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佛頂首楞嚴經講記 卷八▪P12

  ..續本文上一頁債,「則于人中不舍人身,酬還彼力」,「若無福者」,若無福德者,不能爲人,「還爲畜生」,還得爲畜生來還債,「償彼余直」,償他其余的所值,也得這麼還,「阿難當知」,佛對阿難說,你應當知道,「若用錢物」,或是用人的錢物,「或役其力」,或者使喚他的力量支使他,「償足自停」,償夠了就停止,「如于中間」,如果在中間,「殺彼身命,或食其肉」,最厲害的就是殺他的命、吃他的肉,這個罪就大了,「如是乃至經微塵劫,相食相誅」,互相吃、互相殺,經這麼長的時間沒有完,你殺我、我殺你,「猶如轉輪」,轉過來、轉過去,「互爲高下,無有休息」,這得怎麼休息呢?「除奢摩他」,除了修禅定的功夫,再者,「及佛出世」,除了佛出世說法能離苦得永久的樂,「不可停寢」,不然不能停止下來。以下別顯類。

  

  汝今應知。彼枭倫者。酬足複形。生人道中。參合頑類。彼咎征者。酬足複形。生人道中。參合異類。彼狐倫者。酬足複形。生人道中。參于庸類。彼毒倫者。酬足複形。生人道中。參合狠類。彼蛔倫者。酬足複形。生人道中。參合微類。彼食倫者。酬足複形。生人道中。參合柔類。彼服倫者。酬足複形。生人道中。參合勞類。彼應倫者。酬足複形。生人道中。參于文類。彼休征者。酬足複形。生人道中。參合明類。彼諸循倫。酬足複形。生人道中。參于達類。

  

  這一段文是別顯,佛特別對阿難說,「汝今應知」,你應當知道,「彼枭倫者」,就是貓頭雀,是不吉祥的鳥,飛到哪裏,哪裏就有禍害,所以人都想毀害它,元起在地獄受完罪,又轉鬼趣受苦,又轉枭鳥以後,「酬足複形,生人道中」,酬足了債要複生人道中,也改不了舊習氣,「參合頑類」,參在人類也與人不合,就是頑梗不靈的那類人;第二是說「彼咎征者」,咎是禍害凶兆,咎征就是事情未到,先有凶惡之兆,也如同貓頭雀這一類的,走到哪裏也是討人嫌,「酬足複形,生人道中,參合異類」,它酬足複形人道,總是與人道不相合,所以叫異類;第叁是「彼狐倫者」,就是狐狸、黃鼠狼這類,「酬足複形,生人道中」,它酬足了債又複生人形,雖然生于人道,「參于庸類」,也就是平常庸庸碌碌的一個人;第四「彼毒倫者」,就是指有毒性一類的,「酬足複形,生人道中」,他酬足了債,複生人道之中,「參合狠類」,他的說話做事特別狠毒,他的根本就是那個樣子;第五「彼蛔倫者」,蛔就是糞裏的蟲子,小孩時多有這種蟲子,兩頭尖,很白的,「酬足複形,生人道中」,他酬足了債,複生人道中,「參合微類」,也就是叫人瞧不起的一種微小之人;第六「彼食倫者」,就是魚蝦這類,「酬足複形,生人道中」,他酬足複形成人,還是受苦,「參合柔類」,參合柔軟這類;第七「彼服倫者」,供人穿種種的皮襖這類,「酬足複形,生人道中」,他把業還清了,生在人道之中,也不能享福,還是受苦,「參合勞類」,參合勞力這類;第八「彼應倫者」,他是應時而來,如鴻雁這類,「酬足複形,生人道中」,他把罪酬完了,生于人道,「參于文類」,參在文人這一類;第九「彼休征者」,這是一種吉祥之兆的動物,「酬足複形,生人道中」,他把債還完了,複生人道,「參合明類」,仍然是一位聰明人;第十「彼諸循倫」,就是貓狗這類,「酬足複形,生人道中,參于達類」,他還完債,生于人道可以稱爲達人。以下結示。

  

  人類總結

  

  阿難。是等皆以宿債畢酬。複形人道。皆無始來。業計顛倒。相生相殺。不遇如來。不聞正法。于塵勞中。法爾輪轉。此輩名爲可憐愍者。

  

  這是總結上邊說的十種由畜道來人道的,「是等皆以宿債畢酬」,皆是把宿世欠的債都還完了,「複形人道」,又來人道,「皆無始來」,都是由無始以來,輪過來、回過去,這是「業計顛倒」造業,所有的計劃都是顛倒,沒有正當的,因什麼顛倒呢?「相生相殺」,互相殺害,「不遇如來,不聞正法」,不遇著佛,再聽不到正法,「于塵勞中,法爾輪轉」,就在塵勞之中,這樣輪過來、轉過去,「此輩名爲可憐愍者」,佛說這類人真是讓人可憐可愍的。以下示仙趣又分叁:初總標、二別顯、叁結示,今初。

  

  五 仙趣十種

  

  阿難。複有從人。不依正覺修叁摩地。別修妄念。存想固形。遊于山林人不及處。有十種仙。

  

  這是總標仙趣,佛對阿難說,「複有從人」,還有一種人,「不依正覺修叁摩地」,他不依著正等正覺修叁摩地,他依著修一種邪法子,越修越, 錯,「別修妄念」,他這個特別的修行都是打妄想裏來的,「存想固形」,他存念想這個身體堅固,想叫這身體總不死,修這個不死的法,「遊于山林人不及處」,他遊于人到不了的地方,「有十種仙」,這都不算正道。以下別顯。

  

  阿難。彼諸衆生。堅固服餌而不休息。食道圓成。名地行仙。堅固草木而不休息。藥道圓成。名飛行仙。堅固金石而不休息。化道圓成。名遊行仙。堅固動止而不休息。氣精圓成。名空行仙。堅固津液而不休息。潤德圓成。名天行仙。堅固精色而不休息。吸粹圓成。名通行仙。堅固咒禁。而不休息。術法圓成。名道行仙。堅固思念而不休息。思憶圓成。名照行仙。堅固交遘而不休息。感應圓成。名精行仙。堅固變化而不休息。覺悟圓成。名絕行仙。

  

  「阿難,彼諸衆生,堅固服餌」,第一是講究吃能堅固身體的藥,服餌求長生不死,「而不休息」,「食道圓成」,這是用飲食也能修成,但是逃不出生死去,修成了「名地行仙」,活幾千歲,到時候還是死,「堅固草木而不休息,藥道圓成,名飛行仙」,第二是吃藥草堅固身體,也能不死,他用不休息的功夫,能成飛行仙;「堅固金石而不休息」,第叁是用金石這類的東西堅固身體,「化道圓成」,他修成道「名遊行仙」;「堅固動止而不休息」,第四是練精氣神,而不休息,「氣精圓成」,修成了「名空行仙」,能在空中飛行自在,但是都沒了生死;「堅固津液而不休息」,第五是堅固津液,晝夜不休息,「潤德圓成」,把身體滋潤好了,修成了「名天行仙」,能到天堂去;第六是「堅固精色而不休息」,「吸粹圓成」,把精氣煉純粹了,圓滿成功「名通行仙」;「堅固咒禁而不休息」,第七是堅固咒禁,持咒而不休息,把身體堅固了,「術法圓成」之後,「名道行仙」;第八「堅固思念而不休息」,「思憶圓成,名照行仙」;第九是「堅固交遘而不休息」,「感應圓成,名精行仙」;第十是「堅固變化而不休息」,他講究變化什麼東西,山水人物都能變化,不明白佛法,他以爲成神、成道了,以爲他「覺悟圓成」了,「名絕行仙」,這是十種仙,佛恐怕人不知道,都說到了。底下結成指示。

  

  仙道總結

  

  阿難。是等皆于人中煉心。不修正覺。別得生理。壽千萬歲。休止深山。或大海島。絕于人境。斯亦輪回。妄想流轉。不修叁昧。報盡還來。散入諸趣。

  

  「阿難,是等皆于人中煉心」,佛對阿難說修十種仙的這些人皆在人中條煉這個心,「不修正覺」,不知道修正覺,「別得生理」,特別想得長生的理,「壽千萬歲」,活幾千萬歲,「休止深山,或大海島」,休止在深山裏或大海島,「絕于人境」,無人到的地方,「斯亦輪回,妄想流轉,不修叁昧,報盡還來,散入諸趣」,這也脫不了輪回,不修正定正受,他的報盡了,還是來這七趣裏轉流不息。以下先總標欲天之因。

  

  六 天趣

  

  一 欲界六天

  一 四天王天

  

  阿難。諸世間人。不求常住。末能舍諸妻妾恩愛。

  

  「不求常住」,是沒有出世智慧,這是叁界之通惑,不能舍離妻妾恩愛,不修出世的戒定,這是欲界的別惑,由此二惑,所以常爲欲界所系。以下別示六天之相,初四天王天。

  

  于邪淫中。心不流逸。澄蓥生明。命終之後。鄰于日月。如是一類。名四天王天。

  

  欲界諸天,同以上品十善爲因,今舉邪淫,由此淫欲是生死根本,據「正法念處經」雲:「不殺功德增上,能生此天,今于邪淫心不流逸,則不殺功德。」四天王者:東方持國爲幹闼婆王、南方增長爲鸠盤茶王、西方廣目爲龍王、北方多聞爲夜叉王,此天離人間地四萬二千由旬,以人間五十年爲一晝夜,壽五百歲,計人間數爲九百萬年,亦又有中夭者。以下忉利天。

  

  二 忉利天

  

  于己妻房。淫愛微薄。于淨居時。不得全味。命終之後。超日月明。居人間頂。如是一類。名忉利天。

  

  正淫亦薄,故超前天,居人間頂,名地居天,離地八萬四千由旬,共有叁十叁天,謂四方各有八天,並中間帝釋天王宮殿,故名叁十叁天,以人間百年爲一晝夜,壽一千歲,計人間數是叁千六百萬年,也有中夭,及五衰相現之苦。以下須焰摩天。

  

  叁 焰摩天

  

  逢欲暫交。去無思憶。于人間世。動少靜多。命終之後。于虛空中。郎然安住。日月光明。上照不及。是諸人等。自有光明。如是一類。名須焰摩天。

  

  動少靜多即是兼學坐禅,故能超地居而成空居,離此間地十六萬由旬,有地如雲,朗然安住,以蓮華開合爲晝夜,此翻夜摩爲時分,以人間二百年爲一晝夜,壽二千歲。以下兜率陀天。

  

  四 兜率天

  

  一切時靜。有應觸來。未能違戾。命終之後。上升精微。不接下界。諸人天境。乃至劫壞。叁災不及。如是一類。名兜率陀天。

  

  一切時靜已成欲界中定,故不接下界諸人天境,此指外院而言,「乃至劫壞,叁災不及」,別指內院言之,兜率陀此翻知足,身叁口四善戒功德增上,能生此天,離此間地去叁十二萬由旬,身長叁百丈,以人間四百年爲一晝夜,壽四千歲。以下第五樂變化天。

  

  五 樂化天

  

  我無欲心。應汝行事。于橫陳時。味如嚼蠟。命終之後。生越化地。如是一類。名樂變化天。

  

  嚼蠟以喻無味,此是既成欲界中定,再進修未到地定之境界,越化是超越下地,能變化故名樂化天,去地六十四萬由旬,身長叁百七十五丈,以人間八百年爲一晝夜,壽八千歲。以下第六他化自在天。

  

  六 他化天

  

  無世間心。同世行事。于行事交。了然超越。命終之後。徧能出超。化無化境。如是一類。名他化自在天。

  

  「于行事交,了然超越」,即是已成未到地定,超無化境,謂超前之四天,此雲他化自在,離此間地一百二十八萬由旬,于上安住,身長四百五十丈,以人間一千六百年爲一晝夜,壽一萬六千歲。以下結成欲界之名。

  

  六欲通結

  

  阿難。如是六天。形雖出動。心迹尚交。自此已還。名爲欲界。

  

  「形雖出動」,言出于人間,散動境界,「心迹尚交」,所謂四天相交:忉利抱,但有風氣而無不淨;夜摩執手、兜率唯笑,此是心迹俱交;化樂熟視、他化暫視,是心尚交而迹不交,雖然因中果上,輕重各有不同,總未離男女之欲,故名欲界。以下敘色界分叁,初總出其因。

  

《大佛頂首楞嚴經講記 卷八》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