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觉知根;那么,这个[生]就是法尘的生,就灭无了,就没有觉知性。灭才有觉知性,生的法尘当然就没有觉知性了。谁知生者,又有谁能够知道,生法尘的时候,这个觉知性有苦、乐种种的感受呢?又有谁可以感受到苦、乐法尘之生呢?
[初句征;此先破从尘来。若谓此觉知之意入,从寤而来者,至于寐时,此觉知必随寤而灭,又将何者而为寐乎?即今寐中,能做梦者,又是谁耶]?因为已经跟寤的时候跑掉了,那么,睡觉当中做梦那个,能知道做梦的又是谁啊?意思就是:意入、意根,当然就没有跟着寤的时候跑掉。[若从寐来],只有在睡梦当中,那个意根才显现,[类此可推。若谓此觉知,必从生尘有者,至于灭尘时,即应同生尘而无矣,又令谁领受灭尘,而内守幽闲寂静之境耶]?换另外一个角度说,[若谓此觉知,从灭尘有者],灭尘有,那么,生尘当然就没有了。[至于生尘时,即应同灭尘而无矣,即今能觉知生尘,分别苦乐者,又是谁耶]?意思就是:并没有跟灭尘跑掉啊!
[若从根出,寤、寐二相,随身开合,离斯二体,此觉知者。同于空华,毕竟无性]。
如果说这个意入、意根,不必借重于寤、寐二相,寤、寐二相其实就是生灭。随身开合,这是指内在的心脏、肉团心,经典是这样讲:我们白天的时候,心脏是开的;晚上睡觉的时候,心脏是合的,这用肉团心来讲。随身体的肉团心的开,就是醒了,合就是晚上睡梦了、睡觉的时候。离斯生灭二相,就是寤、寐,生灭二相、二体,离斯二体,此觉知者,这个觉知性,同于空华,毕竟无性。
[此破从根出]。单根,是无自性的。[若谓此觉知,从意根出者,寤、寐二种之相,乃随身根之内,肉团心开合而成。肉团心是肉质,状如倒挂莲华,寤则开,寐则合,离斯(此也)寤寐开合二体,此意入之觉知,同于空华,毕竟无有能入之性,是则根尚叵得,如何可说从根出也]?
[若从空出,自是空知,何关汝入]?
如果是虚空自己出,虚空不关你的事情。
[此破从空而出。若谓此觉知]性,[从空出者,空性顽钝,根性灵知,虚空本属无知,纵然能有知觉],就算虚空能有知觉,[自是空之有知,何关于汝意入之事]?也不关你意入之事,[以上追究,此觉知者,来处不可得。三无所从来竟]。
[午四 结妄归真]
[是故当知:意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六入都是这样,是故当知,眼入、耳入、鼻入、舌入、身入、意入,都是虚妄;六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底下是告诸如何来破无自性,讲到无自性的事情。
[准上可知。此处《正脉疏》,交光法师,发明入、处、界三科,破法有三种差别],破法就是让他了悟空无自性。为什么叫破法?让众生了悟没有来去、生灭、增减,纯粹是妄,达妄本空,知真本有叫做破法,破就是要让大家了解相妄。好!下面师父来一一解释,此处《正脉疏》,交光法师,发明入、六入;处、十二处;界、十八界,三科,破法有三种差别,[为千古独唱]!
甲[一者约缘破]:约外在的缘,[言不局本法,广破外缘也。如灭火不径],[径]就是直接,不直接[扑火,但抽去其薪],譬如说你要破这个眼,那么,把这个明、暗除掉,[火自灭矣,以火无自体也]。所以灭火不直接扑火,釜底抽薪,[薪]就是木柴,火就自然灭,以火无自体性。
乙[二者更互破:言二法相依而立],就是根、尘,根尘相依而立,[即须更互破之]。破根或者破尘,[如蛟水相依],蛟就是蛟龙,古传说中一种似龙而能发洪水的动物,我们说蛟龙。蛟龙依水而住,所以,怎么样?[两皆为患],你要除掉蛟龙,[除之者],很简单,[驱蛟绝水之本],把水断掉,意思是说你把这个蛟龙除掉就没有水了,这当然是古时候的传说啦,重点是表法的。[泄水],你把这个水泄掉,那么,这个蛟龙就没有地方可以居住。[破蛟之居也]。因为这个蛟龙居住在水,是不是?蛟龙会制造水,水又养着蛟龙,所以二个互相就是患。
丙[三者从要破]:从最重要的,从精要处破。[此有两种],丙一:[一者二法从要破]:就是从根、尘的最重要的部位破。[如两木相倚而立,但推倒一边,二皆倒矣]。就是空无自性的意思,其实这个统统在讲空无自性,单根不生、单尘不生、单识也是不生。丙二:[二者三法从要破]:就根、尘、识,这后面会讲到,十八界的时候,三法——根、尘、识,从要破。[如筋]、就弓箭,用弓箭来分析,筋当然就是做线的,弓箭的那个线,拉的。[胶]、粘的;[角]就是弓箭。做弓箭用硬的,做弓箭用角。[三合为弓,而胶为其要],胶就把三种粘住了,[但除去其胶,则筋、角皆不成弓矣]。筋是线,因为没有粘住,线没有用啊,还有那个弓也没有用啊。[故此六入,全是约缘破],诸位!约缘破就是依甲。[尘即其缘也]。六入就是眼睛的、耳朵,乃至于意的生灭,就这个来破。
[下十二处,兼更互破],就是乙,依乙的方法破,后面会讲到。[及二法从要破也],二法从要破就是丙一。[眼、色、耳、声四处],就是破眼见声色,或者破色生眼见,眼、色、耳、声四处,[更互破也];到底是眼见生色尘呢?还是色生眼见呢?这后面会讲到。这是十二处,十二处上面讲眼、色跟耳、声四处,当然还有八个地方。[余八处二法从要破也]。余八处,如果是鼻就对嗅;舌就对味;身就对触;意就对生灭。余八处就是鼻、嗅、舌、味、身、触、意、法,意就是对法尘,就是生灭。[又惟身、触二处,独约根破],就是根身破,从身的要来破。[余六处独约尘破也]。六处就是鼻、舌、意,约外尘来破。[后十八界,全是三法从要破也]。三法从要破就是丙二,根、尘、识三法从要破,[然文虽从要]而破,[意实并破],意思是说:虽然文章从重要的破其无实体性,都是相依,就是缘起、空性、相妄性真;但重点其它他的用意是同时破。
[非同六入],不同于我们这一次的六入,刚刚讲的眼入、耳入、鼻入、舌入、身入、意入,不同于六入。[正意在根也]。这个正意就是重要的用意在于六根,因为根里面有这个见性、闻性、开采不生灭性。从根开采见性,从这个见性扩大到如来藏性,愈来愈广,到最后就周遍法界的七大,即如来藏性周遍法界。所以,先从根,再来慢慢扩大,变成周遍法界如来藏性。正意在六根,如果这个六根的根性开发不出来,那么,更谈范围那么大的宇宙的如来藏性?所以,正意在根,重要的用意就是在六根;在其它的经典都是五阴、十二处、十八界;而在《楞严经》首重六入,因为这六入是生死的根本,但是也是解脱的起源;六根让你攀缘六尘造生死业,诸位!你要解脱就是从这个地方解。六根横的就是: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要直接深度的就是:动、静、根、觉、空、灭,这个后面会讲到。解六结,越三空,人空、法空、空空,就是在这个,后面会谈到。[详其结处,盖可见矣。卯二六入竟]。最后的时候都是结妄归真。
《大佛顶首楞严经第七套 六入本如来藏•妙真如性 第一》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