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維摩诘所說經要解 文殊師利問疾品第五▪P8

  ..續本文上一頁爲要勸說別人,要安慰別人都很簡單,“天下何處無芳草,何必單戀一朵喇叭花,”話雖如此說,不過,喇叭花也有它可愛的地方。沒有佛法,倒,全部都倒。

  有一次,布什打保齡球,丟球,全身撲過去,美國總統竟然這樣子,慘了!你知道嗎?電視有播,日本的NHK電視有播出來,布什,美國總統布什有看到嗎?球滾過去,整個人撲出去,跌得四腳朝天,爬起來卻自我嘲笑,這還算很行,知道嗎?布什還算很行。我有一次沒事跑去打保齡球,很重,保齡球,拿起來竟往後面丟,飛往後面,還得到後面撿,那個小姐在記分,竟然嘲笑我,笑得..,丟出去,竟然飛往後面,奇怪!保齡球是往前面滾的,怎麼往後面滾,那是很貴的,像在丟錢似的,玩一下,要好幾百元,富人玩的,玩回來,手都不能拿筷子,不能挾鹵蛋,你知道嗎?鹵蛋鹵好,挾起來,會滑,像成龍在演電影般,會滑,挾不起來,手都僵直。人就是這樣,拿錢處罰自己叫做快樂,說起來實在很無聊。

  學佛實在很好,充滿了智慧、充滿了透視,他無所得,唉!我怎麼老是想:我們若不能往生極樂世界,沒關系!怎麼不將這輩子的智慧帶到下輩子,不要再從小讀書,b p m f g k h l d t h,再那裏h,h..,回家若有人教我們,我們老師不是教這樣,教又教不准。從頭,我們若這輩子,你想想看!這輩子的智慧若能夠直接接到下輩子,不要有隔陰之迷,不知有多好,已經有佛法的觀念,要談戀愛,來!都沒關系!他不要緊,全都來,沒關系!穩當的,大徹大悟都沒關系,爲什麼?無量無邊的智慧,都沒關系!現在,對不對?世間人看得到這些?不可能!我講這些,很多人同意,絕對同意,不然,你有多行?遇到佛法,無所得,一句話就什麼都解決了。

  【何謂無所得。謂離二見。何謂二見。謂內見外見。是無所得。】

  內見就是五蘊,外見就是一切法。

  你若離開五蘊的執著,外面錯誤的見解,執著外面,這個見就是屬于執著,對內的一種執著叫做見,對外的一種執著叫做外見,是無所得。

  【文殊師利。是爲有疾菩薩調伏其心。爲斷老病死苦.是菩薩菩提。若不如是.己所修治.爲無慧利。】

  沒有慧利,要注意聽!慧是對內講慧。對外利益衆生講利。

  意思就是說如果自己不這樣好好地修行,離開內見、外見的二見,你對內就沒有智慧,對外就不能利益衆生,也就是說無益于自己,也不能利益衆生,意思是說我們若能調伏其心,不懷異想,永遠住于生死,斷衆生的痛苦,這是菩薩菩提之道,若不能這樣,所修的內、外都沒有具足智慧,也不能利益衆生。

  【譬如勝怨.乃可爲勇。】

  注意!勝就是超越,怨就是怨親兩個字,這裏因爲濃縮得太厲害,所以,對經文意義不明顯,譬如勝怨就是如果有一個人超過,勝就是超越,怨就是怨親平等,這是非常勇敢的人,這是很了不起的人。

  譬如勝怨,怨指怨跟親,他舉個例子就表示平等法,如果有一個超越過內心的忿怒,不仇視的意思,也超越了所謂親密的關系,他跟我很好,我就對他特別好,他對我不好,我就仇視他,如果有一個人能夠勝,這不是殊勝,不能指殊勝,指超越,超越恨,超越親的束縛或仇視,這是一個世界上最了不起的勇者,乃可爲勇。佛教的定義,勇敢的人就是這樣。

  【如是兼除老病死者.菩薩之謂也。】

  這樣能治老病死。

  【彼有疾菩薩。應複作是念。如我此病。非真非有。衆生病亦非真非有。】

  我們若了解病,當然是非真,能夠在一切時不亂,若將病當作真的,病就不可除,因爲我們知道病是虛妄的,錯覺,誤以爲這種身、心于一切法是真實性的,所以,這種病能夠除滅,我們若以爲病是真的,既是真的就不能除,衆生無邊,病也是無盡,無盡的病,其性就變成實有,這樣就無法度衆生,這樣就會亂,心産生退轉,現在講,病是非真,不是真實的,非有,也不是真有這種病,都是顛倒妄想。

  【作是觀時.于諸衆生。若起愛見大悲.即應舍離.】

  注意聽!愛見大悲就是說這個人度衆生,但是執著于度衆生,叫做愛見大悲,雖有悲心,但是執著于自己的發心是正確的,一直贊歎自己,愛見就是所謂執著于自己的大悲心,這還是法執,叫做愛見大悲,雖大悲但是有愛見,就是這個道理,意思是說你發大悲心要無相大悲、同體大悲,這種發心才是正確的。你若發愛見大悲,雖起大悲卻有所執著,應該馬上放下。

  【所以者何。菩薩斷除客塵煩惱而起大悲。】

  客塵煩惱:由外而來的叫做客,永遠居住在心中的就是主,主就是本性。所以,一切煩惱不實在叫做客塵煩惱,暫時做客的,有一天我們證悟到實相,客塵煩惱就消失,所以說,所以者何,菩薩斷除客塵煩惱,就是不實在、虛妄、外來的煩惱。

  【愛見悲者.】若有愛見,執著大悲心的人,【則于生死有疲厭心。】

  爲什麼?譬如說我在做大悲,我很..,這句話講得太有道理,非常有道理,我度衆生,我是發很大的悲心,有一天,衆生對不起我,我會難過,爲什麼難過?我發的心是這麼大,我今天的一切都是爲了佛教,你還講我怎樣、怎樣..,你還講我那麼多的按枕(怎樣),按枕(怎樣)、按枕(怎樣),怎樣、怎樣,講那麼多,好!算了!反正讓他死,死了發爛,不理衆生,放著爛掉,馬上退道心。

  所以,發的大悲心不能執著自己是大悲,不然,衆生稍微對不起你,你度不了,這裏是娑婆世界,度衆生一定是這樣,法師難爲,沒那麼簡單,你別看收紅包好賺,很難賺,不好賺,真的,講得好,有人贊歎也有人誹謗,沒辦法!因爲站在臺上,目標比較大。

  所以說,愛見悲者,則于生死有疲厭心,生死就是跟著六道輪回的衆生,他度化到後來會累,會有氣無力,不想度衆生。

  【若能離此.無有疲厭.】

  就是說你若能離開發那個悲心的執著,不可以,要用無相大悲,就是同體大悲,這些衆生是我本性上的衆生,應該理所當然的,無所條件的度他,沒有任何條件的度他,這樣正確,所以說,無有疲厭。

  【在在所生.不爲愛見之所覆也。】

  你所出生的,在六道輪回所化身的,跟衆生在一起的時候,生生世世爲六道輪回,爲了度衆生你能夠除掉愛見的症結,大悲的症結,你所受化,度化衆生就會自在無礙。

  不爲愛見之所覆,當然就是所謂的自在。所以,菩薩也是要無相。

  我常告訴諸位菩薩!既然無相是我們本來的面目,爲什麼?爲什麼諸位衆生,你不取當下而完成覺悟的生命的本體呢?無相就是我們真正的生命,無相充滿了智慧,充滿了安詳,無相充滿著快樂,無相充滿著慈悲喜舍,無相充滿著一切的智慧的財富,無相充滿著一切生命。雲何這麼容易的東西,怎麼我們還放在旁邊不會運用?現在聽到現在運用,你何時運用何時快樂。

  無相,睜開眼睛無相,阖上眼睛無相,無一切相,恩怨、冤親、男女、貧富全都平等,你想想看!這就完成覺悟了,雖然一下子不能做到像佛那樣,但是,日子已經很好過了,不得了!無相,做很多功德,都不著相,都說:這是我該做的,你想想看!用這種心態怎麼會煩惱?比如,我們身爲一個護士,做護士,有的比較懶,不願注射,來,護士注射,來,注射,我們在爲人注射,我們就想:唉!這個人既跟我有緣,沒關系,我多注射一些,注射結緣的。所以,我這個人很會結緣,我所到之處,我一定拉尿跟他們結緣,走到山區,因爲膀胱無力,走到山區,我就跟山神、地神、第一母舅神,我來此沒帶東西,我身上唯一的東西,錢你們用不著,對不對?什麼你們也用不著,完全沒有,所以,我只好拉尿結緣。所以,我若到樹下,我就告訴祂:樹神!你稍微避一下,因爲我是比丘,扣、扣、扣,比丘要拉尿了,你先退叁步,不然,你若喝到鹹鹹的,晚上來扯我後腿,扣、扣、扣,結緣,走到哪裏都結緣,所以,我若跟人出去看道場,我走到一旁,就知道我又要去結緣了,結緣。

  【所生無縛.】

  就是一切法束縛不了我們,所生就是一切法、一切念,所生就是你一切的念頭,一切法的産生,對你沒有作用,就不會束縛了。

  所以,禅宗祖師每天都說,快樂啊!快樂!你看!禅宗祖師每天都:歡喜啊!歡喜!怎麼這麼快樂,凡夫不同,每天都是嗚、嗚、..,委屈,同樣是人,哭得眼睛腫起來,明天變成叁船敏郎,可憐!日本人說宮本武藏是最勇敢,中國人說關公最勇敢。

  所以,你若所生無縛,一切都無束縛,

  【能爲衆生說法解縛。]、】

  能夠爲衆生說法而解束縛。

  【如佛所說。若自有縛.能解彼縛.無有是處。】

  你自己煩惱很重,自己束縛著,道理不懂,你想弘法利生,要解衆生的繩子(束縛),無有是處,那是不可能的事,你自己內心要先能夠自在,運用善心,你才是一個能人。你都不能解開自己心中的繩子(束縛),又哪裏有辦法解彼縛。

  【若自無縛.能解彼縛.斯有是處。是故菩薩不應起縛。何謂縛。何謂解。貪著禅味.是菩薩縛。】

  這句話很重要!

  什麼叫做很重要?你只要覺得輕安而執著,這也是禅,因爲輕安是禅的開始,輕安就是覺得很法喜,有一點法喜,執著于輕安,不想起來。

  有的人打坐時,有一點點輕安,不想起來,希望一直坐下去;有的人念佛,念佛,念得看到境界,很愛炫耀,執著那種境界,見到西方叁聖,或是見到釋迦牟尼佛,或是觀世音菩薩,他就貪著這個境界。

  禅味,這個禅就是內心的問題。這個意思就是說,所謂凡夫的輕安,二乘人的定,都是指執著,這都是禅味,這種禅味包括聖人都有,都有執著的念頭,聖人就是阿羅漢,凡夫貪著輕安,貪著于定,二乘人貪著于九次第定,是菩薩的縛。

  簡單講,什麼叫做縛?你只要執著境界都叫做縛。這樣事情就都解決了,你受任何境界,你只要,但保持一顆清淨心,看到不要理他,聽到不要理他,也不要隨隨便便講給別人聽,若要找師父印證看看,講給師父…

《維摩诘所說經要解 文殊師利問疾品第五》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