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講義 第一卷▪P52

  ..續本文上一頁,不會牽到地獄去,所以說你們要有信心。底下,七竅有而混沌死,七竅有而混沌死。【有其名。而無其人。故爲寓言。佛說西方極樂世界。是實有。非寓言。亦非理想。故曰信事。】意思說要相信確確實實有一個極樂世界。信理:

  【解】信理者。深信十萬億土。】十有萬億土。【實不出我今現前。介爾】把筆拿起來,介爾就是微波、微細。介爾就是微細的【一念心外。】介爾一念心外。【以吾現前一念心性。實無外故。

  【講】信理者。以法界(即實相真心)爲理。】《華嚴經》講的一真法界,就是我們這個真心,我們的本性以法界爲理。【深信十萬億土。無量事境。實實不出我今現前。介爾一念心外。介爾者。微小之謂也。】微小的意思。【以吾人現前一念心性雖然微小。體即法界。】我們的本性這體就是我們的本性,我們的本性就是我們的法界,法界就是我們的本體。【本來廣大周遍。實無有外。喻如虛空廣大周遍。虛空無外。一切世界。皆在虛空之內。】皆在虛空之內。【心性廣大周遍。心性無外。極樂即心內之極樂。故曰不出。】簡單講,若是就理體來講,我們的本性盡虛空遍法界,就整理來講有無量無邊的莊嚴的世界,無量無邊的莊嚴世界是事相,但是不出我們的心,我們的心雖然是一個絕對的理性,但是離不開這個事相,這叫做事理圓融。

  【解】又深信。西方依正主伴。皆吾現前一念(心中)所現影。全事即理。全妄即真。全修即性。全他即自。我心遍故。佛心亦遍。一切衆生心性亦遍。譬如一室千燈。光光互遍。重重交攝。不相妨礙。是名信理。(以法界爲理。)】你們先放下這個注解,你先聽我身你們解釋這個你才有辦法了解。深信,又深信,西方極樂世界這個依報跟正報,離就是阿彌陀佛,伴就是諸菩薩、聲聞、緣覺,皆是我們現前一念心中所現影,當然我們這個心既然是盡虛空遍法界,包含一切的法性,包含一切的宇宙虛空,當然極樂世界依報、正報主伴,也是我們現前一念心中所顯現出來的這個影像,一樣,全事即理這句話意思是說所有的事相當下就是本性,比如說我們這個色身是真的東西,這個色身是怎樣來,造業來的,造業是怎樣來,本性迷了,一念不覺,無明,無明造什麼業呢?造這貪、嗔、癡的業,業絞業有這個果報,有這個報應,所以它雖然是事相,這個色身,但是當下你若了解,悟到,當下就是我們本性顯現出來的色身,不是在外面的東西,爲什麼在外面?因爲我們執著這個色身是內,那個是外,其實內、外都是本性顯現出來的東西,因爲我們有執著,所以有對立性的東西,有虛空,有事相的東西,我們若悟到這個本性的時候,當下這個心就是一切的事相,一切事相當下就是我們的心,所以說全事即理,把筆拿起來,全事即理就是說當你在事相上悟道的時候,當下就是你的本體,所有的事相你悟道,即理就是當你悟道的時候,當下,即,當下就是理,所有的事相當下就是理,簡單講就是說你今天你雖然念佛,拿一串念珠在念佛,是事相,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咦!念久了你沒有妄想,你就是了解佛性的東西,你就是悟到這個本體,所以全事即理就是說所有的事相當下,即也可以解釋說當下就是理,也可以叫做悟道,當下就是我們的本性,全妄即真,所有的虛妄都不能離開我們的本性,爲什麼呢?這是我們的業所顯現出來的,業不離我們的心,心不離我們的本性,當然虛妄不能離開真,當然我們這個虛妄不能離開我們這真的本性,舉一個例子來說,無量無邊的水撈起來,這個水相一直撈起來,我們看這個水,海水波浪這麼多,波浪不能離開海水,難道不是這樣,所有的波浪都不能離開海水,波浪是虛妄的東西,海是真實的東西,全妄即真,這個波浪若讓它平息當下就是我們的水,一切就是我們的水,全修即性,所有的修行,你悟道,當下就是我們的本性,你拜忏也要用我們的本性去拜,你念佛也要用我們的本性去念佛,你今天恭敬叁寶供養都要用什麼?用這個本性,意思就是說全修即性,意思就是說所有我們的修行當下就是我們的本性,這句話全修即性就是全事即理,這句話意思是完全一模一樣,全事即理,全妄即真,全修即性就是說所有的修行,就是我們的本性顯現出來的東西,我們若悟到這個實相,空性的這個道理,我們就能夠隨緣不變,不變隨緣,隨一切緣,但是你一切修實在是無修,雖然你沒有修,當下就具足智慧,就是在修,所以佛度無量無邊的衆生,實無衆生可度,《金剛經》在講的,佛度無量無邊的衆生,實在是無衆生可度,爲什麼?衆生都是五蘊所作的,四大皆空的東西哪有什麼衆生呢?所以衆生相都是虛妄的東西,都是刹那間在分別的東西,執著的東西,所以你覺得有這衆生,有我相、人相、衆生相、壽者相,這也是因爲這樣,所以全修即性是什麼?要悟到所有的修行,當下就是我們的本性的修行,當你悟到實相就是,全他即自,全他即自就是說所有我們顯現出來在外面,不離我們的自性,不離我們的自性,所以我們在講度無量無邊的衆生,實在解釋就是說我們的煩惱也無量無邊要度它,所以說自性衆生誓願度,就是度我們刹那間在變化生滅的這個煩惱,的這個煩惱,所有的煩惱就是不離我們的本性,全他即自的意思就是說,心所顯現出來的外面虛空一切的衆生,都不能離開我們的本性,意思就是說我的本性跟你的本性一樣,重重相疊,重重相疊,所以說全他即自,所有的在外的,他就是外,所有在外的都納歸到我們的自性來,我的自性跟你的自性一模一樣,但是因爲我們今天大家都迷了,你是你,我是我,所以說佛佛道同,因爲進入絕對的狀態它沒有任何的坐標,沒有任何的東、南、西、北,沒有任何的方向,沒有任何的時空,所以完全地清淨,本性自性流露出來,所以說諸佛菩薩佛佛道同,爲什麼佛佛能夠道同呢?諸佛菩薩爲什麼這個每一佛所講的法都一樣,因爲他已經進入絕對狀態,進入絕對狀態就是沒有二元論,他就不是對立,既然沒有二元,沒有對立,他所講的就是統一,就是統一,所以這個世間的紛爭避開不了,這個世間的紛爭是絕對跑不掉的,爲什麼?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就是等覺菩薩還有一品惑沒有斷,是不是?生相無明嘛!無始無明,根本無明沒有斷,所以衆生,阿羅漢都有意見不同,證到我空還有意見不同,何況我們這些凡夫哪一個意見相同,所以說是非不可免,是非不可免,報章雜志絕對沒有,哪一個是對的,沒有對的,凡夫講話沒有一個對的,就是爲了自己,爲了保護自己,全部都是殺傷別人,最好是讓別人死,所以說你若能了解這句,全修即性,全他即自,你就入大慈悲心了,意思就是傷到別人就是傷到我們的本性,知道嗎?爲什麼?我要讓你死,你要讓他死你發起這個念,你這個心就在煩惱了,我在想明天要如何千他,要如何讓他死,他還沒有倒你就要先倒,爲什麼?你發一個惡願,你要讓他難堪,你怎麼不發一個願,說:啊!我要原諒他,他愚癡,我原諒他,這樣我們不就很輕松,所以說全他即自,別人就是我們,我們就是別人,傷害到別人就是傷害到自己,這很簡單的道理,所以說佛有同體大悲心,同體大悲心,爲什麼?所有衆生就是他本性所顯現出來的,當然他就要憐愍衆生,所以佛就是進入絕對的東西,進入絕對的東西,因此我們若從佛教的道理看起來,噢!原來就是這樣,全他即自,我心遍故,佛心亦遍,我們的心盡虛空遍法界,佛的心也是盡虛空遍法界,可是又沒有重疊的線條,那不是數學跟物理重疊的線條,這個圓跟這個圓重疊,它有這個線條感,有這個層次感,佛心絕對的東西沒有點、線、面的東西,既然沒有點、線、面的東西,那就像一切衆生心性亦遍,佛心就是我們的心,所以說心、佛、衆生叁無差別,心、佛、衆生叁無差別,叁無差別,因此你若聽到這個道理你就很好過日子,無論你在公司上班,夫妻,或是你當學生,你都很好過日子,一切衆生就是我們本性所顯現出來的,這樣我們對衆生慈悲,我們就是對我們自己慈悲,在座諸位!衆生若要傷害我們呢?我們就認爲這就是我們的業,這就是我們的業,不要再結惡緣,不要再搞下去了,愈搞就愈深,愈無法修行,人家若攻擊我們,要讓我們死,我們就忍耐,一直忍耐,一直忍受,一直忍受,歡喜接受,這樣這個本性慢慢、慢慢就出來,慢慢、慢慢就出來,所以說實實在在在修行的人,他會觀照他的心,心就是我們的本性,心就是修行的根本,我們若進入一個暗的房間裏面,第一個要找什麼,找開關,找什麼?找這個開關,開下去,電燈就亮,一樣,你要修行你一定要先了解這個道理,修行的根本就是在觀照我們的心性,不是每天在那裏拜佛,不是每天在那裏持咒、念佛,當然這是很好,持咒、拜佛、念佛、拜忏這都很好,最重要你要觀照你的內心,二十四個小時裏面保持你每一秒都是清清楚楚,你每一秒都知道你在做什麼,這樣世間沒有一樣東西可以動搖你,雖然說我們還無法修行到佛的定力,但是你已經很好過日子,你已經是非常好過日子,非常好過日子,聽到這個,心髒病,他慢慢就會好,不然你光是氣就氣死,你光是氣這些衆生你就受不了,真的,我十年來我就是覺悟到這一點,覺悟到這一點,他要讓我們生氣,我們就偏偏不要生氣,所以我們常常說,記住師父的一句話,如果你不想倒,沒有一個人可以讓你, 倒,你要記住師父這句話,如果你不想自己煩惱,你不要把自己搞得很煩惱,世間沒有人可以給你煩惱,學佛就是這麼了不起,我不要煩惱,他就拿我沒辦法,我就偏偏不要煩惱,你要記得明天的事明天再煩惱,知道嗎?明天的事你明天再煩惱,叁年後的事情你叁年後再煩惱。有一個算命的告訴你兒子,你兒子十九歲會死,你兒子今年十二歲,從十二歲開始煩惱,煩惱到十九歲,剛好煩惱七年,若你兒子一定要死你多會煩惱,換我問你,你多…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講義 第一卷》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