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讲义 第一卷▪P52

  ..续本文上一页,不会牵到地狱去,所以说你们要有信心。底下,七窍有而混沌死,七窍有而混沌死。【有其名。而无其人。故为寓言。佛说西方极乐世界。是实有。非寓言。亦非理想。故曰信事。】意思说要相信确确实实有一个极乐世界。信理:

  【解】信理者。深信十万亿土。】十有万亿土。【实不出我今现前。介尔】把笔拿起来,介尔就是微波、微细。介尔就是微细的【一念心外。】介尔一念心外。【以吾现前一念心性。实无外故。

  【讲】信理者。以法界(即实相真心)为理。】《华严经》讲的一真法界,就是我们这个真心,我们的本性以法界为理。【深信十万亿土。无量事境。实实不出我今现前。介尔一念心外。介尔者。微小之谓也。】微小的意思。【以吾人现前一念心性虽然微小。体即法界。】我们的本性这体就是我们的本性,我们的本性就是我们的法界,法界就是我们的本体。【本来广大周遍。实无有外。喻如虚空广大周遍。虚空无外。一切世界。皆在虚空之内。】皆在虚空之内。【心性广大周遍。心性无外。极乐即心内之极乐。故曰不出。】简单讲,若是就理体来讲,我们的本性尽虚空遍法界,就整理来讲有无量无边的庄严的世界,无量无边的庄严世界是事相,但是不出我们的心,我们的心虽然是一个绝对的理性,但是离不开这个事相,这叫做事理圆融。

  【解】又深信。西方依正主伴。皆吾现前一念(心中)所现影。全事即理。全妄即真。全修即性。全他即自。我心遍故。佛心亦遍。一切众生心性亦遍。譬如一室千灯。光光互遍。重重交摄。不相妨碍。是名信理。(以法界为理。)】你们先放下这个注解,你先听我身你们解释这个你才有办法了解。深信,又深信,西方极乐世界这个依报跟正报,离就是阿弥陀佛,伴就是诸菩萨、声闻、缘觉,皆是我们现前一念心中所现影,当然我们这个心既然是尽虚空遍法界,包含一切的法性,包含一切的宇宙虚空,当然极乐世界依报、正报主伴,也是我们现前一念心中所显现出来的这个影像,一样,全事即理这句话意思是说所有的事相当下就是本性,比如说我们这个色身是真的东西,这个色身是怎样来,造业来的,造业是怎样来,本性迷了,一念不觉,无明,无明造什么业呢?造这贪、嗔、痴的业,业绞业有这个果报,有这个报应,所以它虽然是事相,这个色身,但是当下你若了解,悟到,当下就是我们本性显现出来的色身,不是在外面的东西,为什么在外面?因为我们执著这个色身是内,那个是外,其实内、外都是本性显现出来的东西,因为我们有执著,所以有对立性的东西,有虚空,有事相的东西,我们若悟到这个本性的时候,当下这个心就是一切的事相,一切事相当下就是我们的心,所以说全事即理,把笔拿起来,全事即理就是说当你在事相上悟道的时候,当下就是你的本体,所有的事相你悟道,即理就是当你悟道的时候,当下,即,当下就是理,所有的事相当下就是理,简单讲就是说你今天你虽然念佛,拿一串念珠在念佛,是事相,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咦!念久了你没有妄想,你就是了解佛性的东西,你就是悟到这个本体,所以全事即理就是说所有的事相当下,即也可以解释说当下就是理,也可以叫做悟道,当下就是我们的本性,全妄即真,所有的虚妄都不能离开我们的本性,为什么呢?这是我们的业所显现出来的,业不离我们的心,心不离我们的本性,当然虚妄不能离开真,当然我们这个虚妄不能离开我们这真的本性,举一个例子来说,无量无边的水捞起来,这个水相一直捞起来,我们看这个水,海水波浪这么多,波浪不能离开海水,难道不是这样,所有的波浪都不能离开海水,波浪是虚妄的东西,海是真实的东西,全妄即真,这个波浪若让它平息当下就是我们的水,一切就是我们的水,全修即性,所有的修行,你悟道,当下就是我们的本性,你拜忏也要用我们的本性去拜,你念佛也要用我们的本性去念佛,你今天恭敬三宝供养都要用什么?用这个本性,意思就是说全修即性,意思就是说所有我们的修行当下就是我们的本性,这句话全修即性就是全事即理,这句话意思是完全一模一样,全事即理,全妄即真,全修即性就是说所有的修行,就是我们的本性显现出来的东西,我们若悟到这个实相,空性的这个道理,我们就能够随缘不变,不变随缘,随一切缘,但是你一切修实在是无修,虽然你没有修,当下就具足智慧,就是在修,所以佛度无量无边的众生,实无众生可度,《金刚经》在讲的,佛度无量无边的众生,实在是无众生可度,为什么?众生都是五蕴所作的,四大皆空的东西哪有什么众生呢?所以众生相都是虚妄的东西,都是刹那间在分别的东西,执著的东西,所以你觉得有这众生,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这也是因为这样,所以全修即性是什么?要悟到所有的修行,当下就是我们的本性的修行,当你悟到实相就是,全他即自,全他即自就是说所有我们显现出来在外面,不离我们的自性,不离我们的自性,所以我们在讲度无量无边的众生,实在解释就是说我们的烦恼也无量无边要度它,所以说自性众生誓愿度,就是度我们刹那间在变化生灭的这个烦恼,的这个烦恼,所有的烦恼就是不离我们的本性,全他即自的意思就是说,心所显现出来的外面虚空一切的众生,都不能离开我们的本性,意思就是说我的本性跟你的本性一样,重重相叠,重重相叠,所以说全他即自,所有的在外的,他就是外,所有在外的都纳归到我们的自性来,我的自性跟你的自性一模一样,但是因为我们今天大家都迷了,你是你,我是我,所以说佛佛道同,因为进入绝对的状态它没有任何的坐标,没有任何的东、南、西、北,没有任何的方向,没有任何的时空,所以完全地清净,本性自性流露出来,所以说诸佛菩萨佛佛道同,为什么佛佛能够道同呢?诸佛菩萨为什么这个每一佛所讲的法都一样,因为他已经进入绝对状态,进入绝对状态就是没有二元论,他就不是对立,既然没有二元,没有对立,他所讲的就是统一,就是统一,所以这个世间的纷争避开不了,这个世间的纷争是绝对跑不掉的,为什么?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就是等觉菩萨还有一品惑没有断,是不是?生相无明嘛!无始无明,根本无明没有断,所以众生,阿罗汉都有意见不同,证到我空还有意见不同,何况我们这些凡夫哪一个意见相同,所以说是非不可免,是非不可免,报章杂志绝对没有,哪一个是对的,没有对的,凡夫讲话没有一个对的,就是为了自己,为了保护自己,全部都是杀伤别人,最好是让别人死,所以说你若能了解这句,全修即性,全他即自,你就入大慈悲心了,意思就是伤到别人就是伤到我们的本性,知道吗?为什么?我要让你死,你要让他死你发起这个念,你这个心就在烦恼了,我在想明天要如何千他,要如何让他死,他还没有倒你就要先倒,为什么?你发一个恶愿,你要让他难堪,你怎么不发一个愿,说:啊!我要原谅他,他愚痴,我原谅他,这样我们不就很轻松,所以说全他即自,别人就是我们,我们就是别人,伤害到别人就是伤害到自己,这很简单的道理,所以说佛有同体大悲心,同体大悲心,为什么?所有众生就是他本性所显现出来的,当然他就要怜愍众生,所以佛就是进入绝对的东西,进入绝对的东西,因此我们若从佛教的道理看起来,噢!原来就是这样,全他即自,我心遍故,佛心亦遍,我们的心尽虚空遍法界,佛的心也是尽虚空遍法界,可是又没有重叠的线条,那不是数学跟物理重叠的线条,这个圆跟这个圆重叠,它有这个线条感,有这个层次感,佛心绝对的东西没有点、线、面的东西,既然没有点、线、面的东西,那就像一切众生心性亦遍,佛心就是我们的心,所以说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三无差别,因此你若听到这个道理你就很好过日子,无论你在公司上班,夫妻,或是你当学生,你都很好过日子,一切众生就是我们本性所显现出来的,这样我们对众生慈悲,我们就是对我们自己慈悲,在座诸位!众生若要伤害我们呢?我们就认为这就是我们的业,这就是我们的业,不要再结恶缘,不要再搞下去了,愈搞就愈深,愈无法修行,人家若攻击我们,要让我们死,我们就忍耐,一直忍耐,一直忍受,一直忍受,欢喜接受,这样这个本性慢慢、慢慢就出来,慢慢、慢慢就出来,所以说实实在在在修行的人,他会观照他的心,心就是我们的本性,心就是修行的根本,我们若进入一个暗的房间里面,第一个要找什么,找开关,找什么?找这个开关,开下去,电灯就亮,一样,你要修行你一定要先了解这个道理,修行的根本就是在观照我们的心性,不是每天在那里拜佛,不是每天在那里持咒、念佛,当然这是很好,持咒、拜佛、念佛、拜忏这都很好,最重要你要观照你的内心,二十四个小时里面保持你每一秒都是清清楚楚,你每一秒都知道你在做什么,这样世间没有一样东西可以动摇你,虽然说我们还无法修行到佛的定力,但是你已经很好过日子,你已经是非常好过日子,非常好过日子,听到这个,心脏病,他慢慢就会好,不然你光是气就气死,你光是气这些众生你就受不了,真的,我十年来我就是觉悟到这一点,觉悟到这一点,他要让我们生气,我们就偏偏不要生气,所以我们常常说,记住师父的一句话,如果你不想倒,没有一个人可以让你, 倒,你要记住师父这句话,如果你不想自己烦恼,你不要把自己搞得很烦恼,世间没有人可以给你烦恼,学佛就是这么了不起,我不要烦恼,他就拿我没办法,我就偏偏不要烦恼,你要记得明天的事明天再烦恼,知道吗?明天的事你明天再烦恼,三年后的事情你三年后再烦恼。有一个算命的告诉你儿子,你儿子十九岁会死,你儿子今年十二岁,从十二岁开始烦恼,烦恼到十九岁,刚好烦恼七年,若你儿子一定要死你多会烦恼,换我问你,你多…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讲义 第一卷》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