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講義 第一卷▪P7

  ..續本文上一頁用,這樣聽得懂嗎?(衆鼓掌)意思就是本性在我們的心中,二十四小時它都在作用,是你不注意,你根本沒有悟到,你不知道本性在作用,本性在作用就是清淨心,就是本性在作用,慈悲心就是本性在作用,無所著就是本性在作用,大智慧就是本性在作用,所以他繼續掘就是無所著,就是工作照這樣子做,無所著,這就是佛法。(衆鼓掌)這個徒弟當下開悟,開悟,人家這樣掘,講兩句就開悟,我們搞這麼久都沒開悟,沒開悟,而佛法體用彰明,體跟用全都表現出來,在生活當中。【具可于言外得之。】都可以在他的文章外,就是他的涵義,言外就是他的文章的涵義可以得到,言外就是他的文章的涵義可以得到,意思是說文章寫得很好,他都含有這個修行,體、相、用這個諸法叁分裏面,全都包括在裏面。

  【嗚呼!魔說害教。魚目混珠。】魔說害教,魚目混珠,這個字“珍”不對,把它畫叉,這珍不對,就是珠,要改一下,這個字要改,魚目混珠,他打字打錯了,打成“珍”。這個魔說是傷害我們佛教,魚目混珠就是魚的眼睛混濁,看不清楚,看起來又像佛教,看起來又不像佛教。【大法之陵夷甚矣。】陵夷就是擺平,陵就是大丘山,夷就是平,這個佛法就像高山那麼偉大,但是已經被人家鏟平了,被搞亂掉了,看起來都是吃素的,大家也都在講經,大家都在講經,但是說的是不是正法,那就不知道了,電臺也在講經,在家也在講經,法師也在講經,一貫道也有在講經,回教也在講經,基督教也都在講經,反正現在也分不清楚了,大法這陵夷甚矣意思就是說……,大法就是佛法,我們這個佛法已經被人家侵損,被人家擺平了,擺平了,【有如法師言句。引經據論。涵義深廣。而歸于平實。】好像法師的語言,底下一句、一句,引出這個經典的根據,涵義很深,很廣大,而歸于平實,平實就是日常生活都悟到得到的東西。【是能燦真燈放既昏。續慧命于將墜者。】就是能夠燦,發揚光大,真燈就是佛燈,既昏就是衆生,衆生迷迷糊糊,這個佛的燈就顯示出來,真燈就是大智慧,能夠燦,燦就是無量的光明,真燈就是佛燈,就是大智慧的意思,一個大智慧開衆生的智慧,破除衆生的昏迷叫做燦真燈于既昏,續慧命于將墜者,續這個慧命于將墜者,要掉下去的人,聽經聞法再把他拉起來。【余安得不爲之往複贊歎也哉。】我怎麼會不爲他再一次,往複就是再一次,重複,重複,再一次,贊歎也哉,也哉,也乎。

  

【閩侯林翔敬撰】

  撰就是著述,我們講林居士不對,在這裏糾正一下,要講侯居士,福建省有一個侯林翔居士,敬撰就是他寫的。

  (後一日,慧律法師)我們糾正一下:那麼閩侯是一個福建省的縣,我看到這一句的時候也考慮了很久,但是因爲字典沒得查,字典沒得查,《康熙字典》也沒有,所以這個就是說福建省裏面有一個閩侯縣,有一位林翔居士,敬撰,撰就是著述的意思,所以在這裏跟諸位修正一下。因爲這個是沒有標點符號,所以有時候我們會認爲閩就是福建,侯林翔變成姓侯,名叫做林翔,但事實上去查起來不是這樣,是閩侯縣有一位林翔居士寫的。好!我們已經糾正完了。

  

彌陀要解講義序

  【法門無量。統如來隨機而說。衆生既各入門。終令圓入佛道者也。夫彌陀經。乃釋尊普被叁根。群攝利鈍之法。故佛于方等中。不俟請而矢口告舍利弗。】讀一下漢文。“法門無量”就是說佛法有很多法門,無量無邊的法門。“統”,把筆拿起來,都是的意思。全都是如來應機而說,隨衆生的根機而說,衆生既各入這個門,入門了。“終令圓入佛道者也”:慢慢、慢慢進入這個佛道到圓滿這個佛道,意思是說引進來是一回事,進來之後再繼續進修,所以我常常說,說:無論法師,無論在家菩薩,聽得懂,聽不懂都不管,今天來兩個鍾頭,聽一句也沒有關系,也會開智慧,聽一句也好,何況說每次來,慢慢入佛道之後就把他圓滿這個佛道。“夫《彌陀經》,現在在講這個……,夫是虛字用法,哇!這個《彌陀經》是世尊,釋迦牟尼佛爲了要普被叁根,普被叁根就是照顧、保佑,普遍在保佑這個叁根解脫,加持,保佑就是加持,叁根就是上根、中根、下根,上根器的人一聽到,開悟,中根器的人聽到之後會用功能夠了生死,下根器的人就是經過種種的逆境,告訴他結婚不快樂,他就不相信,就結看看,下根就要遇到他才會覺悟,告訴他:你不要做會首。他就不相信,會首做下去,會錢被倒叁、四個,一個叁十幾萬,叁個剛好幾百萬,在那裏苦惱無量,苦惱無量,《往生咒》若念下去就想到幾百萬被人家倒了,所以我們人一定要經過結婚波折,被太太煩惱到,還是被先生煩惱到,還是被衆生,被孩子煩惱到,金錢煩惱到,左鄰右舍煩惱到,開始就想要來精進,要來聽經了,要來聽經了。有一個老菩薩(,有一個老菩薩),第一次我遇到她的時候,我告訴她:老菩薩!你要來念佛。嗯!世間很快樂。我說:怎麼說?我兒子當醫生,我媳婦學曆也很高,也很孝順,很孝順,我這個孫子也每個讀書都很行,是不是這樣?這就是衆生最享受,最快樂的。聽不入耳。經過叁年之後,老菩薩又再來,說:老菩薩!你不是覺得世間很快樂,不用聽經,不用念佛。師父講得對,世間痛苦,世間痛苦,我兒子……。一講就哭泣。上個月發生車禍,我的媳婦待不住,跑回娘家,開始現在變成孤單老人。這個衆生都不了解,所有的金錢、財物、名利都是暫時的,所以這個下根機的人,所以這個下根機的人他就要碰到,碰到他才會想要精進,若沒有碰到,他就不會想要用功,所以說要看個人的根機,跟諸位講,佛教講的,超越一切的心理學、哲學、科學,一切世間的《老莊》、《易經》,都無法跟佛經比較,絕對沒辦法跟佛經比較,我不是不論它,我是有感而發。底下,群攝利鈍之法,群就是廣,來廣攝空上利根的衆生,鈍根的衆生,所以佛法在方等,就是《方等經》,把筆拿起來,方等就是大乘經典(,方等就是大乘經典),所以佛在大乘經典這樣說:不俟請而矢口告舍利弗。不俟就是沒有等。沒人請,沒有人請問世尊,世尊就親口。矢口就是親口。跟舍利弗這樣講,【廣贊極樂妙境。】來贊歎空虛極樂世界,它這個很微妙,不可思議的境界,深深來贊歎阿彌陀佛的光跟壽,光就是空間,壽就是時間,所以阿彌陀佛叫做無量壽佛,叫做無量光無量壽,意思就是說有無量的光明,無量的生命,無量的光明就是盡虛空遍法界,無量的生命就是貫通過去叁世,過去、現在、未來,所以光是一句阿彌陀佛,就是意思是說十方無量的時間、空間,全都光明的意思,【深歎彌陀光壽。】光跟壽,【勸人堅固信願。專持聖號。】勸告人家要堅持,堅固我們這個信跟這個願,信就是深信有一個極樂世界,深信有一個阿彌陀佛,深信說我們釋迦牟尼佛說的是正確的。願就是願意往生極樂世界,不要再做六道生死的凡夫。聰明的人,今天來聽經大家都要念佛往生,誰要在這裏團團轉,再怎麼富裕也是花得完,也是會死,身體也是會爛,再怎麼美也是會老,再怎麼英俊也是會爛(衆鼓掌),聰明的人,每個聽到佛經每個都拼命來共修念佛,誰要在家裏看電視,那是傻瓜才這樣。堅固信願,專持聖號,專持念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所以我常常勸告這些衆生,你要買兩串念珠,第一個要買一串一百零八顆持咒,放在家裏,第二要買一串小條的挂在手上,二十四小時才不會忘記,每天念,每天念,挂在手上也會保佑我們,專持聖號,我們今天若沒拿念珠會常常忘記,常常忘記,若有拿念珠,至少念幾句,積個善根也好。【定得往生。終成佛果。斯經也。】就是《阿彌陀經》所講的這本經。【乃世尊以平等心。運無緣慈。】無緣就是沒有任何條件的慈悲,意思是說大慈大悲的意思,世尊以平等心運用著沒有任何條件的慈悲,無條件的慈悲叫做無緣慈,意思是說對一切衆生,不是說你今天發心一百萬來,我才這樣對你慈悲,不是說你今天發心一萬塊來,我就不理你,不是這樣,統統平等。【放無量法門。開出方便中最方便。捷徑中最捷經者。】于無量法門,有的人持咒、念佛、拜佛、拜忏、拜山、參禅、結手印,噢!這很多,無量法門,開出一個方便中最爲方便,捷徑中最捷徑,最直,捷徑就是直徑。兩點什麼最近?直線最近,直線最快,捷徑中最爲捷徑。

  因爲【良由末世衆生。】“良由”就是因爲。因爲末世的衆生。【善根暗鈍。】這個闇跟黑暗的暗是同樣的意思,善根暗鈍,【世緣囂雜。】這世緣很混雜,若要來聽一下經,孩子感冒發燒要注射,要來聽一下經,哇!人家打電話來要收會錢了,要來聽一下經,孩子拖著不放,沒辦法,所以說世緣囂雜就是很複雜。【攝心尤難。】要攝這個心非常地困難。底下,開出方便中最方便的,最快、最直接的,但是因爲末世的衆生根機很暗鈍,世緣很複雜,所以攝心很困難。若不是直接的,直接的,【若非至簡至捷。】最簡單的,最直接的。【奇妙方便法門而圓收。豈易入道。】怎麼有那麼簡單就入道,就是要用奇妙的,用最短的時間,最簡單的法門,不然沒有那麼容易入道。【是故佛經自東漸震旦以來。】“震旦”就是中國。這個佛經漸漸傳到中國以來。【持誦之盛。】大家都在誦這個《彌陀經》。【往生之驗。】過去有往生的人經驗,經驗,念佛念到臨命終自己知道時間,色身會發出香味,看到佛祖來接引,聽到虛空中的聲音,種種的應驗。【無尚此經。】不是只有這部經而已,不是只有這本《彌陀經》而已。【由此。自古先達注疏殊多。】殊多,殊勝。注疏殊多,注疏就是說……,注疏就是注解,疏就是疏通的意思,疏就是通的意思,解開讓他通達,殊多就是很多,自古先達就是古德通達這個佛經的人,用很多注解。【皆如日星具麗于天。】像虛…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講義 第一卷》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