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佛頂首楞嚴經講記 卷六▪P14

  ..續本文上一頁,說到大衆集會時,僧人多,自己先除去自高自大的心,用謙恭和氣的心合掌禮衆,給大衆行禮,知道這個修行的法子,「有人捶詈」,有人罵我、挖苦我、打我,「同于稱贊」,同于稱呼我、贊揚我,你得發這個心,「必使身心」,連身舍了,心也不許注意,「二俱捐舍」,這兩樣都要舍了,「身肉骨血,與衆生共,不將如來不了義說,回爲己解」,這是說能可以把自己的身肉和一切衆生共,我不將如來不了義的說法「回爲己解」,反過來當做我自己的解說,「以誤初學」,你不知人根性深淺,你就亂說法,這就是耽誤初學的人,你不知道應當淺的淺說、應當深的說深法,「佛印是人得真叁昧」,你要把這些毛病去了,佛印可這個人修行得真叁昧,「如我所說,名爲佛說,不如此說,即波旬說。」以下大妄語戒。

  

  四斷妄

  

  阿難。如是世界六道衆生。雖則身心無殺盜淫。叁行已圓。若大妄語。即叁摩提不得清淨。成愛見魔。失如來種。所謂末得謂得。未證言證。或求世間。尊勝第一。謂前人言。我今己得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道。辟支佛稱。十地地前諸位菩薩。求彼禮忏。貪其供養。是一顛迦。銷滅佛種。如人以刀斷多羅木。佛記是人。永殒善根。無複知見。沈叁苦海。不成叁昧。我滅度後。敕諸菩薩及阿羅漢。應身生彼末法之中。作種種形。度諸輪轉。或作沙門。白衣。居士。人王。宰官。童男。童女。如是乃至淫女。寡婦。奸偷屠販。與其同事。稱贊佛乘。令其身心。入叁摩地。終不自言我真菩薩。真阿羅漢。泄佛密因。輕言末學。唯除命終。陰有遺付。雲何是人。惑亂衆生。成大妄語。汝教世人修叁摩地。後複斷除諸大妄語。是名如來先佛世尊。第四決定清淨明誨。是故阿難。若不斷其大妄語者。如刻人糞爲栴檀形。欲求香氣。無有是處。我教比丘直心道場。于四威儀。一切行中。尚無虛假。雲何自稱得上人法。譬如窮人。妄號帝王。自取誅滅。況複法王。如何妄竊。因地不真。果招纡曲。求佛菩提。如噬臍人。欲誰成就。若諸比丘。心如直弦。一切則真實。入叁摩地。永無魔事。我印是人。成就菩薩。無上知覺。如我所說。名爲佛說。不如此說。即波旬說。

  

  這是第四段大妄語戒,學佛人最要緊的是守根本上的戒律,四大科是淫、殺、盜、妄,這四科包括一切的戒律,在家人守五戒、沙彌守十戒、比丘受二百五十條戒、受菩薩戒有十重四十八輕戒,這裏有這麼多的分別,有深有淺、有輕有重,戒有可以開綠的、有不可以開緣的,有輕重微細之分,這裏佛說大妄語,人要修行絲毫不許犯,這是根本戒,怎麼叫大妄語?人平常說話,說旁的瞎話罪還輕,若說到大妄語,這個罪超過一切罪,比什麼罪都重,什麼叫大妄語呢?我先說個根,沒得著真正的佛法,說得著了,未證到果位,說證到了,以著這個騙人,受人的供養,這叫大妄語,這是很大的罪,這話佛爲什麼對阿難尊者說?阿難尊者他發大心,他自己不先修成,就先發心要度一切人,同得佛法的利益,一塊成就佛道,他發這個心當然是大菩薩心,「阿難,如是世界」,佛說現在這個世界,「六道衆生」,有六道衆生分叁善道、叁惡道,「雖則身心無殺盜淫」,雖然修到不殺、不盜、不淫,很可以了,「叁行已圓」,這叁種修行已經修圓滿了,「若大妄語」,最後這個大妄語更要緊,設若他不明白佛法,他說已經明白佛法了、明心見性了,若是說這個大妄語,「即叁摩提不得清淨」,他叁行雖然修好了也不能清淨,「成愛見魔」,因大妄語成愛見魔,有這種邪知邪見,他沒修到,他說達到了,爲欺騙人,他這樣就「失如來種」,有如來種子,將來能成佛,因大妄語,就失了成佛的種子,「所謂未得謂得」,未得到說得了,「未證言證」,未證到果位說證到了,「或求世間,尊勝第一」,或求世間最勝無比、第一尊貴,「謂前人言,我今已得須陀洹果」,他自己對著現前這些人說,我今已得初果,「斯陀含果」,二果,「阿那含果」,叁果,「阿羅漢道」,四果,他未證到,因大妄語就成了愛見魔了,完全都不能成就了,這大妄語最厲害,「辟支佛稱」,還說辟支佛果,由十二因緣還滅門修成的中乘聖人,他不肯度化人,獨善其身,「十地地前諸位菩薩」,十地的位子他不容易證到,他說十地以前的位子已經證到了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這是地前諸菩薩位,我已證到了,「求被禮忏」,人人有罪,我替你忏悔,「貪其供養」,這種人雖然有點修行,大妄語一成,未得言得、未證言證,他貪世間人之供養,「是一顛迦」,這是斷善根,由這裏不能成佛了,「銷滅佛種」,把成佛的種子銷滅了,「如人以刀斷多羅木」,說一個比喻,就如同一個人,拿刀把多羅樹砍斷了,永遠不活,「佛記是人」,佛從此記住這個人,「永殒善根」,是永遠斷了善根,損害自己,不能成佛,「無得知見」,再也不能回複佛知佛見,「沈叁苦海」,由這裏就沈淪了叁種苦海,叁苦海就是欲界、色界、無色界,升沈不定最苦,就因大妄語,「不成叁昧」,不能成就叁昧,佛又懇切的囑咐阿難以及大衆,「我滅度後」,佛說我滅度以後,「敕諸菩薩及阿羅漢」,敕令諸菩薩及阿羅漢,「應身生彼末法之中」,應身各各生于娑婆世界之中,在末法之中也要度化人,「作種種形」,作種種形相,「度諸輪轉」,度這世界上輪轉不息的這些苦惱衆生,「或作沙門」,沙門翻勤息,是出家人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就叫沙門,「白衣,居士」,白衣爲普通的老百姓,居士爲四民之首,士、農、工、商,頭一個字稱士,「人王,宰官」,也有作大官、宰相,或爲「童男,童女,如是乃至淫女,寡婦」,淫女就是指摩登伽女,他已經證聖果,寡婦指的摩登伽女的母親,雖沒說到證什麼果,可是都信佛了,「奸偷屠販」,不管他是奸盜邪淫、屠殺販賣肉類,就是這些事情,「與其同事」,我敕今菩薩與其同事,下賤人也有佛性,也得度化,「稱贊佛乘」,對他們也得稱贊佛乘,「令其身心,入叁摩地」,都要度他成佛,佛法是平等的,無論男女老少、富貴貧賤皆令其得到佛法的利益,「終不自言我真菩薩,真阿羅漢」,雖然這樣終不自言我真菩薩、真阿羅漢,要是說出,「泄佛密因」,這是泄了佛的密因,「輕言末學」,不許輕言末法之中學佛的人,「唯除命終,陰有遺付」,還有一種可以囑咐的地方,釋迦佛臨命終時,囑咐弟子們修四念處,唯除命終可以許說,我有重大的事情咐囑後人好保守佛法、好度化衆生,那時可以說「陰有遺付」,還是暗含著囑咐行持佛法,這才說實話,「雲何是人,惑亂衆生?」怎麼有的人不是菩薩、阿羅漢來的,自己胡說亂說,假充是聖人,惑亂衆生的罪,「成大妄語」,其大無極,「汝教世人修叁摩地」,這是佛囑咐阿難尊者,你教化世人的時候,修叁摩地,「後複斷除諸大妄語」,最後的是斷除大妄語,「是名如來先佛世尊,第四決定清淨明晦」,這是先佛世尊第四決定清淨明誨,不能錯的,「是故阿難,若不斷其大妄語者」,以是之故,阿難應當知道若不斷大妄語,盡是自己誇自己好,那就錯了,底下說一個比喻「如刻人糞爲栴檀形」,人糞是臭的、栴檀是香的,你拿人糞做什麼形相,還能有栴檀的香氣嗎?這是比如大妄語,還能修成佛道嗎?「欲求香氣,無有是處」,人糞變成栴檀香是不可能,「我教比丘直心道場」,修行一定要直心,不要有彎曲的地方,才能成就道業,「于四威儀」,四威儀是行、住、坐、臥都有一定的威儀, 「一切行中,尚無虛假」,所有一切的修行法中,沒有虛假的,「雲何自稱得上人法?」這話哪能說出?你要說這個話,給你說個比喻,自己要自己的命,「譬如窮人,妄號帝王,自取誅滅」,一個窮人什麼也沒有,你自己說我做了皇帝、做了帝王,你這不是自找死嗎?「自取誅滅」,自找挨殺,「沈複法王?」這又比方一下子,你假充帝王就犯死罪,「況複法王?」佛爲無上法王,比帝王高的多少萬倍,你還能假充嗎?「如何妄竊?」你妄語竊謂明白佛法了,「因地不真,果招纡曲」,因地不真,果地哪能真?騙人就是騙自己,「求佛菩提」,這樣還能求無上佛菩提嗎?再說個比喻,「如噬臍人,欲誰成就?」這比方一種野獸叫獐子,它的肚臍裏頭有麝香,它也知道自己的肚臍是寶貴的,它被打獵的打傷了,它想把這個肚臍子吃了,不讓他得去,因肚臍喪的命,到了這個時候,這個人和獐子似子,也無濟于事,拿這個比喻誰還來成就?「若諸比丘,心如直弦,一切真實」,心不彎曲,一切事情都真真實實的,這才能「入叁摩地」得正定正受,「永無魔事」,照這樣修行,永遠不會招魔事,「我印是人,成就菩薩,無上知覺」,這個人佛給他印證,不打妄語、能直心直事,能夠這個樣子,他這才能成就菩薩無上的知覺,最高上的知覺就是成佛果,「如我所說,名爲佛說」,照我這樣說,就是佛說的話,「不如此說,即波旬說。」以下是明誦咒治習,此結明欲攝其心。

  

《大佛頂首楞嚴經講記 卷六》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