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佛頂首楞嚴經講義 說叁摩修法,令從耳根一門深入。解六結,越叁空。 第八▪P2

  ..續本文上一頁虛“空華”,(故于無爲法中,亦無實法可得;如果見無少法可得,這個就是真無爲。)諸位!無有少法可得,就是諸法畢竟空。什麼叫做無有少法可得?這一句話,你不要看了,囫囵吞的就過去。就是你心中聽經聞法,記得!那個法是要讓我們解脫的,不是讓我們變成一種學問的執著,來自負、驕傲,變成:我是佛學的大通家,你是無知,你什麼都不懂!那這個就叫做有法可得。所以,記得!真的入無有少法可得,就是赤裸裸的如來藏性、真如法裏面,絕對不動到一念的高低,也就是真正的體悟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既然無有少法可得,那麼,裏面哪有日月星辰?哪有山河大地?哪有鳥獸蟲魚?哪有我相、人相、衆生相、壽者相?所以佛法可以集中在少許的字句裏面,便解決、便打開如來那個大門。無有少法可得;有少法可得,沒辦法成就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所以,心記得!放空,再放空,徹底的放空;這一句也是多余的,因爲本來就空。

  底下,

  之所以“言”有爲是“妄”者,是爲了托“顯”無爲“諸”法是“真”,所以若說實有“妄”、或實有“真”,則此妄與真即“同”爲“二妄”。

  真性本來絕待,沒有能所,“猶非”可說“真”或者是“非真”,更“雲何”實有能“見”之根與“所見”之塵可得?

  根塵交接的“中間”所生之識本來就“無實”體“性,刹那生刹那滅刹那生刹那滅。。。動念就刹那生刹那滅。是故”知道根塵二法有“若交蘆”,不能各自獨立而存在,所以無自體;以無自體,所以雖現有二相,無實二體。

  凡夫之“結”縛與聖人之“解”脫,“同”于“所因”,成“聖”成“凡”並“無二路”,俱依六根;如果六根結縛,那麼就是凡夫,六根解脫,那麼就成聖人。因此就看我們有沒有志氣?剩下的就是我們的志氣。

  “汝觀交”蘆“中性”,即知“空”與“有二”者“俱非”可得。

  “迷”其爲有與“晦”其爲空,皆“即”是“無明”;開“發”本“明”,離于空有,“便”得“解脫”。

  欲“解”纏“結”要“因次第”(就是要按照次第來),諸位!最後一念必需要頓悟,十方叁世一切佛,只有頓悟佛,沒有漸次佛。諸位!爲什麼叫做頓?就叫做沒有次第。頓最重要的要顯什麼?顯示圓滿的生命,就像虛空,虛空,你把它分東、南、西、北方的虛空,這個是人爲所定的方向;但是,真正的虛空是絕待的。我們的真如本性沒有能所,猶如虛空一樣,沒有東、南、西、北。所以永恒的真理是沒有標簽的,沒有任何的時空的。因此我們說:要因次第來解,是從凡夫到成佛;但是,禅宗有的一悟即入如來地,爲什麼?他就進入絕對了。所以禅宗的心法,就是最好的清涼藥,一劑打得進去,契入我們的真如本性,這一輩子,其他的結統統解開。所以,欲解纏結,要因次第,要照次第。“六”妄之結既“解”,則“一”真之名“亦亡”;以既已無妄,何須立真?

  所修之“根”須“選擇圓通”之根,循此根而“入”于聞性之“流”即得見性“成正覺”。

  底下是開示圓修之門,經文:

  【“陀那微細識,習氣成暴流,真非真恐迷,我常不開演。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不取無非幻,非幻尚不生,幻法雲何立?是名妙蓮華,金剛王寶覺,如幻叁摩提,彈指超無學。此阿毘達磨,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門。”】

  【注釋】

  “陀那微細識”:“陀那”,全名叫做阿陀那,翻譯成執、或者是執持、或者是執我。

  我們的色身之所以有這個暖氣一直存在,沒有變成冰冷,諸位!就是第八意識。所以,一個人重度的昏迷,或植物人,前六識幾乎沒有在作用了,爲什麼還躺在那邊?因爲還有第八意識沒有走,因爲它執持最後的壽命。所以,全身都冰冷了,那麼,第八意識就不存在了,所以,在座諸位!當你去助念的時候,你去助念的時候,全身都冰冷了,有某些地方,他手啊、腳啊還熱熱的,有微溫,所以,這個時候還不要蓋棺。所以爲什麼師父一直堅持說:一定要,至少至少要助念到二十四小時?最好是四十八個小時,要看當時情況,冬天或者是夏天。有時候我們會産生錯覺,冬天的時候,全身都冰冷了,是因爲外在的天氣,其實他的色身,某些地方還沒有走,是因爲外面太涼了,所以,他那邊熱不起來,手啊、腳啊顯得很冰冷;但事實上,神識還沒有走,這個時候你就把他蓋棺,就變成很可怕的夢魇了!在國外有發生這種情形,也就是說:棺材埋進去了,埋進去了,結果呢?它那個蓋子還沒有封,後來這個人又活起來,又活起來,活起來的時候就出來了,大家看到他都嚇一跳!所以,現在國外那個棺材,棺材,旁邊都有一個按鈕,按鈕,也就是說:萬一你在棺材再活起來的時候,可以按那個按鈕,可以按那個按鈕,怕會再複活,有的人會變成這樣。所以,如果你土葬下去,有的人,我們把他用這樣子躺著(師父擬手心向上爲臉向上躺);我們的祖先,有一個高祖母,她是這樣子,結果撿骨頭的時候,她骨頭翻過來(師父手心向下),就表示還沒有往生,在裏面還在掙紮,就又翻過來,這當然是好幾代的。這樣子不是。。。我們後代的人,中國人常常注重這個慎終追遠,慎終追遠,這變成了罪過的子孫了,她神識還沒有走,你就把她蓋起來!

  所以,這個是講到第八意識。所以夏天體溫,跟冬天的體溫是不一樣的!因此你助念到四十八個小時,當然會很辛苦,是比較保險啦,比較保險。但是一般人助念到四十八個小時,幾乎沒有幾個人有這樣的能耐,或者是福報;除非你說你今天在文殊講堂,又是參加助念團的,或者是你對常住貢獻良多,大家都認識你,那你也沒有話講。而且你平常跟人家都結善緣,沒有結惡緣,那麼,你的臨命終二個字:“妥當”了!因爲有講堂在。所以有的人,居士很聰明,在講堂的旁邊買了房子,這樣才死得安心,妥當了!爲什麼?他知道啊,這一條路一定要走的,每一個人臨命終,而且要走得增上緣強大的力量,那麼,所以很聰明,很聰明。他平常就是很護法的。有的人來,說:請慧律法師幫我助念!你是誰?我又不認識你。你這二十年來,有沒有參加過文殊講堂的活動啊怎麼樣?他說:沒有!喔!那沒有就沒辦法了!是不是?你也沒有參加助念團、義工,什麼統統沒有發心,突然來叫,講堂沒辦法的,這個是真的,這很現實的,法師只有幾個啊!是不是?這要出動法師,是多麼謹慎、莊嚴的事情。我們沒辦法應付全高雄市的人,說來助念,我們就助念的,沒有辦法!所以就跟他講:門沒鎖!(I”m sorry.)每個都去助念,這哪有辦法?沒辦法!對不對?

  有時候我們講這個英文,老一輩的,英文跟中文差有一點。有一個阿婆,到美國去,她也是這樣,說:喔!我到哪裏喔,他們都跟我要一瓶老虎油!人家問她:爲什麼要老虎油?她說:我們臺灣都用萬金油,哪有在用老虎油?她說:大家都跟我要啊:“要老虎油。”都跟我要。我說:我們都用萬金油、白花油,哪有在用老虎油?人家說:你念快一點,我聽聽看。要老虎油(I love you.)講得很清楚,說要老虎油嘛,我哪有老虎油給他用?每個人都跟我要一罐,我哪有那麼多?(笑)這語言意思就差很多了!不過音翻譯得還真像;要老虎油,不要萬金油啦!所以這個語言上要溝通一下。

  底下,

  因爲阿陀那識能持有情之身體,所以這個執持識,就是第八識的別名。執我,因爲阿陀那識能持有情之身體,令之不壞,又能執持善惡業之勢力,令不壞失,所以以之爲第八識之別名。以此識之行相甚爲深細,乃衆生之本識,所以稱之爲“微細識”。

  翻過來,1038頁,“習氣成暴流”:“習氣”,是指無明習氣。以衆生的習氣種子,熏成業力,業力的勢力流注不斷,所以能令衆生的生死不斷,而且其勢力強大,有如海洋底下的潮流,其力強大,不可遏止。

  諸位!你就知道,那個年輕人一談戀愛,其力強大,不可遏止,沒有得到,就殺掉她!你看,最近發生多少次,都是因爲女的要求分手,男的不分手,你看,就殺掉她!到目前爲止,尤其是最近幾天。所以,人感情一發揮,沒有理性,拉不回來,不可遏止,就變成傷人。

  亦猶如懸崖之飛瀑,力量強大,如萬馬奔騰,莫之能禦。

  所以修學佛道,是需要一股強大的克製力。

  “真非真恐迷,我常不開演”:“真”,是指阿陀那識之體全真;“非真”,是指阿陀那識所現之相實非真,並非真相,而是循業妄現。諸位!循業妄現,就是無量劫來,簡單講就是:你銀行存多少錢,你這一輩子要享受多少的福德,就是叫做循業發現。你投胎成螞蟻,你的活動空間就是螞蟻的範疇。你今天投胎成一只猴子,循猴子的業力,去發現你生活的空間跟時間。如果你是一只鳄魚,那麼,你就有鳄魚的生活。如果你是一只老虎,那麼一出生;你沒看過老虎吃菜的,沒有的,牠一出生,牠就是這樣。循業妄現,而且是妄現,爲什麼叫妄現?因爲都是依他起性,依他起性就是空無自性。所以,這個循業妄現,用一句最簡單就是:你上輩子無量劫來,你的銀行剩下多少錢,你這一輩子一出世,如果你欠債,你就來還債;你欠命,你就必需還命;欠錢,就必需還錢!所以,八識田中,叫做無量無邊種種業的銀行,統統存在裏面,看你要放什麼進去?殺人、放火,沒關系,你這一輩子搞得轟轟烈烈,你下輩子循業妄現;或者是十輩子;或者是一百輩子,那不一定。

  所以,阿陀那識的“真非真”,也就是所謂的“真妄和合”(但此“真妄和合”一詞,依本經而言,實是假名、方便之詞。因爲以第一義谛來說,真與妄實不和合;不但真與妄實不和合,連“和合”一法也不是真,亦非實際,實無和合——所謂和合者,只是因緣妄現。故若以第一義言,阿陀那識,乃至阿賴耶識的所謂“真妄和合”,應當是:“相妄性真”——其相虛妄,其性是真。這一句才是佛講的,真妄和…

《大佛頂首楞嚴經講義 說叁摩修法,令從耳根一門深入。解六結,越叁空。 第八》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