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講義 第一卷▪P60

  ..續本文上一頁細將他解釋,等到後面講到依報跟正報的文中,再簡單,當略示耳,就是再簡單解釋一下,看“講”:

  【講】此結叁資。信願持名。(即圓頓妙行。)】叁資糧就是信、願、行,信、願、行,淨土叁資糧,【以爲一乘實教之真因。】以爲一乘實教的起因。【同居】淨土【。方便】淨土【。實報】莊嚴土【。】常【寂光】淨土【。四種淨土。以爲一乘圓修之妙果。宗者。具足因果。】具足因果就是說就有因果,因的當下就是有果報,意思是說你信願持名念佛,四種淨土就跑不掉了,具足,具足因果就是,因當下就是果。【今舉叁資之因。】叁資之因,【有因便有果。】有果必有果,【而四土之果。必隨之。】四種淨土的果,一定跟隨在後面。【故此經以信願持名爲正宗。】正宗分。【其四種淨土下。如文易知。

  五重玄義。第叁明宗講竟。

  

甲四明力用

  【解】第四明力用。此經以往生不退爲力用。】力用簡單講就是它的功能,它的力用,達摩祖師說:力就是功,用就是德,我們講力用,簡單講就是功德,它的功德是什麼東西,講力用有的人聽不懂,講力用人家聽不懂,簡單講他有什麼功德,簡單講就是這樣,此經以往生不退爲功德,念佛有念佛的好處,會産生一種力量,他的作用,他的功德,就是要往生,不退就是不退下來爲凡夫,我們經典講阿鞞跋致就是不退轉的意思,不退就是不退轉的意思。

  【講】先總標力用。即功能力用。達默法師。以力言功。以用言德。此經以往生爲功。以不退爲德。經中雲衆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譯不退轉地)。不僅上叁土不退。】上面的叁土就是方便有余土、實報莊嚴土、常寂光淨土,你就是凡聖同居土,【即同居土。】凡聖同居土簡單叫做同居土,凡聖同居土簡稱同居土,凡聖同居土【亦得圓證叁不退(釋在前)。既生彼國。即是最後身。可以入補處位。】意思是說你只要往生極樂世界,你當生你就可以成佛,簡單講就是這樣,一生補處,可以入這個補處位,補處位就是補佛的位,我們所講的等覺菩薩,在等待,候補的意思,候補,佛若入涅槃,補佛的位子,意思是說到極樂世界決定成佛。【疾趣菩提。】最快就趨向菩提了,最快,最快就圓滿佛果,這樣我們怎麼不要念佛呢?

  【解】往生有四土。各論九品。且略明得生四土之相。若執持名號。未斷見思。隨其或散或定。于同居土。分叁輩九品。】往生有四種淨土,四個國土,凡聖、方便、實報、常寂,各論九品就是每一個土都論這個九品的蓮花,意思是說凡聖同居土也有九品,九品就是上上、上中、上下品,中就是中上品、中中品、中下品,下就是下上品,下中品,下下品,凡聖同居土也這樣,方便有余土也是這樣,實報莊嚴土也是這樣,且,且就是簡單,且略,略明,簡單來說明,得生四土之相,現在要來簡單解釋,解釋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四土的相,現在講若是執持名號,沒斷見思二惑,隨其惑散,散心,或者是說定心,于同居士,分叁輩九品。

  【講】此下別明力用。】力用就是功德,往生極樂世界他的功德。【有往生四土。不退四義不同。】你往生淨土有四個土,但是四種不退就是第一念不退,第二行不退,第叁位不退,第四畢竟不退,所以不退有四義不同,【四土者。一凡聖同居土。二方便有余土。叁實報莊嚴土。四常寂光土。每土各論九品。】就是每一土都論斷這個上、中、下,上、中、下每一個上、中、下,又分作上、中、下,每土名論九品。【皆以念佛之勤惰。功行之淺深。而分品位之高下。】這句話簡單講你若是希望要往生極樂世界,要上上品,那你就要認真念佛,打斷這個妄想,所以說我們要發一個願:我就是要上品上生,取乎上僅得乎其中,取乎中僅得乎其下,意思說我們若發一個願要得上上品,這樣我們就精進念佛,至少還有中品,假設說我們若發一個願,我沒關系,我下下品沒關系,我會往生就好了,這樣連一品也沒有,你懶惰,懶惰,一百塊撿不到,撿五十,五十元撿不到,撿二十,意思是說極樂世界很簡單,所以都說:隨便,我下品也要去。對啊!你下品也要去,看你功夫夠不夠,這我也知道,所以不要發那個我要去下下品的,不要發這種願,要常常想:我要去上上品。這樣勤,精進念佛,讓你再差的也還有中品,不然就下品,每土各論九品,皆是以念佛,勤就是精進,懶惰,這個惰就是懶惰,功行之淺深,來分這個品位的高低。【且略明得生四土之相。若執持名號。未斷見思四句。】看他的散心,還是他的定心。【此先明凡聖同居土之相。極樂同居。與娑婆不同。娑婆此土。有六道凡夫。二種聖人。】這在最後一行,二種聖人,諸位!看最後一行,最後一行有實聖,第叁個字,第叁個字,實聖,再底下,二、權聖,實聖就是已經證到叁乘的聖果,聲聞、緣覺、菩薩,還沒進入涅槃,權聖這是四聖法界來示現人天道度衆生的,凡聖雜居的,所以說現在翻過來,有六道凡夫二種的聖人,實聖和權聖。【六道者。天道】看底下小字的,【(有叁界二十天)。】叁界就是欲界、色界、無色界,二十八天,欲界六層天,色界十八層天,無色界四層天。【人道(有四大部洲人)。】所謂四大部洲就是東勝神遊,南贍部洲、西牛貨洲、北俱盧洲,這在《十四講表》我們會講到,【阿修羅道】翻【(譯】成中文叫做【非天。】非天是什麼意思呢?有天的福報,但是【無天德故。】有天福卻沒有天德,阿修羅遍滿四生,四生就是【有胎卵濕化四生)】這是阿修羅,阿修羅【。地獄道(有八寒八熱等。多種不同)】總共十六,【。餓鬼道(有叁品九類)。】多財鬼,少財鬼,無財鬼,還有分作九類,那麼爲在《十四講表》裏面都有,【畜生道】畜生我們就比較清楚了,【(有胎卵濕化鱗甲羽毛)。後叁名叁惡道。阿修羅。善惡雜修。人天爲善道。】什麼叫做【二聖者。】我們剛才有講二種的聖人。【一實聖。即已證叁乘聖果。】聲聞、緣覺、菩薩。【未入涅槃者。二權聖。即四聖法界。示現人天等道度生者。凡聖雜居。故名凡聖同居土。極樂此土則不然。雖有凡夫。純是念佛淨業得生。非是有漏業感。】極樂世界就不是這樣,雖然有凡夫但是極樂世界凡聖同居土全都是念佛,淨業往生的,不是有漏業感的,簡單講就是我們這個娑婆世界,這個凡聖同居土跟極樂世界凡聖同居土,是大不相同,大不相同,人家極樂世界凡聖同居土凡夫跟聖人,雖然他是凡夫而言,但是都是淨業往生才可以去,不是有漏的業感。【但有人天。】意思是說極樂世界有我們人跟天道,【無四惡趣。】四惡就是地獄、餓鬼、畜生跟修羅。【亦無四空。外道。魔王等天。】到極樂世界就是全部善知識,究竟不退,全都不用害怕聽到什麼是非,全都沒有人要把你搞垮,都要成就你成佛的,沒有人要把你搞垮的,不是像我們這個娑婆世界這樣,做個法師差點被搞垮,幸好柿子很粗(基礎好),不然馬上就倒了,所以說這個世間,我到今天我活到叁十七歲,我覺得這世間就已然很沒意思了,真的,這世間我就覺得不曉得什麼叫快樂,也沒什麼所說的希望,沒什麼希望的意思是說我的心沒什麼很特殊的,我將來要做什麼、什麼,我都沒有這種心,我只希望大家能夠好好念佛,照常這樣講經,出家體會十年我也體會很深、很深了,在娑婆世界壞人很多,良心被狗咬了,講話哪一個摸著良心在講話,所以說有信心的就來,極樂世界就不同了,極樂世界大家都很有修養,沒有人違逆你,也沒有人誹謗你,沒有人阻礙你的修持,只有一直精進,一直精進,所以我沒有當祖父,我度這麼多衆生,光憑這個功德就可以往生,好了,再活下去也沒什麼意思,已經度超過十萬人,聽錄音帶,估計也有叁、四百萬人在聽,對不對?外國不要算,光是臺灣就有好幾百人在聽錄音帶,所以有人因此入佛門,這樣我的任務完成了,到有一天我要回去我再叫你們來爲我助念,真的,這世間不曉得你們的看法如何,至于我,我的看法:一時一刻都待不下,時一刻都待不下,沒什麼意思,不知道你有沒有感覺,你覺得這世間有什麼意思,不曉得,對不對?因爲我們人若透視這個世間就是這樣,今天唯一很安慰就是說我們大家有一個共修的道場,讓大家來了解人生宇宙的道理,這樣師父活著比較有意義,因爲衆生要活,我就得要繼續活,就是這樣,不然早死跟晚死沒什麼差別,我覺得沒什麼。底下,【純入正定聚。無不定聚。及邪定聚。】這個佛經,唯識學將這個衆生分作叁類,這個聚,把筆拿起來,這個聚就是類的意思,把同類的聚在一起,將同類的聚合一起,意思是産衆生分作叁類,第一類就是正定聚,第二類就是不定聚,第叁類叫做邪定聚,簡單講衆生分作叁類,就是正定一類,不定一類,邪定一類,所謂正定聚,這個正定就是不退的意思,正定就是不退,不退的意思,就是說不再退墮,不會退墮惡緣之處,不會再落下來,出世在惡緣的地方,像我們這個娑婆世界惡緣比善緣多,這個娑婆世界全都惡緣比較多,誰要成就你的道業呢?誰要幫忙你了生死呢?誰要幫忙你修行還要贊歎你呢?都是害人的比較多,所以說正定聚就是說,我們到極樂世界就是這一類的衆生,正定就是永遠不退,西方極樂世界連小鳥都在說法,遊水都在說法,樹木也在說法,樹木也在說法,所以說我若研究這個《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就很不想活,太好了,哪有世間這麼好,這又不是虛構,這又是釋迦佛祖講的,自古至今又那麼多人臨命終佛祖來接引他,聞到香味,看到蓮花,聽到竄的音樂,若騙人的自古至今怎麼千百萬人往生極樂世界,對不對?拼死拼活大家都要拼命往生,不然拼怎樣的,世間人拼叁餐,我們拚什麼,世間人拼叁餐,對不對?我們拚什麼?拼往生,對不對?有人說:師父!你看,我每天早課、晚課,你看我會不會往生?往生是會,不曉得哪一道?看你怎麼念法…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講義 第一卷》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