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覺知根;那麼,這個[生]就是法塵的生,就滅無了,就沒有覺知性。滅才有覺知性,生的法塵當然就沒有覺知性了。誰知生者,又有誰能夠知道,生法塵的時候,這個覺知性有苦、樂種種的感受呢?又有誰可以感受到苦、樂法塵之生呢?
[初句征;此先破從塵來。若謂此覺知之意入,從寤而來者,至于寐時,此覺知必隨寤而滅,又將何者而爲寐乎?即今寐中,能做夢者,又是誰耶]?因爲已經跟寤的時候跑掉了,那麼,睡覺當中做夢那個,能知道做夢的又是誰啊?意思就是:意入、意根,當然就沒有跟著寤的時候跑掉。[若從寐來],只有在睡夢當中,那個意根才顯現,[類此可推。若謂此覺知,必從生塵有者,至于滅塵時,即應同生塵而無矣,又令誰領受滅塵,而內守幽閑寂靜之境耶]?換另外一個角度說,[若謂此覺知,從滅塵有者],滅塵有,那麼,生塵當然就沒有了。[至于生塵時,即應同滅塵而無矣,即今能覺知生塵,分別苦樂者,又是誰耶]?意思就是:並沒有跟滅塵跑掉啊!
[若從根出,寤、寐二相,隨身開合,離斯二體,此覺知者。同于空華,畢竟無性]。
如果說這個意入、意根,不必借重于寤、寐二相,寤、寐二相其實就是生滅。隨身開合,這是指內在的心髒、肉團心,經典是這樣講:我們白天的時候,心髒是開的;晚上睡覺的時候,心髒是合的,這用肉團心來講。隨身體的肉團心的開,就是醒了,合就是晚上睡夢了、睡覺的時候。離斯生滅二相,就是寤、寐,生滅二相、二體,離斯二體,此覺知者,這個覺知性,同于空華,畢竟無性。
[此破從根出]。單根,是無自性的。[若謂此覺知,從意根出者,寤、寐二種之相,乃隨身根之內,肉團心開合而成。肉團心是肉質,狀如倒挂蓮華,寤則開,寐則合,離斯(此也)寤寐開合二體,此意入之覺知,同于空華,畢竟無有能入之性,是則根尚叵得,如何可說從根出也]?
[若從空出,自是空知,何關汝入]?
如果是虛空自己出,虛空不關你的事情。
[此破從空而出。若謂此覺知]性,[從空出者,空性頑鈍,根性靈知,虛空本屬無知,縱然能有知覺],就算虛空能有知覺,[自是空之有知,何關于汝意入之事]?也不關你意入之事,[以上追究,此覺知者,來處不可得。叁無所從來竟]。
[午四 結妄歸真]
[是故當知:意入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六入都是這樣,是故當知,眼入、耳入、鼻入、舌入、身入、意入,都是虛妄;六入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底下是告諸如何來破無自性,講到無自性的事情。
[准上可知。此處《正脈疏》,交光法師,發明入、處、界叁科,破法有叁種差別],破法就是讓他了悟空無自性。爲什麼叫破法?讓衆生了悟沒有來去、生滅、增減,純粹是妄,達妄本空,知真本有叫做破法,破就是要讓大家了解相妄。好!下面師父來一一解釋,此處《正脈疏》,交光法師,發明入、六入;處、十二處;界、十八界,叁科,破法有叁種差別,[爲千古獨唱]!
甲[一者約緣破]:約外在的緣,[言不局本法,廣破外緣也。如滅火不徑],[徑]就是直接,不直接[撲火,但抽去其薪],譬如說你要破這個眼,那麼,把這個明、暗除掉,[火自滅矣,以火無自體也]。所以滅火不直接撲火,釜底抽薪,[薪]就是木柴,火就自然滅,以火無自體性。
乙[二者更互破:言二法相依而立],就是根、塵,根塵相依而立,[即須更互破之]。破根或者破塵,[如蛟水相依],蛟就是蛟龍,古傳說中一種似龍而能發洪水的動物,我們說蛟龍。蛟龍依水而住,所以,怎麼樣?[兩皆爲患],你要除掉蛟龍,[除之者],很簡單,[驅蛟絕水之本],把水斷掉,意思是說你把這個蛟龍除掉就沒有水了,這當然是古時候的傳說啦,重點是表法的。[泄水],你把這個水泄掉,那麼,這個蛟龍就沒有地方可以居住。[破蛟之居也]。因爲這個蛟龍居住在水,是不是?蛟龍會製造水,水又養著蛟龍,所以二個互相就是患。
丙[叁者從要破]:從最重要的,從精要處破。[此有兩種],丙一:[一者二法從要破]:就是從根、塵的最重要的部位破。[如兩木相倚而立,但推倒一邊,二皆倒矣]。就是空無自性的意思,其實這個統統在講空無自性,單根不生、單塵不生、單識也是不生。丙二:[二者叁法從要破]:就根、塵、識,這後面會講到,十八界的時候,叁法——根、塵、識,從要破。[如筋]、就弓箭,用弓箭來分析,筋當然就是做線的,弓箭的那個線,拉的。[膠]、粘的;[角]就是弓箭。做弓箭用硬的,做弓箭用角。[叁合爲弓,而膠爲其要],膠就把叁種粘住了,[但除去其膠,則筋、角皆不成弓矣]。筋是線,因爲沒有粘住,線沒有用啊,還有那個弓也沒有用啊。[故此六入,全是約緣破],諸位!約緣破就是依甲。[塵即其緣也]。六入就是眼睛的、耳朵,乃至于意的生滅,就這個來破。
[下十二處,兼更互破],就是乙,依乙的方法破,後面會講到。[及二法從要破也],二法從要破就是丙一。[眼、色、耳、聲四處],就是破眼見聲色,或者破色生眼見,眼、色、耳、聲四處,[更互破也];到底是眼見生色塵呢?還是色生眼見呢?這後面會講到。這是十二處,十二處上面講眼、色跟耳、聲四處,當然還有八個地方。[余八處二法從要破也]。余八處,如果是鼻就對嗅;舌就對味;身就對觸;意就對生滅。余八處就是鼻、嗅、舌、味、身、觸、意、法,意就是對法塵,就是生滅。[又惟身、觸二處,獨約根破],就是根身破,從身的要來破。[余六處獨約塵破也]。六處就是鼻、舌、意,約外塵來破。[後十八界,全是叁法從要破也]。叁法從要破就是丙二,根、塵、識叁法從要破,[然文雖從要]而破,[意實並破],意思是說:雖然文章從重要的破其無實體性,都是相依,就是緣起、空性、相妄性真;但重點其它他的用意是同時破。
[非同六入],不同于我們這一次的六入,剛剛講的眼入、耳入、鼻入、舌入、身入、意入,不同于六入。[正意在根也]。這個正意就是重要的用意在于六根,因爲根裏面有這個見性、聞性、開采不生滅性。從根開采見性,從這個見性擴大到如來藏性,愈來愈廣,到最後就周遍法界的七大,即如來藏性周遍法界。所以,先從根,再來慢慢擴大,變成周遍法界如來藏性。正意在六根,如果這個六根的根性開發不出來,那麼,更談範圍那麼大的宇宙的如來藏性?所以,正意在根,重要的用意就是在六根;在其它的經典都是五陰、十二處、十八界;而在《楞嚴經》首重六入,因爲這六入是生死的根本,但是也是解脫的起源;六根讓你攀緣六塵造生死業,諸位!你要解脫就是從這個地方解。六根橫的就是: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要直接深度的就是:動、靜、根、覺、空、滅,這個後面會講到。解六結,越叁空,人空、法空、空空,就是在這個,後面會談到。[詳其結處,蓋可見矣。卯二六入竟]。最後的時候都是結妄歸真。
《大佛頂首楞嚴經第七套 六入本如來藏•妙真如性 第一》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