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不可見,當下所看到的,實在是沒有來去相可看。這段是破除外相的得失執著,明本性實相,這一段沒有去來相,會悟到這句就開悟了,以後你身上所擁有的,所擁有的貂皮大衣、洋房大樓,你現在來,來者無所從來,車子若被撞破、被偷走,去者無所從去,以後,再買部新車顧好就好,不會難過,那沒辦法,你看!這世間哪樣看不開,你看!諸佛菩薩說到世間的快樂,哪有比法的快樂還快樂,你想想看!你活一輩子,你到哪裏聽這麼好的道理,我問你,聽這麼好的道理,以法爲樂的人,你看,歌星的專輯,專輯,舞臺花二、叁百萬,宣傳,電視表演二個小時,二個小時錄影起來,葉瑷玲專輯,或什麼專輯,她爲了世間的名,爲了出名,你看她們用多少的苦心,但是,說真的,他認爲名成利就是快樂,佛法不用,一毛錢都不用花,又有面包可拿,都不用錢,只要你肯進來。
所以,我們內心有無量的財富,無量的智慧之財,我們不懂而已,不懂,這句話聽了,內心就清涼,來無所來,去本來也無所去,廣欽老和尚說:不來亦不去,沒有事。就是這句話的意思,所以,廣欽老和尚是聖人,衆生是來來去去全是事情,整天都是事情,腸子都拉不直。
【且置是事。】
這是實相,暫時擱一邊,今天來,就在說法、逗禅機。暫時先擱著。
【居士是疾.甯可忍不。】
現在開始探他的病。你的病是否能忍耐?
【療治有損.不至增乎。】
您的病治得怎麼樣了,不會加重吧!
注意聽!療治有損就是說當我們病重的時候,會影響我們的色身,這樣對我們的道業是有所損害,所謂身安而後道隆,如果你的病輕,就不會損害道業,所以,療治就是說輕的好治療,重的不好治療叫做療治,我們的病不是輕就是重,所以叫做療治,若重病,有損就是會妨礙道業,這叫做療治有損。增乎就是增加病苦。
【世尊殷懃致問無量。】
這實在是太美了!太美了!實在是太美了!古時候人的文辭實在是美得不得了,不信你讀看看,世尊殷懃致問無量,意思是說無量的關懷,世尊殷懃就是一次再一次,一次再一次地關懷你,致問無量;太關心了沒有辦法形容,這實在是美得不得了,美得不得了。
所以,這段我再解釋一下,居士是疾,甯可忍不,你的病是否能忍耐,療治有損就是說你若生重病沒治療會障礙你的道業,不要讓你的病情又加重。世尊非常慈悲,他殷懃地問候你,他有無量無邊的關懷。
【居士是疾.何所因起。】
他要示現生病,人家才會問他爲什麼生病,才能開始說法,對不對?是病何所因起?
【其生久如.】
有多久了,像這種情形有多久了,叫做久如,這種病的産生已經有多久了。
【當雲何滅。】
就是如何把它除掉。若問到我們,若是我們躺在床上,一定會說,你生什麼病?病多久了?我感冒了,重感冒,我腸子腹瀉,我昨晚講話講到叁點,沒睡,兩個女人在一起,你要她叁點以前睡覺,那很難!很難!Women together is very trouble.女人的聚會是一種麻煩的舉動,太有才幹有時候是一種悲哀,你不曾聽過嗎?多讀幾種哲學對我們是有效的。
維摩诘居士回答生病就跟我們不同,完全不同,我們講生病就是感冒、頭痛、腰酸、
腎髒發炎、盲腸炎,他不是。
【維摩诘言。從癡有愛.則我病生。】
維摩诘就回答,從癡,因爲衆生有愚癡,有貪愛執著的念頭,我維摩诘就會生病,這句話就是說衆生有病,則我維摩诘有病,竟然他的病跟我們的病不同。維摩诘說,前面加四個字,“因爲衆生”有愚癡,衆生有貪愛執著,我維摩诘就會生病,意思是說衆生生病,他就生病。
【以一切衆生病.是故我病。】
因爲衆生有病,所以我會生病。
【若一切衆生得不病者.則我病滅。】
表示他永遠不會好,因爲,衆生是無量無邊,要如何讓衆生沒病,衆生哪個沒愚癡病,哪個沒貪愛病,不可能!
法身大士的病因衆生而生,衆生的病若好了,我就沒有病,但是,因爲衆生是無量無邊,癡愛是無量無邊,所以,大悲心來度衆生,這段也可以解說爲:悲心無窮,因爲衆生有病,他才有病,衆生若沒有病,他才沒病,衆生怎麼會沒病?衆生每個都有病,衆生的病是盡未來際,沒那麼簡單度化完,菩薩的病就不停止,這表示悲心無量,因爲癡愛、貪愛是無量無邊,所以,悲心也要無量無邊,不能有窮盡。
【所以者何。菩薩爲衆生故】你看!菩薩多偉大!菩薩爲了衆生故【入生死。有生死則有病。】
【若衆生得離病者.則菩薩無複病。】
他不用到娑婆世界度衆生,當然不會生病,因爲,法身菩薩是無形,法身是無形狀,病爲何産生?因爲他要來示現度衆生,所以,他要入生死,隨著衆生而生死,有生死當然是生老病死,難免會生病,只要衆生沒有癡跟愛的病,就不用麻煩菩薩一直來度化,菩薩就不生病。
說真的,這實在很難,所以,菩薩的偉大實在是無法贊歎。
你想想看!全世界當中,因爲政治的因素,除了臺灣以外,佛法最興盛的,差不多在臺灣,以目前來講,其它沒聽到佛法的怎麼辦?全世界以目前來講,突破六十億人口,六十億,基督教徒總共有幾十億,最多,世界上最多的基督教徒有十叁億多,十幾億,十叁億多,佛教徒有十億,八億到十億,佛教,東南亞這一帶,接著,正信的有多少?正信的到底有多少?弘法利生的到底有多少?衆生要聽經聞法的到底有多少?你想想看!實在很悲哀!鳳毛麟角,差不多都是外道比較多,我們前面就兩間外道的,所以,這種事沒那麼簡單。所以,菩薩實在是太偉大,別說什麼,光說臺灣二千萬人口,正知正見的佛教徒,又如法修持,又一心發願求生極樂世界,這有多困難!本來就很困難!所以,菩薩實在太偉大!至于我,我沒辦法,我要先到極樂世界,等我有辦法我再來,我受不了衆生,臺灣的女衆信徒不好惹,不過,你們這些是很好的人,你們願意來聽經聞法,是很了不起,我很欽佩你們這些女衆。
【譬如長者唯有一子.】長者只有一個兒子。
【其子得病.父母亦病。若子病愈.父母亦愈。】
這倒是真的,每個母親疼子的心的確如此,這是天性,母子是天性。
有的人想生孩子,卻不孕,想要孩子想要到...實在真的很..,實在很痛苦!過去,不知足足有幾個不孕的,被她的公公婆婆瞧不起,拜神也拜,符咒水也喝,杯筊也擲,接著又拜什麼神,在臺灣從臺北拜到高雄,澎湖的媽祖,不管哪裏的媽祖都拜,不孕就是不孕,若不孕的想生個孩子,是非常之痛苦,很痛苦!因爲人家會瞧不起,不會下蛋的母雞,有的不同,有的是很不想生,但不小心又懷孕,所以,人在這世間實在很不公平,有的是很想要個小孩,家裏很富裕,卻不孕,那種心情你可想而知,你想象得出,那有多痛苦,有多悲哀,什麼人工受精,什麼算時間,什麼溫度計量體溫,早晨起床就咬在舌頭下面,又不能講話,因爲在量體溫,她就算,開始算,第幾天、第幾天,唉!今天可以,結果,還是沒有。真的是無量無邊的痛苦,爲了要一個孩子,任何辦法都想過了,醫學或是什麼..,所以,說真的,不簡單!菩薩要滿衆生的願,比如觀世音菩薩求子得子,求女得女,沒那麼簡單,若有孩子的人很安慰,有的是很會生,報告新聞就去生,生很多,生十多個,但是,每一位母親對八個孩子也好,對十個孩子也好,全都一樣,所以,孩子的病若好了,母親的病也好了。
【菩薩如是。于諸衆生.愛之若子。】
像疼自己的孩子般。
【衆生病.則菩薩病。】
衆生有病,菩薩就有病。
【衆生病愈.菩薩亦愈。又言是疾何所因起。】
這病是怎麼生起。
【菩薩疾者。以大悲起。】
他想救衆生,他看到衆生這麼愚癡,他就覺得很悲哀、很憐愍。真的,有智慧的人,都會同情、可憐造業的人。
【文殊師利言。居士此室.何以空無侍者。】
這裏面怎麼沒有侍者。
【維摩诘言。】回答得很妙。【諸佛國土亦複皆空。】不是只有我這間房間才空,沒有侍者,諸佛國土當體也是空性。意思是說平等的實相,在哪裏都是空,理無二途,沒有兩種情形,這是平等。你說我這房間是空,不過,諸佛國土也是空。
【又問。】文殊師利菩薩就問,【以何爲空。】
以何爲空,室內沒有東西叫做空,那佛土你說它是空,它是用什麼才叫做空。
開始産生出畢竟空的道理。
維摩诘居士就【答曰。以空空。】
空,以國土本性就是空,性空所以畢竟就是空,所以叫做空。上面第一個空是慧空,智慧的空,是空慧裏面的空,底下那個空是道理的空,要注意!用智慧的空,觀照道理令空,這是前面所謂諸佛國土的空。
以空空,以空性的實相的智慧去觀照,觀照當下國土就是空。
以空空,上面是個慧,底下是個理,慧空理空,慧觀照空性,觀照諸佛國土的空。
文殊師利菩薩【又問。空何用空。】
既然是空,何用空?把筆拿起來,既然諸法皆空,何必用智慧去觀照空。
你可要記得作筆記,不然,你會一頭霧水,我不騙你!你要作筆記,你發發好心作筆記,不然,現在聽很行,回去看,哇!不知在寫什麼?我們在聽課時都很行,以前,我們在讀大學時,教授也說:作筆記噢!作筆記,當時,我們在聽時,這很簡單,結果,回去看,慘了!不作筆記確實看不懂,回去看,也都是白白的。
文殊師利菩薩又問,既然國土,這個法是空,又何必用智慧去觀照空性,
【答曰。以無分別空故空。】
所以,諸法當體就是空,所以,你要多幾個字,以無分別智慧的空性去觀照,所以,諸法當體就是空。
無分別就是智慧,我們無分別就是我們的本性,我們的本性無分別心,當下就充滿智慧,雖分別不作分別想,雖分別但是沒有分別,所以,以無分別智慧的空,諸法當下就是空。因爲,諸法性自空,不必等空的智慧。但是,若沒有空的智慧,對我變成一種執著空,這個空,比如說有一個空性的觀念,但是,空性的觀念若透過智慧,以空性…
《維摩诘所說經要解 文殊師利問疾品第五》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