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年叫做像法,像法,像法期的時候就像有人證果,但是很少人證果,像法就是似,類似正法,但是已經不是正法叫做像法,正法期就是有佛祖在教,像法期就沒有,佛祖入涅槃了,但是證果的人還不少,但是也很少人,無法像佛陀在世那麼多人證果,只能講相似,所以像法期就是相似的意思,相似的意思。若末法,佛祖入涅槃,聖人大家都入涅槃,剩下一些經典,剩下一些福報不夠的法師,在不會就要大菩薩示現,末法有兩種人,第一就是願力來的大菩薩示現的,在佛入涅槃的二千到一萬年,二千年之後到一萬年,他來負擔衆生的這個惡業,來弘法利生,所以在佛祖在世的時候要作一個法師比較簡單,因爲有佛陀在教,有佛祖在親近,根機比較利,若是在末法的時候,除非那個法師是大願力來的,要不然平常的法師都是……,包括我在內,都是沒有福報,不能見到佛,不能……佛當時在世,佛當時在世要證果是很簡單,跟著佛祖出家五年沒有證得阿羅漢果,那就被淘汰出局,是很差勁,很差勁,那是讓人不屑一顧,最爛的,——不是像我們現在二十幾歲吃素,吃到七十歲還沒證到什麼果,什麼都沒有,搞了五十年都還沒有消息,——佛陀在世,若聽到佛祖來,手一比,就證初果羅漢,佛祖手比一下,頭摸一下,證二果羅漢,噢!好像很簡單,我們現在你看看,再怎麼搞都是蘋果,波羅蜜果,楊桃,再怎麼證、種也不過是荔枝,也不曾聽過哪一個在證果,所以我福報不夠,諸位福報也是不夠,爲什麼?佛在世來示現,我們不能在佛祖那個時代來出世,到現在出世也沒有那個證果的,若有證果的我們也沒有那個眼光,看不懂,不知道哪一個是菩薩示現的,沒有,對不對?是說還算不錯,還有我們這個慧律看得懂多少來跟你們參考一下,多少研究一下,不然真的很糟,發個心跟諸位研究,不敢說講經,這經是佛祖講的,我怎麼敢說講經,跟諸位研究,不對要告訴我一下,所以這個末法就是很可憐,福報不夠,智慧不夠,證果的人又少,我們這個時代就是這樣,末法就是鬥爭堅固,鬥爭堅固,這間寺廟拉信徒,這間寺廟也在拉信徒,拉來拉去,住持跟這個不高興,出家衆跟出家衆鬥,信徒跟信徒鬥,護法跟護法鬥,我若護持這個法師,別的法師都不對,我若護法那個法師,這個法師全都不對,進來文殊講堂都不可以這樣,進來文殊講堂你要跑哪一間道場都可以,你要拜一百個法師都沒關系,你若認爲我這裏不錯你就來,你若認爲我這裏不好,不能滿足你的願你不出去,很隨緣,不會拉信徒,不會鬥爭,不會講人家的是非,進來我的講堂不准講我們出家佛門裏面一切的是非,不准批評這些在家、出家修行人,全都修我們的就好,我們若沒有犯戒律,我們若沒有違背因果,修我們的就好,不要講別人,這就是佛法,所以說正法跟末法其實沒有正法跟末法的分別,都是衆生的分別,你若持戒懂因果認真修行就是正法;你若不持戒,不懂因果,整天造業就是末法,這樣知道吧!正法末法的分別是我們的心,不是有真正時間的差別,我們的心,我們的心。【正法上半夜滅盡。下半夜觀世音菩薩成佛。】意思就是說沒有空檔,娑婆世界釋迦牟尼佛若入涅槃,下一尊佛要經過五十六億七千萬年,彌陀佛才來示現,極樂世界沒有這樣,上半夜阿彌陀佛若入涅槃,下半夜觀世音菩薩就成佛了,意思就是無間斷,佛沒有間斷,所以極樂世界好就是很好,好到佛祖二十四小時都在我們身邊,因此你不曾聽人家講嗎?說:用我們這個生命一切……,無論如何都要哭向阿彌陀佛極樂世界,他不接引就用哭泣的,用哭泣的,你不知道佛祖也會感動,有的拜佛痛哭不止:你怎麼不來接引我,這世間這麼痛苦。哭久佛祖也會感動,你若每天在我的面前哭,我也會嚇到,也會讓你進入這個A班的,你整天一直哭,本來要淘汰的,你一直哭我沒辦法也要收下,所以人家拜佛就是這樣,你曾聽過要對付阿彌陀佛有一種辦法最厲害,用纏的,一直纏他就對了,反正我就是要往生,無論講什麼我都要往生,這樣就對,一直念佛就對,見到佛像恭敬,做什麼功德就隨喜,都不要造業,用纏的,一直纏,每天看到佛像:我要往生,記得來接我,我就是要往生你可要記得。願力很強佛祖哪會不來接引你,怕你不去而已,怕就怕什麼?啊!我造業深重,過去我殺雞殺很多,或是殺鳝魚殺很多,客兄(紅杏出牆)四、五個,說不定,可能沒那麼多,怕自己造業造很多,認爲不夠資格往生極樂世界,放下、放下、放下,過去有造惡業,現在要趕快停,要趕快停,一心一意求往生極樂世界一定沒問題,在《觀無量壽經》裏面講,五逆十惡罪求忏悔還有辦法往生極樂世界,只有一種人無法往生極樂世界,就是誹謗叁寶,謗佛、謗法、謗僧,誹謗出家人這種無法往生,記得!這種人無法往生,所以上半夜滅盡,下半夜觀世音菩薩就成佛。【號普光功德山王如來。世界不名極樂。名爲衆寶普集莊嚴。更勝極樂。】所以你看觀世音菩薩若成佛的時候,他的世界叫做衆寶普集莊嚴世界,不是叫做極樂世界,更勝極樂,比極樂世界還要好,哇!所以大悲咒多少念一些,有作用的,這經典講的,持大悲咒有什麼功德,光是你過去所造的四重罪,犯到殺生、偷盜、邪淫、妄語,只要念五遍的大悲咒,五遍,虔誠跑佛祖面前念五遍就滅一切罪,滅一切罪,所以大悲咒我跟大家鼓勵,一定要持,一天持二十一遍,有修沒修念二十一遍,極樂世界臨命終絕對現前,這是很穩的一個法門,當然佛號不要斷,阿彌陀佛的佛號不要斷,那麼觀世音菩薩就是阿彌陀佛的左右手,所以我們持大悲咒,臨命終西方叁聖都會現前。
【阿彌陀。又譯無量光。】意思就是說光明無量,前面我們是在講無量壽,現在在講無量光。【本經雲。】就是《阿彌陀經》在講:【彼佛光明無量。】佛祖的光明,阿彌陀佛的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照著十方國土,無障礙,【故名阿彌陀。佛有智光身光。】智光就是智慧之光,身光就是色身發出來的光,底下說【智光】智慧的光明是【遍照法界。】遍照法界。你不相信你去看這個高僧大德他的眼睛,你注意看,你若在參訪一個修行很高深的高僧大德,你注意看,活到七十歲那兩個眼睛就是很亮,很亮,他就是充滿智慧,你怎麼騙都騙不過他,人家高僧大德得道,不是像我這樣稍微近視,沒有這樣,我這是近視,看人有一點斜視,高僧大德的真的炯炯有神,一看就知道這智光遍照法界,智光遍照法界,智慧的光明,【是無量之無量。】無量的無量,【身光雖然徹照十方。尚屬有量之無量。】現在講到智慧的光,智慧的光就是證到法身,證到空性,所以是無量的無量,色身的光雖然照著十方,也是屬于有量的無量。底下:
【又自性彌陀。亦具無量壽。無量光二義。自性豎窮叁際。】豎窮叁際就是貫通過去、現在、未來,意思就是我們的本性超越過去、超越現在、超越未來,《金剛經》講: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只有一種東西是可得的,就是我們的本性,是實實在在有的,你要拿拿不出來,你說沒有,又很清楚在作用,所以說自性,我們的本性貫通超越過去、現在、未來,【即無量壽義。自性橫遍十方。】橫遍十方,【即無量光義。】我們的本性到十方諸佛國土,這是無量光。【又彌陀法身真理。常住不變。】阿彌陀佛他的法身的這個真理常住不變,【即無量壽義。根本實智。遍照法界。即無量光義。此約理智而論。】意思就是說阿彌陀佛的法身這個真理就常住不變,這是無量壽的意義,那麼根本實智是遍法界,這是無量光的意義,根本智,實智,是什麼意思呢?根本就是不是權巧,實智就不是權巧,實智就是實實在在,實實在在,沒有經過權巧方便的裝飾,意思這實智旁邊:悟到空性叫做實智,悟到究竟空,究竟的空性就産生實智,沒有彎曲,沒有任何的權巧,直入本性叫做實智,叫做根本智,意思就是根本智又名實智,所以根本實智其實這是相同名詞,應該說根本智,實智,但是因爲根本智就是實智,所以說根本實智這樣講起來是連貫在一起,實際上根本智就是實智,實智就是根本智,所以說根本實智是同一個名詞,遍照法界就是無量光,這是就理智而論的,理跟智。底下:
【若約事相而談。彌陀之無量壽光。亦屬修成。】就事相就是眼睛看得到的,眼睛看得到的,就事相來說,不是就理體或是智慧而言的,彌陀的無量壽光是屬于修,修行、修行才慢慢産生這個無量壽、無量光。【乃由願行功德之所莊嚴。】由阿彌陀佛發四十八大願經過無量劫的修行,造無量的功德,願行功德所莊嚴的一個清淨極樂世界。【彌陀因中。爲轉輪聖王。】阿彌陀佛在因中,因地在修行,爲轉輪聖王,所以轉輪聖王換句話來講就是過去這個國王很正派,貌相很莊嚴,那麼他的國王五谷豐收,軍隊很健全,能夠降伏其他鄰國,他的物資豐富,人民文化水准很高,轉輪聖王,轉輪聖王意思就是……,這轉輪聖王在《璎珞經》講的跟《俱舍論》,或是《阿含經》講的都不太一樣,若簡單來講轉輪聖王就是我們……,簡單講就是古代講的有勢力的國王,而且很正派的國王,那個國土生活得很富裕的國家,簡單講就是這樣,由這個轉輪聖王來統治,所以阿彌陀佛他在做這個轉輪聖王的時候,【聞世自在王佛說法。】發願【從佛出家。】要出家,當國王不是辦法,所以他就跟隨佛出家,所以你看看!你看看!人家當國王聽到佛陀在說法一下子就剃度出家,我們算什麼呢?我們若要出個家就,等我女兒嫁人,等我娶媳婦,等這些,你怎麼放不下,我是獨生子,我母親不放人,自己要娶妻,說我父母親叫我娶,只有一個女兒,我家只有一個女兒而已,不行,我不可以出家,我要嫁人,你看看!人家國王只是聽到一句而已就馬上要剃度,而我們呢?有嗎?沒有,要來聽經就算不錯了,聽到世自在王佛在說法,就跟隨佛剃度了。…
《勸發菩提心文講義》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