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維摩诘所說經要解 佛國品第一▪P6

  ..續本文上一頁八、宿住隨念智力,意思是說知道宿命,宿命就是生生世世的事情,他有這種智慧,如實了知過去世種種事之力,(我們對過去世就不了解,)如來于種種宿命,一世乃至百千萬世,一劫乃至百千萬劫,死在這裏,出生在另外一處,死在這裏,又到另外一處,他叫什麼名字,姓名就是出生在何處的名字,他吃得好或壞、飲食、苦樂、生命全都知道。

   第九、死生智力,又作知天眼無礙智力、宿住生死智力、天眼力。謂如來藉天眼如實了知衆生死生之時,跟未來生時的善趣跟惡趣,趣就是道,投到善道還是惡道,乃至出生在美、醜、貧或是富之處,都知道,你還沒出生,佛就都知道了。

   第十、漏盡智力,又作知永斷習氣智力,結盡力、漏盡力。謂如來于一切迷惑、其它習氣,永斷不生,如實遍知。

   看十八不共法,十八不共法的意思是說只有佛才有,不與聲聞、緣覺共同,只有佛跟菩薩獨有的,二乘人沒有,叫做十八不共法,不與二乘人共有的意思,很行,行到聲聞、緣覺沒有。

  (一)佛之十八不共法,全名稱爲十八不共佛法,這是出自《大品般若經第五卷廣乘品》。

  (1)諸佛身無失,意思是說佛自無量劫以來,持戒清淨,以此功德滿足,一切煩惱皆盡,所以對于色身沒有過失,佛身無失的意思就是說他的身業從來沒有過失,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他成佛了。

  (2)口無失,諸佛菩薩有無量的智慧跟辯才,他的口絕對不會講錯話,不會牢騷、抱怨、記恨、是非、動亂、爭權,絕對不會這樣,就是說口業不曾講錯話,所講的都是贊歎,所講的都是好話,所說之法,隨衆生的根機,都能夠證悟,所以口無失,沒有口業。

  (3)念無失,佛修甚深禅定,心不曾散亂,心對一切法都無所著,對中道第一義安穩的道理,身、口、意以上都無過失。

  (4)無異想,無異想的意思是說一切衆生都平等,心不分哪個高低,無異想;沒有別的看法。

  (5)無不定心,佛在行住坐臥都在定中,都攝心安住在善法,在諸法實相當中不退轉;不像我們現在的心情,一下子好,一下子壞,我們現在的心情,一下子好,一下子壞,就是如此。

  (6)無不知己舍心,了解自己已經離開苦樂的對立,什麼都舍,無不知就是很清楚的知道,已經知道自己一切法都不受,苦、樂、生、滅到他那裏都平等,對他都沒有作用,所以,無不知就是自己知道,己舍心,都舍得一無所有。

  (7)欲無減,就是說度衆生不疲倦,有的人度久會傷心,二乘人或是凡夫度久會厭倦,菩薩不會,菩薩度衆生不可以厭倦,度衆生度到厭倦,那衆生怎麼辦?

  (8)精進無減,佛的身心都精進,不曾休息,無有休息,爲了度衆生,不管生死都會拚。

  (9)念無減,叁世諸佛的法,一切智慧都滿足,都已經圓滿,無有退轉。

  (10)慧無減,佛的一切智慧,叁世一切智慧都無礙,所以,智慧無減。

  (11)解脫無減,佛遠離一切執著;所以,我們說要學佛,你要先學無所執著,這才能稱爲學佛。已講過一百次、一千次。

  “師父!您對我開示,要如何才能進入佛的清淨世界,無所著,我是要執著世間的金錢、名利、男女,再繼續六道輪回,綁在娑婆世界,痛苦的世界?還是我要放下這些假相到極樂世界?”你冷靜稍微想想看!你的抉擇是什麼?有哪一樣看不開?你說來我聽聽看!世間哪一樣看不開,我們還執著什麼?我們是要做繼續輪回的六道衆生?還是要到極樂世界?若要到極樂世界,很簡單!對娑婆世界無所著,繩子就剪斷了,阿彌陀佛這只手在拉我們;而我們後面綁一條繩子,這條繩子就是執著的繩子,那條繩子若剪斷,咻!就飛出去了。

  現在有一種高空,拿一個機械吊起來,綁一條橡皮繩,咻!咻!晃來晃去的,美國發生命案,加拿大也有,跳下來,結果,沒有綁緊而斷掉,當場摔死,跳下來,他們認爲這樣才刺激,這是美國人的絕招,美國人是退化不完全的猴子,他的毛還很長,東方人沒什麼毛,美國人毛很長,退化不完全,會想一些奇奇怪怪的花招,空閑就在那裏晃,把一條繩子晃斷,玩到摔死,玩一次要八十塊美金,不是免費,爬上去跳下來要八十元,從幾百公尺處,他們都去找魂斷藍橋的地方,到那裏綁好,綁在腳上,跳下去,八十元美金,折合臺幣二千多元,跳一次八十元,賠八十元美金,還跳死。

  我們若沒聽到佛法,我們同樣也會如此,找刺激。那天報導賽遊艇,澳洲Australia賽遊艇,遊艇,世界第一名,他爲了要破紀錄,遊艇一小時開五、六百公裏,多快,你知道嗎?臺北到高雄叁百公裏,若依遊艇、快艇的速度,一小時四、五百公裏,很嚇人!跟飛機差不多快,結果,它的速度因爲很快,撞到橋墩,啪!整艘船裂開,爆炸,連屍體都沒了。我說,人爲了破紀錄,爲了要留名千古,他不懂要如何追求,不找刺激就不知如何過日子,若學佛的人就不用找。所以,我常說,我若出國,到國外我不知要買什麼,沒有一樣我能用,我出國的目的就是運動,因爲,清晨五、六點一定要起來走動,遊覽車一定要開,不起床不行,所以,背背包出國就是爲了到國外運動,因爲,我放眼望去不知要買什麼!這世間就是如此。

  因此,我們今天若沒有學佛,執著也一樣,你一樣沒目標,不然,你要做啥?學插花,活到七老八十才學英語,有的補習班,很老了才學英文,五十多歲了才學English,年紀大了才學烹饪,內心不知如何是好?空閑就打妄想,定不下來,不然,就是學插花,不然,就是早上去跳舞,有的女人差不多一百多公斤,她也跟人家跳土風舞,蹬、蹬、蹬..,跳、跳、...,還是那麼胖,沒差別。

   所以,我們的心以佛法爲主,這是多麼幸運,你冷靜稍微想想看!我們是多麼幸運的人,能夠聽到佛法,充滿智慧,知道人生如何走,我們不再迷茫,雖然在這世間當中,有時會事業不順利,有時東西會被偷拿,有時會有病苦,你想想看!哪一樣能夠讓我們痛苦,我們很知足。所以,遠離一切執著,具有爲、無爲二種解脫,一切煩惱的習慣都盡,就是解脫無減。

  (12)解脫知見無減,佛的知見諸解脫相,都清楚,了了無闇障。

  (13)一切身業隨智慧行,就是不會做錯事。

  (14)一切口業隨智慧行,就是說他講話都充滿智慧。

  (15)一切意業隨智慧行。

  以上叁項,乃佛造作身、口、意叁業時,先觀察得失,之後再隨智慧而行,所以,沒有過失,皆能利益衆生。

  (16)智慧知見過去世無閡無障,這就是閡,閡開的閡,無閡無障礙。

  (17)智慧知見未來世無閡無障。你不會閡開,就是無礙;沒有障礙,

  (18)智慧知見現在世無閡無障。

   上叁者就是說上面叁項,就是說佛的智慧照著過去、未來、現在,叁世所有一切事,全都通達,知過去、知未來、知現在,都無障無閡,一般世間人沒有這種能力,沒辦法!現在所做的事都迷迷糊糊。

   佛的四無所畏,爲十八不共法之一科,根據《增一阿含經》卷四十二等記載。

  (一)諸法現等覺無畏,又作一切智無所畏、正等覺無畏、等覺無畏。就是說對于諸法皆覺知,安住在正見無所屈伏,因爲,我們對于正法還沒深入徹底了解,所以,我們有恐懼感,若對正知正見,正法了解,我們就無所怖畏之自信。簡單講,充滿了自信,對正法充滿了自信。

  (二)一切漏盡智無畏,又作漏永盡無畏、漏盡無所畏、漏盡無畏。就是說斷一切煩惱,而無外難怖畏,就是說斷一切煩惱,對一切外在的困難種種沒有怖畏。

  (叁)障法不虛決定授記無畏,又作說障法無畏,就是說一切會障礙我們修行的,他都能夠破除,他說法就是在開示修行人,如何修行才能破除障礙,哪一種障礙會障礙我們的修行,所以,對任何困難他都無所怖畏。

  (四)爲證一切具足出道如性無畏,又作說出道無畏,說出道就是擺脫痛苦,出道就是出離痛苦之道。下面說,說盡苦道。盡就是除掉,要如何除掉痛苦,盡叫做盡苦,盡苦就是說使苦完全沒有,徹底的消滅痛苦,徹底的除掉苦,說盡苦道無所畏、出苦道無畏。也就是宣說出離之道,而無所怖畏。宣說出離之道,要如何才能出離,跳出痛苦的束縛。

   這是十八不共法、十力、四無所畏。

  【關閉一切諸惡趣門.而生五道以現其身。】

   我們昨天講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這都是諸佛、諸大菩薩的願力,他的成就,這些法身大士關閉一切諸惡趣門,而生五道,五道不包括阿修羅道,我們講叁界也好、講四生也好、講五道也好、講六道也好、講七道也好、講九有也好、講二十五有也好,這都是形容叁界,在五道現他的色身,因爲這些法身大士證得無生,無生就無不生,所以,惡處閉關;門關起來,無不生能現神通,在六道輪回當中救度衆生。

  【爲大醫王.善療衆病。】

   佛法跟藥相同,藥能治身病,佛法能治我們的心病。

   有的人問:請問師父!其它宗教,包括一貫道,都是勸人爲善,爲什麼佛教對他們的看法不同?

   我就舉個例子告訴他,我說:正統的佛教,就像有正字標記,有注冊的藥,一貫道看起來不是佛教、不是基督教、不是天主教,都不是。又像佛教、又像藥,模仿,同樣是藥,你若吃正統佛教的,就是說你接受正統的正法,你的菩提心會一直增長,你的正知正見會增

  長,到最後你會成佛,就表示你有經過正統的醫師指導,你的病一定會好!模仿的藥吃了也會好,頭痛,吃這顆藥馬上好,比如說,人若空虛,聽到一貫道的道理,也很有道理,都是勸人爲善,聽了,覺得很有道理,聽、聽、聽..,他的知見錯誤,也講《金剛經》、也講《心經》、也講《六祖壇經》,不過,他的知見錯誤,開始殘留在體內有毒素,吃這個藥、吃那個藥…

《維摩诘所說經要解 佛國品第一》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