期、末法期,——正法就等于加一個言字的證,證悟的證,證明的證,正法就是那個證法,意思是說佛在世的時候證悟的人很多,這個正法就是證悟的證,就是說佛住世的時候有很多人證果,正法跟證明的證是一樣的,跟證道的證是一樣的,無有像法跟末法,我們這個娑婆世界我們就有像法,像就是似的意思,似的意思,似的意思,很像,比如說我們這個娑婆世界釋迦牟尼佛入涅槃,經過一千年之後,一千年到二千年叫做像法,像法,像法期的時候就像有人證果,但是很少人證果,像法就是似,類似正法,但是已經不是正法叫做像法,正法期就是有佛祖在教,像法期就沒有,佛祖入涅槃了,但是證果的人還不少,但是也很少人,無法像佛陀在世那麼多人證果,只能講相似,所以像法期就是相似的意思,相似的意思。若末法,佛祖入涅槃,聖人大家都入涅槃,剩下一些經典,剩下一些福報不夠的法師,在不會就要大菩薩示現,末法有兩種人,第一就是願力來的大菩薩示現的,在佛入涅槃的二千到一萬年,二千年之後到一萬年,他來負擔衆生的這個惡業,來弘法利生,所以在佛祖在世的時候要作一個法師比較簡單,因爲有佛陀在教,有佛祖在親近,根機比較利,若是在末法的時候,除非那個法師是大願力來的,要不然平常的法師都是……,包括我在內,都是沒有福報,不能見到佛,不能……佛當時在世,佛當時在世要證果是很簡單,跟著佛祖出家五年沒有證得阿羅漢果,那就被淘汰出局,是很差勁,很差勁,那是讓人不屑一顧,最爛的,——不是像我們現在二十幾歲吃素,吃到七十歲還沒證到什麼果,什麼都沒有,搞了五十年都還沒有消息,——佛陀在世,若聽到佛祖來,手一比,就證初果羅漢,佛祖手比一下,頭摸一下,證二果羅漢,噢!好像很簡單,我們現在你看看,再怎麼搞都是蘋果,波羅蜜果,楊桃,再怎麼證、種也不過是荔枝,也不曾聽過哪一個在證果,所以我福報不夠,諸位福報也是不夠,爲什麼?佛在世來示現,我們不能在佛祖那個時代來出世,到現在出世也沒有那個證果的,若有證果的我們也沒有那個眼光,看不懂,不知道哪一個是菩薩示現的,沒有,對不對?是說還算不錯,還有我們這個慧律看得懂多少來跟你們參考一下,多少研究一下,不然真的很糟,發個心跟諸位研究,不敢說講經,這經是佛祖講的,我怎麼敢說講經,跟諸位研究,不對要告訴我一下,所以這個末法就是很可憐,福報不夠,智慧不夠,證果的人又少,我們這個時代就是這樣,末法就是鬥爭堅固,鬥爭堅固,這間寺廟拉信徒,這間寺廟也在拉信徒,拉來拉去,住持跟這個不高興,出家衆跟出家衆鬥,信徒跟信徒鬥,護法跟護法鬥,我若護持這個法師,別的法師都不對,我若護法那個法師,這個法師全都不對,進來文殊講堂都不可以這樣,進來文殊講堂你要跑哪一間道場都可以,你要拜一百個法師都沒關系,你若認爲我這裏不錯你就來,你若認爲我這裏不好,不能滿足你的願你不出去,很隨緣,不會拉信徒,不會鬥爭,不會講人家的是非,進來我的講堂不准講我們出家佛門裏面一切的是非,不准批評這些在家、出家修行人,全都修我們的就好,我們若沒有犯戒律,我們若沒有違背因果,修我們的就好,不要講別人,這就是佛法,所以說正法跟末法其實沒有正法跟末法的分別,都是衆生的分別,你若持戒懂因果認真修行就是正法;你若不持戒,不懂因果,整天造業就是末法,這樣知道吧!正法末法的分別是我們的心,不是有真正時間的差別,我們的心,我們的心。【正法上半夜滅盡。下半夜觀世音菩薩成佛。】意思就是說沒有空檔,娑婆世界釋迦牟尼佛若入涅槃,下一尊佛要經過五十六億七千萬年,彌陀佛才來示現,極樂世界沒有這樣,上半夜阿彌陀佛若入涅槃,下半夜觀世音菩薩就成佛了,意思就是無間斷,佛沒有間斷,所以極樂世界好就是很好,好到佛祖二十四小時都在我們身邊,因此你不曾聽人家講嗎?說:用我們這個生命一切……,無論如何都要哭向阿彌陀佛極樂世界,他不接引就用哭泣的,用哭泣的,你不知道佛祖也會感動,有的拜佛痛哭不止:你怎麼不來接引我,這世間這麼痛苦。哭久佛祖也會感動,你若每天在我的面前哭,我也會嚇到,也會讓你進入這個A班的,你整天一直哭,本來要淘汰的,你一直哭我沒辦法也要收下,所以人家拜佛就是這樣,你曾聽過要對付阿彌陀佛有一種辦法最厲害,用纏的,一直纏他就對了,反正我就是要往生,無論講什麼我都要往生,這樣就對,一直念佛就對,見到佛像恭敬,做什麼功德就隨喜,都不要造業,用纏的,一直纏,每天看到佛像:我要往生,記得來接我,我就是要往生你可要記得。願力很強佛祖哪會不來接引你,怕你不去而已,怕就怕什麼?啊!我造業深重,過去我殺雞殺很多,或是殺鳝魚殺很多,客兄(紅杏出牆)四、五個,說不定,可能沒那麼多,怕自己造業造很多,認爲不夠資格往生極樂世界,放下、放下、放下,過去有造惡業,現在要趕快停,要趕快停,一心一意求往生極樂世界一定沒問題,在《觀無量壽經》裏面講,五逆十惡…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講義 第一卷》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