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证圆通。“左、右”比喻空有二边,皆成边见,诸位!这个 “边见”不是外道的断见的那个边见。见思惑里面有边见,是指断见跟常见;这里的边见不是,是指空有二边的意思。所以,空有二俱非,以皆违于如来中道正见。
诸位!在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观念就是说:宁可不修行,宁可百年不修行,不可一日走错路。宁可百年不开悟,不可一日走错路。这个就是这样,如果没有佛来指导我们,我们用什么方法都解不开这个心结,因为不懂法,所以,就想尽办法要解,愈来就愈奇怪!然后给这个不叫做善知识的,应该讲说邪恶的知识,用种种的神通、稀奇古怪的东西,蛊惑、迷惑,掉进那个邪见坑道里面,一辈子都跳不出来!所以想要修学的人是很幸运;可是掉进去恶知见、邪见的坑洞里面,却是生命中的最大不幸!他一心想向佛,本来有机会解脱,可是因为没有碰到好的师父,没有碰到好的增上缘,亲因缘没有办法起动起来,愈走愈偏,而且是执着自己对的,而且也会攻击别人,也会攻击别人。
有一次,一个打电话来,因为他听某某法师的,然后就说:慧律法师讲的法,我们准备把它串连起来,用火全部把它烧掉!包括讲《楞严经》,也要把我烧掉。那你就知道,他讲的是很认真的,他听那个法师的,就守住那个地方,不容许其他的法师有跟这个法师的意见、看法,有一点点弹性的空间,是不允许的。当他认为这个是真正的法的时候、死执不放的时候,其他法师的法一律不看!你想想看,你想想看!对不对?在座诸位!听师父的法,我一直叫你、告诉大家:一定要尊重,每一个佛弟子,无论出家、在家,学佛就是学习尊重。可是他不是,他那个心就是像打结一样:我就是非要这样不行!其他的统统列为恶知见、邪见,那种态度是非常激烈的。那一种人类的对某一种相上的执着,或者是某一种认同的时候,他几乎解不开,这种叫做法上的一种执着。我们也很了解他的立场,因为他修的就是这一句佛号,也能理解他为什么这么激烈,为什么这么激烈。但是,因为他是众生,我们给众生就是一个原谅、一个宽恕,纵然他把我讲的光盘统统烧掉,我也不会生气,你做的因果,你自己负责。所以你就知道,不是所有的人都认同师父所讲的法,而我们也尊重别人。所以听师父的法有一个好处:你会尊重所有的法师;尊重所有的居士的修行法门;你也会尊重任何一个道场的道风,每一个道场都有自己的道风跟依据吧!你也会尊重每一个宗派,你尊重南传、尊重北传、尊重藏传的法师。为什么?因为我们都是同一个释迦牟尼佛的弟子。所以我就跟他们讲:一根指头是很容易折断的,五根指头联合起来,就会形成致命的拳头!对不对?口径,佛弟子,出家、在家要团结,口径一致向外嘛!不是,他的炮火是向内的,而且是居士,居士敢向师父讲这样子,你就知道那个中毒有多深,没办法的,没有能力的。
所以解脱,有时候我们就讲,师父讲:有时候我们人要学自私一点,我没有能力去改变你,我解脱我个人的,各人做,各人负因果。就是释迦牟尼佛来也是,释迦牟尼佛当时在世,你看看,是多么了不起的世尊,他也是没办法去改变九十六种外道。以释迦牟尼佛的例子,来看我们今天的立场,我们就不会觉得心里有委屈,或者是有压力,或者是有难过,或者是怎么样,没有关系的。释迦牟尼佛当时在世;从有佛出世以来,附佛外道,包括外道,就不曾间断过,更遑论今天二千五百年后的台湾,这个时代的佛教这么衰微,证圣果的少、证量的少,能够吃一点苦头,像师父这样吃一点苦头,有一点经教基础,心性有一点少许的体悟,这个还派得上用场,还算不错了!对不对?因为我们离佛世太遥远了,你哪有办法去制诸外道?我们真的没有这个能耐。只能说:我尽力的把佛陀的思想、正法,传达到每一个有缘的众生;关于没有缘的众生,我们没办法度;关于伤害师父的、毁谤我们的、师父的,我们给一个宽恕跟原谅,因为他是同样同体的大悲,他也是未来佛,未来佛。我们也不能说他一定不对,站在他的立场,也许他在护持正法:我攻击你,我是护持正法。但是其实是护持那个法师。我看了这个世间,看得透了!所以,在佛门三、四十年,什么逆境、什么顺境、什么赞叹、什么毁谤没听过?所以,大风大浪,就可以造就一个良好的水手,我不会晕船啦,不会晕船。(笑)(众鼓掌)
这个就是讲,我们就是了解说,你看,在你们的心目中,你会觉得:师父为法、为众生,讲的完全正法,还有人要烧掉师父的法?有!就是有!(笑)可怕吧?可怕,知见非常可怕的!好!那你烧啊!《楞严经》,这一本不是佛讲的吗?那你烧啊!圆瑛法师这一本,那你烧啊!楞严咒,那你烧啊!你会觉得说:世界上有这种人?就是有!Surprise!太惊讶了!哇!这没有听师父讲,不知道有这种事情发生!喔!发生,发生,就是花生(谐音)的意思。
当然,经过了百般的挫折,你就会变成一个勇者,当我们坚持我们的理念,就没有敌人,就没有敌人。今天那个电脑的高手来了,他说:喔!慧律法师,您知道吗?您那个网站,那里面输入的,有德国的、有英国的、有法国、义大利的、有美国的,你看看,德不孤,必有邻,还是真的不错,这一点就很安慰!我们真的发心在做事情,也得到了广大的回响跟认同。所以说:我们还是做我们该做的工作,我也不会因为这样子一点点挫折,就产生了退失菩提心,不会的!
1060页,“汝设方便,云何解成”:你想看看用什么方法,才可以把这结给解开。这就是所谓的观机逗教,佛不直说,而令阿难自思自解。
“当于结心,解即分散”:“心”,指问题之所在。此言,应当在结心之处,只要一解,此结就分散了,意涵不用左右牵来牵去,作一些不相干的动作:若不直攻问题的症结所在,怎能解得开?若直攻问题之症结,当下即解。所以这个“当于结心”也就是隐含了“直指人心”之义。(须知阿难乃大权示现,而且在不久的将来便绍如来正法眼藏,为宗门之二祖,所以讲起来,阿难也是我的师父,我也是接禅宗法脉,他是二祖。故言外亦即是影射宗门心地法门,有以致之。)又,解从“结心”也是表远离左右二边的中道正见实义之修法,不作左拉右扯、二乘凡夫之“空、有”无益之行,直趋中道了义之处。
【义贯】
“阿难”问“言:此”由“劳”病所见的空华相“同”内心之根“结云何”可得“解除”?
于是“如来以手将所结”之“巾偏牵”拉于“其左”边,而“问阿难言:如是”能“解”结“不”?
“不也,世尊”。阿难答言。
1061页,第二行,如来“旋复以手偏牵”有结之巾于佛自己的“右边”,于是“又问阿难:如是”能“解”诸结“不”?
“不也,世尊”。阿难又答。
“佛告阿难:吾今以手”向“左右”两边“各牵”拉此巾,“竟不能解”诸结,“汝”且“设”一“方便”,看“云何”能令“解”结之事“成”就?
“阿难白佛言:世尊”,若欲解结,应“当于结”之中“心”一“解”,结“即”便“分散”。
“佛告阿难:如是,如是”!一点也不错,“若欲解除”诸结,应“当于结心”上动手解除。
【诠论】
有人也许会问说:要解巾上之结,当然是要直接在结上动手,这还用问吗?而且,这么明显的问题,佛为何把一条手巾左右牵来牵去,这很显然并非解开结缚之方法,只有越扯越紧;而如来为何这么作呢?愈扯愈紧,诸位!这个就是众生,众生想要修行,但是愈扯愈紧,心结打得愈深、愈大!就是刚刚师父所举的那个居士,他也认真在念佛、修行啊,但是,有不同的看法,就完全攻击,要烧毁,你看,这个心就愈扯愈紧了!这个不是佛法,哪一个佛弟子说要把《楞严经》烧掉的?听都没听过!
而如来为何这么作?当知:佛以巾为例的时候,是把问题简化,且就近取譬,令我们一看就明了什么是解结之方,而什么不是解结之方;这也是如来“深入浅出”的教授法。这以巾结为例,浅显明白,但若用在众生自身的根结上,可就不是那么单纯明显了,除非是得了无漏道眼之人,或已得法眼、慧眼之大菩萨,其他一切凡夫、外道、二乘,并不能一眼就看出那样作、那样修,究竟对不对?能不能究竟解除九界之根结?而佛大慈大智,设如是方便,让我们一看,马上就明白:左牵右扯、偏左偏右、堕空执有,不只是白费精力,而且把结越扯越紧了,所以,在座诸位!修行愈修愈烦恼,就是表示你走的路愈错!修行还有那种攻击别人的心态,还有不满别人,那么就表示你的心没有自我降伏。所以,这个想要修行的人,愈扯就愈紧,心就愈捆死,记得!你走错路了,要冷静一下,再找一个大善知识,好好的来解开。如果你修行,看到的法,每次看,每次法喜;每次看,每次喜悦;每次看,每次解脱一点点,这就表示你走对路了,你走对路了!
所以知道凡夫、二乘之堕空执有之种种修行,实在是“错用心”,“虚费工夫”,不能解除九法界“二死”(分段生死、变易生死)之根结。所以知道佛智实不可思议,能以如此平实简单的事例,而来解说开发世界上第一等困难、隐晦难了的问题,令有智众生一望即得比量之知见,因而心开悟解。所以知道佛之为“无上士、调御丈夫”者,诚然不谬也。
底下,结心在根——根结若除,尘相自灭
经文:【“阿难,我说佛法从因缘生,非取世间和合粗相;如来发明世、出世法,知其本因,随所缘出;如是乃至恒沙界外一滴之雨,亦知头数;现前种种,松直、棘曲,鹄白、乌玄,皆了元由。是故阿难,随汝心中选择六根,根结若除,尘相自灭,诸妄销亡,不真何待?”】
【注释】
“我说佛法”:指我以上所说的从根解除,而达到圆通,以至成佛的法门。
“从因缘生”:这个“因缘”是指最胜上的因缘,是如来自证的“…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说三摩修法,令从耳根一门深入。解六结,越三空。 第八》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