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堂
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维摩诘所说经要解 文殊师利问疾品第五▪P8

  ..续本文上一页为要劝说别人,要安慰别人都很简单,“天下何处无芳草,何必单恋一朵喇叭花,”话虽如此说,不过,喇叭花也有它可爱的地方。没有佛法,倒,全部都倒。

  有一次,布什打保龄球,丢球,全身扑过去,美国总统竟然这样子,惨了!你知道吗?电视有播,日本的NHK电视有播出来,布什,美国总统布什有看到吗?球滚过去,整个人扑出去,跌得四脚朝天,爬起来却自我嘲笑,这还算很行,知道吗?布什还算很行。我有一次没事跑去打保龄球,很重,保龄球,拿起来竟往后面丢,飞往后面,还得到后面捡,那个小姐在记分,竟然嘲笑我,笑得..,丢出去,竟然飞往后面,奇怪!保龄球是往前面滚的,怎么往后面滚,那是很贵的,像在丢钱似的,玩一下,要好几百元,富人玩的,玩回来,手都不能拿筷子,不能挟卤蛋,你知道吗?卤蛋卤好,挟起来,会滑,像成龙在演电影般,会滑,挟不起来,手都僵直。人就是这样,拿钱处罚自己叫做快乐,说起来实在很无聊。

  学佛实在很好,充满了智慧、充满了透视,他无所得,唉!我怎么老是想:我们若不能往生极乐世界,没关系!怎么不将这辈子的智慧带到下辈子,不要再从小读书,b p m f g k h l d t h,再那里h,h..,回家若有人教我们,我们老师不是教这样,教又教不准。从头,我们若这辈子,你想想看!这辈子的智慧若能够直接接到下辈子,不要有隔阴之迷,不知有多好,已经有佛法的观念,要谈恋爱,来!都没关系!他不要紧,全都来,没关系!稳当的,大彻大悟都没关系,为什么?无量无边的智慧,都没关系!现在,对不对?世间人看得到这些?不可能!我讲这些,很多人同意,绝对同意,不然,你有多行?遇到佛法,无所得,一句话就什么都解决了。

  【何谓无所得。谓离二见。何谓二见。谓内见外见。是无所得。】

  内见就是五蕴,外见就是一切法。

  你若离开五蕴的执着,外面错误的见解,执着外面,这个见就是属于执着,对内的一种执着叫做见,对外的一种执着叫做外见,是无所得。

  【文殊师利。是为有疾菩萨调伏其心。为断老病死苦.是菩萨菩提。若不如是.己所修治.为无慧利。】

  没有慧利,要注意听!慧是对内讲慧。对外利益众生讲利。

  意思就是说如果自己不这样好好地修行,离开内见、外见的二见,你对内就没有智慧,对外就不能利益众生,也就是说无益于自己,也不能利益众生,意思是说我们若能调伏其心,不怀异想,永远住于生死,断众生的痛苦,这是菩萨菩提之道,若不能这样,所修的内、外都没有具足智慧,也不能利益众生。

  【譬如胜怨.乃可为勇。】

  注意!胜就是超越,怨就是怨亲两个字,这里因为浓缩得太厉害,所以,对经文意义不明显,譬如胜怨就是如果有一个人超过,胜就是超越,怨就是怨亲平等,这是非常勇敢的人,这是很了不起的人。

  譬如胜怨,怨指怨跟亲,他举个例子就表示平等法,如果有一个超越过内心的忿怒,不仇视的意思,也超越了所谓亲密的关系,他跟我很好,我就对他特别好,他对我不好,我就仇视他,如果有一个人能够胜,这不是殊胜,不能指殊胜,指超越,超越恨,超越亲的束缚或仇视,这是一个世界上最了不起的勇者,乃可为勇。佛教的定义,勇敢的人就是这样。

  【如是兼除老病死者.菩萨之谓也。】

  这样能治老病死。

  【彼有疾菩萨。应复作是念。如我此病。非真非有。众生病亦非真非有。】

  我们若了解病,当然是非真,能够在一切时不乱,若将病当作真的,病就不可除,因为我们知道病是虚妄的,错觉,误以为这种身、心于一切法是真实性的,所以,这种病能够除灭,我们若以为病是真的,既是真的就不能除,众生无边,病也是无尽,无尽的病,其性就变成实有,这样就无法度众生,这样就会乱,心产生退转,现在讲,病是非真,不是真实的,非有,也不是真有这种病,都是颠倒妄想。

  【作是观时.于诸众生。若起爱见大悲.即应舍离.】

  注意听!爱见大悲就是说这个人度众生,但是执着于度众生,叫做爱见大悲,虽有悲心,但是执着于自己的发心是正确的,一直赞叹自己,爱见就是所谓执着于自己的大悲心,这还是法执,叫做爱见大悲,虽大悲但是有爱见,就是这个道理,意思是说你发大悲心要无相大悲、同体大悲,这种发心才是正确的。你若发爱见大悲,虽起大悲却有所执着,应该马上放下。

  【所以者何。菩萨断除客尘烦恼而起大悲。】

  客尘烦恼:由外而来的叫做客,永远居住在心中的就是主,主就是本性。所以,一切烦恼不实在叫做客尘烦恼,暂时做客的,有一天我们证悟到实相,客尘烦恼就消失,所以说,所以者何,菩萨断除客尘烦恼,就是不实在、虚妄、外来的烦恼。

  【爱见悲者.】若有爱见,执着大悲心的人,【则于生死有疲厌心。】

  为什么?譬如说我在做大悲,我很..,这句话讲得太有道理,非常有道理,我度众生,我是发很大的悲心,有一天,众生对不起我,我会难过,为什么难过?我发的心是这么大,我今天的一切都是为了佛教,你还讲我怎样、怎样..,你还讲我那么多的按枕(怎样),按枕(怎样)、按枕(怎样),怎样、怎样,讲那么多,好!算了!反正让他死,死了发烂,不理众生,放着烂掉,马上退道心。

  所以,发的大悲心不能执着自己是大悲,不然,众生稍微对不起你,你度不了,这里是娑婆世界,度众生一定是这样,法师难为,没那么简单,你别看收红包好赚,很难赚,不好赚,真的,讲得好,有人赞叹也有人诽谤,没办法!因为站在台上,目标比较大。

  所以说,爱见悲者,则于生死有疲厌心,生死就是跟着六道轮回的众生,他度化到后来会累,会有气无力,不想度众生。

  【若能离此.无有疲厌.】

  就是说你若能离开发那个悲心的执着,不可以,要用无相大悲,就是同体大悲,这些众生是我本性上的众生,应该理所当然的,无所条件的度他,没有任何条件的度他,这样正确,所以说,无有疲厌。

  【在在所生.不为爱见之所覆也。】

  你所出生的,在六道轮回所化身的,跟众生在一起的时候,生生世世为六道轮回,为了度众生你能够除掉爱见的症结,大悲的症结,你所受化,度化众生就会自在无碍。

  不为爱见之所覆,当然就是所谓的自在。所以,菩萨也是要无相。

  我常告诉诸位菩萨!既然无相是我们本来的面目,为什么?为什么诸位众生,你不取当下而完成觉悟的生命的本体呢?无相就是我们真正的生命,无相充满了智慧,充满了安详,无相充满着快乐,无相充满着慈悲喜舍,无相充满着一切的智慧的财富,无相充满着一切生命。云何这么容易的东西,怎么我们还放在旁边不会运用?现在听到现在运用,你何时运用何时快乐。

  无相,睁开眼睛无相,阖上眼睛无相,无一切相,恩怨、冤亲、男女、贫富全都平等,你想想看!这就完成觉悟了,虽然一下子不能做到像佛那样,但是,日子已经很好过了,不得了!无相,做很多功德,都不着相,都说:这是我该做的,你想想看!用这种心态怎么会烦恼?比如,我们身为一个护士,做护士,有的比较懒,不愿注射,来,护士注射,来,注射,我们在为人注射,我们就想:唉!这个人既跟我有缘,没关系,我多注射一些,注射结缘的。所以,我这个人很会结缘,我所到之处,我一定拉尿跟他们结缘,走到山区,因为膀胱无力,走到山区,我就跟山神、地神、第一母舅神,我来此没带东西,我身上唯一的东西,钱你们用不着,对不对?什么你们也用不着,完全没有,所以,我只好拉尿结缘。所以,我若到树下,我就告诉祂:树神!你稍微避一下,因为我是比丘,扣、扣、扣,比丘要拉尿了,你先退三步,不然,你若喝到咸咸的,晚上来扯我后腿,扣、扣、扣,结缘,走到哪里都结缘,所以,我若跟人出去看道场,我走到一旁,就知道我又要去结缘了,结缘。

  【所生无缚.】

  就是一切法束缚不了我们,所生就是一切法、一切念,所生就是你一切的念头,一切法的产生,对你没有作用,就不会束缚了。

  所以,禅宗祖师每天都说,快乐啊!快乐!你看!禅宗祖师每天都:欢喜啊!欢喜!怎么这么快乐,凡夫不同,每天都是呜、呜、..,委屈,同样是人,哭得眼睛肿起来,明天变成三船敏郎,可怜!日本人说宫本武藏是最勇敢,中国人说关公最勇敢。

  所以,你若所生无缚,一切都无束缚,

  【能为众生说法解缚。]、】

  能够为众生说法而解束缚。

  【如佛所说。若自有缚.能解彼缚.无有是处。】

  你自己烦恼很重,自己束缚着,道理不懂,你想弘法利生,要解众生的绳子(束缚),无有是处,那是不可能的事,你自己内心要先能够自在,运用善心,你才是一个能人。你都不能解开自己心中的绳子(束缚),又哪里有办法解彼缚。

  【若自无缚.能解彼缚.斯有是处。是故菩萨不应起缚。何谓缚。何谓解。贪着禅味.是菩萨缚。】

  这句话很重要!

  什么叫做很重要?你只要觉得轻安而执着,这也是禅,因为轻安是禅的开始,轻安就是觉得很法喜,有一点法喜,执着于轻安,不想起来。

  有的人打坐时,有一点点轻安,不想起来,希望一直坐下去;有的人念佛,念佛,念得看到境界,很爱炫耀,执着那种境界,见到西方三圣,或是见到释迦牟尼佛,或是观世音菩萨,他就贪着这个境界。

  禅味,这个禅就是内心的问题。这个意思就是说,所谓凡夫的轻安,二乘人的定,都是指执着,这都是禅味,这种禅味包括圣人都有,都有执着的念头,圣人就是阿罗汉,凡夫贪着轻安,贪着于定,二乘人贪着于九次第定,是菩萨的缚。

  简单讲,什么叫做缚?你只要执着境界都叫做缚。这样事情就都解决了,你受任何境界,你只要,但保持一颗清净心,看到不要理他,听到不要理他,也不要随随便便讲给别人听,若要找师父印证看看,讲给师父…

《维摩诘所说经要解 文殊师利问疾品第五》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