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講義 第一卷▪P33

  ..續本文上一頁等覺的菩薩,等覺,等覺就是平等,等覺就像佛了,已經像佛但是不是佛叫做等覺,他的地位已經是快跟佛平等了,但是還差一等,所以叫做等覺,等于是佛的覺悟,佛的大覺但是還不是叫做叫做等覺,譬如十四的月亮比十五的月亮還差一等。【惟佛自覺覺他覺行圓滿。是爲叁覺圓。萬德具。超九界以獨尊。堪稱世尊。】九界全都尊重這叫做世尊。

  【解】說者,悅所懷也。佛以度生爲懷,衆生成佛機熟,爲說難信法,令究竟脫。故悅也。

  【講】悅所懷者。】什麼意思呢?【乃暢悅所有懷抱。(即佛心懷抱負也。)】悅所懷,【佛惟以度生爲懷。今衆生成佛之機已熟。可以爲說。】可以爲他說法。【念佛成佛。難信之法。】我們沒有看到極樂世界也沒有看到阿彌陀佛,沒有看到觀世音,沒有看到大勢至,全都沒有看到,但是你只要相信一心念佛就能到極樂世界,你跟誰講,誰要相信,每個都說:那都是騙人的,佛祖都騙人的,大家都在講:那種都是烏托邦。不是實在的,那是佛製造一個空洞的世間,要引誘衆生方便度衆生而已,不見得有極樂世界,講這句話要下阿鼻地獄,所以念佛成佛,這是難信之法。【令得究竟脫離分段變易二種生死。】分段這是凡夫,六道凡夫的生死,變易這是菩薩的生死,要如何解釋呢?分段生死就是說衆生一段、一段的生死。舉一個例子說人活著,這個人活叁十歲就死,這一段,一個階段,這個人活到八十歲就死,這個人就活到一個階段,分段生死,分段生死,天人他的生命雖然很長,但是也有一個階段,有一個階段,有一個階段,分段就是一段、一段,這只狗活叁年,暈只狗的生命就是叁年,一段、一段的生死,變易本來就不是生死,但是菩薩的心,菩薩的心還是法執,還有微細的這個法執,微細的法執他斷掉一個煩惱他這個莊嚴心就又産生,更大的莊嚴,放更大的光明,實在是沒有這個生死,但是方便,所以變易生死,把筆拿起來,心境的改變叫做變易,心在改變,煩惱去掉,法執慢慢地去掉,這叫做變易,實在是沒有生死,只是他的心在慢慢、慢慢去掉,變化這個煩惱去掉一直到成佛,等覺菩薩,所以他這個色身就是說:咦!你看都是這樣莊嚴身,你若去年這個惑,他的色身又更大尊了,光明就更加發出來,像初地菩薩。咦!又去掉這個法執,就變二地菩薩,色身又更大,色身一直變、一直變,當下就變,當下就變,其實實在沒有生死,心境變報身就變,色身就變,所以方便說叫做變易生死,實在是沒有生死,所以分段是凡夫,變易是菩薩,方便講有變易生死,【故悅也。】就是歡喜,諸佛菩薩他會歡喜,歡喜要做什麼?就是要來度衆生,叫做悅所懷。【

  此二節解。即解成佛說法二事。如本經後文。佛呼舍利弗而告曰:】佛就對舍利弗這麼說:【當知我于五濁惡世。行此難事。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翻譯成中文叫做無上正等正覺,無上正等正覺,沒有比這個更高,無上,正等,正確的,沒有一個跟他平等的,無上正等正覺,這是無上正等正覺,沒有一個比他更行,大徹大悟的一個聖者叫做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此成佛難)爲一切世間。說此難信之法。】什麼難信呢?【(持名念佛)】就能往生,就能解脫,就能夠成佛,【是爲甚難。(此說法難)佛說此經。能爲甚難希有之事也。】非常地困難,非常地困難。【

  【解】阿彌陀,所說彼土之導師。以四十八願,接信願念佛衆生生極樂世界,永階不退者也。

  【講】阿彌陀。】阿彌陀佛【是本師所說。】我們這阿彌陀佛要念得清楚,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不是像我媽媽在念的,阿彌陀陀,阿彌陀陀。我沒教她這句她怎麼自己編這句出來,誰知道,阿彌陀佛,不是阿彌陀陀,阿彌陀陀,《大悲咒》,說貼壁紙,很嚴重,看這音差多少,你回去要念《大悲咒》,念什麼貼壁紙,慘了,念得還真諧音,啊!貼壁紙就好了,慘了,音要念得准,大悲咒不是貼壁紙,阿彌陀佛,不是阿彌陀陀,阿彌陀是本師所說,【彼西方極樂世界之導師。導是引導化導。彌陀過去爲轉輪聖王。】轉輪聖王過去我們也有講過了,轉輪聖王就是軍隊強盛,而且美女如雲,國家富庶,那麼這個人才濟濟,國家很強盛,就是我們現在所講的很強盛國家的國王,轉輪聖王簡單講就是這樣。【于世自在王佛會下。聞法出家。發四十八種大願。】發四十八大願。這在這個《無量壽經》裏面就有講四十八大願。【第一願。國中無有地獄。】這國中不是小學、國中、高中那個國中,是極樂世界無地獄,極樂世界無【餓鬼。】極樂世界無【畜生。】極樂世界無惡道,啊!你想想看!無地獄、餓鬼、畜生【叁惡道。】你想想看,看有多好,看有多好,所以極樂世界就不怕鬼,它沒有鬼,怎麼有什麼餓鬼道,沒有鬼。【乃至第四十八願。他方菩薩。聞佛名號。即得第一。第二。第叁法忍。】法忍就是無生的法忍,證悟到無生,無生。【總之以四十八願。成就極樂依正莊嚴。】依報就是環境,正報就是生命跟他的壽命,身體跟他的壽命。【接引信願念佛衆生。生彼世界。永階不退者。】永遠不會退,【即永遠登不退地。而直趣佛果也。】直接到佛,成佛。【不退有叁。一位不退。】什麼叫做位不退呢?【趣入聖流。】到極樂世界他就是入這個聖人裏面,絕對不會再退下來凡夫,【不退墜凡夫地。二行不退。恒常度生。】他到極樂世界他這個修行就不退了,不是像我們娑婆世界今天修明天沒時間,就沒修,今天有時間《大悲咒》一百零八遍,明天沒時間剩下叁遍,再後天沒時間,欠佛祖,跟佛祖請假,極樂世界沒有這樣,只要你往生到極樂世界修行就不會退了,不用擔心聽經聽不懂,不用擔心智慧不開,也不用擔心你遇到惡的因緣,我們現在這個……,你我們當師父的每天都有這種可聽。師父!我很想修行,我先生阻礙、障礙我,說我若到文殊講堂要扭斷我的後腳筋,要不然就包袱整理、整理,去、去,跟著慧律法師去。師父!這業障怎麼這麼重,講了就哭泣,真的,講了就哭泣,我們要拜個佛,念個佛,所以這個男人也是很不講道理你知道嗎?我們說女人很不可理喻,有時候男人也很不可理喻,你是要太太討客兄(紅杏出牆),跳舞,胡搞亂來比較好,還是讓太太拜佛,吃素食,她還會約束自己的行爲,每個男人都要讓太太去拜佛,誰要讓太太亂來,就兩種情形,我這個時候,晚上你們在看電視,我要去聽經哪裏不對,有時候我覺得男人也很奇怪,他太太來拜佛、仿佛這是好事他爲什麼不讓她來,我就想不通,討客兄(紅杏出牆)不好,對不對?打麻將,……,不好,擲骰子,不好,賭博,玩大家樂,六合彩,這又不好,太太來拜佛哪裏不好我想不通,後來打聽出來就是他太太很美,怕他太太來出家,他沒有太太,後來一問之下是這樣,所以有看到很多這樣的,所以她現在要修行就很困難,很困難,行不退也是非常困難,恒常度生,【不退墜二乘地。】我們若在度衆生我們到極樂世界,我們會持續不退,能夠常常度衆生,而且不會再退轉到聲聞和緣覺。【叁念不退。】啊!這更加難。【任運增進。】到極樂世界你每一念一直向佛,【證入如來地。】證到這個如來地,這經典在講,這經典講,說:若我們往生極樂世界每一念就是清淨,我們想要染汙,要造業,要煩惱都不可能,不可能,不可能,這就是到極樂世界他就固定了,絕對念不退,不是像我們現在拜個佛,家裏遇到誰死了就怨怎麼沒有保佑,哪裏是真的,又沒有保佑,退道心了,這念就退道心,馬上就退了,我們這不同,到極樂世界不同,到極樂世界你要讓他當凡夫都不可能,若到極樂世界要煩惱都不可能,我們現在就是說要動到一念清淨心是很困難,娑婆世界,娑婆世界要修煉,要動到一念清淨心很困難,到極樂世界剛好相反,要動到一個煩惱心都不可能,所以叫做極樂,非常地快樂,無界限地快樂,你無法形容地快樂的程度到什麼程度,你無法形容,所以一定要到極樂世界,證入如來地。【凡生極樂者。皆得叁不退地。】就是阿鞞跋致,阿鞞跋致就是我們經典在講的叁不退,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本經雲:衆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即不退轉地)故曰永階不退。非獨上品不退。乃至十念功成。】就是說……,意思是說不是只有上品上生不退,乃至造惡業,臨命終造這個五逆十惡罪,臨命終發一個願來忏悔要再往生極樂世界,臨命終要念佛還可以往生,你想想看!十念功成,佛的第十八大願,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十念,臨命終十念,看看,所以說【帶業往生之者。亦得不退也。】所以這本經,若沒有修這個《彌陀經》,沒有修念佛法門是傻瓜,世間人講的傻瓜,傻的要命。

  【解】梵語阿彌陀。此雲無量壽。】我們中國話叫做無量壽。【亦雲無量光。要之。】簡單講叫做要之,簡單講就是……,簡單講就是【功德、智慧、神通、道力、依正、莊嚴、說法、化度。一一無量也。】一一無量也,一一無量也。有的人他在看這個經典他不懂,他看經典,說:師父!怎麼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怎樣才七而已?我說:你就不了解,看這經典就是可憐,人家這七的意思,七的意思就是一個圓滿,圓滿的數目,比如說我們講七星劍,一個星期有七天,做七、二七、叁七、這七就是一個圓滿的數目,所以在《彌陀經》裏面全都講七,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這都七,七就是循環,七乘七,七七,四十九,49再乘七,再乘7,再乘7是無量的意思,無量的意思,所以你若看經典不懂的人就不了解。飯食經行(,飯食經行,還至本處),還至本處,還至本處在哪裏還,就是本性的意思,回到本性的意思,供養諸佛,回來,還至本處,就是我們的本性,本來就沒來,怎麼有去呢?我們講黃色黃光,青色青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這是什麼意思?這就是基本色,基本的色彩,青、黃、赤、白,這是色彩的根本,若有學過美…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講義 第一卷》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