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乘之人(阿罗汉、辟支佛)。灰身泯智。趣向偏空。】灰身泯智就是这个身体去掉,泯智就是去掉,这个世间的分别心,泯智就是去掉,我们所讲的去掉第六意识叫做泯智。灰身泯智,智不是智慧的智,灰身就是身体去掉,我们所讲的入涅槃,泯智就是去掉这人分别,趋向偏空,偏空,他只有破掉我空,他不能破掉法空,他破掉我执,当下他就证到我空,所以叫做偏空,迷却真空的道理,他有偏,只想自己入涅槃,不敢出来度众生,怕出来度众生烦恼、痛苦,烦恼、痛苦。所以【迷却真空之理。权教菩萨。未悟真如。】权教就是方便权巧,但是他没有证到真如的本性,【所修不能离相。】离相,在旁边写两个字,就是空一切,空掉一切。我们离相就是空掉一切,禅宗讲的一尘不染,我们讲的一尘不染。你若执相,事事你都痛苦,修行最重要的就是要离相,修行最重要的要离相,离一切相才是真如,要记得!若是要证悟到我们的本性就是离相,讲一个比较简单的相就是叫你要放下,简单讲就是这样,若讲离相一般有时候会误会离开这个相跑到深山林中,这样也是执相,你离开都市跑到深山林中,你也执深山林中,对不对?难道不是这样,离开都市执著深山林中也是执,离开这里执那里还不是一样,离相而亦相就是即相而离相,在事相当中没有被污染到,没有被污染到,简单讲就是这样,所以离相若就现在的名词来讲,就是清清楚楚很能放得下,简单讲就是这样,秒秒安详,每一秒都活得很慈祥,很安详,离相就是没有被染污、被染污到。【迷却圆中之理。】迷却这个圆中,圆中,圆满的道理,圆中,我们现在所讲的中庸之道,中道,圆中的道理就是圆满成就佛道的道理,他不了解。【九界之迷虽分轻重。】九法界,九界就是九法界,三乘六凡,三乘:声闻、缘觉、菩萨,三界,三乘嘛!六凡就是六道凡夫,加起来就是九界嘛!九界之迷虽分轻重,也有轻也有重。【其为无明所覆。一也。】全都被无明遮住,大家都一样,一定要到诸佛的境界叫做业尽情空,业尽了,情,所有的感情都断尽了,只有剩下慈悲心而已,所以说我们学佛学这个慈悲,慈悲从哪里来?从这个爱来,爱的升华就是慈悲,所以你若是真的疼你的太太,或者你真的照顾你的先生,要度他来学佛,有的太太要听这个经就要用骗的,我今晚到夜市走一走,就跑来文殊讲堂偷听经,回去的时候赶快把工作做一做,所以说有时候若不是佛法的家庭,学这个佛很痛苦,很痛苦,得要遮遮掩掩,好像在讨客兄(红杏出墙),很痛苦,很痛苦。所以有时候有须要度你先生来学佛,也有须要度你的太太来学佛,因为都被无明遮住,我们在拜佛要求觉悟,我们清清楚楚,他说你迷,甚至要打你,你先生会比慧律法师还差劲,怎么你一天没看到他会死,不是,人家不是来看师父的,你不要误会,人家是来看本性的,人家是来看佛法的,夫妻吵架,骂他太太在:你啊!被慧律法师迷走了,你啊!我告诉他:我不会迷人。我又不会乱抛媚眼,我这眼睛很正派都不敢乱看,不要这样讲,这样讲伤到感情,他太太每天来,现在离不开师父,这讲堂,讲实在的我很少跟女众讲话,说真的,我现在也怕到了,被人家摆了一道,我也吓到,破胆了,不太敢跟女众讲话,所以整天都躺起来,不敢跟女众讲话,十年以内要好好远离女众,所以说我们众生的迷很深,很深!诸位!你若学佛佛当中有受到什么逆境,这都难免的,难免的,有的女众罪多重呢?业障多重呢?她告诉她先生:我宁愿让你到外面娶小老婆,就是不愿让你听慧律法师讲经。你想想看!看有多天才,你看看!她宁愿让他娶小老婆,就是不愿让他来听经,她只怕什么?怕她先生来出家,她以为剃度很简单,可怜,真的很可怜,你不知道众生可怜,你若不相信到市场绕一圈,造业的,大家都是在造业,买荤,大家都是在造业,真正有觉悟的有几个,你站在火车站看一看,进去看一看,芸芸的众生穿梭,你问他到底在忙什么,不知道,不知道,什么时候死?不知道,迷迷糊糊,若有人出家,唉!那出家人你看看,没有用才出家,人家在修行,要成佛做圣人还在笑人家,看有多可怜,所以说度众生都随缘,所以有的人问:师父!若要拿初机的录音带给人家听要先听什么?《正信的佛教》,听了就入门,拿《正信的佛教》,《智慧的与人生》,不曾听过,拿这两套给他听,听了就入门,半句话他都不敢讲。有的说:喂!师父!不然我叫我先生来,让你跟他比较一下。我说:我没有那个时间,我要度你先生,我不如度千百万的众生,我为什么要度你先生,他有多伟大,他到外面怎么样跟我没有关系,我度众生比较重要,所以这【随机施化者。诸佛转八识成四智。】我们那天有讲过,转前五识,成所作智,转第六意识,妙观察智,转第七意识,平等性智,转第八意识为大圆镜智。诸佛转八识,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我们众生所作就是业,但是诸佛前面五识已经变成智慧了,成所作就是一切所作皆成,无漏的意思,转第六意识叫做【有妙观察智。】他有办法观察众生的根机,有缘,他一句话就把他度来,无缘,你多会度,真的,你无缘,你再煮汤圆、绿豆汤,听经之后每天都有什么汤可喝,他都不会来,你若真的跟佛有缘的,跟这个讲堂有缘的,他生生世世是大修行的人,你都不用煮绿豆汤,他自然从台北就跑来,这是很奇怪,有缘就是有缘,无缘,你再怎么样都没办法,确实没有办法,这我试过太多次,你再多会度就是没办法,有时候你就师父很行,不一定,师父很行,有时候度笨的众生,没有不被徒弟气的,他不听我们的,很奇怪,所以一个人一个缘,一个人一个缘,佛祖他很行,也有跟佛祖无缘的,也是有,度不来,度不入门,所以佛祖有妙观察智,【能观察众生。是何种机。为说何种法。是随其机宜。施以教化。如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应。应以何身得度。即现何身。应以何法得度。即说何法。
又。诸佛称为无上医王。能医众生各种心病。】所以说法师也可以说我是医生,专门治众生的病。【如医师对症。开方授药。】授药,开这个药给他。【自可药到病除矣。】不是命除,药到命除,那是蒙古大夫,自然能够药到病除,【随机施化。为度生之唯一方法。】所以说做法师很难就是这样,以前我在讲经针对好几万个众生,中华体育馆,人家讲:这讲得太浅,现在我来讲这个《弥陀经要义》,是真正要讲佛法的,要深奥一点,我去看看,三楼没有人,二楼一半,四楼剩前面五排在桌子前写字而已,总共加起来不会超过四百个,真的要讲佛法,我现在真的要讲佛法,没人,讲什么比较多人,讲笑话比较多人,你讲整场,笑整晚,噢!那法师很会讲,讲这个,不晓得讲什么,没有一句听得懂,色就是空,空就是色,到后来傻傻的,不晓得在讲什么,回家睡比较比较有精神,真的要讲佛法,你不是说师父讲得太浅,现在真的在讲深奥,真的佛法就在这里,剩多少个?剩三、四百个而已,真正在修的,对不对?没办法,做一个法师有多难?根本就很困难,人家只爱听故事,听笑话,笑话讲完那要讲什么,不知要讲什么?当然讲佛法,现在真的在讲佛法你就不来,真的要让他开悟,要让他往生,他就不来,对不对?所以回去多少邀几个来捧场,不然没有人,再多讲两个月要关门,没人,太深奥,这个时候还不够深奥,到后面寂而常照,照而常寂,那不是读大学你就听得懂,后面你就知道了,现在这里还很简单,现在还很简单,讲到四土那个地方,寂而常照,照而常寂,你想想在佛学院上课,以后要当法师的,你想想看讲这本讲到那里摸不着头绪,当法师的书都读很多,光是讲净土四土而已就摸不着头绪,不要说你们,所以不要高兴得太早。底下,随机施化,为度众生唯一办法。【如不净错施于炉鞴。】错施就是方法错误。【数息不利于冢人。】冢人就是守护坟场的,意思就是说不净错施于炉鞴(bèi:古代的鼓风吹火器),就是说那炉鞴,以前有风箱,炉鞴,就是风箱,以前若在打铁的时候都有灌风,嘘,嘘,你知道吧!风,灌风,以前没有电,电,风扇一吹,噢!风就一起旋转,它没有这样,以前都是用手拉,手要拉,知道吗?你曾看那个西部的快枪侠,人家西部用那个马蹄,做那个马蹄,或是做那个枪,本部快枪侠在烧那个,烧铁,红通通的那种,风箱,这炉鞴就是风箱。现在佛的徒弟教错方法,在风箱那个地方的工人教他修不净观,现在教这个守护死人的,守护坟场的才教他数息观,不净观就是观我们四大,死的时候虫,观察我们大便、小便,大肠、小肠、血,观这个肮脏,观不净观,观这个冢人,冢人就是说管理死人,数息不利于冢人,他在看守死人,你才教他数息观,【皆不能受益。】就是说修很久都不会得道,你要守护那个风箱,嘘……,阿弥陀佛,守护死人那个要叫他修不净观,他常常看死人,你教他数息观怎么对,对不对?你教他要用……,守护死人要跟他讲不净观,每天看死人快腐烂了,棺材掀开没有烂,所以我说若要看不净观要什么才会刺激你知道吗?埋下去一个月,或是二个月,都烂一半的,虫正在啃的时候,棺材把它打开,马上开悟,真的,你若人死还不会恐怖,人死怎么会恐怖,你就要棺材埋下去二个月,三个月,还没有烂,棺材挖下去打开,臭味逼人,腐尸的臭味,你立刻会觉得这个结婚,这个男女,你马上就了解确实要修行,确实要修行,这色身肮脏,不净,而且不能让我们得到快乐,有这个色身是痛苦的,马上就觉悟,哪一个多美都一样,都一样,以前杨贵妃、貂婵、王昭君,而今呢?跑到哪里去了,没有了,多美,所以说修行方法一定要对。
底下就解释:【昔有二人。】过去有二个人,【投佛出家。】跟随佛出家。【一是】,这个字错误,这个是掣,掣,这个不是“製(制)”,这个底下这个字应该是错误,一个制,底下一个手,一个手,…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讲义 第一卷》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