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审除细惑 说二如来藏 第二▪P9

  ..续本文上一页空,【而立同相之空。即论云:】就是《大乘起信论》讲,【以依能见故,境界妄现】诸位!这个就是能所,以能见就是八识;境界妄现,就是色声香味触法。【(境界兼色与空)。】明跟暗。

  【同异发明,因此复立,无同无异:此三句当指众生,】所以,世界、虚空、众生,这个就是现相。【承上虚空之同相,与世界之异相,一同一异,形显发明,因此复立,无同无异众生之境。众生形貌各异,故曰“无同”。知觉本同,故曰“无异”。问:“此中虚空、世界、众生,指为细境,与粗境何别?”答:“此惟在本识中,结暗所为之色,】诸位!如果不结暗是什么情形?色、空尽是如来藏性;那结暗为色,色透不过去,就误认为有色法显现在你前面,变成有能缘的意识心,皆是识心,计着分别,但有言说,都无实义。所以,色其实本来是空。【即三类性境,根身、器界、种子,】性境就是真实境。我们的根身,你看我们这个色身,这个根身;器界就是外面的世界;种子:内在的识心,叫做种子,种子就是还没有显现出来的。【与粗境作胚胎耳。”】胚胎就是引申为事物的起源。为什么?后面讲的是粗境,所以,现在讲的是细境。【此三细,如前二卷所云:“晦昧为空,空晦暗中,结暗为色;色杂妄想,想相为身。”又如下文偈云:“迷妄有虚空,依空立世界。想澄成国土,知觉乃众生。”皆从真起妄,妄有空、界、众生。】为什么讲妄?意思就是:虚空相是妄心所现的,是对色法讲空;世界也是妄,因为是成、住、坏、空;众生也是妄,是生、老、病、死。这个虚空、世界、众生,统统是真心所影现出来的,而我们众生不知道那个是你心性所影现出来的,其实虚空是你的;世界,是你心中的世界;众生,也是你心中如来藏性所影现出来的众生,其实虚空、世界、众生跟你是一体的,而你不知道!

  【《正脉疏》问:“通上顺释三相,】就是无明业相、转相、现相。【甚生次第,】就是如何生出种种的次第。【但释因明立所,】但释,只解释因加一个明字,立一个所。【则曰,因妄为能明,引起所明,】有能就一定有所。【以立业相,此虽经无能字,推意补之,亦通。】没有能字。推意补之就是:你用自己去体会,也知道有一个能字,也通。【次经明言,因所生能,予即释为业生转相,似亦自然之序。】为什么?因为他为了解释,所以,一定有能生跟所生,能所本来是妄;但是,为了解释的次第,所以,无明业相生这个转相。所以说:似也自然之顺序,不这样讲没有次第,你没有能所,只有这样讲。【但妄明既以业相为所明,】妄明就不是真明了。既以业相为所明,【转相亦以业相为所见,此何别乎?又转相何不以境界为所见乎?”】他这个问得好!【答:“汝言妄明,以业相为所明,此言非是。】它不是这样子,为什么?【盖妄明最初依本觉起,妄以本觉为所明,本不期于业相,其奈本觉,元非可明之境,由是本觉,卒不可明,】意思就是:你缘不到本觉,却缘到无明业相,这个意思。所以,【而徒以带出】注意!带出【业相为所明耳!】注意那个“带”字。意思就是:本来就不存在;可是,因为有能见、有所见,能见,要缘那个真如——所见,可是,真如见不到,那么,真如因为妄动,产生了无明业相,就带出来这个业相为所明,就是看错了!想要把那真如看清楚;可是,真如无所见,却看出了这个业相为所明。【故佛言:“觉非所明,】这个“觉”是本觉,本觉非你所明的境界,简单讲:本觉缘不到,缘到无明业相,所以,无明业相是被强迫带出来的,所以叫做妄。【因明立所”其旨显然。”“汝次又言:转相以业相为所见,斯言不差。】你说转相以业相为所见,这个是斯言不差。【盖转相依业相起,妄以业相为所见,本不期于境界,其奈业相,元非可见之相,】业相本来就非可见之相。【由是业相卒不可见,而徒以带出境界为所见耳!】带出境界就是妄现,全部都在真如里面讨论,哪有境界?叫做妄现境界。诸位!你现在所看到的,叫做妄现境界。为什么叫做妄现?色就是空,所有的色法,都是缘起,当体即空,连微尘相都不可存在,哪里有真正的境界相?你所看到的山河大地、所有,其实统统是虚妄的境界之相。所以,在你没有大悟以前,有时候我们就要去郊游啊、去爬爬山啦!对不对?去苹果园采采苹果,去拉拉山采采什么?水蜜桃,是不是?带回来给我吃,就这样,在没有大悟以前就到处游玩。大悟以后,哇!你所到的地方都是你的心,没有能来,也没有所来,台东,台东是你的心;阿里山,阿里山是你的心;日月潭,日月潭是你的心,哪里统统是你的心,那你最重要的就是:心境好,就是哪里玩统统是好了!为什么?所有的境界都是你的心。因此在凡夫位来讲的话,内四大、外四大要平衡,所以,有时候烦的时候,出去郊郊游啊、走一走。对不对?无可厚非啊!去爬爬山、去走一走,流一下汗,回来再继续听经,很好!但是,山爬一爬,回来,咦?发现那个还是你的心。意思就是:你怎么玩,所有的境界,都是你的心境的问题。底下,由是业相卒不可见,而徒以带出境界为所见,所以,你现在所见的境界,都是真如自性里面的影现出来的。【故佛言:“所既妄立,】这个业相既然妄立,怎么样?【生汝妄能,】就是生转相。所既妄立就是无明业相既然成立,就生汝妄能。所以,这个转相是由无明业相来的,一个是能生,一个是所生;当然,这个是方便说,无明业相是能生,那么,妄能就是转相,就是所生了。【无同异中,】在没有同异当中。【炽然成异”等,】在第八意识当中,没有见相二分,现在见相二分非常的清楚,炽然成异,变成了虚空、世界、还有众生,完全转相出来。其实这个都是同一个绝对真如,你只要有功夫,透视任何的相,譬如说:山色无非清净身,溪声尽是广长舌,是为什么?都是本来面目啊,哪一样不是你心性所影现的东西?全部都是你的财产,但莫执着,但莫分别,就没有东西。是不是?所以,唯是一心,更无别法。所以,佛悟到什么?佛悟到所有的众生相就是空相,就是一真;所有的虚空都是妄现,就是一真,一个真心;所有的世界都是妄现,当体即空,就是一真,所有十方世界,就是同一个真心显现出来的,没有能、没有所,完全没有。所以,如来者,即诸法如义,诸位!你体会得出来吗?什么是如来?任何东西统统如,花,花空相,离一切相,花现,那花是心性的东西,是缘起的、空性的东西。如来者,即诸法如义,为什么?心如如不动,花、所有的相,统统不会影响到他,任何的山河大地,任何的相,他都知道,包括一个颗粒微尘,他都知道那是空,都是败坏之相;败坏之相是对众生讲的,如,就没有相,没有相,不能讲生灭;也不能讲不生灭。诸位!你一定要这样解读,那就会死在文字里面,你千万不要。。。记住!佛讲生灭,是为了破众生的执着,因为生灭就会有败坏;佛讲不生灭,你千万不要生灭以外另外跑出来一个不生不灭,那完了!你知道生灭当体即空,不二,就是不生不灭,只是名词不同,其实是指当下,二种角度来分析。为了解说,不得不讲生灭;当体即空,不得不讲不生灭,如果你认为有一种东西叫做生灭,就是错;如果你认为有一种东西叫做不生灭,叫做错!为什么?性相本来就是一如,如,就是不可得,心性当中影现出来的假相——幻,没有所谓生灭,也无所谓不生灭,幻,不可得,不可得,如何可以立一个不生灭?就像虚空,虚空并没有来去、生灭、增减,虚空如何可以立一个生灭?说:没有这个生灭,当体即空,又立一个不生灭,诸位!不要把如来的证量真实境,化作一种语言、文字的概念。所谓不生灭,就是解脱的智慧当下心,叫做不生不灭;所谓不生,叫做前念妄想不生;什么是不灭?后念智慧不灭,前念跟后念同一念,百千万劫都在这一念;没有百千万劫,为什么?时间的长是心影现出来的,所以,立一个长。对不对?所有的无量劫都在一念,譬如说你回想过去十年,十年就在一念;你回想你的上半生,五十年,五十年就在现在这一念,五十年没有实体可得,没有实体可得,长、短全在一念之间,刹那之间就见性。所以,什么是大悟?于刹那中即见永恒,这个就是大悟人的境界。诸位!没有刹那,也没有永恒,刹那是名词,永恒还是名词。诸位!生灭是名词,是对不悟的人讲的,悟了以后,不生不灭它是一个名相,为了解说证量、解脱的真实境,所以,讲一个不生不灭,你还不要执着有一种东西叫做不生不灭。不生不灭直接讲:就是心没有增减,拥有再多的东西,心并没有增加;减少了很多的东西,就像破产了,也知道这个是幻相,也没有减少任何东西,这样来理解。诸位!绝对的空性,不立任何的名相,这个就超越一切数量,超越一切表相,超越生、超越灭,超越生灭、超越不生不灭,至此无有言说,进入绝对的空寂,就是如来的真实境,这个就是证量的功夫。底下,【其意更显”。】

  底下这一段,不要说初学佛法了,学佛十年、二十年都看不懂,完全看不懂的!不知道底下这几个字在讲什么?底下,【是故经文,所之一字,上下连带二能,而上隐下显,且上为生所之能,下是所生之能,如祖与孙,何言无别?能之一字,上下连带二所,而上显下隐,且上为生能之所,下是能生之所,亦如祖孙,岂得混同。】我告诉你:看得懂的给十万,真的!你马上来跟我领钱。保证看不懂!师父已经讲了:《楞严经》这种是悟道的真实境,绝对不是语言、文字的东西,这个一个都看不懂!好!看不懂没关系,还好有师父在,把表格拿出来,有师父在的话就很方便了,要不然做师父做什么呢?那么,这个是师父的草稿,虽然写得丑,但是,我很温柔,所以,你看一下,这个字写得丑,你就包容包容,因为快速的整理这个资料,又没有时间打字,所以,将来也可以打成一张的字…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审除细惑 说二如来藏 第二》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