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顶首楞严经
圆瑛法汇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慧律法师 主讲
第10套
讲题:说三摩修法,令从耳根一门深入。解六结,越三空。
日期:2009.7.12-2011.10.02
片数:共8片(本片为第8片)
编码:100【DVD简体版】
(师父与众相互合十问讯)请坐下。
《楞严经义贯》,1032页,
请合掌,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请翻《开义贯》,1032页,这一段是讲交芦中性,空有俱非,解因次第,六解一亡,1032页。
在这个《楞严经义贯》,要是有一点艰涩的人,那么,就再给一次的机会。许多初学佛法,或者是文学程度不够的人,都说这一本《义贯》白话,他们很受用!那么,只要众生受用,我们都不放弃任何一位众生。所以,我们这个白话文,虽然简单的浏览一遍,也给我们非常深的印象,同时也弥补我们《讲义》里面不足的资料。
经文: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真性有为空,缘生故如幻;无为无起灭,不实如空华。言妄显诸真,妄真同二妄;犹非真非真,云何见所见?中间无实性,是故若交芦。结解同所因,圣凡无二路。汝观交中性,空有二俱非。迷晦即无明,发明便解脱。解结因次第,六解一亦亡;根选择圆通,入流成正觉。”】
【注释】
“真性有为空”:真如自性所现之有为法,其根元为是空。
“无为无起灭”:无为法本来就没有起灭,以无为法是不生不灭的境界;又,以无为法是依有为法而有故:有为法既然是缘生如幻,而无为法又是依有为而说的,所以知道无为法实不生。
所以,真正的无为法,是心契入毕竟空,如如不动,没有能所,还不能着一个有为、不可以立一个无为,统统不行,叫做真无为。
“言妄显诸真”:之所以说有为诸法是虚妄者,是为了突显无为法之真。
譬如说:你为什么是男人?因为他不是女人。你为什么是女人?因为她不是男人。所以,讲女,为了衬托男;讲男,又为了衬托女,这个都是一种名相。那么契入了真无为的解脱真实境,就没有妄和真的东西,统统没有!
所以,“妄真同二妄”:若说实有妄与真,则妄与真二者,统统叫做虚妄的。
“犹非真非真,云何见所见”:真性是绝待,犹非可说是真,或者是非真,如何还有能见之根,以及所见之尘?
“中间无实性”:既然内根、外尘皆不可得,所以在根尘相接、中间所产生的识,就更加无实体性可得。
就像昨天师父用这个拍手来表达,左手是六根,我的右手就像六尘,一拍,产生声音,这个声音表示识心分别。那么,很明显的,六根是依他起,六尘也是依他起。而六识心呢?仍然是借着根跟尘产生的,也是依他起。一拍,产生一个声音,就比喻说识心分别的一念,继续拍,就继续有念头。简单讲:根尘的念头就从来没有停止过。那么,根尘从来没有停止,简单讲:就是从来不了解真,不了悟真实性的东西。
“结解同所因”:“结解”,结缚与解脱。“所因”,就是所依。凡夫之所结所缚、跟圣人之得解脱诸缚,同是依于六根。
现在就是会不会用功?打结也是根跟尘所产生的问题;解开来也是根跟尘彻底的放下。简单讲:万法回归当下,就看你有没有智慧?所以,我们从无量劫来,被捆绑得死死的,正因为我们没有听到佛法。说佛法很难,也对;但是悟了,说佛法很简单,也对,因为悟了就没有什么难跟易了。所以,这一辈子的解脱,就看大家给不给一次机会?
“汝观交中性,空有二俱非”:“交”,就是交芦。你观察交芦中之性,则知空与有二者是都不对的。如果说有,那么中空没有实体;如果说空,但是不能坏相,则芦相宛然而有。
所以,佛法就是要合乎理,也要合乎事相,合乎事相。
譬如说师父要上来讲经,我一定先整容(整理仪容),再来,一定洗澡沐浴,我重法,表示对佛陀的正法一个恭敬,我先沐浴。所以,虽然悟到诸法不可得,没有能所;但是,做起事情来,发自内心对佛的恭敬,因为这个《楞严经》是佛陀所说,那么,我又是一个弘法者、说法者,理当至诚恭敬的祈求佛陀加被我,好好的把《楞严经》完成!所以,我每一次讲经,一定统统是沐浴,不会没有沐浴就上台,这个就是我们对自己的期许。
若言其空,则芦相宛然而有。简单讲:佛、法、僧三宝,这三宝的相是不可以坏的,理不可得,事不能坏。所以知道空与有俱说不得。(交芦用以比喻根与尘相依。)所以师父已经重复的用拍手来解释,根尘相依,中间所产生的识心分别,是刹那生刹那灭。
所以说:识心分别,是浮现在如来藏性上面的一种表层,如果是习气,就变成深层,无量劫来的习气,就是尘的最深的地方,他一出生,他就夹带无量劫来的业力跟习气,就很难去改过!纵然受到后天的教育,也只能扭转一些些,根本深处触及不到。所有的世间学问,大部分都是表相、观念、符号、知识;但深入生命的里层,也只有佛法,最彻底的也是佛法。所以,讲佛法是理性的宗教,这个表达,还不足以表达佛法的伟大,应该说:佛法是生命的终极圆满,这个才是真正的佛法的精髓。说:佛法是理性的宗教,有一点说:嗯!来推荐、来赞叹。但真正的佛法是:什么是正法?佛法是让我们生命的终极圆满,我们之所以生命不圆满,是因为我们无明习气卡得太重,虽然有一个色身,包住了这个真心,可是用不出来,用不出来。所以,我们色身内在深层的,才是真实的生命、永恒的生命。这个肉身会烂、会坏;可是法身不会跟着烂、不会跟着坏,这个才是我们要的。
“迷晦即无明”:迷其为有、或晦其为空,二者皆是无明。也就是:若立空有二种知见,也就是迷与晦,所以,迷是指有,迷有;晦是指晦空,那么这二个字如果再加下去就更清楚:迷“有”晦“空”,那一看就知道,着有,还有着空。也就是结缚,是为凡夫,即堕生死法。又,此义也就是“知见立知是无明本。”知见立知就头上安头。所以,知见,前面二个“知见”是指清净心,清净心本来就具足有体用不二的功能,叫做知见,清净心的知见。立知,就不可以再安任何的执着、烦恼、分别、颠倒,或者是观念,就不可以!让清净心发挥,就知见无见。
所以,我对生灭无常的世间,彻底没有意见,就不会头上安头。简单讲:我们看到一件事情,我们自己给它下一个观念跟定义,好坏、是非,这个统统叫做头上安头。我们不懂得生命的本质是喜悦的,而把这个喜悦的本质搞得乌烟瘴气,好像一件事情一定要把它搞得很清楚,又觉得自己是对,硬要改变别人的观念,那这样子的话,完全不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这样想一想,你怎么可能会解脱?这永远是不可能的事情!这个世间最难的、最可怕的,就是观念变成一种强大的执着,而这个执着,背后又是一种霸道,就是:我叫你这样,你就是这样子!那么,这个世间就会很辛苦,就会过得非常辛苦!所以你想过着痛苦的日子吗?很简单!你每天想要去改变别人,我就保证你活得痛不欲生!你把你自己的观念,强加到别人的身上,你就一定会活得非常非常的累!如果你碰到一件事情,你很能够了解说:我并不想改变你,也没有必要去改变你,你活得辛苦,你自己去承担。所以有时候师父一直讲说:有时候学佛的人,还是要学:守本真心,自私一点,你就明明没有这个能力,就应当要守住这一颗本心、真心。
所以这个知见立知,就是无明本,简单讲:不困难!如果你把绝待的东西化成能所,或者是是啊、非啊,对待的;有啊、无啊,对待的;好啊、坏啊,对待的;相的男啊、女啊,对待的,那么,你的苦就没有尽,永远是生活在二元对立的观念里面。那么,听到了佛法以后,猛然一醒,彻底放下,你的生命就会变成无量的喜悦的心,无量喜悦的心。
那有的人,有时候碰到非常无知的人,就是精神病的,那就没办法了,这个道理不是讲得通的!所以,有时候你看e-mail来,或者是信件来,讲得很过火,我都跟他括弧:“这个人需要先看一下医生。”要先看一下医生!那个佛法已经没有办法解决他现在的问题,佛法解决正常人的问题,正常人的问题;那么你这个已经病得很严重了,要先看一下医生。
那么最难过、业力最强的,就叫做遗传,这个遗传就非常麻烦!遗传就是我们的DNA的键破坏了,也就是父母亲的键重新排列组合,这个键破坏了!譬如说你有隔代遗传,或者是这一辈子,家里有严重的精神失常,严重的,不是后天引起的,是有遗传,那这个会非常麻烦!这个孩子一出生,看起来完全正常,到十五岁、到二十岁、二十五岁,就完全病发,那个DNA的键破坏,完全没办法修复,那么这个就叫做非常悲哀的业力的问题,业力。所以如果你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你应该感谢你的爸爸、妈妈,同时感谢你自己无量劫来,算是善事还做得不少,做得不少,给你一个健康的身体。
底下说:“发明便解脱”:开发本明,离于空有,便得到解脱。
诸位!空是观念,有还是概念,如果实证的空,就是不可得;如果真正的有,也是不可得,体性不可得,便得解脱。
“六解一亦亡”:“六”,六结,比喻六根。“一”,是一中,喻一真。六妄之结如果解开来,那么一真之名亦亡。以既无妄,何必立真?
所以说:我们六跟一,数目字是相对的,有一才有六,有六才显一,所以当六没有了、不存在了,一当然也不存在。
“入流成正觉”:“入流”,就是入闻性之流。(这里不是指初果阿罗汉须陀洹的“入流”。)
1035页,【义贯】
“真”如自“性”所现之“有为”法其体本“空”,以其因“缘”而“生故”有“如幻”化。
“无为”法本“无起”无“灭”,以依有为而有故,(如果没有有为,无为也是不存在的),所以无为法也“不实如”…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说三摩修法,令从耳根一门深入。解六结,越三空。 第八》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