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畫個圖。這一段因爲很難、很深,所以,慢慢的稍微解釋一下,但是,解釋以後也不會困難。
楞嚴經講義,看右上方,page550,如來藏本無能所,今依生起次第,方便解說。注意!是方便解說,不得不這樣解釋的意思。說:(A)所之一字,上下連帶二能;(B)能之一字,上下連帶二所。好!諸位看左邊,如來藏性,那就是真如了,一念妄動就叫做怎麼樣?因明立所,就加一個明了,真如又加一個明,如來藏性加一個明,立所,這個“所”字就是無明業相,因明立所,這個“所”字産生——無明業相。這個無明業相又是轉相的能生,爲什麼?依生起的次第,無明業相又生起了轉相;而轉相,最後能見相,還有現種種的境界相,轉相又生出了現相。好!諸位!看左邊,真如它就像樹木,無明業相就像樹的影子,諸位!這個觀念特別的重要,《楞嚴經》在一刹那之間這個觀念整理出來,你記得!真如不能生出無明業相,你一定要記住這一點,樹不能生出影子,影子不能離開樹,樹只能生樹。所以,真妄和合是不對的,講:真如不守自性,是不對的,真如從來不生,真如從來不減,真如從來沒有來、沒有去,統統沒有,萬法一如,叫做真如。真如絕對不會不守自性,成佛就會變成衆生,這一句話絕對有語病的!所以,在這裏你要記住,用比喻的,真如就是一棵真樹,無明業相它就像樹的影子,樹的影子。我在這裏開始要解釋了:你說一嗎?一嗎?不對!樹,真樹是真樹,樹的影子是影子,真樹怎麼是影子呢?講一不對。講異不對,爲什麼講異?真樹離不開影子,有影子它就是從真樹來的,那一棵真實的樹木來的,講異還是不對,還是不對。你說真如可以生出無明業相,那是方便說,是站在方便說。爲什麼?真如,它如同一棵真樹,真樹生出來就是真樹。所以,講真妄和合是不對的。諸位!真如從來不是無明業相,無明業相只是真如的影子而已,所以,真妄不能和合;真妄如果可以和合,是等量齊觀,就像男孩子跟女孩子結婚,二個都是人才可以結婚。真跟妄怎麼合?真如是樹,無明業相是樹影,二個怎麼結婚啊?二個怎麼合?一個影子怎麼合?所以,無明業相是真如影現出來的影子,真樹影現出來的影子,所以,真樹不是影子;可是,影子不能離開真樹。所以,不是一,也不是異,不能合,可是,又不能離,也不能離啊,無明業相不能離真如而有,就像樹的影子不可以離開真正的樹。好!你有了這一層觀念,正確的知見以後,來就好辦事了!所以,真如這邊畫一線——(箭頭指向)無明業相,諸位!你一定要注意,這個是無明業相依真如而有,所以,方便說:真如爲能生,無明業相爲所生,你一定要記住這個觀念。千萬不要說:真如能生,無明業相是所生,那完了!那完全違背《楞嚴經》的意思。記得!無明業相依真如而有,所以,方便說:真如能生,無明業相是所生。知道嗎?這樣的理解。所以,無明業相爲能生,轉相爲所生;第叁層:轉相爲能生,現相就是所生。知道嗎?第一層、第二層、第叁層。所以,無明業相既然是方便說,就沒有真實義,所以,這一張能所也沒有真實義,也就是爲了解說生起的次第,讓你更進一層的了解,要不然這一段實在沒有人看得懂。
所以,第一層,諸位看,第一層能與所,諸位!平行看過去,能生,平行看過去左邊,就是指真如,能生是真如。所生,諸位!平行看左邊,這個叫做無明業相爲真如所生;記得!它是方便說。好!所生,無明業相,因爲它所生,它會産生一種妄能,所以,無明業相又變成怎麼樣?能生,能生出什麼?轉相爲所生。意思就是:沒有無明業相就沒有轉相。知道嗎?依生起方便說:轉相是由無明業相所生,簡單講:沒有無明業相就一定沒有轉相。所以,這樣的角度來講,無明業相是能生,轉相就是所生。好!再看第叁層能與所,當有轉相,能見的轉相,它就會影現境界——現相,諸位!現相就是境界,所謂現相就是虛空、世界、衆生,現相就跑出來了,虛空、世界、衆生就跑出來了。好!所以,諸位!無明業相就是八識的相分;轉相就是八識的見分;現相就是妄現境界,所以,你要做一下筆記。諸位!真如沒有能所,妄念、妄動,加一個明,一定要看到真如;結果看不到真如,卻跑出了無明業相,強加一個明,跑出來一個無明業相。所以,無明業相就是八識的相分,轉相就是八識的見分,所以,見分緣相分就妄現境界,而這個相叫做現相,現相就是叁細,那麼,這個現相就是虛空、世界、衆生。
好!來看看,注意看!看右邊,所之一字,上下連帶二能,沿著這個大(A),看左邊的小a,你看到左邊小a嗎?小a寫什麼?寫:生所之能,a1。a 2呢?a 2看到右下邊:所生之能,有沒有?好!諸位看!能生是真如,方便說:能生的真如,生出無明業相這所生,諸位!站在真如的角度,叫做生所之能。知道嗎?生出所生無明業相,而真如是能生,所以之能,真如是能生,生所,無明業相爲真如所生。知道吧?所以,生所之能,你如果拿右手指起來比的話就更清楚,能生,然後畫個箭號——(箭頭指向)所生,生所,然後回去能生,就生所之能。知道吧?用手指比一下更清楚,能生、所生,能生生出所生,然後手指再比回去,之能,生所之能,能生生出所生,這個能生,生所之能。a 2所生之能,這個意思在強調這個能生,爲什麼?無明業相;諸位!無明業相,看右邊,無明業相對過來的所,有畫一個圓圈,往右看,一個能生,對不對?再往右看,不是所生之能嗎?爲什麼?這個“能”怎麼來的?這個“能”是真如所生的無明業相來的,而它又是轉相的能生,所以叫做所生之能。由真如所生,那個“所”字,又是同時爲轉相的能生,所以,所生之能,就是形容無明業相這二種功能的同時,叫做所生。諸位!這個“所”是指左邊無明業相,無明業相那個畫圓圈的“所”,有沒有?無明業相那個“所”。那麼,所生之能就是:這個“能”是真如所生出來的,可是,現在的角度是變成能生,所以叫做所生之能。
所以,第一個 a 1是生所之能,就是生出所,就是無明業相,爲真如所生;那麼,之能,這個真如是生出無明業相之能。好!再來,a 2所生之能,因爲無明業相是真如所生;可是,它又轉化,轉化爲轉相的能生。知道嗎?所以,這個“能”,它同時又是轉相的能生,你看這個能生,所以,它叫做所生之能,這個所生之能,在強調左邊那個能生。知道嗎?所生之能在講a 2,所生之能在強調左邊這個能生。諸位!a 1這個生所之能在強調真如的能生。知道嗎?a 1生所之能在強調真如的能生。諸位!a 2所生之能,這個“能”在強調是無明業相——所生,無明業相——所生,所以叫做a 2。
好!看(B)段,能之一字,上下連帶二所;這個a 1還沒講完,諸位!這個a1注意看!a1所之一字,上下連帶二能,諸位!所之一字引出,注意看!a1生所之能有一個“能”字,那麼,“所”字,我畫一個圓圈,無明業相右邊有一個所生,畫一個圓圈,再看右邊a 2,所生之能,諸位!這裏也有一個“能”,生所之能,a1有一個“能”,a2所生之能,又有一個“能”。知道吧?所以,這個“所”字帶有二個“能”出來,叫做所之一字,上下連帶二能。
好!再看大(B)能之一字,上下連帶二所,諸位!看這個(B)的左下方,能生,還有所生,諸位看!先看轉相,往右邊看,所生、能生,現在就變成第二層的能所與第叁層的能所,所以,第二層的所與第叁層的能了。注意看!所生,有一個箭號——(箭頭朝右)往右邊,叫做能生。
諸位看小b1生能之所,諸位!這個“所”,先看生能之所這個“所”字是什麼意思?意思就是:轉相爲無明業相所生。知道嗎?先看那個“所”字,轉相爲無明業相所生,所以生能;可是,生能是生出什麼能呢?生出轉相的能生,現相爲所生,所以叫做生能之所。生出能緣的轉相;但是,能緣的轉相卻是無明業相所生,所以叫做生能之所。生出能緣的轉相;可是,能緣的轉相卻是無明業相所生。知道嗎? b 1叫做生能之所。
好!b 2,b2就是看到第叁層的能與所了,有一個箭號畫——(箭頭朝向)第叁層能與所,能生所生,看b2能生之所,這個就是很單純的,能生還有所生,轉相爲能生,現相爲所生,所以,這個現相是怎麼樣?就能生之所。
好!(B)是怎麼講?(B)就是能之一字,上下連帶二所。這個能生,諸位看左下方有一個圓圈,一個“能”,有沒有看到一個“能”?圓圈這個“能”,你看,這個“能”就變成怎麼樣?所生。是不是?還有所生。好!諸位再看上面那個“所”,我現在故意畫這個,你現在統統看那個符號,看框框裏面就好,那個範圍。諸位!你看上面有一個“所”字,我畫圓圈,上面有一個“所”字,你看上面有能生,往右邊看,是不是又有一個能生?所字連帶二個能。對不對?所字連帶上面一個能、右邊一個能,所以,所之一字,上下連帶二能。
好!諸位看底下,(B)底下一個:能之一字,上下連帶二所,你看“能”字,“能”字的左邊是不是一個所生?“能”字的底下是不是一個所生?能字連帶二所。所以,再解釋一遍:這所字上下連帶二能,就是生所之能、所生之能;那麼,能字上下連帶二所,就是生能之所、能生之所,b1 、b2這個一層一層來的。那麼,看最左邊,真如就像爺爺,就是祖父了;無明業相就像父親,就是祖父的兒子;轉相就像孫子,如果站在這叁個角度來講:真如的角度、無明業相的角度、轉相的角度,真如是爺爺,無明業相就是父親,同時就是祖父的兒子。知道嗎?我寫個“兒子”就是雙重身份。轉相就是孫子,就是真如的孫子。
好!諸位看無明業相的右邊,如果以無明業相、轉相、現相來討論,無明業相就像祖父;轉相就像父親,同時也是祖父的兒子;現相就當作是孫子,這個次第是非常明顯的,叫做祖、父、孫,真如是祖,無明業相就是父,轉相就是孫;無明業相是祖(“祖”就是祖父),轉相就是父,現相就是孫。
好!諸位看!右邊的經文,畫彎曲線那個經文:
因明立所
這個因明立所就是初細,無明業相(八識的相分),這個就是初細。諸位!你看到初細嗎?無明業相(八識相分)。好!諸位看底下有二細,就是轉相,我畫一個箭號——往那邊,轉相(八識的見分)。知道吧?好!往右邊看,二細:轉相(八識的見分)。好!諸位看最底下,叁細就是現相。那麼,這個二細的經文在哪裏呢?諸位看上面,中間的經文:
所既妄立,生汝妄能
生汝妄能,這個就是二細,二細:轉相(八識的見分)。底下經文:
無同異中,熾然成異,
這個就是現相,叫做叁細:現相(妄現境界),這個叁細就是妄現出虛空、衆生、妄現出世界。
好!那麼,整張師父再解釋一下:左邊,但有能所,左下角,但有能所,俱是戲論,但有,爲什麼?這是一真如,爲了解說次第方便, 生起的次第,而方便解說。我再解釋,簡單的念過:楞嚴經講義page550頁,補充資料,如來藏本無能所,今依生起次第,方便解說。看左邊,第一層能所是真如生出無明業相,方便說;第二能所是無明業相生出轉相;第叁層能所是轉相生出現相。所以,真如是如來藏性,無明是無明業相,轉相、現相。
再來,看這個真如,第一層能所,真如能生無明業相,這個真如就是生所之能。諸位看a2,無明業相是真如所生,同時能生出轉相,所以,這個能生,無明業相的能生,小a2是所生之能,它雖然是能,可是,被真如所生。
第二層能生、所生,就是:無明業相能生出轉相,所以,無明業相是能生,轉相是所生。諸位看那個“顯”字,無明業相右邊有個“能”字,能生,一個“顯”字,這個“顯”字就是它是最主要的,談的就是這個:是顯。而那個左上角那個“隱”是能生,意思就是附帶的。無明業相最重要的是能生轉相,主要的是能生轉相,在講這個;可是,那個能生無明業相的真如,是隱而不談。
好!諸位看右邊,第叁層能與所,就是:轉相能生,現相是所生。所以,能生的轉相是顯,意思就是:轉相在強調什麼?在強調轉相能生。知道嗎?現相是所生,是隱,在強調。所以,這個無明業相在強調能生、轉相在強調能生,而所生的現相是隱。
所以,b1是(B)的小1,是生能之所;而b2是能生之所。所以,初細叫做無明業相,就是八識相分;二細就是轉相,就是八識見分;叁細就是現相,是妄現境界。經文:因明立所,就是初細;所既妄立,生汝妄能,就是第二細;第叁就是:無同異中,熾然成異,就是妄現境界,就是叁細。
諸位!這叁細全在微細的諸佛菩薩的心中而論的,還沒有妄現,這個妄現境界還是細的,還不是衆生。諸位!今天所談的叁細,完全是諸佛菩薩的境界, 不是凡夫的粗糙境界。
好!把《楞嚴經講義》拿出來,倒數第四行,這樣來看的話就很輕松了!
底下:是故經文,所之一字,上下連帶二能,師父剛剛講過,所之一字,連帶二個能。
而上隱下顯,從真如能生無明業相,是隱;無明業相能生轉相,這個是顯。
且上爲生所之能,生出無明業相,無明業相爲所生,真如爲能生。
下是所生之能,無明業相爲能生,但是,卻爲真如所生,叫做所生之能。
如真如是祖父,那麼,轉相就是孫子,如祖與孫,何言無別呢?
能之一字,上下連帶二所,而上顯下隱,轉相,它是由無明業相所生的,所以上顯;但是,無明業相又是能生出現相,所以,而上顯下隱,無明業相能生出轉相,轉相能生出現相,所以,顯字在強調能生。下隱,現出來的現相是隱的。
且上面爲生能之所,它生出能、能緣,卻是無明業相所生,這是生能之所。下面是能生之所,是能生出來,能緣,爲什麼?能生出現相,現相是所生。所以,轉相能生現相,轉相爲能生,現相爲所生,就能生之所,但爲轉相所生,就能生之所。亦如祖孫,祖就是業相,孫就是現相,豈得混同?
諸位!這一張你自己看要看二十年,保證要看二十年,你怎麼搞都搞不懂,這個如果不通達,就完全看不來,完全看不來!
好!今天我們上課到這裏,耽擱了大家一點時間。
回向,請合掌;等一下不用誦楞嚴咒,願以此功德,消災在座諸位法師、諸位護法居士大德,回向本講堂消災點燈及亡靈牌位拔度者,上報四重恩,下濟叁塗苦,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願生西方淨土中,上品蓮花爲父母,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爲伴侶。
《大佛頂首楞嚴經講義 審除細惑 說二如來藏 第二》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