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這個字我看是不對,這個“掣”是拉引的意思,【製(掣)爐鞴之人。】讀成“製(製)”,製那就不對了,怎麼製爐鞴之人呢?這樣對嗎?這個地方我想很久,我看這句是不對,應該是“掣”,掣就是拉,拉這個風箱的人,這個製底下一個手,這樣這個字才對,你如果叫做製,製造什麼東西,還是製爐鞴之人,是不是在製鐵,所以這句我也想很久,所以我們暫時用這個。拉這個風箱之人,掣就是拉跟引,製底下一個手,一個手,這個掣爐鞴之人,【一是守冢墓之人。】冢墓之人。【佛弟子授製(掣)爐鞴者。】拉引這個風箱的人。【以不淨觀工夫。】沒有得道,修錯方法。【授守冢墓者。以數息觀工夫。二人依教修觀。皆不得益。】准備還俗了,【遂同欲還俗。】修得沒有證果,沒有明心見性,沒有開悟。【佛呼而問之】佛知道【:汝二人何欲還俗。】你爲什麼要還俗呢?【乃將依教修觀。不得益之故。禀明于佛。佛囑不必還俗。】你們兩個人交換,守墳墓的人你來修不淨觀,打鐵的人修數息觀。【汝二人易觀修之。】改變過來。【自能得道。要製(掣)爐鞴者。修數息觀。守冢墓者。作不淨觀。二人不久。皆得道果。此即隨機施化。易于得益之明證也。】證明。
【凡爲善知識者。應當通達。大小偏圓。權實頓漸。一切法門。隨衆生機。而爲宣說。】凡是善知識應該通達,這位是大乘的根機,我們要教他頓悟法門,這位是小乘的根機,要修四谛法,經觀苦,世間是痛苦,這個人整天就是打扮得很美,整天就是打扮得很美,就是一直執著他這個色身是很美,教他不淨觀,不淨觀,這個人很窮每天埋怨,教他修世間是苦,世間是苦,本來世間就是痛苦,所以說小乘根機偏,這個人修的都是小乘的《四阿含經》這個四谛法,現在教化修六度這個菩薩法,回小向大,這個人圓教的根機,修一乘,當下頓悟,大小偏圓,大乘的根器,小乘的根器,偏就是偏空,圓就是圓教的思想,權實頓漸,權呢?我們這個衆生根機不夠,所以你要巧度衆生。師父!皈依可以抽菸(同“煙”)嗎?可以。慢慢度他入門,權巧。師父!出家之後還可不可以戴玉環?出家之後最好是不要,若要出家,若以前紋眼線怎麼辦?以前紋眼線沒有關系,出家剃度也是很好看。她就來剃度,剃度,很多。以前耳朵鑽一個洞,現在要出家怎麼辦?沒有關系,人家出家不會看你那個耳洞,你盡管來剃度。慢慢教導他。實呢?實在的東西,實在的東西就是說真如,這個個根機太利,不用找什麼方法,一下子就規定他,早課、晚課、持咒,一下子就講《六祖壇經》,悟到本性,根機利,頓。底下,頓就是當下利物,根機太利。漸就是根機不夠,要慢慢、慢慢教他。一切法門,隨衆生根機,而爲宣說。【因衆生根性不同。樂欲各異。】這個“樂”是讀作yào,不是讀作lè,“樂欲各異”就是希望全都不同。(“樂(lè)欲各異”,那笑死人了。以前有一個人讀作lè、lè、lè,若叁個字都讀作lè,那是很嚴重,那叁句要讀讀作yuè、yào、lè,第一叫做yuè,第二叫做yào,第叁讀作lè,讀作yuè、yào、lè,若不會,老師看到那叁個字都一樣的,lè、lè、lè同學,嚴重了,lè、lè、lè同學,所以樂(yào)欲各異。)【只得俯就機宜。】俯就就是比較委屈,根據衆生的根機方便。【曲垂方便。】曲垂就是婉轉的慈悲。垂就是接引,方便。【而饒益之。】而饒益之。【是爲善知識。
○若偏執一門。自是他非。排擯異己。無論法門如何。皆非善調物情。廣行化導者。】這句話太厲害,這句話太厲害,高僧就是高僧,講這個話就是高僧。我們今天這個臺灣很嚴重。啊!我師父是從哪裏來,持戒是清淨,日中是一食,當然這很有修行,贊歎這個法師,這個法師有神通,這個法師會看人家面相,會排地理,我師父是很行,全臺灣省的法師都沒修行,只有這個法師有修行而已,這很不好,來我們講堂千萬不要這樣,只要他講的是正法,他這個道場是爲衆生,沒有自私自利,我們都要隨喜,所以我這個門是開放的,來文殊講堂我們覺得這裏有法可得,我們來,對不對?諸位你若去十方道場,我也不會嫉妒,最好是別人可以代替我的任務,度、度……,度到剩五個,十個,這樣我任務完成,我與衆生無緣,這個文殊講堂就……,關門,關門我就休息,休息,我不會嫉妒說我這裏沒有人,或是別處的衆生,道場很多人,我不會這樣,我絕對不會這樣,別人度很多我反而高興,我們就休息,這是我們休息的時間,所以做法師要有這種度量,所以我這間道場遍十方,你要去哪一間道場都沒有關系,你要拜百個法師也沒有關系,沒有說一師一門,一師一教,來我這裏的時候,你若要去別的道場,我就跟蹤你:師父叫你不要來你還來。躲著,作間諜,作間諜,探看看,你本來在講堂聽經,你們一群人都來,大門打開,自己看怎麼走,聽不合意的出去,聽合意的進來,很簡單,我沒有爲了你去哪一間道場而煩惱而痛苦,我這個人才沒那麼傻,對不對?我這裏若沒有經費,叁餐有得吃就好了,現在我要把這個權利交出來,要成立這個基金會,我們叁餐有得吃就好了,水電費有得繳就好了,你不知道我們這水電,包括我們這裏清掃,一個月要花多少?花叁十萬,叁十萬,電燈前面這裏好幾千燭光,一盞二、叁千燭光,你知道嗎?就是爲了讓大家看得比較清楚,聽了會歡喜心,爲了讓大家光線夠,冷氣都准備好,地上大理石,就是要讓衆生起歡喜心,所以我要是度,我要是度、度、……,度到後來沒有人,啊!我們福報不夠,還是我們自己煮飯自己吃就好,沒辦法,不是我不度衆生,我度到後來沒有人,不然你叫我怎麼辦,我難道要向你跪,拜托你來聽經,我不會這樣,這樣表示緣已經盡了,老身要退休了,可惜,我怎樣說都有人,像你們這些樓下好幾百個,我再怎麼講都有人,有人就要講,對不對?講到最後沒有人再作打算,至少還剩叁個在聽,我的徒弟還有二、叁個,所以說若偏執一門,諸位!這句很重要,自是非他,誹謗別人,他非,自己對別人都不對,只有我師父有神通,我師父持戒清淨,臺灣都沒有佛法,這不要這樣講法,不要這樣講法,這樣講很傷人家的心,很傷人家的心,排擯異己,跟自己不同的全都誹謗,無論法門如何,這都不是善調物情,都不是好事情,廣行化導,這也不能廣行來化導。【如世專科醫師。其利不溥也。】這個不溥就是普遍的普, 這個字就是普遍的普。
【雖歸元無二。而方便多門者。諸佛說法。無非指示衆生。一條歸元之路。元即本元真心。】本性,我們的真心。【衆生最初。一念迷情妄動。乃迷真起妄。】迷這個真性,起這個虛妄。【背本逐末。】本就是本性,這個末就是意識,五欲六塵,背本就是違背我們的本性,追求這個不重要的分別環境,六根、六塵、六識,【所以流轉生死。長劫不休。諸佛說法。示以歸元之路。一歸本元。無有二致。】一回到本地就是沒有兩樣,就是絕對的,【惟一清淨本心。】所有十方叁世一切佛講這個就是講清淨心,清淨本心,要清淨本心從哪裏,從放下,從寬恕,不要計較,不要跟世俗人……,所以我爲什麼每次來要誦一次戒律,誦一次戒律,世俗人,遠俗事,俗家人事如麻,這樣我們就不能清淨了,難道不是這樣?【而所教方便。修證法門。別有八萬四千。故謂之】法門很多叫做【多門。如千徑九逵。】逵,kuí,二聲逵(四通八達的道路),jìng四聲徑,像在教小學,如千徑,把筆拿起來,千徑就是小路的意思,意思就是說千百條的小路,九條的大路,每一條【皆達王城也。】以前的人沒聽過這個意大利有一個羅馬,條條道路通羅馬,如千徑九逵,徑,徑就是小路,東北人講的徑,就是小路,通達達到王城,國王所住的地方。【初總序多門講竟。】這樣,你看剛好講到這裏,講到這裏。
乙二 別顯淨宗 分二科 丙初 淨土橫超勝 二 特顯持名勝
今初 淨土橫超勝
【序】然于一切方便之中,求其至直捷、至圓頓(即心是佛,即佛是心)者,(則)莫若念佛,求生淨土。】其至直捷、至圓頓者,“即心是佛,即佛是心”。
【講】然字。轉語之辭。上雲方便多門。然于一切方便法門之中。揀擇其至直捷。而不纡緩。】不會延長時間直接的是什麼呢?就是念佛求生淨土,所以說我們要選擇一個直接而不纡緩,這個纡字就是慢的意思,慢的意思,不會繞圈子,不會很慢,直接要來成佛,最快的,【至圓頓。】最圓滿,最快的,頓就是刹那之間就悟到,頓,頓悟。【而非偏漸者。】偏就是小乘的偏,漸就是衆生的根機不夠,不是偏,不是漸,【莫若念佛法門。】沒有一樣比念佛法門更快。【求生淨土。念佛法門。但持洪名六字。】就是南無阿彌陀佛。【可以橫超叁界。徑登不退。】只要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句念得熟,念得入心,二十四小時都守住這句,清清楚楚,聽得清清楚楚,念得清清楚楚,心都觀照得清清楚楚在念,聽自己的聲音,那麼清清楚楚,一直用功,只要靠這六字,南無阿彌陀佛,直接超越叁界,就是跳出六道輪回,叁界是欲界、色界、無色界,也可以說跳出六道輪回,天、人、修羅、地獄、餓鬼、畜生,也可以說四生:胎、濕、卵、化。也可以說九有,也可以說二十五有,這在《十四講表》都有,徑登不退,【疾趣菩提。】很快就可以達到菩提,菩提就是覺悟,成佛的意思。【其直捷圓頓。爲何如耶?】你看!有這麼快,這麼圓滿,在短期間就能夠成就只有這個念佛法門,所以我們要講這個《淨土五經》,道場開始必須要先奠定這個淨土的基礎,一定要這麼做。
【橫超叁界。帶業往生。爲淨宗特點。一切法門。皆豎出叁界。不能橫超叁界。】豎出就是……,豎,從上面一直上去,一直上去,一直上去,橫就是這樣…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講義 第一卷》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