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 卷六▪P14

  ..续本文上一页,说到大众集会时,僧人多,自己先除去自高自大的心,用谦恭和气的心合掌礼众,给大众行礼,知道这个修行的法子,「有人捶詈」,有人骂我、挖苦我、打我,「同于称赞」,同于称呼我、赞扬我,你得发这个心,「必使身心」,连身舍了,心也不许注意,「二俱捐舍」,这两样都要舍了,「身肉骨血,与众生共,不将如来不了义说,回为己解」,这是说能可以把自己的身肉和一切众生共,我不将如来不了义的说法「回为己解」,反过来当做我自己的解说,「以误初学」,你不知人根性深浅,你就乱说法,这就是耽误初学的人,你不知道应当浅的浅说、应当深的说深法,「佛印是人得真三昧」,你要把这些毛病去了,佛印可这个人修行得真三昧,「如我所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以下大妄语戒。

  

  四断妄

  

  阿难。如是世界六道众生。虽则身心无杀盗淫。三行已圆。若大妄语。即三摩提不得清净。成爱见魔。失如来种。所谓末得谓得。未证言证。或求世间。尊胜第一。谓前人言。我今己得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道。辟支佛称。十地地前诸位菩萨。求彼礼忏。贪其供养。是一颠迦。销灭佛种。如人以刀断多罗木。佛记是人。永殒善根。无复知见。沉三苦海。不成三昧。我灭度后。敕诸菩萨及阿罗汉。应身生彼末法之中。作种种形。度诸轮转。或作沙门。白衣。居士。人王。宰官。童男。童女。如是乃至淫女。寡妇。奸偷屠贩。与其同事。称赞佛乘。令其身心。入三摩地。终不自言我真菩萨。真阿罗汉。泄佛密因。轻言末学。唯除命终。阴有遗付。云何是人。惑乱众生。成大妄语。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后复断除诸大妄语。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四决定清净明诲。是故阿难。若不断其大妄语者。如刻人粪为栴檀形。欲求香气。无有是处。我教比丘直心道场。于四威仪。一切行中。尚无虚假。云何自称得上人法。譬如穷人。妄号帝王。自取诛灭。况复法王。如何妄窃。因地不真。果招纡曲。求佛菩提。如噬脐人。欲谁成就。若诸比丘。心如直弦。一切则真实。入三摩地。永无魔事。我印是人。成就菩萨。无上知觉。如我所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这是第四段大妄语戒,学佛人最要紧的是守根本上的戒律,四大科是淫、杀、盗、妄,这四科包括一切的戒律,在家人守五戒、沙弥守十戒、比丘受二百五十条戒、受菩萨戒有十重四十八轻戒,这里有这么多的分别,有深有浅、有轻有重,戒有可以开绿的、有不可以开缘的,有轻重微细之分,这里佛说大妄语,人要修行丝毫不许犯,这是根本戒,怎么叫大妄语?人平常说话,说旁的瞎话罪还轻,若说到大妄语,这个罪超过一切罪,比什么罪都重,什么叫大妄语呢?我先说个根,没得着真正的佛法,说得着了,未证到果位,说证到了,以着这个骗人,受人的供养,这叫大妄语,这是很大的罪,这话佛为什么对阿难尊者说?阿难尊者他发大心,他自己不先修成,就先发心要度一切人,同得佛法的利益,一块成就佛道,他发这个心当然是大菩萨心,「阿难,如是世界」,佛说现在这个世界,「六道众生」,有六道众生分三善道、三恶道,「虽则身心无杀盗淫」,虽然修到不杀、不盗、不淫,很可以了,「三行已圆」,这三种修行已经修圆满了,「若大妄语」,最后这个大妄语更要紧,设若他不明白佛法,他说已经明白佛法了、明心见性了,若是说这个大妄语,「即三摩提不得清净」,他三行虽然修好了也不能清净,「成爱见魔」,因大妄语成爱见魔,有这种邪知邪见,他没修到,他说达到了,为欺骗人,他这样就「失如来种」,有如来种子,将来能成佛,因大妄语,就失了成佛的种子,「所谓未得谓得」,未得到说得了,「未证言证」,未证到果位说证到了,「或求世间,尊胜第一」,或求世间最胜无比、第一尊贵,「谓前人言,我今已得须陀洹果」,他自己对着现前这些人说,我今已得初果,「斯陀含果」,二果,「阿那含果」,三果,「阿罗汉道」,四果,他未证到,因大妄语就成了爱见魔了,完全都不能成就了,这大妄语最厉害,「辟支佛称」,还说辟支佛果,由十二因缘还灭门修成的中乘圣人,他不肯度化人,独善其身,「十地地前诸位菩萨」,十地的位子他不容易证到,他说十地以前的位子已经证到了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这是地前诸菩萨位,我已证到了,「求被礼忏」,人人有罪,我替你忏悔,「贪其供养」,这种人虽然有点修行,大妄语一成,未得言得、未证言证,他贪世间人之供养,「是一颠迦」,这是断善根,由这里不能成佛了,「销灭佛种」,把成佛的种子销灭了,「如人以刀断多罗木」,说一个比喻,就如同一个人,拿刀把多罗树砍断了,永远不活,「佛记是人」,佛从此记住这个人,「永殒善根」,是永远断了善根,损害自己,不能成佛,「无得知见」,再也不能回复佛知佛见,「沉三苦海」,由这里就沉沦了三种苦海,三苦海就是欲界、色界、无色界,升沉不定最苦,就因大妄语,「不成三昧」,不能成就三昧,佛又恳切的嘱咐阿难以及大众,「我灭度后」,佛说我灭度以后,「敕诸菩萨及阿罗汉」,敕令诸菩萨及阿罗汉,「应身生彼末法之中」,应身各各生于娑婆世界之中,在末法之中也要度化人,「作种种形」,作种种形相,「度诸轮转」,度这世界上轮转不息的这些苦恼众生,「或作沙门」,沙门翻勤息,是出家人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就叫沙门,「白衣,居士」,白衣为普通的老百姓,居士为四民之首,士、农、工、商,头一个字称士,「人王,宰官」,也有作大官、宰相,或为「童男,童女,如是乃至淫女,寡妇」,淫女就是指摩登伽女,他已经证圣果,寡妇指的摩登伽女的母亲,虽没说到证什么果,可是都信佛了,「奸偷屠贩」,不管他是奸盗邪淫、屠杀贩卖肉类,就是这些事情,「与其同事」,我敕今菩萨与其同事,下贱人也有佛性,也得度化,「称赞佛乘」,对他们也得称赞佛乘,「令其身心,入三摩地」,都要度他成佛,佛法是平等的,无论男女老少、富贵贫贱皆令其得到佛法的利益,「终不自言我真菩萨,真阿罗汉」,虽然这样终不自言我真菩萨、真阿罗汉,要是说出,「泄佛密因」,这是泄了佛的密因,「轻言末学」,不许轻言末法之中学佛的人,「唯除命终,阴有遗付」,还有一种可以嘱咐的地方,释迦佛临命终时,嘱咐弟子们修四念处,唯除命终可以许说,我有重大的事情咐嘱后人好保守佛法、好度化众生,那时可以说「阴有遗付」,还是暗含着嘱咐行持佛法,这才说实话,「云何是人,惑乱众生?」怎么有的人不是菩萨、阿罗汉来的,自己胡说乱说,假充是圣人,惑乱众生的罪,「成大妄语」,其大无极,「汝教世人修三摩地」,这是佛嘱咐阿难尊者,你教化世人的时候,修三摩地,「后复断除诸大妄语」,最后的是断除大妄语,「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四决定清净明晦」,这是先佛世尊第四决定清净明诲,不能错的,「是故阿难,若不断其大妄语者」,以是之故,阿难应当知道若不断大妄语,尽是自己夸自己好,那就错了,底下说一个比喻「如刻人粪为栴檀形」,人粪是臭的、栴檀是香的,你拿人粪做什么形相,还能有栴檀的香气吗?这是比如大妄语,还能修成佛道吗?「欲求香气,无有是处」,人粪变成栴檀香是不可能,「我教比丘直心道场」,修行一定要直心,不要有弯曲的地方,才能成就道业,「于四威仪」,四威仪是行、住、坐、卧都有一定的威仪, 「一切行中,尚无虚假」,所有一切的修行法中,没有虚假的,「云何自称得上人法?」这话哪能说出?你要说这个话,给你说个比喻,自己要自己的命,「譬如穷人,妄号帝王,自取诛灭」,一个穷人什么也没有,你自己说我做了皇帝、做了帝王,你这不是自找死吗?「自取诛灭」,自找挨杀,「沉复法王?」这又比方一下子,你假充帝王就犯死罪,「况复法王?」佛为无上法王,比帝王高的多少万倍,你还能假充吗?「如何妄窃?」你妄语窃谓明白佛法了,「因地不真,果招纡曲」,因地不真,果地哪能真?骗人就是骗自己,「求佛菩提」,这样还能求无上佛菩提吗?再说个比喻,「如噬脐人,欲谁成就?」这比方一种野兽叫獐子,它的肚脐里头有麝香,它也知道自己的肚脐是宝贵的,它被打猎的打伤了,它想把这个肚脐子吃了,不让他得去,因肚脐丧的命,到了这个时候,这个人和獐子似子,也无济于事,拿这个比喻谁还来成就?「若诸比丘,心如直弦,一切真实」,心不弯曲,一切事情都真真实实的,这才能「入三摩地」得正定正受,「永无魔事」,照这样修行,永远不会招魔事,「我印是人,成就菩萨,无上知觉」,这个人佛给他印证,不打妄语、能直心直事,能够这个样子,他这才能成就菩萨无上的知觉,最高上的知觉就是成佛果,「如我所说,名为佛说」,照我这样说,就是佛说的话,「不如此说,即波旬说。」以下是明诵咒治习,此结明欲摄其心。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 卷六》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