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人,爲他鑽七孔的這個人是從哪裏來,他的七孔誰爲他作的,這就是跟上帝在創造天地萬物一樣矛盾,所以爲什麼我們說基督教、天主教,其他宗教它沒有究竟法,它本身的道理矛盾你叫我如何相信上帝的東西,我從小不是信仰佛教,我跑到基督教堂,基督教堂去研究聖經,他說上帝創造天地萬物,那麼換我問你上帝站在哪裏在創造天地萬物,他站的地方誰創造的,上帝站的地方誰在創造,這無法解釋,難道不是這樣,這根本沒有辦法解釋嘛!上帝創造天地萬物,上帝站的地方誰創造的,你說上帝是萬能的,怎麼不把這個世間化作和平的世界,我們每天在戰爭,你注意看看,這教宗,他現在若看到貝魯特在戰爭,他就向全世界的人祈福,一祈福,菲律賓就打仗,內亂,這種東西你即使基督教,怎麼解釋都不通達,你每天在祈禱,每天國家在戰爭,這若佛教講的,呀!那太簡單,爲什麼會戰爭?很簡單,衆生愚癡,沒有智慧,具足貪、嗔、癡,有執著,對不對?一句話就每樣都解決了,共業所感的東西,這是我們大家所造的業,業感的東西,每一個人的心在改變這天地就在改變,天地就在改變,所以你不曾聽過一句話,陽間未亂的時候陰間就先亂了,我們這個陽間若要戰爭的時候陰間就先亂了,陰間就先亂了,人的電波就跑到陰間了。(我們跟這個美國斷絕邦交的時候,大家吵鬧不休,我們跟中美斷絕邦交的時候,異國好像六十九年是不是?六十七年,好像不對吧!六十幾年,我刻是六十八年,明天要斷絕邦交,宣布要斷絕邦交,今天就發生大地震,整個搖晃,震得很嚴重,他們說:這是什麼原因?我說:明天絕對有大事情。)衆生的這個心有憤怒,憤怒,所以有一種力量出來,出來,天地就改變,因爲這天地的依報是隨我們的心在改變,衆人的恨心的力量,只要讓這個人死,這個人很快就死了,萬夫所指,無病而死,這跟儒家的思想一樣,共業所感,這個人常常被人罵,罵久了沒生病都要死,每一個對他産生一種電波的攻擊性的這個人活不久,活不久,活不久,所以說我們這個佛教的道理就是很圓融,無懈可擊,所以學這個理工的人,他就對佛陀五體投地地佩服,學這個理工科的人,對這個佛祖的教理絕對是五體投地地佩服,無懈可擊,你會想怎樣一個人在兩千多年前,他能夠了解這麼深奧的物理學,這麼行,你怎樣坐著想你都想不透,我們現在在講這個電子、質子、中子,在兩千多年前佛就講到鄰虛塵,《俱舍論》裏面,你若翻過《俱舍論》,我們現在最多是研究到這個電子、質子、中子,對不對?到現在我們研究到中子核的碰撞,碰撞,這是他最厲害的地方,科學家最深奧的地方,佛在兩千多年前就將一根毛,將我們這一根毛分作四百九十幾塊,發尖的地方,不是一根頭發切成四百九十幾塊,五百塊,不是這意思,是一根頭發抽起來剖成四百多塊,你有辦法嗎?兩千多年前沒有科學的知識,佛一直開示、一直開示,到後來叫做鄰虛塵,到後來叫做鄰虛塵,是肉眼看不到,就是我們眼睛。元素在宇宙當中在流動,眼睛看不到,我們跟以前的人講,以前的人都不相信,現在的人有這個儀器,搜集空氣中化驗裏面有金屬,你看這個佛有多行,那就真的行到無話可說,那不只是無話可說而已,因爲這個物理學我在建中也讀叁年,在大學也讀這物理的東西,看到這佛經我會怕,佛祖的智慧嚇死人,你無法……,你用任何形容詞你都無法了解,佛爲什麼能夠了解這種東西,這種東西還得兩千多年後我們用儀器才看得懂,兩千多年前他就能夠用一根毛分成四百多根,這樣講出那個理論出來,所以看到佛望塵莫及,沒辦法,沒有哪一個宗教有辦法解決我們人生,沒有一個宗教,讓我們這樣心服口服的佩服這個釋迦牟尼佛,確實是唯有佛教,唯有佛教,所以走進來的人是福報,若走出去的人是業障,真的,所以你們要很歡喜走進這佛門,確實行,佛祖確實行,因此人憐而鑿之這句話就矛盾了,什麼人憐而鑿之,這句話就有問題了,意思就是說一切人都離不開這個數據的觀念,不是正就是負,都是對立法的存在,都是産生哲學上的矛盾,所以佛祖在講我們人是誰創造的,沒有人創造,無始劫以來妄動,一念妄動,妄動就造業,業就絞動業引起這個山河大地虛妄的世界,所以我們晚上在睡覺的時候黑漆漆,沒有智慧,晚上睡覺在做夢都沒有色彩,也不曾看到什麼光,也不曾夢見極樂世界,爲什麼?無明遮住,這個無明遮住不是一個明心見性的人,他沒有見到本性的人,他所看到的東西就是虛妄的轉動生滅法,虛妄轉動的生滅法,一刹那間在變化這個心態,在每一念的生滅法裏面又産生執著,所以他肯定他自己的看法,主頁的意識蘊藏著無量無邊的智慧,所以我們人是一種欺騙自己的動物,明明這種事情是錯誤的他就一直要隱藏,你摸自己的良心,你明明知道我這句話是妄語,是欺騙衆生,沒有良心的話,他爲了保護自己他也要害死別人,所以說衆生就是什麼東西,人家說:我念佛,仿佛念一念,念這麼久怎麼不曾看過阿彌陀佛的光,我們說阿彌陀佛的光遍十萬億佛土,那我現在問你這電燈有沒有光?你看裏面有沒有光?沒有,裏面爲什麼沒有光?遮住怎麼會有光?不是光不會亮,它自己遮住光怎麼射得進去,這遮住的意思就是無明,就是執著,就是要保護自己,事實上世間上要保護自己的人就是最不懂得保護自己,他爲了保護自己就造業,騙人、欺人、唬弄人,要讓別人死,要自己活,要自己活就愈活愈沒有智慧,遮住,永遠籠罩在自己的無明,這樣聽得懂嗎?不是佛經不普照你,普照也沒有用,你遮住,佛經怎麼有效,佛來你也沒有辦法,電燈也在照,我也看到光,他在裏面就沒有看到光,他是怎樣?所以說佛沒有離開我們的心,我們的心就是在佛,只要你把蓋子掀起來,OK!這樣就OK了,這樣聽得懂嗎?(衆鼓掌)這麼簡單的東西,所以說我們這東西掀起來就老實,不可以犯妄語戒,不要講謊話,不可不對的事情一直要爭到贏,尊師重道,絕對服從師父的教導,你想想,心地光明,不造口業,哪一個修行不會成功,爲什麼人家修行要搞二、叁十年,對不對?根本不用那麼久,簡單,掀起來就OK了,這很簡單的東西,就是老實,信心具足,清淨,不要聽到幾句……誹謗一下,啊!沒有信心了,我們這信徒就是這樣,信心不夠就是像風中的沙,空中的毛,毛道衆生,在《大乘起信論》裏面講毛道衆生,這支毛浮起來,風若吹起來,浮起來,就像學佛的人來皈依這個師父皈依完,啊!這個師父很好,很行,一直贊歎他,一直贊歎他,現在外面的人若在講這個師父怎樣,唉!怎麼這樣,又沒信心了,又皈依別的法師,現在人家又誹謗那個法師,他又跑回來,現在又跑回來,他又聽到是非,又跑過去,叫做毛道衆生,這種衆生就是說他心永遠不定,他要找道場要找一輩子,找善知識要找一輩子,他不會成就,我們要怎樣修行呢?我發現這個善知識,講的是正法,沒有偏,我說……,社會人講的下賭注,我這輩子就下賭注,因爲他講的知見正確,我何必跑來跑去要找什麼,這樣對師父信心夠,對道場的信心夠,你再什麼人講什麼他的心絕對不會改變,他不會煩惱,我告訴諸位,說:師父有修行沒有修行,這是我的事情,不是你的事情,你有沒有修行是你的事情,我也不用替你煩惱,今天你百年之後,你要臨命終的時候,叫師父爲你助念,那我問你,你得保證你百年之後我有辦法在你身邊,若你坐飛機,咻!碰!連念都來不及,你要念什麼,怎麼來得及,對不對?難道不是這樣?對不對?總而言之修行就是要靠自己,知道嗎?你吃飯我不會飽,我吃飯你也不會飽,當然你若是有那個福報,你要死的時候打個電話給我,我就去爲你加持,不然就名字寫一下,爲你回向一下,所以我們人不要有一種依賴,一定要修到自己有辦法控製自己,因此個人做個人負因果,不要幹預別人就是這種意思,我有修,我今天即使沒有修行,也跟你沒有關系,對不對?跟你有什麼關系,你講來我聽看看,你講,跟你有什麼關系,難道因爲我沒有修行你就不能往生極樂世界嗎?對不對?因爲你沒有修行我主不能往生極樂世界嗎?沒有這個道理,我吃飯你不會飽,你吃飯我不會飽,難道不是這樣,所以個人修個人的,你就了解學佛就是要升華自己,要管束自己,約束自己,使自己趨于一種大智慧的狀態,度衆生隨緣,修行盡分,度衆隨緣,隨緣,因此對叁寶有信心就是說這個人講的是正法,沒有偏,你不要用生命下賭注,就是這樣子,就是這麼簡單,我看太多,出家十年看不夠嗎?今天來這裏信一信,明天跑那間道場信一信,那個法師比較行,後天再來這裏信一信,那個又比較行,又聽到是非又出來,你問他皈依拜十多個哪一個是法師,不知道,不知道,亂七八糟,因此我們人可憐,毛道衆生,信心不具足,他不能用生命下賭注,當然他在學佛他就浪費他的生命,跑來跑去,跑來跑去,我勸告諸位!你若覺得這間講堂不錯,師父又普通,就可以安住下來,這樣就安住下來,東奔西跑到後來是你們死不是我死,我是已經沒有問題,看經典,自己也了解,我也不用靠你們,靠你們講給我聽,太陽打從西邊出來,你東奔西跑是你損失不是我的問題,你今天有來聽是你得到,你有來聽沒有來聽我是不增不減,你聽得懂嗎?你來我增加什麼,哪有?沒有,我有得到什麼?最多多了五百塊的贊助,對本性不增不減,你今天你沒有來聽我減少什麼,沒有,最多少五百,大不了就這樣而已,哪有減少什麼東西,所以你要考慮清楚,在你的生命當中,記住!古人,有一個哲學家,我覺得他對這個宗教的定義,我認爲他這個定義是非常好,什麼是宗教?可以用你的生命下賭注的這個就是宗教,用你的生命下賭注的,我們做生意都舉棋不定,學佛不可以,你知道這條路一定要走,生老病死一定要走,用生命下賭注,下賭注,放心…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講義 第一卷》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