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我,我也是拜你。
【及還龜茲。】龜茲就是新疆的庫車沙雅縣的地方。【名震諸國。其母知龜茲運衰。】說這個國土衆生造業很重,所以這個運就衰微。【辭往天竺。】天竺就是印度,告辭去這個印度。【進證叁果。】他母親證到叁果阿羅漢。
【臨行謂什曰:方等深教,】方等就是大乘經典,說這個大乘的經典是很深奧,是沒那麼簡單,【當闡秦都,】姚,姚秦嘛!秦都,應該發揚在秦都。【但于自身,少有不利。】意思是說你去弘法有人害你,就是對你不利。【奈何?】這奈何不是無奈的意思(,這個一定要抄起來),你打算怎麼辦呢?意思是說去還是不去,奈何是征求他的意思,奈何,你認爲怎麼樣呢?這大乘經典這麼深奧應該在秦都弘揚,但是對于我們本身有一點不利,奈何,你有什麼打算呢?
【什曰:菩薩之道,利物亡軀,大化得行,雖當爐镬無恨。
乃留龜茲。止新王寺。後爲大秦。請入華夏。一生所譯。鹹共流通。】菩薩之道,要行菩薩道,要利衆生,物就是衆生,要利益一切衆生,亡軀,忘記自己的生命,大化是行,就是佛教若能流通,雖當爐镬,爐镬就是我們現在所講的炸油鍋,雖然被炸油鍋也沒有恨,只要把這個佛法能流傳出去,乃留龜茲,因此就留在這個龜茲國,住在,止就是住,住在新王寺,後來在大秦,呂光把他請入華夏裏面(,一生所翻譯的)。華夏就是中國。請入關內,一生所翻譯的,鹹共流通就是大家全都流通,我們現在每晚都在誦《彌陀經》,這本經就是鸠摩羅什翻譯的。
【昔道宣律師,問天人陸玄暢:什師所譯經論,何以迄今,受持轉盛?】愈來愈多,大家念得這麼契合根機。
【答曰:此師七佛以來,爲譯經法師,】七佛就是從釋迦牟尼佛倒算回去,倒算回去,毘舍那如來,迦葉如來,七佛,七佛,我們若在拜叁千佛的時候,我們這個劫,劫,就有七佛,我們釋迦牟尼佛是第四尊,那麼上一劫有叁尊,叁接四剛好七佛,此師七佛以來,訪問團譯經法師。【以悟達爲先,】悟達是過去一位國師,爲先。【得佛遺寄之意。】遺寄就是得佛的菁華,佛所留下來的東西叫做遺寄。
【什師臨終自誓:若所譯經論,不違佛旨,當使焚身,舌根不壞。】就是這個舌頭……,你若到火葬場看你就知道,好幾千度,舌頭哪有說燒不壞,我們大家都不可能,大家都不可能,我們若燒不壞只有兩種,就是什麼,假牙齒,是假牙齒整排都是金的,裝金的都燒不壞,其實有的燒了也全都是滅,我們只有那個燒不壞,舌頭每個人都會燒壞,舌根不壞。
【迨火化後,】我們若火化之後。【果然一舌獨存。】果然有一個舌頭存在。【此師之舌,當與六方諸佛,廣長舌相同。】廣長舌相意思是辯才無礙,廣長舌,辯才無礙。當與六方諸佛,廣長舌相同,就是贊歎的意思,就是不妄語的意思,就是智慧辯才無量的意思。【其所譯此經,自應可信也。
二譯經法師講竟。】講完。
叁解經大師
分清楚,譯經是將印度文翻譯成中文,解經是將中文解釋得更清楚,你要搞清楚,解經就是要將這個中文解釋得更清楚。
【明西有沙門,蕅益智旭解。】智旭疏,蕅益智旭解。
【講】明是朝號。】明朝的意思,【大師生于明朝。俗姓锺。字振之。名際明。】所以古時候人有字也有名,不是像我們現在只有一個名字,什麼姓,什麼名,【又名聲。】就是鍾聲,鍾,姓鍾,又有一個名字叫做聲,叫起來叫做鍾聲。【始祖由汴梁南渡。】汴梁就是河南開封那個地方,我查這字典,這個汴梁是開封的別名,開封府,包青天在辦案的那個地方,南渡,從那裏下來,南渡,遷移的意思,我們現在所講的移民。【世居古吳。】這個吳國,吳國建國那個地方,生生世世祖先都住在古吳,古吳就是,古時候建國那個吳國,吳國。【母金氏。】古時候女衆沒有名字,男女不平等,所以男的有名字,女的沒有名字(,婦的最多是說林氏,張氏,冷氏(諧音:冷死),冷氏你不曾聽過,寒冷,冷,冷霜子,冷霜子讀成臺灣話叫做寒,所以叫做寒氏,以前的女人都是一個字而已,一個字她也沒有什麼名字,讀作寒氏,那麼我們現在的人大家都有名字,大家都有名字,以前的人怎麼那麼瞧不起女人誰知道),現在男女平等,大家都有名字。【父岐仲公。】岐仲“公”就是對他父親的尊稱,叫做岐仲,叫做鍾岐仲,簡單講就是這樣。【持《大悲咒》十年。】你看人家持《大悲咒》十年生一個大師,送給他的兒子就是這個蕅益大師,他父親持《大悲咒》持念十年。【夢大士送子。遂生師。】所以這個也是有來曆的,他是父親持《大悲咒》十年才出生的,我出生的時候我母親不曾念什麼,我出生的時候她只在威望喊一聲肚子痛,産婆還沒來就生出來了,難怪我今天這麼會煮飯,真的,我在忏雲法師那裏都當庫頭,煮飯,眼睛一看我就知道怎麼煮,真的,這也有一套,出生也相當有來曆,煮飯師再來的。
【七歲即茹素。十二歲就外傅。】把筆拿起來,外傳就是出外求學,到外地求學,外傳就是到外地求學。【聞聖學。】噢!就聽到聖人講的學問。【即以千古自任。】這句話意思很深奧,千古自任就是說自過去到現在我聽到聖人,我也是跟聖人一樣,自任就是說我同古時候人那麼行,自任就是對自己很有信心,簡單講就是我慢的意思,有一點我慢,千古自任,自過去到現在他最行的意思。【誓滅佛老二教。】發願要滅佛教跟老子,我們現在所講的《道德經》,要滅這兩教,看他多狂妄,你想想看!所以一個人在迷的時候他也不曉得是菩薩送來的,他自己本身他在造業他不曉得,有時候菩薩來示現,他也不曉得他是什麼人物再來的,到有一天他開悟他才知道,所以你看看!十二歲就求學,就聽到這個聖人的學問,就認爲他跟古時候的人可以比擬,也是賢人、聖人,誓願要滅這個佛教跟老子,我們所講的道教,道家二教。【開葷酒。作論數十篇。】他也是文筆很好,才十二歲小孩而已,你想想看!很驚人,十二歲小孩而已,我們現在十二歲的小孩要寫一篇文章寫不來,十二歲他就發願要將這個佛教跟道家滅掉,你想想看這孩子多狂妄,狂妄,作論數十篇,數十篇的論文。【辟異端。】“辟”就是破除。“異端”就是跟他看法不同的,認爲這個佛教,這個道教都是邪端。
【至十七歲閱《自知錄序》。】把筆拿起來,《自知錄》就是明朝雲棲袾宏大師,講這個善過二門,我們現在講的功過格,就是從那時候流傳下來的。再講一遍:明朝的雲棲(,雲就是天上的雲,棲就是一個木再一個妻子的妻,棲(棲)),雲棲和尚住在雲棲,叫什麼名字呢?叫做祩宏大師,祩宏大師,作這個《自知錄》,這本書是他的寫的,裏面在講什麼是善,什麼是過,他用一個表格,噢!我今天若是念佛叁千句,噢!我作一個功德,我今天布施幾兩銀元,寫一個功德,我今天對人家惡口,去罵人,畫一個叉,我有過錯,我今天去陳說叁寶,畫十個×,罪過很重,畫十個叉,自己每天,圓圈愈多,噢!功德就愈多,叉叉愈多,就覺得造惡愈多,《自知錄》就是這樣來的,整天就是在看那一張反省自己,反省自己,所以我們在講的功過格就是從那裏傳來的。以【及《竹窗隨筆》。】把筆拿起來,《自知錄》有兩卷,《竹窗隨筆》有叁卷,也是祩宏大師所作的,它的內容是講禅宗、淨土宗、天臺、楞嚴的思想。(簡單地想到什麼就直接把它筆錄起來。你們一定要抄,要不然你們會搞不清楚我不騙你們,現在聽,聽得懂,也是祩宏大師,《竹窗隨筆》是叁卷,《自知錄》是兩卷,內容是講暈個禅宗、淨土宗、天臺宗、楞嚴的思想。)【乃不謗佛。】從十七歲之後看到這兩本書開始沒有毀謗佛教。【取所著論焚之。】拿他所著的這個論,所作的論都火化,毀掉,燒掉,知道過去錯了,所以若有人在毀謗佛、毀謗法、毀謗僧,有時候將來變成大師,不一定。
【二十歲注《論語》。】你想想看!二十歲注解這個《論語》,你看看!【大悟孔顔心法。】孔就是孔子,顔就是顔回,孔子的大弟子就是顔回,顔回。心法,心法。這就很奇怪,凡是聖人跟徒弟,徒弟都先死,佛祖跟舍利弗、目犍連,舍利弗跟目犍連就先死,孔子跟顔回,顔回就先死,這很奇怪,後來我就看《大藏經》一直翻、翻、……,翻到佛祖的示現這本經,經典講:十方叁世一切佛若是示現,他的大弟子一定先死,不忍心看到世尊入涅槃,所以先死,先死,跟隨我的人不曉得誰要先死,不曉得,我不是什麼佛祖、大師,可能沒那麼緊張,若死在師父之前,我看福報是比較大,念佛回向給他,在我之後死是比較淒慘,比較淒慘,若要死就趁早,趁早。所以他大悟孔子跟顔回的心法,這儒家也是這樣,聖人的徒弟,徒弟就是先死,很奇怪,很奇怪,後來我看《大藏經》才發現不可思議,原來這就是在演戲,生生世世,諸佛降世一定大弟子先死,一定大弟子先死。【是冬喪父。】父親死了。【聞《地藏菩薩本願】經》【。發出世心。】出家修行。
【二十二歲。專志念佛。焚窗稿二千余篇。】窗稿就是他的手稿,坐在窗戶邊寫的手稿,燒光光。
【二十叁歲。聽《楞嚴經》。
二十四歲。一月中叁夢憨山大師。】憨山大師也是明朝的四大師,這也不簡單,這個也是肉身不壞,憨山大師肉身不壞,肉身不壞,不簡單,憨山大師。【師往曹溪。】蕅益大師就往這個曹溪,曹溪就是六祖惠能大師的道場,六祖惠能大師的道場。【不能往從。】沒緣,不能去,不能往從就是無法去,一個徒弟要拜一個師父,沒有那個因緣跟沒有那個福報他就是不可能,所以很多女衆要來要求師父,前幾天也是一位護士寫一封信來,跪著寫,用哭泣的,用哭泣的:你無論如何都要開緣剃度,剃度,她無依無靠。我不會中計,你放心,女人看太多了,今天我就是曾被女衆搞過,我才體悟到佛祖講的一句話,實在是很行,女衆確…
《勸發菩提心文講義》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