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剛才漏掉一段,這段講完我們再來解釋。如是善事,但能回向法界,是人功德,百千生中,受上妙樂。上來所修善事,大小不同,乃至一毛一沙之微細,但能將此微因善種,回向法界衆生。回向功德,百千生中,善根常常存在,雖然受到人天的妙樂,不昧前因,常常遇到善本,增進菩提,乃至畢竟成佛。這段剛才講到這裏。
【如但回向自家眷屬。】如果你只是回向自己的家人,【或自身利益。如是之果。即叁生受樂。】就是自私沒有用,你若愈自私,功德就愈小,你若愈執著你很行,你就是不行,這樣你就聽懂了。【舍一得萬報。】所以我們若真正功德要大,像師父每天都期待佛教興旺,都不爲個人設想,生再重的病還是得上臺,爲什麼?爲衆生、爲佛教,對不對?自己不重要,佛教興旺最重要。
【上來我執輕微,了法無我,】了解這個法無我,一切法本來就緣起的,緣起就無自性,哪裏有真正的我,【罪福無主,心無形相,可大可小。心量大福大,心量小福小。心無限福無限,心有限福有限。】所以看你的起心動, 念。【今但回向自家眷屬,心有限量,其福亦有限量,只得叁生受樂,非無報,舍一得萬報。】因爲你只爲了我的眷屬,念一念只:願以此功德,讓我的子孫會讀書,先生做事業賺錢。對不對?都回向自己的人而已,不會回向法界的衆生,這樣沒有力量。
【自家眷屬,父子,夫妻,兄弟,家室,】這個家室就是自己的,妻子稱夫家,稱夫爲家,家室,室就是泛指家庭中的叫做室,古時候妻妾的專稱,【知識,】這個知識不是善知識,旁邊要寫好,這是指朋友,這個要稍微注意一下,【奴婢。】男的叫做奴,女的叫做婢。
【有五因緣而爲眷屬,一怨家,】路窄,【二債主:】冤親債主,【父財子用,叁償債:】還債務,【子供父母,四本願:先世發願,善心歡喜,五真友:先世以道,共相承事。】先世以道就是說前世以道來會友,共相承事這個承字就是互相的負責,接受的意思,輔助的意思,共相輔導,你幫助我,我幫助你,這就是第五真友,第一先世就是前世用這個道,大家彼此之間互相的來輔助,所以我們有時候看到朋友會看得很順眼,有的相處沒有幾天,會很討厭,連他靠過去你都很不喜歡,爲什麼?我們人這個業感緣起,這是比電腦還准,很奇怪!上輩子沒有結緣的時候,你怎麼看就是跟我們無緣,就是不會歡喜心,很奇怪!不會形容,你看到他你有講不出來的討厭,但是宿世若有緣,你看到他實在很歡喜心,正面看也歡喜,反面看也歡喜,躺著看也歡喜,站著看也歡喜,有的人結萬人緣,對不對?像劉德華,唉呀!現在還有一個搖滾樂的什麼菲爾克林斯,什麼名字我不曉得,一萬五千多人去聽他唱歌,一萬五千多人,二個人賺多少錢,對不對?外國人來到臺灣那麼多人看他,這個緣真的不可思議,那個人若跟你無緣,你很不喜歡跟他講話,他若開口你就覺得很累,你說爲什麼?就是說不上來,這個業感緣起,上輩子八識田中就存在這個影像,上輩子吵架吵得很嚴重這輩子看到他就不講話,自動不講話的,你也不必人家說,上輩子看到的時候,他結善緣,噢!你跑到高雄,他追到高雄,你跑到臺北,他追到臺北,有緣。
【凡夫不了眷屬是前緣所感,或怨或親,無宿命通,不能自知終日勤勞、治生,】就是謀生,【爲眷屬設想,臨命終時,無人替得。】臨命終誰要代替你,對不對?在世就趕快做,做我們自己的,難道不是這樣,我們現在做,我們現在得,等到我們的子孫爲我們做就來不及了,【所作之業,自己受報悔之晚矣!所以做佛事,回向法界,一切有份,自己有份,眷屬亦有份,大家享受,何樂如之。】所以這個回向就像火把,這一把火把點了十把火把,這個火把並不會消失,就像師父一樣,如果以師父這個法,我是一支火把的話,我這樣子用這個法來照亮大家,大家心中都有法,我心中的法有消失嗎?沒有,絕對沒有,你可要記得師父這句話,愈布施就愈多,怎麼愈布施愈多呢?我今天施舍這個法,我不會傻乎乎的沒有智慧,每個人得到智慧之後你還會布施出去會愈大,所以福報就愈大,若要做善事,領導的人,發起的人福報最大,若作惡的人,背後主謀者罪最重,一樣。
【否則孤陋寡聞,回向自己眷屬,叁生受報之後,又墮苦輪。】沒有用,所以千萬不要自私。
【是故地藏。布施因緣。其事如是。】
【總結布施一法各人用心因緣不同,故其果報或輕或重或人或天,或一生乃至千生萬生受樂不同。若能無我行施,回向法界利益有情,悟布施實相,畢竟成佛。今此但論布施遠概萬法,】布施包括萬法,【如法修持皆登彼岸,此品是論法寶乃度生成佛之心法也。】
翻開314頁,其實這段我們自己看都看得懂,漏掉也沒有什麼關系,【複次地藏。若未來世中。有諸國王。及婆羅門等。能作如是布施。獲福無量。更能回向。不問多少。畢竟成佛。何況釋梵轉輪之報。】釋就是帝釋天,梵就是大梵天,轉輪就是轉輪聖王,這是叁個人,不一樣的,釋、梵、轉輪之報,就是帝釋天的報,大梵天的報,轉輪聖王的報,這叁個不一樣,【是故地藏。普勸衆生。當如是學。】
【布施回向之文。】
【佛對地藏說,未來末法之世,若國王及婆羅門等,能如是慈心、悲心、平等心、憐愍心、同情心,而行布施,獲福無量。更能將此福利不自享受,了達諸法性空無我之理。從緣起而行施,施福無主,回向法界,回向佛果,回向衆生。不問多少,心大福大,心冥法界,】冥就是合于,心如果契合于這個法界,【福等虛空。】我才告訴你們胸量要像虛空一樣,吃虧就是占便宜,沒有關系,任由人家欺負,任由人家罵,任由人家傷害,你若保持如如不動,你就完成佛道了,毀謗、謾罵,是生命的一部份,這是生命的成長過程,哪裏說沒有經過這個能夠成長的,不可能的,所以你若能知道一切如夢幻泡影,你把它當作生命的一部份,像看電影這樣,你就不會生氣,對不對?你也不會計較這個,看他能講就講,不能講我們一樣有修養,遠離就好了,因爲我們不是聖人,遠離就好了,這樣我們也不會殺身之禍,對不對?你不曉得黑道多凶,有一次,當時我還小,我們那裏都有演歌仔戲,演完有時候都會演笑話,康樂隊裏面都有笑料,都是作短劇,笑料,我正好站在一個人的地方,二邊都是樓房,中間一條路,從路中央擋起來,當然路不是很多車子在開,所以擋起來沒有關系,我看,演得很好笑,我頭擡得高高的,看他們演短劇,我看得笑哈哈,小孩子笑起來像神經般,噢!後面一個年輕的靠過來,你笑那個是什麼姿勢,你再笑看看,我揍你。唉呀!連笑都要揍我。我嚇得笑不出來,唉呀!好凶,嚇死人,我笑什麼姿勢是我家的事,我這個臉笑起來很難看,你不要看就好,你管我在笑,對不對?我不敢回應,怕被他揍,世間有人連我歡喜在笑,說要揍我,真的手要比劃過來,正好吳金松他哥哥在旁邊,我一個朋友:不要這樣,這是我弟弟的好朋友,你不要對他這樣,讀書人是老實人。他說:他笑這樣子我看起來就不舒服。看多凶,我笑那個姿勢他看起來不舒服,連我這個笑容人家也不喜歡,實在很糟糕,所以到後來你知道嗎?因爲演好幾天,後來我拿一條手帕,若好笑(師父以手帕掩嘴而笑),我會得內傷就是這樣,就是笑在內心,我不敢笑出聲音,笑出聲音他要揍我,他說:你是青蛙嗎?青蛙就是這樣咕咕叫、咕咕叫,所以說這種笑話全臺灣只有我會而已,不然你笑看看,你一定不會,就是要被揍嚇到才往內心笑,每次受重傷,往內心笑,我才知道年輕人實在是不得好死,我在笑也要揍我,實在真是的,我講的每句都是真的,我不是編故事給你聽,真的,所以你在笑要看左鄰右舍有沒有要揍你,你稍微看一下,是啊!我當時笑有一點傻笑,說看了不舒服,沒有辦法,這世間就是這樣,所以說娑婆世界哪有什麼快樂,連笑都不自由。【如一杯水,投入大海,便是大海水了。施福亦複如是,不論多少回向法界,便是真如性海了。所以畢竟成佛,尚得佛報,何況釋梵轉輪人天之報。因是之故,地藏菩薩,汝應普勸一切衆生,當如是學,布施之法,及一切法。】
【地神護法品第十一】
【前兩品是談佛法兩寶。今地神發願擁護,不論汝學佛修法也可,皆需處所,皆須飲食,處所飲食皆仗地神之力。一切塔寺,因地而建,一切五谷道糧,因地生長。故地神作護法,最先流通此經。】
【爾時堅牢地神。白佛言。世尊。我從昔來。瞻視頂禮。無量菩薩摩诃薩。皆是大不可思議神通智慧。廣度衆生。】這個文字都很簡單,因爲過去都是瞻視頂禮,無量的菩薩,因爲頂禮太多菩薩,所以都大不可思議神通,廣度衆生的菩薩。
【爾時者,佛法兩寶說畢之時,堅牢地神,是南閻浮提主地之神。】我們現在說地基主、地基主,土地都是祂在負責的,【地神是女性,准阿含經,】這個《阿含》有五部,《四阿含》五部說,第一個《長阿含》,這不能念zhang叁聲阿含,要念chang二聲,《長阿含》,第二個叫做《中阿含》,第叁個叫做《雜阿含》,第四個叫做《增一阿含》,一、二、叁、四。。。,一直增,《增一阿含》,五就是《雜藏》,所以《四阿含》,五部說,《阿含》加上《雜藏》的話就是五部,平常就是《四阿含》,准《阿含經》就是根據,准就是根據,根據《阿含經》,【佛告比丘有四大天神:一地神,二水神,叁風神,】我們大部分都是風神,風神聽不懂,風神就是吹噓,這個人很風神,就是很會吹噓的意思,【四火神。昔者地神起惡見,言地中無水火風。佛言地中有火水風,但地大多故,地大得名。】其實地中有水,地中有火,地裏有風,一定有的。【次第說法,地神歡喜,佛爲說四谛,】苦、集、滅、道,【地神即遠塵離垢,得法眼淨。】法眼淨,證初果阿羅漢,【白言我今歸依佛法僧,盡形壽,不…
《地藏本願經講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