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维摩诘所说经要解 文殊师利问疾品第五▪P2

  ..续本文上一页我常告诉徒弟,要学法器很简单,要学诵经也很简单,要学放蒙山也不困难,要学如何比手印都不困难,比得让你看不懂,只有自己看得懂,也很简单,佛法中唯独说法最难,为什么说法最难?讲错就惨了!不得了!你讲错,当场若有三百个人听,你负三百个因果,录音带若制造出来,观念错误再传出去,不得了!断众生的慧命。所有因果,说法的因果最大,那是引导众生入佛知见的人,竟然自己的知见错误,人有我执、我见,他没有悟到本性,不了解实相,没有通达藏经,讲经时一直自认为对,实在是错了,一味地掩饰自己,就开始乱讲,讲一些有的没有的,话转回来都是在宽恕自己,这会很凄惨!什么都好学,就是智慧辩才弘法最难,为什么?弘法没有钱,没人要做这种工作,讲错话人家会骂,一句话讲错,二、三年之后还在传。所以,人家说,为什么慧律法师的录音带能够流通,因为,没人要讲经,没有人要做这种工作,大家都要诵经。你去问看看,法会、传戒一次,三坛大戒收入就七、八千万,一次,在体育馆做一次梁皇忏,收入像建华梵工学院那么多,做一次收入七千多万,八千多万,你想想看!讲经讲到昏倒在台上,也没有七、八千万,看你多会讲,没有办法,这种工作没人要做。第一个,他要具足智慧,辩才、信心、深达实相、悟性,讲下去还有人要听;接着,又不贪名、又不贪利,你的发心为一切众生,没有任何代价才来做,没有人要这样做,所以,法师少,没有牛只好骑驴,我不出来不行,没有办法!所以,这种事,为什么台湾的弘法,北部以净空法师,南部就以某某法师,不可以自夸,现在要学谦虚点,事实上就是这样,吃力不讨好的工作,但是,你不弘法怎么..,释迦牟尼佛讲经四十九年都是在转法lun,哪有释迦牟尼佛诵经诵四十九年,没有人这样子,谈经三百余会,讲经四十九年,他也是以弘法为主,不然,出家人以什么为责任?所以,善说法,我告诉你:非常之困难,非常困难。

  【辩才无滞.智慧无碍.】

  辩才无滞就是不会停顿,滞就是不通,无滞就是不会不通,辩才无碍,当然,他深达实相,辩才怎么会有碍,智慧无碍,智慧也要会讲话。

  你知道吗?有一个女众出家了,才做沙弥尼而已,她父母亲要把她打死,你知道吗?要把她打死,走投无路,跑到南普陀找我,跑到南普陀找我时,

  我说:你来找我做啥?

  她说:人称法师您是辩才无碍,智慧无量,您帮我想个办法。

  我说:很简单!第一,你若能用电话跟你妈妈通电话时,你就跟她讲清楚,你为什么要逼我结婚?她会说:我希望你幸福,过快乐的日子。你就问:妈妈!你现在过得如何?她一定会说:很痛苦!常跟你父亲吵架,为什么你遭遇不幸,还要我步上你的后尘,回应回去。第二点,你若很不幸被她抓回去时,你都不要吃。她说:不吃会饿着。我说:你再偷买面包、买泡面,

  噢!这样啊!

  外表看起来是绝食,私下再偷吃就好了,不然,你没办法,她不让你出家,她硬逼迫你结婚,很简单!

  没什么,对不对?出家,像我们的法师被他父亲告,若我父亲告我,他该死了,真的,那是告到他,傻傻的,若告到我,父亲该死了,真的,比武力我输人,比头脑很厉害,你想想看!我没有任何条件,我若头脑不比你强,你会听我的吗?不可能!天地不公平,我每天会捶胸:天地不公平。个子小,斧头拿不动,又近视,又容易感冒,又腰酸背痛,上苍也算是很公平。所以,现在个子大的要听个子小的,要辩才无碍、智慧无碍,也需要有修行;宿世。

  【一切菩萨法式悉知.】

  式就是原则,一切菩萨的法式就是他的神通变化种种威仪,菩萨应该具足什么条件,正知正见的法的一切原则,一切菩萨法的原则,他都知道,比如说菩萨的神通,菩萨的威仪,菩萨的愿力,你都要懂,悉知。

  【诸佛秘藏】

  把笔拿起来,秘藏就是最深的境界,诸佛的彻底的最深的境界,

  【无不得入.】

  这样就跟佛相同了,诸佛的秘藏,这个秘藏不是指神秘,是说诸佛的身口意,秘密之藏。

  因为是凡夫、二乘人所不能知,最深的境界叫做秘藏,你连菩萨都跟不上,无不得入。

  【降伏众魔.游戏神通.其慧方便.皆已得度。】

  这是游通化人,降伏众魔之后游戏神通,为什么叫做游戏神通?神通对他来讲很自在,像在游戏一样,既得游戏神通,对这世间每样都通达了。

  其慧方便就是说他能度无量无边的众生,引导众生,他在说法当中,很容易被众生接受,他有方便善巧的智慧,叫做其慧方便。

  我们没有,同样一句话,被他讲起来..,会讲话跟不会讲话差很多,会讲话的人,他讲出一句话能让众生欢喜三天,不会讲话的人,众生听了之后会烦恼三天,同理,会讲话跟不会讲话真是天地之别。

  皆已得度意思是说因为他能够运用智慧,运用权巧方便之道,所以,这个叫做度,皆已得度就是说自己的能力已经足够,接着又能方便度众生,皆已得度。

  【虽然.当承佛圣旨.诣彼问疾。】

  虽然维摩诘居士这么伟大,这么了不起的在家居士,但是,我更应该要承佛的圣旨,佛是圣人,他讲的话跟皇帝一样,所以叫做圣旨。

  诣彼问疾,去探望他的病。

  【于是众中诸菩萨大弟子释梵四天王.咸作是念。今二大士】两尊大菩萨,就是指【文殊师利】菩萨跟【维摩诘】居士,【共谈.必说妙法。】

  【即时八千菩萨五百声闻百千天人皆欲随从。】看戏,看戏怎么演。

  【于是文殊师利与诸菩萨大弟子众及诸天人恭敬围绕入毘耶离大城。】

  毘耶离大城就是维摩诘居士所住的地方,因为维摩诘住在城里,庵罗园是在外面,维摩诘居士住城内,所以他(文殊师利)要去找他(维摩诘),入毘耶离大城。

  【尔时长者维摩诘心念.】内心想,他(维摩诘)知道他(文殊师利)要来了,【今文殊师利与大众俱来。即以神力空其室内.除去所有及诸侍者.唯置一牀.以疾而卧。】

  现在要开始显示空相,所以,先将房间变得空无一物,即以神力空其室内,用神通力变得空无一物,除去所有,因为开始要讲空的道理。

  及诸侍者,侍者就是侍奉他的人,侍者全都遣走。只剩一张牀,以疾而卧,生病,示现生病。因为他们来时,会开始问。说法一开始就空无一物,后面你就会知道,舍利弗后来会想:奇怪!屋内怎么都没有椅子可坐,他就会问:你是为法而来,还是为椅子而来。他在说法开始前,先演一出戏给他们看,先空无一物,空无一物之后就会问,问了就会说法,这就是启法的因缘。

  【文殊师利既入其舍.】到房内,【见其室空.无诸所有.独寝一牀。】单独一个人躺在牀铺上。

  【时维摩诘言.善来.文殊师利。】善来,

  【不来相而来.不见相而见。】

  若是我们去,第一句话就听不懂,我们也很高兴跟在文殊师利菩萨后面。

  第一句话,维摩诘居士说:不来相而来.不见相而见,惨了!不知在讲什么?回家,回家吃冰棒,听不懂,不然,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吗?你听经听这么久,不然,你说来我听听看,这句是什么意思。

  不来相而来,注意听!不来相就是实相实在是不来,而你现在来了,实相是无所见。不见相,但是,现在我们彼此见面了。意思就是说你不来而来,不必见而见,就是这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文殊师利,实相实在是不用来,实相是没有所谓的来,而你现在来了,事实上实相是无所谓的见,无所见才是实相,所以,不见相而来,实相实在是无所见,但是,你现在来了,彼此之间互相见面,但是,不违实相。

  所以说,法身大士举止动静不违实相,实相无来,你现在来了,实相是无见,但是你以「相」互见,无来而来,不见而见,法身就是这样子,也就是真善,如如不动的本体。

  【文殊师利言。】他就这样回答,【如是.居士。】接着更是一头雾水。

  【若来已更不来。若去已更不去。所以者何。来者无所从来。去者无所至。所可见者.更不可见。】

  第二句还是听不懂,我告诉你!这段非常不简单!你们可要注意听!

  这段所讲的都是本性,你若用意识心听经,可能会很难,转不过来,这段非常精彩,我解释一遍:这段就是在讲无来去之相,都是借着因缘而假合,因为,未来还没来,来了就不用再来,舍掉来跟不来,没所谓的来、去。

  文殊师利菩萨这么说,如是,你这么说对,你说不来相而来,意思是说你说实相实在不来,你现在是方便来,实相是无所见,我们现在方便,两个见面,对!居士这么说是对!为什么?若来已更不来,若来了之后,就不用再来,因为,已经有来了,若去之后也没所谓的去,因为已经离开了,所以者何,来者无所从来,来就是指未来,也就是指道,佛讲的「来」,当体就是空性,没所谓的有来,来只是五阴皆空幻化躯壳而已,就事相来讲,这是有隔碍,就无生法来讲,实在是不来,你说他有来实在是虚妄的错觉,才说他来。所以,来者无所从来,实在是无来。

  我们今天就是不能悟到这点,我们不能悟这点,得失的观念就很强,今天钱有来,我会很欢喜,钱不来,我就很烦恼,感情有来我就很欢喜,感情若离开我就很痛苦,他不能了解来当下就是不来,去也无所谓的去,这就解决了,每件事都解决了,当体就是空性,怎么会如胶似漆难分难舍,分不开,无法看开,为什么?他不了解实相,怎么会看得开,意思是说世间所拥有的东西都没有真实性,所离开的东西也没有悲哀性,没有可悲性,为什么?本来就不是真实的,来者无所从来,实在说「来」,没有真正的来,你却说来。

  比如说,今天金钱来到我们身边,来让我们用,一天到晚都在我们身边,两腿一伸,都不是我们的,幻化的、短暂的、缘生缘灭的,若悟到这点就能将时间、空间拉长,我们就不会烦恼,没钱不会很痛苦,很有钱也不会很快乐,因为本来就没有。

  来者无所从来,去也无所去,去者无所至,你要到哪里?本来就不来,哪里还有去,所可见者,更…

《维摩诘所说经要解 文殊师利问疾品第五》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