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遮住的意思就是無明,就是執著,就是要保護自己,事實上世間上要保護自己的人就是最不懂得保護自己,他爲了保護自己就造業,騙人、欺人、唬弄人,要讓別人死,要自己活,要自己活就愈活愈沒有智慧,遮住,永遠籠罩在自己的無明,這樣聽得懂嗎?不是佛經不普照你,普照也沒有用,你遮住,佛經怎麼有效,佛來你也沒有辦法,電燈也在照,我也看到光,他在裏面就沒有看到光,他是怎樣?所以說佛沒有離開我們的心,我們的心就是在佛,只要你把蓋子掀起來,OK!這樣就OK了,這樣聽得懂嗎?(衆鼓掌)這麼簡單的東西,所以說我們這東西掀起來就老實,不可以犯妄語戒,不要講謊話,不可不對的事情一直要爭到贏,尊師重道,絕對服從師父的教導,你想想,心地光明,不造口業,哪一個修行不會成功,爲什麼人家修行要搞二、叁十年,對不對?根本不用那麼久,簡單,掀起來就OK了,這很簡單的東西,就是老實,信心具足,清淨,不要聽到幾句……誹謗一下,啊!沒有信心了,我們這信徒就是這樣,信心不夠就是像風中的沙,空中的毛,毛道衆生,在《大乘起信論》裏面講毛道衆生,這支毛浮起來,風若吹起來,浮起來,就像學佛的人來皈依這個師父皈依完,啊!這個師父很好,很行,一直贊歎他,一直贊歎他,現在外面的人若在講這個師父怎樣,唉!怎麼這樣,又沒信心了,又皈依別的法師,現在人家又誹謗那個法師,他又跑回來,現在又跑回來,他又聽到是非,又跑過去,叫做毛道衆生,這種衆生就是說他心永遠不定,他要找道場要找一輩子,找善知識要找一輩子,他不會成就,我們要怎樣修行呢?我發現這個善知識,講的是正法,沒有偏,我說……,社會人講的下賭注,我這輩子就下賭注,因爲他講的知見正確,我何必跑來跑去要找什麼,這樣對師父信心夠,對道場的信心夠,你再什麼人講什麼他的心絕對不會改變,他不會煩惱,我告訴諸位,說:師父有修行沒有修行,這是我的事情,不是你的事情,你有沒有修行是你的事情,我也不用替你煩惱,今天你百年之後,你要臨命終的時候,叫師父爲你助念,那我問你,你得保證你百年之後我有辦法在你身邊,若你坐飛機,咻!碰!連念都來不及,你要念什麼,怎麼來得及,對不對?難道不是這樣?對不對?總而言之修行就是要靠自己,知道嗎?你吃飯我不會飽,我吃飯你也不會飽,當然你若是有那個福報,你要死的時候打個電話給我,我就去爲你加持,不然就名字寫一下,爲你回向一下,所以我們人不要有一種依賴,一定要修到自己有辦法控製自己,因此個人做個人負因果,不要幹預別人就是這種意思,我有修,我今天即使沒有修行,也跟你沒有關系,對不對?跟你有什麼關系,你講來我聽看看,你講,跟你有什麼關系,難道因爲我沒有修行你就不能往生極樂世界嗎?對不對?因爲你沒有修行我主不能往生極樂世界嗎?沒有這個道理,我吃飯你不會飽,你吃飯我不會飽,難道不是這樣,所以個人修個人的,你就了解學佛就是要升華自己,要管束自己,約束自己,使自己趨于一種大智慧的狀態,度衆生隨緣,修行盡分,度衆隨緣,隨緣,因此對叁寶有信心就是說這個人講的是正法,沒有偏,你不要用生命下賭注,就是這樣子,就是這麼簡單,我看太多,出家十年看不夠嗎?今天來這裏信一信,明天跑那間道場信一信,那個法師比較行,後天再來這裏信一信,那個又比較行,又聽到是非又出來,你問他皈依拜十多個哪一個是法師,不知道,不知道,亂七八糟,因此我們人可憐,毛道衆生,信心不具足,他不能用生命下賭注,當然他在學佛他就浪費他的生命,跑來跑去,跑來跑去,我勸告諸位!你若覺得這間講堂不錯,師父又普通,就可以安住下來,這樣就安住下來,東奔西跑到後來是你們死不是我死,我是已經沒有問題,看經典,自己也了解,我也不用靠你們,靠你們講給我聽,太陽打從西邊出來,你東奔西跑是你損失不是我的問題,你今天有來聽是你得到,你有來聽沒有來聽我是不增不減,你聽得懂嗎?你來我增加什麼,哪有?沒有,我有得到什麼?最多多了五百塊的贊助,對本性不增不減,你今天你沒有來聽我減少什麼,沒有,最多少五百,大不了就這樣而已,哪有減少什麼東西,所以你要考慮清楚,在你的生命當中,記住!古人,有一個哲學家,我覺得他對這個宗教的定義,我認爲他這個定義是非常好,什麼是宗教?可以用你的生命下賭注的這個就是宗教,用你的生命下賭注的,我們做生意都舉棋不定,學佛不可以,你知道這條路一定要走,生老病死一定要走,用生命下賭注,下賭注,放心,不會牽到地獄去,所以說你們要有信心。底下,七竅有而混沌死,七竅有而混沌死。【有其名。而無其人。故爲寓言。佛說西方極樂世界。是實有。非寓言。亦非理想。故曰信事。】意思說要相信確確實實有一個極樂世界。信理:
【解】信理者。深信十萬億土。】十有萬億土。【實不出我今現前。介爾】把筆拿起來,介爾就是微波、微細。介爾就是微細的【一念心外。】介爾一念心外。【以吾現前一念心性。實無外故。
【講】信理者。以法界(即實相真心)爲理。】《華嚴經》講的一真法界,就是我們這個真心,我們的本性以法界爲理。【深信十萬億土。無量事境。實實不出我今現前。介爾一念心外。介爾者。微小之謂也。】微小的意思。【以吾人現前一念心性雖然微小。體即法界。】我們的本性這體就是我們的本性,我們的本性就是我們的法界,法界就是我們的本體。【本來廣大周遍。實無有外。喻如虛空廣大周遍。虛空無外。一切世界。皆在虛空之內。】皆在虛空之內。【心性廣大周遍。心性無外。極樂即心內之極樂。故曰不出。】簡單講,若是就理體來講,我們的本性盡虛空遍法界,就整理來講有無量無邊的莊嚴的世界,無量無邊的莊嚴世界是事相,但是不出我們的心,我們的心雖然是一個絕對的理性,但是離不開這個事相,這叫做事理圓融。
【解】又深信。西方依正主伴。皆吾現前一念(心中)所現影。全事即理。全妄即真。全修即性。全他即自。我心遍故。佛心亦遍。一切衆生心性亦遍。譬如一室千燈。光光互遍。重重交攝。不相妨礙。是名信理。(以法界爲理。)】你們先放下這個注解,你先聽我身你們解釋這個你才有辦法了解。深信,又深信,西方極樂世界這個依報跟正報,離就是阿彌陀佛,伴就是諸菩薩、聲聞、緣覺,皆是我們現前一念心中所現影,當然我們這個心既然是盡虛空遍法界,包含一切的法性,包含一切的宇宙虛空,當然極樂世界依報、正報主伴,也是我們現前一念心中所顯現出來的這個影像,一樣,全事即理這句話意思是說所有的事相當下就是本性,比如說我們這個色身是真的東西,這個色身是怎樣來,造業來的,造業是怎樣來,本性迷了,一念不覺,無明,無明造什麼業呢?造這貪、嗔、癡的業,業絞業有這個果報,有這個報應,所以它雖然是事相,這個色身,但是當下你若了解,悟到,當下就是我們本性顯現出來的色身,不是在外面的東西,爲什麼在外面?因爲我們執著這個色身是內,那個是外,其實內、外都是本性顯現出來的東西,因爲我們有執著,所以有對立性的東西,有虛空,有事相的東西,我們若悟到這個本性的時候,當下這個心就是一切的事相,一切事相當下就是我們的心,所以說全事即理,把筆拿起來,全事即理就是說當你在事相上悟道的時候,當下就是你的本體,所有的事相你悟道,即理就是當你悟道的時候,當下,即,當下就是理,所有的事相當下就是理,簡單講就是說你今天你雖然念佛,拿一串念珠在念佛,是事相,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咦!念久了你沒有妄想,你就是了解佛性的東西,你就是悟到這個本體,所以全事即理就是說所有的事相當下,即也可以解釋說當下就是理,也可以叫做悟道,當下就是我們的本性,全妄即真,所有的虛妄都不能離開我們的本性,爲什麼呢?這是我們的業所顯現出來的,業不離我們的心,心不離我們的本性,當然虛妄不能離開真,當然我們這個虛妄不能離開我們這真的本性,舉一個例子來說,無量無邊的水撈起來,這個水相一直撈起來,我們看這個水,海水波浪這麼多,波浪不能離開海水,難道不是這樣,所有的波浪都不能離開海水,波浪是虛妄的東西,海是真實的東西,全妄即真,這個波浪若讓它平息當下就是我們的水,一切就是我們的水,全修即性,所有的修行,你悟道,當下就是我們的本性,你拜忏也要用我們的本性去拜,你念佛也要用我們的本性去念佛,你今天恭敬叁寶供養都要用什麼?用這個本性,意思就是說全修即性,意思就是說所有我們的修行當下就是我們的本性,這句話全修即性就是全事即理,這句話意思是完全一模一樣,全事即理,全妄即真,全修即性就是說所有的修行,就是我們的本性顯現出來的東西,我們若悟到這個實相,空性的這個道理,我們就能夠隨緣不變,不變隨緣,隨一切緣,但是你一切修實在是無修,雖然你沒有修,當下就具足智慧,就是在修,所以佛度無量無邊的衆生,實無衆生可度,《金剛經》在講的,佛度無量無邊的衆生,實在是無衆生可度,爲什麼?衆生都是五蘊所作的,四大皆空的東西哪有什麼衆生呢?所以衆生相都是虛妄的東西,都是刹那間在分別的東西,執著的東西,所以你覺得有這衆生,有我相、人相、衆生相、壽者相,這也是因爲這樣,所以全修即性是什麼?要悟到所有的修行,當下就是我們的本性的修行,當你悟到實相就是,全他即自,全他即自就是說所有我們顯現出來在外面,不離我們的自性,不離我們的自性,所以我們在講度無量無邊的衆生,實在解釋就是說我們的煩惱也無量無邊要度它,所以說自性衆生誓願度,就是度我們刹那間在變化生滅的這個煩惱,的這個煩惱,所有的煩惱就是不離我們的本性,全他即…
《勸發菩提心文講義》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