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維摩诘所說經要解 文殊師利問疾品第五▪P2

  ..續本文上一頁我常告訴徒弟,要學法器很簡單,要學誦經也很簡單,要學放蒙山也不困難,要學如何比手印都不困難,比得讓你看不懂,只有自己看得懂,也很簡單,佛法中唯獨說法最難,爲什麼說法最難?講錯就慘了!不得了!你講錯,當場若有叁百個人聽,你負叁百個因果,錄音帶若製造出來,觀念錯誤再傳出去,不得了!斷衆生的慧命。所有因果,說法的因果最大,那是引導衆生入佛知見的人,竟然自己的知見錯誤,人有我執、我見,他沒有悟到本性,不了解實相,沒有通達藏經,講經時一直自認爲對,實在是錯了,一味地掩飾自己,就開始亂講,講一些有的沒有的,話轉回來都是在寬恕自己,這會很淒慘!什麼都好學,就是智慧辯才弘法最難,爲什麼?弘法沒有錢,沒人要做這種工作,講錯話人家會罵,一句話講錯,二、叁年之後還在傳。所以,人家說,爲什麼慧律法師的錄音帶能夠流通,因爲,沒人要講經,沒有人要做這種工作,大家都要誦經。你去問看看,法會、傳戒一次,叁壇大戒收入就七、八千萬,一次,在體育館做一次梁皇忏,收入像建華梵工學院那麼多,做一次收入七千多萬,八千多萬,你想想看!講經講到昏倒在臺上,也沒有七、八千萬,看你多會講,沒有辦法,這種工作沒人要做。第一個,他要具足智慧,辯才、信心、深達實相、悟性,講下去還有人要聽;接著,又不貪名、又不貪利,你的發心爲一切衆生,沒有任何代價才來做,沒有人要這樣做,所以,法師少,沒有牛只好騎驢,我不出來不行,沒有辦法!所以,這種事,爲什麼臺灣的弘法,北部以淨空法師,南部就以某某法師,不可以自誇,現在要學謙虛點,事實上就是這樣,吃力不討好的工作,但是,你不弘法怎麼..,釋迦牟尼佛講經四十九年都是在轉法lun,哪有釋迦牟尼佛誦經誦四十九年,沒有人這樣子,談經叁百余會,講經四十九年,他也是以弘法爲主,不然,出家人以什麼爲責任?所以,善說法,我告訴你:非常之困難,非常困難。

  【辯才無滯.智慧無礙.】

  辯才無滯就是不會停頓,滯就是不通,無滯就是不會不通,辯才無礙,當然,他深達實相,辯才怎麼會有礙,智慧無礙,智慧也要會講話。

  你知道嗎?有一個女衆出家了,才做沙彌尼而已,她父母親要把她打死,你知道嗎?要把她打死,走投無路,跑到南普陀找我,跑到南普陀找我時,

  我說:你來找我做啥?

  她說:人稱法師您是辯才無礙,智慧無量,您幫我想個辦法。

  我說:很簡單!第一,你若能用電話跟你媽媽通電話時,你就跟她講清楚,你爲什麼要逼我結婚?她會說:我希望你幸福,過快樂的日子。你就問:媽媽!你現在過得如何?她一定會說:很痛苦!常跟你父親吵架,爲什麼你遭遇不幸,還要我步上你的後塵,回應回去。第二點,你若很不幸被她抓回去時,你都不要吃。她說:不吃會餓著。我說:你再偷買面包、買泡面,

  噢!這樣啊!

  外表看起來是絕食,私下再偷吃就好了,不然,你沒辦法,她不讓你出家,她硬逼迫你結婚,很簡單!

  沒什麼,對不對?出家,像我們的法師被他父親告,若我父親告我,他該死了,真的,那是告到他,傻傻的,若告到我,父親該死了,真的,比武力我輸人,比頭腦很厲害,你想想看!我沒有任何條件,我若頭腦不比你強,你會聽我的嗎?不可能!天地不公平,我每天會捶胸:天地不公平。個子小,斧頭拿不動,又近視,又容易感冒,又腰酸背痛,上蒼也算是很公平。所以,現在個子大的要聽個子小的,要辯才無礙、智慧無礙,也需要有修行;宿世。

  【一切菩薩法式悉知.】

  式就是原則,一切菩薩的法式就是他的神通變化種種威儀,菩薩應該具足什麼條件,正知正見的法的一切原則,一切菩薩法的原則,他都知道,比如說菩薩的神通,菩薩的威儀,菩薩的願力,你都要懂,悉知。

  【諸佛秘藏】

  把筆拿起來,秘藏就是最深的境界,諸佛的徹底的最深的境界,

  【無不得入.】

  這樣就跟佛相同了,諸佛的秘藏,這個秘藏不是指神秘,是說諸佛的身口意,秘密之藏。

  因爲是凡夫、二乘人所不能知,最深的境界叫做秘藏,你連菩薩都跟不上,無不得入。

  【降伏衆魔.遊戲神通.其慧方便.皆已得度。】

  這是遊通化人,降伏衆魔之後遊戲神通,爲什麼叫做遊戲神通?神通對他來講很自在,像在遊戲一樣,既得遊戲神通,對這世間每樣都通達了。

  其慧方便就是說他能度無量無邊的衆生,引導衆生,他在說法當中,很容易被衆生接受,他有方便善巧的智慧,叫做其慧方便。

  我們沒有,同樣一句話,被他講起來..,會講話跟不會講話差很多,會講話的人,他講出一句話能讓衆生歡喜叁天,不會講話的人,衆生聽了之後會煩惱叁天,同理,會講話跟不會講話真是天地之別。

  皆已得度意思是說因爲他能夠運用智慧,運用權巧方便之道,所以,這個叫做度,皆已得度就是說自己的能力已經足夠,接著又能方便度衆生,皆已得度。

  【雖然.當承佛聖旨.詣彼問疾。】

  雖然維摩诘居士這麼偉大,這麼了不起的在家居士,但是,我更應該要承佛的聖旨,佛是聖人,他講的話跟皇帝一樣,所以叫做聖旨。

  詣彼問疾,去探望他的病。

  【于是衆中諸菩薩大弟子釋梵四天王.鹹作是念。今二大士】兩尊大菩薩,就是指【文殊師利】菩薩跟【維摩诘】居士,【共談.必說妙法。】

  【即時八千菩薩五百聲聞百千天人皆欲隨從。】看戲,看戲怎麼演。

  【于是文殊師利與諸菩薩大弟子衆及諸天人恭敬圍繞入毘耶離大城。】

  毘耶離大城就是維摩诘居士所住的地方,因爲維摩诘住在城裏,庵羅園是在外面,維摩诘居士住城內,所以他(文殊師利)要去找他(維摩诘),入毘耶離大城。

  【爾時長者維摩诘心念.】內心想,他(維摩诘)知道他(文殊師利)要來了,【今文殊師利與大衆俱來。即以神力空其室內.除去所有及諸侍者.唯置一牀.以疾而臥。】

  現在要開始顯示空相,所以,先將房間變得空無一物,即以神力空其室內,用神通力變得空無一物,除去所有,因爲開始要講空的道理。

  及諸侍者,侍者就是侍奉他的人,侍者全都遣走。只剩一張牀,以疾而臥,生病,示現生病。因爲他們來時,會開始問。說法一開始就空無一物,後面你就會知道,舍利弗後來會想:奇怪!屋內怎麼都沒有椅子可坐,他就會問:你是爲法而來,還是爲椅子而來。他在說法開始前,先演一出戲給他們看,先空無一物,空無一物之後就會問,問了就會說法,這就是啓法的因緣。

  【文殊師利既入其舍.】到房內,【見其室空.無諸所有.獨寢一牀。】單獨一個人躺在牀鋪上。

  【時維摩诘言.善來.文殊師利。】善來,

  【不來相而來.不見相而見。】

  若是我們去,第一句話就聽不懂,我們也很高興跟在文殊師利菩薩後面。

  第一句話,維摩诘居士說:不來相而來.不見相而見,慘了!不知在講什麼?回家,回家吃冰棒,聽不懂,不然,這句話是什麼意思,你知道嗎?你聽經聽這麼久,不然,你說來我聽聽看,這句是什麼意思。

  不來相而來,注意聽!不來相就是實相實在是不來,而你現在來了,實相是無所見。不見相,但是,現在我們彼此見面了。意思就是說你不來而來,不必見而見,就是這意思。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文殊師利,實相實在是不用來,實相是沒有所謂的來,而你現在來了,事實上實相是無所謂的見,無所見才是實相,所以,不見相而來,實相實在是無所見,但是,你現在來了,彼此之間互相見面,但是,不違實相。

  所以說,法身大士舉止動靜不違實相,實相無來,你現在來了,實相是無見,但是你以「相」互見,無來而來,不見而見,法身就是這樣子,也就是真善,如如不動的本體。

  【文殊師利言。】他就這樣回答,【如是.居士。】接著更是一頭霧水。

  【若來已更不來。若去已更不去。所以者何。來者無所從來。去者無所至。所可見者.更不可見。】

  第二句還是聽不懂,我告訴你!這段非常不簡單!你們可要注意聽!

  這段所講的都是本性,你若用意識心聽經,可能會很難,轉不過來,這段非常精彩,我解釋一遍:這段就是在講無來去之相,都是借著因緣而假合,因爲,未來還沒來,來了就不用再來,舍掉來跟不來,沒所謂的來、去。

  文殊師利菩薩這麼說,如是,你這麼說對,你說不來相而來,意思是說你說實相實在不來,你現在是方便來,實相是無所見,我們現在方便,兩個見面,對!居士這麼說是對!爲什麼?若來已更不來,若來了之後,就不用再來,因爲,已經有來了,若去之後也沒所謂的去,因爲已經離開了,所以者何,來者無所從來,來就是指未來,也就是指道,佛講的「來」,當體就是空性,沒所謂的有來,來只是五陰皆空幻化軀殼而已,就事相來講,這是有隔礙,就無生法來講,實在是不來,你說他有來實在是虛妄的錯覺,才說他來。所以,來者無所從來,實在是無來。

  我們今天就是不能悟到這點,我們不能悟這點,得失的觀念就很強,今天錢有來,我會很歡喜,錢不來,我就很煩惱,感情有來我就很歡喜,感情若離開我就很痛苦,他不能了解來當下就是不來,去也無所謂的去,這就解決了,每件事都解決了,當體就是空性,怎麼會如膠似漆難分難舍,分不開,無法看開,爲什麼?他不了解實相,怎麼會看得開,意思是說世間所擁有的東西都沒有真實性,所離開的東西也沒有悲哀性,沒有可悲性,爲什麼?本來就不是真實的,來者無所從來,實在說「來」,沒有真正的來,你卻說來。

  比如說,今天金錢來到我們身邊,來讓我們用,一天到晚都在我們身邊,兩腿一伸,都不是我們的,幻化的、短暫的、緣生緣滅的,若悟到這點就能將時間、空間拉長,我們就不會煩惱,沒錢不會很痛苦,很有錢也不會很快樂,因爲本來就沒有。

  來者無所從來,去也無所去,去者無所至,你要到哪裏?本來就不來,哪裏還有去,所可見者,更…

《維摩诘所說經要解 文殊師利問疾品第五》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