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一層一層的外衣要脫掉。所以你要修行證悟到如來藏性,就必需要一層一層的脫掉,就是你一定要放下這個緣起的色法。第二層,要放掉所有的感受,就是吃得好、吃得不好,或者是睡得好、睡得不好,這些覺受,覺受,要慢慢慢慢的放下,感受,就苦受、樂受、不苦不樂。第叁層要放下的牢籠,就是妄想太多,我們不曉得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所以我們一直想一直想。。。。。。「教我如何不想她?」他就一直想一直想。 爲什麼?這個想控製不住的,控製不住的,不想,他還是想啊!對不對?第四層牢籠是生滅法,就是這個身口意,只要是發現生滅的東西,你統統要徹底放下,身口意的造作,根塵識的意思。最後這個識,重點就是八識心,重點是:我執放下、法執放下、我空放下、法空放下、空空放下,最後,你這一只鳥才飛出來,才飛出來!所以我告訴諸位:成佛不是一件非常容易,它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情。
祖師大德鼓勵我們:見性就是佛,那是一種鼓勵我們,但事實上很難!你第一個這個色法,是非長短你都看不開,第一個色法而已啊,你都沒有辦法!譬如說小朋友去看這個漫畫,你看這個漫畫,看到忘記了,才第一層而已啊!再來年歲大的,你看那一天新聞報導的,有一個男孩子,四十多歲的,去那個網咖,泡在這個網咖,老婆也不要,兒女也不要,他就一直泡在那個網咖,你看,第一關而已喔!色,緣起法它就是色,哎呀!還不要講到這個什麼受、想、行、識,第一關的這個就沒辦法!最容易破的這個色,這緣起法的基本就沒辦法了,遑論說要破第二層受、想、行、識。那個識又刹那生刹那滅,那個微細的執著,包括你夢境都必需如如不動,你看,成佛有多難!
所以我們就知道說爲什麼我們見到佛要這樣恭敬的頂禮?這個太難了!這個世界上偉人一大堆、聖人也一大堆,而佛不是聖人,佛是聖中聖,你要記住這個觀念,佛陀是所有世出世間的聖人裏面,最了不起的聖人,因爲無人能及!天上天下無如佛,十方世界亦無比,世間所有我盡見,一切無有如佛者。佛他的偉大,就是在他絕對的平凡。我們一直覺得自己不平凡,所以就變成苦惱;佛之所以超越,是因爲他進入絕對的平凡,沒有能、沒有所、沒有高、沒有低,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所以,佛是全世界最平凡的人,你做不到的平凡,因爲你沒辦法擺平你自己;你沒辦法擺平你自己,你根本就沒有辦法入于最平凡的人,你常常覺得你不平凡。記得!常常覺得不平凡的人,他苦惱就多,他有能所、有高低、有狂妄、有自負、有不滿、有占有、有強烈的攻擊性,因爲他覺得自己很偉大!所以你講:佛是全世界最不平凡的人。錯!佛陀是全世界最平凡的人,而平凡到你做不到。而你一直覺得你是全世界。。。。。。每一個人都覺得你是全世界最不平凡的人;最不平凡的人,你的苦惱就多!所以你這個觀念要稍微改變一下,佛絕對不是說不平凡,他是平凡到你做不到,因爲他進入如如不動的心性,沒有高低,是法平等,絕對的空,你有辦法嗎?沒辦法!你動念就是乖、動念就有能所、動念就有高下;人家進入是法平等,無有高下。
所以佛在這個《楞伽經》裏面強調、形容,就是說:如果有無量無邊的衆生,無理,就是沒有道理,而且來到佛陀的面前,用種種惡毒的語言罵詈(li四聲),乃至傷害,經無量無邊的衆生、經無量劫,佛絕不會動一個念頭。何以故?在《楞伽經》有一個比喻:搾沙不出油。佛已經斷盡一切煩惱了,任何人來欺負他、攻擊他、傷害他、毀謗他,還是無量無邊,還經無量億劫,佛都是如如不動。你做得來嗎?他就是平凡到你做不來,你們沒辦法!對不對?不要說人家是打、罵、棍棒百千劫,不用這樣,對不對?人家稍微使一個臉色、大聲一點,我們就起瞋恨,把累積的福報領出來花了,哪可能還等到百千劫?馬上就花光了!(笑)對不對?沒有辦法的!這個必需要承認,我們真的是還是一個很平凡的人,能夠過超越一點的日子,已經算不錯了!對不對?茶可以靜靜的喝,話不能隨便亂講!這就告訴大家:是很不容易的!
底下,猶如摩尼寶王;不變隨緣,隨機施教,善能開發,我等惑妄重封,【權宗固閉之心,】權教封死自己的心。【今得豁然通達也。】
【能以如是,種種因緣者:此舉善能開發之所以,由佛能用如是種種因緣。如是乃指上文,演若迷頭狂走,登伽頓銷愛欲,耶輸同悟宿因,】有一次我在誦這個《楞嚴經》的時候,念到這一句:耶輸,旁邊一個人,不懂佛法的人,說:啊?你們佛教也有耶稣啊?喔!(笑)那差很多,念這個「耶輸」,他以爲那個「耶稣」,差很多,真的!我們這個耶輸是女的,他們那個耶稣是男的,差很多!底下,耶輸同悟宿因,【種種因緣,透機之談,善巧方便,提撕獎勸。】這個「提撕」就是提攜。【或以向上一著提撕,則雲狂性自歇,歇即菩提。卻又不舍婆心獎勸,則雲曆劫憶持無功,不如一日,修無漏業。】
【引諸沈冥,出于苦海者:接引凡、小出離憎、愛二苦海。】諸位!這二個字很容易理解的,愛恨交織一定會毀掉一個人的。所以,你千萬不要讓這二個字的情緒,充斥在你的如來藏性。我常常稱爲,憎跟愛,第一個就是臺風,比喻;第二個就是大地震,讓心靈大地震就是愛、恨;讓心靈受到飓風的重創,就是愛、恨。我常用比喻的,這個愛跟恨就像飓風一樣,一直旋轉每一個衆生,而且一直到死!所以在座諸位!飓風來的時候會有災難,所以我們應當怎麼樣?把它擋住,像臺灣經過中央山脈,到最後變成怎麼樣?輕度的臺風出海以後,就變成低氣壓。所以當你在憎、愛這個高亢的時候,記得!要把它變成低氣壓,把這個飓風化作沒有,你有這個能力的,諸位!你有這個能力的!以前如果一做臺風的話,你跟你老公,或者你跟你老婆,叁個月冷戰、苦戰,或者是半年;現在不用了,知道這個愛、恨是苦海,喔!現在我的心靈又在做臺風了!然後心砰砰跳:我的心要大地震了!九二一大地震死多少人啊?對不對?四川大地震,官方統計說將近死十萬人!喔!不行!心靈的大地震就是愛跟恨;心靈的飓風就是愛跟恨。所以我們要心靜如水,慢慢的,記得!要在最短的時候,解決你的愛、恨所起的情緒,那麼慢慢慢慢就進入佛的領域。這愛跟恨強大的執著,不稍微慢慢慢慢看淡,那個沒有辦法修行的,而且你也沒辦法脫離苦海。既然愛、憎(就是恨),愛、恨是苦海,那麼我們就一定要把它去除!【又沈謂凡夫,沈淪分段生死苦海;冥謂二乘,冥滯變易生死苦海。】所謂變易就是境界的轉化,所以,變易換另外一個名詞,叫做微細的刹那生滅法,叫做變易。諸位!所以,你到極樂世界去的時候,就是這樣子,你到極樂世界去的時候,你在蓮花裏面,諸位!就不會經過生死。而且你聽經聞法,這蓮花裏面,如果那個心靈充滿著智慧,蓮花的光就愈來愈強、蓮花就愈來愈大。那麼,這個蓮花,我們還沒有往生前,蓮花要變大,怎麼變大呢?就認真念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每天要澆水,每天要澆水。諸位!大開智慧,你的蓮花就會變大,你今天來聽《楞嚴經》,諸位!你的極樂世界蓮花一直變大,你在薰習啊,你一直在薰習啊!胸量一直放大,極樂世界九品蓮花就會光明照耀,現在的心靈,就會感得極樂世界的果,有因,一定有如是果嘛!所以,你現在這一棵蓮花,要好好的照顧,你心中。。。。。。在淨土法門講:你念佛,動個念,想要去極樂世界,極樂世界的種子,八功德水裏面已經有你的種子了,那麼,就開始看你怎麼照顧它?當然要精進啊,誦經、拜佛、念佛、善事、什麼都做!是不是?人家說:哎呀!師父啊!我就很想要聽經聞法,可是我有一個壞習慣,就是聽久了以後,就會自然的睡著。說:師父!我這樣能不能往生極樂世界?我說:可以啊!不過那個是變成睡蓮!蓮花本來就開的啊,你聽經聽到睡著了,極樂世界的蓮花就睡著了,就變成睡蓮了,睡蓮要好幾大劫!所以在座諸位!你現在所有的因、下的苦功,不會白費,極樂世界的蓮花在等著你!【若照本經,一乘了義說,接引凡、外,出離二種生死苦海,而達菩提涅槃彼岸,】亦所以啓動。。。。。。啓後就是啓動後面的修門。(【亦所以啓後修門矣。】)【自滿慈發問至此,複爲一周,名「無生無礙周」。】
【《正脈》雲:前周中,談空如來藏,以直指自心,本具妙定之體,極顯其常住周遍;此一周中,談後二如來藏,】就是不空如來藏,還有空不空如來藏。【乃至圓融叁藏,以詳發自心,本具妙定體用,極顯其無礙圓融。此即十方如來,得成菩提,妙圓真心,不假修習,如如本定,】如如之本定。所以什麼叫做如來?乘如實之道,來度化衆生,如實之道是什麼意思?就是實相。【叁名中,即妙奢摩他;而悟徹此者,即微密觀照也。又此心此定,一切衆生,乃至權小,悉不測知,所以錯亂修習,終無實果,故于經題四實法中,】四實法中就是理、教、行、果。
諸位!把這個《楞嚴經表解》打開第一頁,四實法中,正屬于如來密因,《楞嚴經表解》第一頁,看最下面,最下面這一行,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諸位!大佛頂就是比喻;如來密因就是理法,如來就是果人。
諸位!如來密因就是我們這一段講的:前面那一段講的,是什麼?叫做妙奢摩他,妙奢摩他就是在講這四個字:如來密因。
諸位!底下:修證了義,底下寫:就是妙叁摩,這一段就是妙叁摩。
所以這個經典,你看!理法是如來密因,真如實理之法。再來就是教法——修證了義,這個教法就是妙叁摩,理法就是妙奢摩他,教法就是修證了義,我們現在正在講修證了義——妙叁摩,我們正在講這個。所以理法、教法。
底下就是行法,行法就是諸菩薩萬行,菩薩是因人;那麼求佛道,…
《大佛頂首楞嚴經講義 說叁摩修法,令從耳根一門深入。解六結,越叁空。 第一》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