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緣的,跟這個講堂有緣的,他生生世世是大修行的人,你都不用煮綠豆湯,他自然從臺北就跑來,這是很奇怪,有緣就是有緣,無緣,你再怎麼樣都沒辦法,確實沒有辦法,這我試過太多次,你再多會度就是沒辦法,有時候你就師父很行,不一定,師父很行,有時候度笨的衆生,沒有不被徒弟氣的,他不聽我們的,很奇怪,所以一個人一個緣,一個人一個緣,佛祖他很行,也有跟佛祖無緣的,也是有,度不來,度不入門,所以佛祖有妙觀察智,【能觀察衆生。是何種機。爲說何種法。是隨其機宜。施以教化。如觀世音菩薩。叁十二應。應以何身得度。即現何身。應以何法得度。即說何法。
又。諸佛稱爲無上醫王。能醫衆生各種心病。】所以說法師也可以說我是醫生,專門治衆生的病。【如醫師對症。開方授藥。】授藥,開這個藥給他。【自可藥到病除矣。】不是命除,藥到命除,那是蒙古大夫,自然能夠藥到病除,【隨機施化。爲度生之唯一方法。】所以說做法師很難就是這樣,以前我在講經針對好幾萬個衆生,中華體育館,人家講:這講得太淺,現在我來講這個《彌陀經要義》,是真正要講佛法的,要深奧一點,我去看看,叁樓沒有人,二樓一半,四樓剩前面五排在桌子前寫字而已,總共加起來不會超過四百個,真的要講佛法,我現在真的要講佛法,沒人,講什麼比較多人,講笑話比較多人,你講整場,笑整晚,噢!那法師很會講,講這個,不曉得講什麼,沒有一句聽得懂,色就是空,空就是色,到後來傻傻的,不曉得在講什麼,回家睡比較比較有精神,真的要講佛法,你不是說師父講得太淺,現在真的在講深奧,真的佛法就在這裏,剩多少個?剩叁、四百個而已,真正在修的,對不對?沒辦法,做一個法師有多難?根本就很困難,人家只愛聽故事,聽笑話,笑話講完那要講什麼,不知要講什麼?當然講佛法,現在真的在講佛法你就不來,真的要讓他開悟,要讓他往生,他就不來,對不對?所以回去多少邀幾個來捧場,不然沒有人,再多講兩個月要關門,沒人,太深奧,這個時候還不夠深奧,到後面寂而常照,照而常寂,那不是讀大學你就聽得懂,後面你就知道了,現在這裏還很簡單,現在還很簡單,講到四土那個地方,寂而常照,照而常寂,你想想在佛學院上課,以後要當法師的,你想想看講這本講到那裏摸不著頭緒,當法師的書都讀很多,光是講淨土四土而已就摸不著頭緒,不要說你們,所以不要高興得太早。底下,隨機施化,爲度衆生唯一辦法。【如不淨錯施于爐鞴。】錯施就是方法錯誤。【數息不利于冢人。】冢人就是守護墳場的,意思就是說不淨錯施于爐鞴(bèi:古代的鼓風吹火器),就是說那爐鞴,以前有風箱,爐鞴,就是風箱,以前若在打鐵的時候都有灌風,噓,噓,你知道吧!風,灌風,以前沒有電,電,風扇一吹,噢!風就一起旋轉,它沒有這樣,以前都是用手拉,手要拉,知道嗎?你曾看那個西部的快槍俠,人家西部用那個馬蹄,做那個馬蹄,或是做那個槍,本部快槍俠在燒那個,燒鐵,紅通通的那種,風箱,這爐鞴就是風箱。現在佛的徒弟教錯方法,在風箱那個地方的工人教他修不淨觀,現在教這個守護死人的,守護墳場的才教他數息觀,不淨觀就是觀我們四大,死的時候蟲,觀察我們大便、小便,大腸、小腸、血,觀這個肮髒,觀不淨觀,觀這個冢人,冢人就是說管理死人,數息不利于冢人,他在看守死人,你才教他數息觀,【皆不能受益。】就是說修很久都不會得道,你要守護那個風箱,噓……,阿彌陀佛,守護死人那個要叫他修不淨觀,他常常看死人,你教他數息觀怎麼對,對不對?你教他要用……,守護死人要跟他講不淨觀,每天看死人快腐爛了,棺材掀開沒有爛,所以我說若要看不淨觀要什麼才會刺激你知道嗎?埋下去一個月,或是二個月,都爛一半的,蟲正在啃的時候,棺材把它打開,馬上開悟,真的,你若人死還不會恐怖,人死怎麼會恐怖,你就要棺材埋下去二個月,叁個月,還沒有爛,棺材挖下去打開,臭味逼人,腐屍的臭味,你立刻會覺得這個結婚,這個男女,你馬上就了解確實要修行,確實要修行,這色身肮髒,不淨,而且不能讓我們得到快樂,有這個色身是痛苦的,馬上就覺悟,哪一個多美都一樣,都一樣,以前楊貴妃、貂婵、王昭君,而今呢?跑到哪裏去了,沒有了,多美,所以說修行方法一定要對。
底下就解釋:【昔有二人。】過去有二個人,【投佛出家。】跟隨佛出家。【一是】,這個字錯誤,這個是掣,掣,這個不是“製(製)”,這個底下這個字應該是錯誤,一個製,底下一個手,一個手,這個字我看是不對,這個“掣”是拉引的意思,【製(掣)爐鞴之人。】讀成“製(製)”,製那就不對了,怎麼製爐鞴之人呢?這樣對嗎?這個地方我想很久,我看這句是不對,應該是“掣”,掣就是拉,拉這個風箱的人,這個製底下一個手,這樣這個字才對,你如果叫做製,製造什麼東西,還是製爐鞴之人,是不是在製鐵,所以這句我也想很久,所以我們暫時用這個。拉這個風箱之人,掣就是拉跟引,製底下一個手,一個手,這個掣爐鞴之人,【一是守冢墓之人。】冢墓之人。【佛弟子授製(掣)爐鞴者。】拉引這個風箱的人。【以不淨觀工夫。】沒有得道,修錯方法。【授守冢墓者。以數息觀工夫。二人依教修觀。皆不得益。】准備還俗了,【遂同欲還俗。】修得沒有證果,沒有明心見性,沒有開悟。【佛呼而問之】佛知道【:汝二人何欲還俗。】你爲什麼要還俗呢?【乃將依教修觀。不得益之故。禀明于佛。佛囑不必還俗。】你們兩個人交換,守墳墓的人你來修不淨觀,打鐵的人修數息觀。【汝二人易觀修之。】改變過來。【自能得道。要製(掣)爐鞴者。修數息觀。守冢墓者。作不淨觀。二人不久。皆得道果。此即隨機施化。易于得益之明證也。】證明。
【凡爲善知識者。應當通達。大小偏圓。權實頓漸。一切法門。隨衆生機。而爲宣說。】凡是善知識應該通達,這位是大乘的根機,我們要教他頓悟法門,這位是小乘的根機,要修四谛法,經觀苦,世間是痛苦,這個人整天就是打扮得很美,整天就是打扮得很美,就是一直執著他這個色身是很美,教他不淨觀,不淨觀,這個人很窮每天埋怨,教他修世間是苦,世間是苦,本來世間就是痛苦,所以說小乘根機偏,這個人修的都是小乘的《四阿含經》這個四谛法,現在教化修六度這個菩薩法,回小向大,這個人圓教的根機,修一乘,當下頓悟,大小偏圓,大乘的根器,小乘的根器,偏就是偏空,圓就是圓教的思想,權實頓漸,權呢?我們這個衆生根機不夠,所以你要巧度衆生。師父!皈依可以抽菸(同“煙”)嗎?可以。慢慢度他入門,權巧。師父!出家之後還可不可以戴玉環?出家之後最好是不要,若要出家,若以前紋眼線怎麼辦?以前紋眼線沒有關系,出家剃度也是很好看。她就來剃度,剃度,很多。以前耳朵鑽一個洞,現在要出家怎麼辦?沒有關系,人家出家不會看你那個耳洞,你盡管來剃度。慢慢教導他。實呢?實在的東西,實在的東西就是說真如,這個個根機太利,不用找什麼方法,一下子就規定他,早課、晚課、持咒,一下子就講《六祖壇經》,悟到本性,根機利,頓。底下,頓就是當下利物,根機太利。漸就是根機不夠,要慢慢、慢慢教他。一切法門,隨衆生根機,而爲宣說。【因衆生根性不同。樂欲各異。】這個“樂”是讀作yào,不是讀作lè,“樂欲各異”就是希望全都不同。(“樂(lè)欲各異”,那笑死人了。以前有一個人讀作lè、lè、lè,若叁個字都讀作lè,那是很嚴重,那叁句要讀讀作yuè、yào、lè,第一叫做yuè,第二叫做yào,第叁讀作lè,讀作yuè、yào、lè,若不會,老師看到那叁個字都一樣的,lè、lè、lè同學,嚴重了,lè、lè、lè同學,所以樂(yào)欲各異。)【只得俯就機宜。】俯就就是比較委屈,根據衆生的根機方便。【曲垂方便。】曲垂就是婉轉的慈悲。垂就是接引,方便。【而饒益之。】而饒益之。【是爲善知識。
○若偏執一門。自是他非。排擯異己。無論法門如何。皆非善調物情。廣行化導者。】這句話太厲害,這句話太厲害,高僧就是高僧,講這個話就是高僧。我們今天這個臺灣很嚴重。啊!我師父是從哪裏來,持戒是清淨,日中是一食,當然這很有修行,贊歎這個法師,這個法師有神通,這個法師會看人家面相,會排地理,我師父是很行,全臺灣省的法師都沒修行,只有這個法師有修行而已,這很不好,來我們講堂千萬不要這樣,只要他講的是正法,他這個道場是爲衆生,沒有自私自利,我們都要隨喜,所以我這個門是開放的,來文殊講堂我們覺得這裏有法可得,我們來,對不對?諸位你若去十方道場,我也不會嫉妒,最好是別人可以代替我的任務,度、度……,度到剩五個,十個,這樣我任務完成,我與衆生無緣,這個文殊講堂就……,關門,關門我就休息,休息,我不會嫉妒說我這裏沒有人,或是別處的衆生,道場很多人,我不會這樣,我絕對不會這樣,別人度很多我反而高興,我們就休息,這是我們休息的時間,所以做法師要有這種度量,所以我這間道場遍十方,你要去哪一間道場都沒有關系,你要拜百個法師也沒有關系,沒有說一師一門,一師一教,來我這裏的時候,你若要去別的道場,我就跟蹤你:師父叫你不要來你還來。躲著,作間諜,作間諜,探看看,你本來在講堂聽經,你們一群人都來,大門打開,自己看怎麼走,聽不合意的出去,聽合意的進來,很簡單,我沒有爲了你去哪一間道場而煩惱而痛苦,我這個人才沒那麼傻,對不對?我這裏若沒有經費,叁餐有得吃就好了,現在我要把這個權利交出來,要成立這個基金會,我們叁餐有得吃就好了,水電費有得繳就好了,你不知道我們這水電,包括我…
《勸發菩提心文講義》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