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难说,「我令比丘食五净肉」,印度那个地方是盐碱不毛之地,佛慈悲愿力,变化的五净肉,「此肉皆我神力化生,本无命根」,没有生命,「汝婆罗门,地多蒸湿,加以沙石,草菜不生,我以大悲神力所加,因大慈悲,假名为肉」,因那里不出五谷,草菜不生,假名为肉,「汝得其味」,那都是我化现的,「奈何如来灭度之后,食众生肉,名为释子」,我灭度后,没人变化五净肉,再食众生肉,名为释子,那就不可以了,「汝等当知」,你们应当知道,「是食肉人」,是食肉的人,「纵得心开」,纵算他是悟了道理,「似三摩地」,就与三摩地相似,「皆大罗剎」,皆还是大罗剎鬼,「报终必沉生死苦海」,等果报临终,必得沉沦在生死苦海,「非佛弟子」,那不算佛的弟子,「如是之人,相杀相吞,相食未已」,如是之人相杀相吞的事情不断,「云何是人,得出三界?」怎么说世界上吃肉的人得出三界?这是做不到的,「汝教世人修三摩地」,佛对阿难说,你教世人修行三摩地,头一样断淫,「次断杀生」,第二样就要断杀生,「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二决定清净明晦」,这是本如来佛决定的清净明晦,这不能不信,不能随自己的便,任意吃众生肉,「是故阿难,若不断杀,修禅定者,譬如有人自塞其耳,高声大叫,求人不闻,此等名为欲隐弥露,清净比丘及诸菩萨,于岐路行,不蹋生草」,出家人别说害生命,就是在小道上走,尚且不脚蹋生草,「况以手拔?」何况拿手去拔?「云何大悲,取诸众生血肉充食?」云何大悲心的人,忍心取众生肉,以充口福?太不对了,「若诸比丘,不服东方丝绵绢帛」,比丘不但不吃,连穿衣服都不许穿丝绵绢帛,「及是此土靴履裘毳,乳酪醍醐,如是比丘,于世真脱酬还宿债,不游三界」,是东方的以及此土的靴履裘毳都不许穿,乃至不吃乳酪醍醐,像这样才真是与世真脱、出三界的真因,「何以故?」是什么缘故?「服其身份,皆为彼缘」,你和他结上缘,你就不容易脱出去,「如人食其地中百谷,足不离地」,人吃地上出的东西,你和地结缘,就离不开地,这个人原来都是天上的人,从色界天下来,看见地球好玩耍,由这里来往常了,地上出的地肥,天人本不吃这重浊的东西,他想吃吃尝尝,吃完了这身体慢慢就重了,往天上飞不动了,他吃这地肥好吃就恋住了,就在这地球住下,这说白色界天来的人,因恋吃地肥就不能离地飞行,这是和地结下缘,要根本解决,必得使这众生,「必使身心,于诸众生,若身身分,身心二涂不服不食」,这是干干净净,这个人不与众生结缘,所以佛的戒律上让人不杀生、不穿皮衣服,这是为的不和他们结缘,佛拿吃东西来做比喻,你吃地生的东西,你就离不开地皮,「身心二涂不服不食」,不但身不与众生结缘,这个心也不要想他,也不穿皮类的衣服、也不吃他的血肉,「我说是人真解脱者」,佛说是人真解脱者,永在佛地上得法自在,到了佛果永不还债,你欠下什么债,还什么债,「如我此说,名为佛说」,如果照此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不如此说,即魔王说。以下说盗戒。
三断盗
阿难。又复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偷。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偷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偷。必落邪道。上品精灵。中品妖魅。下品邪人。诸魅所著。彼等群邪。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妖邪。炽盛世间。潜匿奸欺。称善知识。各自谓已得上人法。詃惑无识。恐令失心。所过之处。其家耗散。我教比丘。循方乞食。令其舍贪。成菩提道。诸比丘等。不自熟食。寄于残生。旅泊三界。示一往还。去已无返。云何贼人。假我衣服。裨贩如来。造种种业。皆言佛法。却非出家具戒比丘。为小乘道。由是疑误无量众生。堕无间狱。若我灭后。其有比丘。发心决定修三摩地。能于如来形像之前。身然一灯。烧一指节。及于身上爇一香炷。我说是人。无始宿债。一时酬毕。长揖世间。永脱诸漏。虽末即明无上觉路。是人于法。已决定心。若不为此舍身微因。纵成无为。必还生人。酬其宿债。如我马麦。正等无异。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后断偷盗。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三决定清净明诲。是故阿难。若不断偷。修禅定者。譬如有人。水灌漏卮。欲求其满。纵经尘劫。终无平复。若诸比丘。衣钵之余。分寸不畜。乞食余分。施饿众生。于大集会。合掌礼众。有人捶詈。同于称赞。必使身心。二俱损舍。身肉骨血。与众生共。不将如来不了义说。回为己解。以误初学。佛印是人得真三昧。如我所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佛对阿难说,「又复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偷,则不随其生死相续」,六道众生其心要是不偷,在世界上就没有生死相续了,「汝修三昧」,你既然想修正定正受,「本出尘劳」,本来是要脱离尘劳之苦,「偷心不除」,偷盗的心不除去,「尘不可出」,你偷什么,将来还要还什么,一点也不会错的,「纵有多智」,纵使你智慧多,「禅定现前」,禅定功夫也修成了,「如不断偷,必落邪道」,你要不断偷,也就等于白修,结果落于邪道里去,不能归正道,邪道里头也分上、中、下,「上品精灵」,是天上的妖魔鬼怪,「中品妖魅」,是胎、卵、湿、化这些鬼头,叫魑魅魍魉,「下品邪人」,他竟说邪法子,胡说乱道,「诸魅所著」,一切妖魔鬼怪都着在他身上,「彼等群邪」,像这些邪术邪人,「亦有徒众」,他们也有多少徒弟,「各各自谓」,各各都说,「成无上道」,他的道理能成无上道,佛对阿难说,「我灭度后」,我灭度之后,「末法之中」,佛法将末的时候,「多此妖邪」,有这些妖魔鬼怪,「炽盛世间」,就像火炽在世间上,热热腾腾传他的道,「潜匿奸欺」,潜藏着、隐匿着奸、盗、邪、淫,欺负人的这些事情,「称善知识」,大家都称他善知识,「各自谓已得上人法」,外道的老师各自说他已经得着最高的上人之法,「詃惑无识」,他自己迷惑没有知识的人,「恐令失心,所过之处,其家耗散」,他拿邪法子迷惑没有知识的人,又恐怕他将来没有信心,所过之处,让人的家里都耗散了,就是这种厉害法子,「我教比丘」,佛说,我教化比丘跟我出家,修行的人翻乞士,上乞佛法以滋慧命、下乞饮食以度生命,「循方乞食」,顺着一定的方法乞食,不能随便乱乞,「令其舍贪」,令其舍去贪心,「成菩提道」,能成佛道,「诸比丘等,不自熟食」,我让比丘乞食,不自己煮饭吃,为什么呢?他一生一往一还,永不再来,永住佛地了,「寄于残生」,在这个世界上还算有这么一点残生,这个生命不多久了,就叫残生,「旅泊三界」,旅是行旅在陆地上,和住店似的,一会儿就过去了,泊是行船,在港口住完了就走,不能久住,三界就好比是旅店一样,「示一往还」,往来世间再还回佛国,「去已无返」,从此去了再不来人间受苦,「云何贼人,假我衣服,裨贩如来,造种种业」,这是佛指穿佛法的衣服,不修佛法的事情,这就为贼人,也装为和尚、也装为比丘、也装修行人,他不做佛事,这就是贼人,假借我的衣服,贩卖如来的大法,造种种业,像这些人,「皆言佛法」,他还说他做的都是佛法,「却非出家具戒比丘」,却不是出了家受具足戒的比丘,「为小乘道」,外道说自己是大乘法,说比丘为小乘道,「由是疑误无量众生」,由这种假佛法,让众生疑惑,耽误了世界上无量的众生,「堕无间狱」,把人引堕了无间的地狱,「若我灭后」,佛说若我灭度以后,「其有比丘,发心决定修三摩地」,这是佛弟子发心决定修这个正定正受,「能于如来形像之前」,发恭敬心,「身然一灯」,在身上燃一个灯,中国的出家人受戒的时候有燃灯、燃香的供佛,「烧一指节」,还有另外烧一指节供佛的,「及于身上爇一香炷」,还有在身上燃一枝香,随自己的便,多少在自己发心,不是逼迫人的事情,在燃灯燃香的发心供佛的这个人,「我说是人,无始宿债」,无始劫来你欠的命债、钱债,乃至所有的一切债,「一时酬毕」,把欠的一切债都还清了,由此「长揖世间」,长长的作一个揖再不来世间,永住佛地了,「永脱诸漏」,诸漏是六根不漏在六尘上了,「虽未即明无上觉路」,你受了戒,虽然当时不明白无上的觉道,虽然没开佛的知见,「是人于法,已决定心」,这个人对于佛法已经有了决定心了,不能够再堕落了,「若不为此舍身微因」,你若不是为燃香舍身这么点疼痛的微因,「纵成无为,必还生人」,你就算是修成了无为大法,你必得还来人叩山受生死,「酬其宿债」,酬还宿债,你能供佛燃一香或一灯,你就把债永远还清了,「如我马麦」,这是佛自己说,我在多生多世以前,我还造过业,我看见比丘不像,我说这些比丘将来都吃马麦,我今世还这个账,吃了三个月的马麦,马麦就是大麦,不好吃,可以喂马,所以叫马麦,我们吃的是小麦面,「正等无异」,佛说,和我一样,就是成了佛也要还债,一汝教世人修三摩地」,佛对阿难说,你教世间人修正定正受以后,「后断偷盗」,必须要断偷盗,「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三决定清净明诲」,这才是如来先佛世尊第三决定的清清净净、明明白白的教诲,听到这话,一定要照着行,「是故阿难,若不断偷,修禅定者」,以是之故,你若想修行而不断偷,「譬如有人,水灌漏卮」,好比漏卮,上边是大口、下边是小口,往瓶子里倒水的漏卮,「欲求其满,纵经尘劫,终无平复」,经多长的时间也灌不满漏卮,「若诸比丘,衣钵之余,分寸不蓄」,这是专为比丘说的,除去日食一餐外,分寸也不许蓄藏,比丘不蓄隔夜食,受了菩萨戒可以方便教化众生,「乞食余分,施饿众生」,比丘乞食下的施给饿的众生,不许保存着留下顿吃,「于大集会,合掌礼众」…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 卷六》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